林琳
最近,某社交平臺上有不少父母曬出自家孩子穿高跟鞋的照片,引起了網友的關注和熱議。
在電商平臺上搜索發現,除了針對“小寶寶”的布藝高跟鞋,還有一些“公主鞋”“水晶鞋”之類的兒童高跟鞋,看起來就是成人高跟鞋的縮小版,有些鞋跟又細又長。
專家:不建議孩子穿高跟鞋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小兒骨科負責人辛曾峰副主任醫師建議家長不要給孩子穿高跟鞋。辛曾峰表示,孩子的足部發育分幾個階段:2歲前,多數孩子的足弓還沒有發育,看起來腳是扁平足,這是正常的;2~6歲,孩子腳部的骨骼逐漸變硬,足弓會初步形成,這時候也正是孩子扁平足的多發期,扁平足既有先天因素,又有后天因素的原因,如穿鞋不當;7~13歲,孩子腳部的骨骼鈣化接近成熟,足弓會進一步發育成形并穩定。“過早讓骨骼還處在發育期的孩子穿高跟鞋,會使足骨按高跟鞋的結構來完成發育,腳骨結構易發生畸形,比如腳趾外翻、扁平足等。”
此外,穿高跟鞋時,小腿的肌肉和膝關節都處于緊繃狀態,孩子長時間穿高跟鞋會給膝關節帶來很大壓力,導致“X”形腿或“O”形腿。穿高跟鞋還會壓迫孩子的脊柱,導致脊柱變形,對孩子的走姿、坐姿等都有很大的影響。
“孩子的行走學習是從爬開始的,爬、立、行三大運動狀態反復交替,直到最后掌握穩定的步行姿態和行走技巧。在這個過程中,足部擔任了一個極其重要的角色,家長應盡量避免任何不適用的童鞋給足部帶來擠壓、變形等阻礙足部正常發育的負面作用。”辛曾峰說,“尤其是超過5厘米的高跟鞋,會改變身體的重力分布,使人體重心移向跖骨前部,這種壓力可能會影響韌帶、肌肉、骨骼、關節、脊柱的健康。”
那么,給寶寶選鞋時要注意些什么?
當寶寶還不會走路或剛學走路時,應該選鞋底薄、軟的鞋子,有利于寶寶學習站立,掌握走路姿勢。
對于能跑能跳、關節和韌帶正處于發育期的孩子來說,要選擇后跟和鞋頭有一定硬度的鞋子,可以保護孩子的腳踝和腳趾,同時有利于足弓的形成,防止扁平足。
選擇鞋子時要依據寶寶的腳形選鞋,避免幾個誤區
1.只根據外觀選鞋。有些看似時尚的鞋實際穿著并不舒適。
2.選擇鞋跟超過5厘米的高跟鞋。
3.偏愛平底鞋。經常穿平底鞋,足部重心會后移,可能會促使足弓彈性喪失,不利于負重和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