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萌
從古至今,中國能被尊為“至圣”并且得到公眾認可的只有兩人,一位是山東的文圣孔子,一位是山西的武圣關羽。人們對關羽的崇拜甚至超過孔子,千百年來不斷被歷代皇帝敕封,由侯而王、由帝而圣,并被儒、釋、道共同尊崇,終成中國人頂禮膜拜的“尊神”。
有華人聚居的地方,都能尋覓到關公文化的蹤跡。據統計,全球關帝廟多達3萬座,形成了“關公面貌遍天下,九州無處不焚香”的巍巍景觀。那么,為何每年有成千上萬的海內外華人,都要來運城解州鎮祭拜關公呢?
解州關帝廟是最正宗的關帝廟。解州關帝廟位于運城市解州鎮西關,北靠鹽池,面對中條山,解州東南10公里處的常平村是武圣關羽的原籍。該廟創建于隋開皇九年,宋、明時曾擴建和重修,清康熙四十一年毀于火,經十余年開始修復。康熙、乾隆、咸豐等帝王也都來此祭拜關公,并留下親筆御書的“義炳乾坤”“神勇”“萬世人極”等匾額。來此祭拜的香火常年不斷,因此被譽為“關廟之祖”。
解州關帝廟是最大的關帝廟。解州關帝廟是現存規模最大的宮殿式道教建筑群和武廟,總面積26萬平方米,共有房舍兩百多間,為海內外眾多關帝廟占地面積之最,因此被譽為“武廟之冠”。在建筑上采用前朝后寢、中軸對稱的皇宮布局,南為結義園、中為主廟、后為御花園。廟內高聳的建筑配以參天的松柏,頗有皇宮的莊嚴氣魄。廟內的四龍琉璃影壁是全國關帝廟獨一無二的,據說關羽是死后被封帝的,所以影壁里的龍是四條龍。
解州關帝廟是最具靈氣的關帝廟。民間傳說關羽敗走麥城被孫權斬于臨沮之后,頭枕洛陽,身臥當陽,魂歸故里,山西解州作為關羽的故鄉,就是他的魂歸之處。因此解州關帝廟以靈氣著稱于世,每年都有許多海內外游客不遠萬里來此尋根祭祖、祭拜關公。“關公信俗”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關公文化節”被評為中國十大人物類節慶活動之一。
千百年來,關公由“萬世人杰”到“神中之神”,代表著中華民族美德的形象受人敬仰。上自帝王,下到農家,都希望從關公那里得到寄托。暖風習習正當時,來運城看天下第一關帝廟,觸摸千年的翠柏,欣賞磅礴的古建,感受代代傳承的忠義之風,體味和尋找國人心中“忠義仁勇”的傳統精神和文化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