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娜
誕生于特定時期的社會思想在政治、服裝領域各有特定的展現,表現為一定時期的主導政治思想和流行服裝文化;而且,政治思想和服裝文化呈現出相互影響、相互塑造及共同發展的樣態。
作為一定時期社會思潮的重要呈現,政治思想不僅影響人們的政治心理和政治行為,而且影響更深層次的社會心理和社會文化,進而影響民眾在服裝方面的選擇傾向和具體穿著;而同時服裝文化的傳播也影響著政治思想的演進與發展。服裝文化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非文本的方式記載著社會生活的變遷,成為時代發展的烙印和縮影。對于政治思想,服裝有時是守舊傳統政治思想的堡壘,有時又是革命新式政治思想的旗幟,抑或是兩者交鋒的大后方。縱觀歷史很容易發現,社會形態的變革和政治思想的演變,一定會引起服裝服飾的衍化;而特定服裝文化的盛行是特定政治思想社會化的重要方面,新式服裝及其文化的傳播發揮著堅定人們變革決心、推動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作用。概而言之,政治思想和服裝文化是文明發展歷程中兩個相互平行且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塑造的文明分支。
按照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政治思想屬于上層建筑的范疇,隨生產力的向前推進而不斷發展;而且大多數時刻,統治階級的思想占據政治思想領域的統治地位,正如馬克思所言,“一個階級是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物質力量,同時也是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精神力量”。也就是說,一定時期統治階級為維護自身統治所形成的系統的治國理政理念與理論,是當下占統治地位的政治思想,其經過政治社會化過程就會成為社會的主流政治文化。作為社會文化的一種映射,服裝會極大程度地受主流政治思想的影響,表現出與政治緊密關聯的特定服裝文化。特定時期的服裝文化是主流政治文化的重要構成部分,政治思想的演進會帶動服裝文化在歷史長河中不斷衍化。
縱觀政治思想的發展,具有一個符合社會發展進步與促進人類個性解放的內核,是特定政治思想能在歷史長河中綿延下去的關鍵,也是其社會影響力的核心要件;而服裝文化的衍化也大體沿著推動社會發展進步與人類個性解放的軌跡前進。就現代政治思想而言,自由、民主、平等、公正、人權是重點命題,這帶動了現代服裝服飾對人文主義精神的推崇,并不斷彰顯著人之獨立、個性解放的價值觀。
對于文化與政治的關系,毛澤東曾有過經典論述:“一定的文化(當作觀念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給予偉大影響和作用于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服裝文化作為社會文化的重要構成,具有反映社會現實的屬性,由此,服裝文化傳播成為政治思想社會化的重要路徑。政治思想社會化是政治思想和政治文化廣泛傳播并被大眾接受以產生民眾政治認同和政治支持的過程。政治思想社會化有多種傳播媒介,如傳統媒介電視、報紙及新興媒介網絡等,服裝是人們常常忽視的一種重要媒介。作為一種獨特的政治思想傳播媒介,服裝表達著當時當下的社會發展主題與人民的政治認知,其內涵的政治元素鮮明地展現著政治思想的歷史變遷,是記載政治思想、傳播政治思想、反映民眾政治認同的重要符號。具體而言,受不同政治思潮的影響,服裝會迭現出不同的設計理念與設計方式,形成特定時代特定的服裝文化,民眾在日常穿著的影響下潛移默化地受到特定政治思想的影響,并表示出認同與支持,正是在這一過程中,特定政治思想逐步增強影響力并擴大社會化的范圍。作為“衣冠之治”的中國,服裝服飾對政治的影響尤為明顯,“胡服騎射”“衣冠南渡”“發冠苛政”等成語表現了服裝文化在傳播政治思想、獲取民眾認同、維護社會秩序方面發揮的明顯作用。
獲得更多民眾政治認同是政治思想傳播的目標。亞里士多德提出了政治認同獲得的四種途徑:強力、利益、價值和政治文化。依照亞里士多德的論說,服裝服飾屬于政治認同獲得的“價值”路徑和“政治文化”路徑,也即流行的服裝服飾中包含著人們所認同的政治價值,與此種政治價值相對應的政治文化和政治思想的傳播能夠進一步增強民眾的政治認同。民眾政治認同的強弱直接關聯政治秩序的穩固與否,高度政治認同能夠鞏固政治秩序,低度政治認同則會導致政治動蕩、引起政治秩序變遷,而相應地,服裝文化也會再度隨著政治狀態的改變而變化。
基金項目:北京服裝學院教育教學改革項目“藝術專業元素融入我校《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教學研究”(JG-2127);2020年北京服裝學院高水平教師隊伍建設專項資金資助項目(BIFTXJ202006)
(作者單位:北京服裝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