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學鋒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利用空中優勢,不僅針對中國軍民實施了“無區別轟炸”,還實施了“斬首行動”,將炸彈一次次投向蔣介石。
淞滬會戰首遭“空中獵殺”
1937年8月13日,日軍進攻上海,中國駐軍奮起抵抗,開始了歷時三個月之久的淞滬會戰。8月25日,蔣介石在南京召集汪精衛、白崇禧、顧祝同等人召開秘密軍事會議,商談淞滬會戰行動計劃,提出8月26日將親赴前線視察。考慮到路上安全問題,白崇禧建議蔣介石搭乘英國駐華大使許閣森的專車——許閣森要去上海安排撤僑事項。當時的英國是中立國,許閣森的轎車車身上涂有明顯的米字標志,車頂上覆蓋著醒目的英國國旗,從空中俯視也能識別。蔣介石聽從了白崇禧的建議。
巧的是,8月26日,蔣介石臨時改變了行程。然而就在當日下午兩點左右,蔣介石接到密電,他原定搭乘的許閣森之車,在寧滬公路嘉定段遭兩架日機有目的的攔截和瘋狂掃射轟炸,許閣森身受重傷。
日方明顯是獲知了蔣介石的出行安排與欲乘之車。不久,軍統果然發現前一天參加秘密軍事會議記錄的行政院主任機要秘書黃浚被日方收買。
武漢會戰再遭大編隊轟炸
1938年6月到10月,中日雙方在武漢外圍沿長江南北兩岸展開大戰,史稱“武漢會戰”。日方暗中捕捉機會,準備再次對蔣介石暗下殺手。
8月12日,蔣介石和宋美齡在位于漢口湖北省政府一帶的豹頭堤官邸,60余架日機直撲而來。當日機飛到武漢上空時,蔣介石不為所動,并沒有馬上起身離開。因為在此之前,日機曾多次空襲武漢。當日機飛臨官邸上空時,蔣介石才意識到,這次日機是針對他而來的。他這才急忙牽起宋美齡,躲進離官邸辦公間10多米遠的防空洞。
蔣介石夫婦剛進防空洞,還在下階梯,炸彈就帶著呼嘯聲如雨點般落下,其強烈的沖擊波竟將蔣、宋兩人推入防空洞內。其中一枚炸彈就落在防空洞口,幸好因插入土中而沒有爆炸。蔣介石的侍衛陳祖蔭當場被炸死,多名侍衛受傷。
轟炸結束后,蔣介石于當日下午遷居東湖武漢大學暫住,后又移居漢口中央銀行,一直到從漢口撤退為止。
重慶官邸連遭“定點清除”
1938年12月2日,日本天皇下令對重慶實施戰略轟炸。在長達6年的重慶大轟炸中,日寇空軍一直肩負著一項秘密作戰任務,即尋找和發現蔣介石的住所和行蹤,從空中實施“定點清除”計劃。蔣介石在重慶居住期間,官邸多次遭遇空中襲擊,其中最危險的一次發生在1941年8月30日。
事先,日方得到蔣介石將在重慶黃山官邸召開軍事會議的消息,并從離任回國的意大利駐華大使那里獲得黃山官邸的具體位置以及有關房屋顏色的情報,遂制定了直接轟炸蔣介石黃山官邸的計劃。
8月30日上午11時,日本陸軍第三飛行團團長遠藤三郎親自率隊,糾集170多架戰機,從漢口撲向重慶。在主城區轟炸一番后,按遠藤三郎指令,27架日機一起掉頭直撲黃山官邸。據遠藤三郎的回憶錄記載:“我方估計蔣介石在官邸時開始了對官邸的轟炸,沒有遭遇敵戰斗機的迎擊,但地面高射炮火猛烈準確,機身附近炮彈炸響卷起暴風,幾次把飛行員從座椅上顛了起來,因為不是低空的精確轟炸,從高空投彈很難命中目標。”
此次空襲,一彈命中蔣介石正在召開軍事會議的云岫樓一角,樓體晃動,被炸之角木石、屋瓦飛散,侍從室內衛股股長唐偉舜和另一便衣衛士被炸身亡,多人受傷。蔣介石因及時躲進不遠處的防空洞逃過一劫。
(摘自《紅巖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