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隱藏在國粹中的徽劇

2023-05-30 10:48:04張秋麗

摘 要:徽劇起源于徽州(今黃山),是安徽地方戲曲劇。徽劇作為民族語言文化高度凝結的劇種,營造了“滿漢一家親”氛圍,徽劇的不斷完善和發展衍生出了京劇。徽劇主要有文戲和武戲兩種表演方式,文戲以“小橋流水人家”為主題,表現江南細膩、婉轉的生活方式;武戲以“忠君愛國”為主題,展現中華好兒郎健碩的身姿和深厚的功夫。徽劇有青陽、四平、徽昆、吹腔、撥子、二黃、西皮、花腔、小調九個腔調,主要聲腔是吹腔、撥子、西皮。徽劇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底蘊,徽班進京融合南腔的柔和北調的雄渾;以能文能武的方式展現一個藝術的歷史,以創造性的發展鑄造了國劇——京劇。

關鍵詞:曲劇;腔調;徽班;徽商;徽班進京;京劇之父;國粹

中圖分類號:J8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23)02-0006-07

一、徽劇起源

(一)徽戲歷史溯源

徽州人民自古以來勤勞耕作,寫在歷史教科書上的精耕細作是他們樸實無華精神的真實寫照,高度發展的農業文明為徽州人的文化生產奠定基礎。宋詩人劉子翚在《贈總上人兼簡無求居士二首》表示過:“多謝徽州吳使君,新詩問勞意何勤”足以曉得徽州人文藝創作方面的勤奮。徽州人載歌載舞的性格與江南好山好水好地方的絕美風光碰撞了民間音樂的火花,人工的文藝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徽州人獨有的鄉土腔調。

徽劇以前稱“徽調”“二黃調”,1949年后稱徽劇,是一種風靡于安徽省以及周邊省份的劇種,徽劇作為地方劇海納百川的同時也推陳出新地譜寫了國劇——京劇的輝煌史歌。明朝末年,流行于古徽州府的地方腔調,吸收了亂彈聲腔的聲樂養分,形成了徽劇獨有的腔調撥子。清初,徽劇走出徽州府,憑借著天然的地理位置,很快傳播于江浙地區。

古徽州的傳統民俗文化非常濃厚,喜愛熱鬧的徽州居民在特殊的節日里定期趕廟會,然而恰恰就是廟會這一民俗活動給了徽戲一個影響力極大的擁有廣大民眾參與的聽眾平臺。一年一度的“上九廟會”如期在徽州舉行。上九廟會歷時三天,農歷正月初八開始,初十結束,是為紀念唐朝忠臣張巡和許遠殉國的日子。鄉親們舉行一系列崇拜先烈的活動,而后守在戲臺前,在戲曲腔調中結束自己悠然的一天。

(二)徽戲起源的地理因素

徽州府緊鄰贛、閩、蘇、浙地區,位于長江中下游富饒地帶,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有句話說得好:“自古將軍出北方,才子佳人出南方。”長江中下游一帶土地肥沃,風調雨順,沒有什么自然災害,可謂:“風不打頭,雨不打臉。”這樣的大背景大環境給了文人墨客“花前月下、小橋流水”的思想騷動。安徽南部地處江淮流域,北邊又深入華北平原腹地,是多種文化的交匯中心。這樣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給南北各個戲曲一個中轉的平臺。戲曲名伶們在這里進行藝術切磋,還能和民間鄉土音樂融合,采眾家藝術之所長,唱南北戲曲之純粹。

最初徽戲的產生與古徽州人的生存環境密不可分,身處萬山叢林之中的古徽州居民,最初只是為了除惡辟邪,當初并沒有戲曲的概念,而后漸漸產生對戲劇的懵懂認知。徽戲中,武戲的成分要遠遠多于文戲,由于特殊的地理環境,徽州鄉野居民多重視武術防身,所以徽劇的武打場面多驚險刺激。徽劇《七擒孟獲》《八陣圖》《英雄義》等都是徽昆唱腔中以武戲為主的劇目,唱腔高亢,武打動作精煉、功夫深厚。

(三)徽劇前身:徽池雅調

徽池雅調就是“徽州腔”和“池州腔”合成的腔調,徽腔古樸,池腔典雅。明嘉靖年間,浙東的余姚腔傳入池州府,后來池州府又迎來了江西的弋陽腔。余姚腔為四大戲曲古腔之一,影響最為深遠,曾一度風靡全國。來自浙江的余姚腔和江西的弋陽腔在當地逐漸生根發芽,與本土戲曲融合,很快唱出了新的聲腔——徽州腔、青陽腔。因青陽縣隸屬于池州府,所以又稱青陽腔為池州腔。

徽池雅調有著“天下時尚”的美譽,所謂“雅”調就是被上流社會所認可的腔調,在戲曲聲腔中被視為正統。民間所流傳的則稱為“花”調,更有甚者將之貶為亂彈聲腔。徽州、池州、安慶一帶,自資本主義在中國萌芽后,先后成為長江中下游的經濟文化中心,一度左右著長江沿岸一帶的文化審美趨勢。

二、徽腔徽調

明嘉靖年間,徽腔徽調普遍被世人所熟知。徽劇腔調熱情奔放、愛恨分明,滲透于鄉野、流傳于市井。徽劇聲腔形成完整的體系是在“徽班進京”前后。徽戲中有文戲有武戲,戲劇中自然就有言辭的纏綿與武術的精湛,可謂“文如湖水之瀲滟,武如烈火之雄壯”。

(一)青陽腔

青陽腔誕生于明代,得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也被稱作池州調;青陽腔是將本土方言以及民間聲樂與來自江西的弋陽腔融合在一起形成的腔調,繼承了“干唱”的弋陽唱法,所謂干唱就是在沒有音樂伴奏的條件下演唱。唱腔乃戲曲之魂,青陽腔之所以博人眼球,是因為它創造了一種新的演唱形式——滾調。滾調是民間的音樂演唱方式,較為靈活,演唱時用口語解說,通俗易懂,觀眾非常容易理解,又被稱作“滾白”。

眾所周知安徽池州有聞名世界的九華山,九華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池州也是一個充滿人文薈萃的城市,明嘉慶、萬歷年間佛教文化相當繁榮,戲劇常常出現在佛事文化活動中。青陽腔直接應用到佛教文化,二者在當地有機結合,青陽腔很快傳播與發展起來。

(二)四平腔

四平腔又被稱作“四平戲”,由弋陽腔發展演化而來。明嘉靖年間弋陽腔傳入徽州府文化氣息最為濃厚的歙縣。四平腔在歙縣流行數百年,發展成熟以后直到清中期才被應用到徽劇的腔調中。四平腔曲調俏皮可愛,傳唱的語速很慢。四平腔先后有幫腔、吹腔。幫腔是戲曲演唱形式之一,主唱在前臺,合唱在后臺。吹腔又稱作隴東調,發源于甘肅東部。幫腔為四平腔本土固有的演唱形式之一,吹腔則受到了昆腔的影響。昆腔別名昆山腔,南戲與昆山一帶方言及民間音樂相結合的產物。四平腔被應用到多種劇種當中,在南方的戲曲中應用最為廣泛。

(三)徽昆

徽昆是在昆曲的基礎上發展演化而來的。昆曲產生于江蘇昆山,早在元朝末年,昆曲就已具雛形。昆曲屬于南戲系統,起家于蘇州,隨后從蘇州走向全國,被全國觀眾所熟知。昆曲流入徽州后,與本土唱腔交流融合,結合當地民俗藝術之典范,形成了徽劇新的唱腔——徽昆。昆曲生動優美而又靈活多變,與多種藝術結合產生了多個昆曲派別,如川昆、湘昆、閩昆、徽昆、蘇昆等等。徽昆是昆曲多個派別之一,徽昆也是徽劇所有腔調中最雅化的發聲。

(四)吹腔

吹腔誕生于明末清初,別稱隴東調,長期應用于傳統戲曲劇目之中,徽劇主要傳唱聲腔之一。吹腔因演唱時需要笛子伴奏而命名之,隴東調因發源甘肅東部而得名。笛子和小嗩吶為吹腔的主要演奏樂器。吹腔在樅陽、石牌一帶影響最為深遠,所以又稱作“樅陽腔”“石牌腔”。徽劇《巧姻緣》講述了富家子弟劉魁元與丫鬟靈芝歷經坎坷,又得貴人相助,最終兩人得愿比翼雙飛的故事。舞臺上演《巧姻緣》時,幾種相似的吹腔在笛聲中反復使用,使得舞臺風格細膩、婉轉、流暢。當今的很多劇種,如湘劇、贛劇、紹劇等都有吹腔的聲影。

(五)撥子

撥子,全稱高撥子。徽劇最常用的曲調之一。明末清初,安徽境內傳入了來自贛東北的亂彈聲腔,在石牌、樅陽、桐城一帶廣為流行。亂彈聲腔融入當地民間通俗唱法,隨即形成了撥子。徽劇《醉臥長安》唱道:“莫非是,高朋滿,眾皆噤聲,邀著俺,信口開河引水?指著天,劃著地,笑依東風,笑依東風。”這一曲目不僅再現了李白放蕩不羈的性格,也唱出了亂彈腔熱烈、濃厚的特點。

(六)二黃

二黃誕生于湖北與安徽交界地帶。二黃作為通俗的腔調,被應用于多個劇種之中。二黃是徽劇常用的腔調之一,在漢劇、湘劇、桂劇中也能聽到二黃的演奏。清朝初年,作為徽戲的主要唱腔二黃與漢調(湖北)的主要唱腔西皮于清中葉開始交流融合,至道光年間已成一定火候,最終成為京劇的基本唱腔。

(七)西皮

西皮是徽戲常使用的戲曲唱腔,西皮的唱腔藝術取源于秦腔。明朝末年,秦腔傳入湖北襄陽、武昌、漢口一帶,再由這些地方傳入徽州境地。在徽劇和漢劇里,西皮腔如魚得水般與二黃調并用,稱為“皮黃”。西皮剛勁有力的唱腔,用以表現果敢、堅決的英雄主義形象,加之活潑俏皮的曲調風格,給劇目增添了更加濃厚的舞臺色彩。

(八)花腔、小調

花腔、小調一般聯唱或者合唱,很少單獨演奏,二者同時出現在同一個劇目中。晥派廬劇、黃梅戲常常使用花腔、小調合唱的表演方式。花腔一般是指戲曲劇目中女性婉轉、優美的嗓音。小調多民間鄉野氣息,曲調通俗易懂。黃梅戲《女駙馬》中,丫鬟對馮素貞唱道:“小姐真大膽,化作女兒身,救出李家郎。擺上龍鳳燭,麒麟成對人成雙”,曲中柔美的嗓音與通俗的唱法渾然一體。

三、徽商徽班

(一)徽商

1.徽商追蹤

徽商顧名思義徽州商人,徽商還有另外一個名號:“新安商人”。新安江起源于徽州休寧,故命名之。徽人經商最早可以追溯到東晉時期,明朝時期徽商發展到一定氣候,此時商幫出現。徽商是中國歷史“三大商幫”之一,也是資本最為雄厚、經商區域最為廣泛的商界梟雄。明代《安徽地志》指出:“徽人多商買,其勢然也”,也應和了當今社會面流傳的“北方愛當官,南方愛經商”的言論。

古徽州大地上,山水相連,物產豐富,水路交通極其便利,加之國家經濟重心南移,古徽州人又有著山不轉水轉的思變精神,敢于挑釁世俗,擊碎流言,將“重農抑商”這一觀念踩在腳底下,最終富甲江南,成就徽班,為民族文化的發展推波助瀾,也給歷史留下一段佳話。

2.徽文化塑造的儒商

明清時期,徽州居民從農田百姓跨越到富商大賈,以往的生活方式及勞動理念使他們養成了“寵辱不驚、去留無意”的心境和“花開花落、云卷云舒 ”的態度。朱子理學在徽州起家,自然在徽州一帶影響力最廣。徽州人朱熹并非孔子親傳弟子,卻是唯一一個例外享受孔廟祭祀的人。徽商用儒家文化指導商業道路,推崇以德治商,不論是以往在歷史天空劃過一道彩虹的古徽商,還是當今聲名遠播的徽商銀行都是如此。

徽商身上最顯著的特點是“士”而兼商,徽州商人特別重視知識涵養,尊文重道。文房四寶、筆墨紙硯是徽州商人外出經商時送給讀書人最好的禮物,當然也是他們閑情逸致時把玩的精神寄托。徽商從最初經營的茶、棉、鹽、谷、紙、墨這一類輕工業產品,到獨占中國歷史商幫一片天,再到中國資本主義萌芽時代富甲江南的局面,若只有商人的頭腦,沒有“士”人的格局,是萬萬做不到的。

(二)徽班

說起徽班那一定是徽商庇護下的佼佼者。咱們說徽商“儒甲不分”或者“士而兼商”其實就是在內涵徽班的精神追求與職業素養。乾隆帝八十大壽,正是徽商向統治者獻媚的最佳時刻,彼時的徽班早已跟隨徽商而名揚四方。三慶班最早入京,緊接著“四慶”“五慶”“三和”“啟秀”“霓翠”“春臺”“四喜”“和春”等徽班進京獻媚爭寵。在一眾徽劇班子中,“三慶”“四喜”“春臺”“和春”給歷史留下了明亮的字眼。

1.三慶班

三慶班得名于三個安慶戲班,由江春、夏文、余老四組建而成。由于徽商外出的原因,三慶班最初成立在揚州而非徽州。三慶班起初在田間地頭巡回演出,后來在市井逐漸形成規模。三慶班是首個去北京演唱的徽班。1790年,三慶班進京為乾隆帝八十大壽助興,一切后勤保障由徽州鹽商江春提供。江春家族,祖輩皆在揚州經理鹽商,到了江春這代,他的家族已在鹽商這塊起到了龍頭作用。江春甚得乾隆帝歡心,乾隆帝每每下江南多半由江春接待。由于江春大擺豪奢之排場迎駕乾隆帝,一度留下了“一夜堆鹽造白塔,徽菜接駕乾隆帝”的經典傳聞。

三慶班在所有徽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程長庚的帶領下,最早走向輝煌,處于領袖地位。三慶班培養了許許多多像陳德霖、錢金福這樣的徽劇名伶,也有楊月樓、譚鑫培等徽班翹楚,為徽班走向更高的平臺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2.四喜班

四喜班于乾隆中期在安徽組建,由梅巧玲擔任班主,梅巧玲是京劇大師梅蘭芳的祖父。四喜班是徽班中一顆耀眼的星星,加之演唱昆曲的原因,更讓四喜班的舞臺風格妙筆生花。四喜班進京較晚,第一次進京是在嘉慶六年,首次進宮演出是在清光緒十九年,進宮演出的目的是給慈禧太后祝壽。四喜班名伶眾多,善于編排新戲,演技精湛,舞臺藝術極高。慈禧太后久居深宮,看厭了宮廷戲劇,應慈禧太后所愛,四喜班編排了諸如《羅漢渡海》《福祿壽》《五彩輿》《殷家堡》的民間喜慶類戲劇。四喜班長期在宮廷演唱民間戲曲,不僅加深了兩種戲曲文化的交流,還促進了戲曲藝術的多元化。

3.和春班

清嘉慶八年,和春班組建。和春班擁有一個短暫而又輝煌的歷史。和春班開京劇武打動作之先例,武打功夫最為見長,是徽劇武戲走向京劇武場的光輝典范。和春班的發展沒有其他三班那么順利,和春班一波三折,最終還是好景不長,早早落下帷幕。正值和春班事業蒸蒸日上之時,社會面爆發天主教起義,清宮叫停戲曲的武戲演出。和春班成員有心扭轉乾坤,卻也無力回天。和春班雖然轉換思維,創作了諸如《八朝珠》《御龍珠》類武戲成分很少的戲份,卻也收效甚微,并未激起太大的水花。和春班正一籌莫展之時,又趕上道光帝駕崩,三年國喪,不許娛樂演出,和春班不得已于咸豐五年謝幕。

4.春臺班

春臺班起源于徽劇的草臺班社,由徐家橋藝人韋春臺組建而成。春臺班原本是家庭戲班,由徽州籍鹽商江春出資贊助。春臺班生長的地方是安徽省太湖縣,最初的舞臺演唱者是甘致祥和蔡仲賢。春臺班又有著“陰陽班”的噱頭,因黃梅戲第一位女演員胡普伢在春臺班學藝而得名。春臺班的演員以童伶為主,民間亦有著“和春的把子,春臺的孩子”這一說法。春臺班是四大徽班中最不活躍的一個,但它也為徽劇、漢劇唱腔的結合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也是徽劇走向京劇重要的功臣之一。民國初年,京劇已逐漸發展成熟,春臺班的藝人也早就換了身份,春臺班也沒有存在的必要,就此解散。

(三)徽商徽班的相互成就

古徽州人感情細膩善于歌舞,徽戲的產生與徽州人喜愛搭臺看戲這一文化傳統密切相關,更與常年漂泊在外的徽商豪紳們的文化嗜好緊密相連。傅巖在《歙紀》中也曾有過記載:“徽俗最喜搭臺看戲。”這在當時可是得到了權威機構的認定,傅巖乃歙縣“父母官”。在徽商發家致富之前,徽劇只是安徽地方小戲種,乃戲曲界的“小作坊”,徽劇隨著徽商走南闖北,首先活躍在江浙一帶,逐漸影響到全國,走向京師。戲曲本來是純粹的文藝演唱活動,與商業是涇渭分明,但徽劇和徽商卻有著不解的情緣。徽商致富后,疲憊的身軀常年在外,總想在靈魂深處找點慰藉,總想追求點精神享受,如果此時能聽到鄉音的文化熏陶那一定是穿越骨髓的愛戀。就這樣,徽商與徽劇上演了獨屬于他們的“孔雀雙飛”。

徽戲是徽商豪奢們靠攏達官貴人的一種政治手段。明代以后,徽州商人外出到揚州打理鹽業事務,徽人頂揚州鹽業半邊天,在兩淮八大總商中,徽州人占據二分之一。歙縣人江春在揚州經商,乾隆帝每次下江南都由他來迎駕,江春投其所好,為其搭臺演戲。因此江春擁有兩重身份,一個是商人,另一個則是正一品光祿大夫。古徽州居民重視武術的傳統根源于對徽商的保護。徽劇武戲與徽商有著不解的情緣,每逢武戲打斗最精彩之時也是最具人氣之時,底下觀眾紛紛為之激情澎湃過后連連叫絕。徽商帶上貨物,錢財常年在外奔波,徽劇的武戲演員們既能擔任保鏢看管財物,又能拉臺演戲供徽商消遣娛樂。戲劇演員也是一種職業,有著不菲的收入,他們的后勤保障、演出消耗都由徽商提供。就這樣徽商、徽戲攜手前行,富甲一方,也讓古徽州大地散發著金錢的味道和文藝的氣息。

四、南北文化大交融:徽班進京

兩百多年前,徽班的名伶們以浩蕩之勢入駐了人文薈萃圣地——北京。徽班進京,把京腔、昆曲、秦腔兼融于徽劇之中,發展創造了符合北京達官貴人乃至平民百姓所傾心的新劇種:京劇。

(一)徽班進京的文化現象

長江中下游一帶,古人用“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來描述蘇州和杭州,更有李白“煙花三月下揚州”抒發的浪漫情懷。揚州,長江穿流而過,又是大運河的必經之路,兩者在此交匯,商業極其繁榮。所謂商路即戲路,戲曲藝人、豪紳富賈于清中葉紛紛涌向揚州。富商們蓄養家班,廣招藝人,名曰為自己尋歡作樂,實則向統治者獻媚。而在揚州,生意做得最紅火的是徽商,揚州只是徽商以及徽班藝人的中轉站,他們帶上財富與藝術從揚州出發,各取所求,彼此成就。

徽班北山奉藝,與漢調合成一派,拉開中國京劇史的帷幕。徽班進京讓京城的戲曲藝術登上一個更高的平臺,讓世界通過戲曲了解中國。徽劇演變為京劇,在北京的戲臺上解說中國故事,也給京城的老百姓奉上了一道文化盛宴。三慶班的拿手好劇《水淹七軍》,關公面紅耳赤,唱腔激昂,怒吼道:“又見龐德小兒逞剛強,小人得志發癲狂,叫關平和周倉帶路把高山上。”京劇的《水淹七軍》,關公的舞臺形象并不夸張,戲曲腔調也比較平和,唱法婉轉,節奏明朗,關公似乎帶著些書生意氣。這一關公有著“欲制勝需斗智,何逞匹夫勇?學孫武出奇謀,降服七軍!”的舞臺魅力。徽劇和京劇各自版本的《水淹七軍》并沒有按套路出牌。按理說,來自山水相映的徽州籍藝人,唱的應該是江南的婉轉與羞澀,在京城的舞臺上唱的應該是北風呼嘯般的澎湃與激昂,但藝術恰恰是在追求不屬于自己的騷動。這也讓我們見證了南北戲曲交流、交融的藝術取向。

(二)徽班進京的歷史意義

徽班有著無所不通的藝術天分,籠絡各個派別的在京戲曲藝人,漢調李鳳林、米喜子,京腔王全福等劇種名伶的加入,形成徽劇薈萃一堂之勢,北京劇壇上因此有著秦腔、漢調、昆曲、京腔、徽調多種聲腔爭榮并勝的局面。

徽班伴隨著徽商興盛于繁華都市,根卻源于鄉野,有著深厚的鄉土情懷和廣闊的平民觀眾。徽劇文戲,唱的是世俗的生活,百姓愛之;徽劇武戲,打的是奸詐小人,褒獎賢明,謳歌正義,百姓心之所向。徽戲橫行京都,五十步一戲臺,不僅有著達官權貴的賓客,又有工農業的友人,戲曲不再是獨屬于官僚、資本的精神享受,平民百姓也有機會有權利在工作之余陶冶情操,社會階級分化進一步模糊。徽戲擁有士農工商等三教九流的受眾群體根源于徽戲采眾家藝術之所長,題材廣泛,雅俗共賞。徽戲如此繁榮,也為康乾盛世的繁榮景象畫上了點睛之筆。

徽班培養出了京劇鼻祖程長庚,京劇奠基人梅巧玲一類成就卓越的京劇大師。程長庚安徽安慶人,三慶班老生演員,后任三慶班班主,他是京劇第一個關羽形象的扮演者。程長庚的唱腔以徽調為主,兼容昆曲、楚調。程長庚別具匠心的唱腔藝術,推動了徽劇向京劇的蛻變,他不僅是徽班領袖更是京劇之父。梅巧玲,四喜班主要旦角,他曉通徽、京、昆等多種戲路,角色除花旦外,也熟練掌握青衣、昆旦的表演方式。梅巧玲是徽劇衍變京劇的十三位奠基人之一。

五、國粹京劇——消聲匿跡版的徽劇

(一)徽漢合流

1.漢劇

漢劇又稱漢調、楚調,起源于今湖北武漢,為地方戲曲劇。西皮、二黃是漢劇的兩種主要聲腔。漢劇進京是在清嘉慶、道光年間。漢劇以文戲見長,聲腔婉轉動聽,舞臺表演淳樸大方。武昌、漢口、漢陽一帶依山傍水,因此漢劇中有不少山歌、民歌的藝術元素。漢口更是九省通衢,水路交通極其便利,清光緒年間,漢口再度被辟為商埠,一時間漢口集結了眾多戲曲名伶、文人墨士。漢劇開辟了女藝人登臺表演的先河,培養了中國戲劇史上第一位女藝人葉慧珊。

2.“徽漢合流”詮釋京劇之根源

如今的京劇,早已名揚萬里,是中國向世界藝術貢獻的一張文化明信片。京劇縱使有通天藝術,也需在人間施展才華。京劇的左膀是徽班,右臂為漢調。比起徽班進京的浩蕩之勢,漢劇進京則低調許多。漢調藝人進京后,不像徽班藝人那樣能夠獨立登臺演出而形成自己的劇團。漢劇從藝者帶著他們最擅長的西皮腔加入徽班登臺演出。本來就風頭正盛的徽班有了漢調藝人的推波助瀾,最終徽調、漢調血脈相通,加之吸收秦腔、昆曲的藝術特長,徽班俯視一切劇團,各種戲曲藝術交匯碰撞產生了國劇——京劇。

(二)徽劇文戲、武戲與京劇文場、武場

戲劇文戲與武戲、文場與武場的區分主要是伴奏的區別,伴奏不同,烘托出的氣氛完全是兩種舞臺效應。徽劇的文武戲與京劇的文武場同樣也不例外,他們的節奏也主要來自伴奏。

1.徽劇文戲與京劇文場

徽劇文戲主要是在情到深處有感而發,用以抒情達意,多用吹腔演奏。它載著輕歌的婉轉與曼舞的柔和,演繹小女子羞澀、靦腆的一面。徽劇《蔡文姬》片段:“月亮出來太陽下山了,閉著眼睛騎上馬,跟著媽媽回娘家,外婆夸你真聽話,獎你一個泥娃娃。”劇中描述的蔡文姬雖與三國時期的才女蔡文姬有著些許偏差,并未將學識淵博、擅長音律的蔡文姬刻畫,卻透露著小女人被人呵護、憐憫的心理訴求。

京劇文場用管弦樂隊伴奏,文場用到的樂器主要是琴、笛、笙一類比較平和的演奏方式。京劇文場用到的樂器主要是楊琴,也稱打琴;嗩吶,由管、芯、碗三部分組成;板胡,類似二胡的一類樂器;京胡,類似二胡,形狀略小;琵琶,民樂樂器,演奏時左右手合并使用;阮,輔助樂器,音質渾而厚;弦,音質清新,沁人心脾。京劇文場用到的“打琴”最為獨特,音色柔中帶剛,如山泉流水般明快。京劇《貴妃醉酒》在徽劇《貴妃醉酒》基礎之上進一步美化舞臺服裝戲劇效應,更加注重對楊玉環本身雍容華貴的描述,貴妃直接一席鳳袍,沒有了丫鬟們的合唱,一個人獨占舞臺乾坤。雖然徽劇《貴妃醉酒》也唱著:“那冰輪離海島,乾坤分外明。皓月當空,恰便嫦娥離月宮”,卻不如京劇版的玉環嫵媚,這大概就是藝術始終向前發展的結果吧。

2.徽劇武戲與京劇武場

徽劇武戲豪邁、狂熱、功夫精湛,徽昆腔的唱法最為常見,多用嗩吶、鑼鼓一類氣勢軒昂的演奏樂器。翻臺子、跳圈、竄火、飛叉、滾打是徽劇武戲的經典動作。徽劇武戲中高亢的撥子腔也隨處可見,徽劇武戲也吸收民間武術“紅拳”的武打招式。徽劇的武打戲多用來表演歷史題材,如《龍虎斗》《八陣圖》《英雄義》等等。

京劇武場用打擊樂伴奏,打擊樂音腔激烈,只有單調的高低音但很固定,節奏感明朗。京劇武場中會用到鼓、鑼、檀板一類很響亮的樂器。武場《斬馬謖》全劇雖幾乎沒有武術表演,但諸葛亮的腔法果斷、語言急促加之打擊樂的烘托,劇場火藥味十足。

(三)世界級文化盛宴:京劇

徽劇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徽劇傳統劇目題材廣泛,其中民間趣聞與諸侯爭霸篇幅最多。徽劇不拘泥于現狀,接收漢調藝人入徽班,融合昆曲、秦腔劇種和民間曲調的表演方法,最終發展演化出了世界級非物質文化——京劇。京劇的文武場與徽劇的文武戲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無論是徽劇的文武戲還是京劇的文武場都特別喜歡演三國時期的故事劇目以及漢唐的宮廷秘聞。徽劇有《斬馬謖》,京劇更有《失街亭》《空城計》《斬馬謖》系列劇目,還有《貴妃醉酒》兩家展現出不同的韻味。總之,徽劇、京劇有相當一部分重合的劇目。

從觀賞角度看,京劇著實要勝徽劇一籌,徽劇名伶最初也兼徽商保鏢一職,也只在徽州、揚州一帶徽商經常出沒的地方演出,并未經過過多藝術技法的錘煉,受眾群體也多半是商人和平民百姓,和中國彼時的上層社會是脫鉤的。而京劇則完全不同,京劇要滿足中國最頂尖知識分子的品位,又要給紫禁城老百姓帶來引以為豪的文化優越感,滿足了王公大臣的情感陶冶還不夠,還得宮廷方面滿意才行。再來說京劇的組合成分,能夠進京的徽班,是徽班中精英中的精英,還有其他地方的班派,也一定是資本主義萌芽時代最燦爛的戲曲明星。并不是所有能夠進京的戲曲腔調、徽班都能被歷史記載,比如“三和”“霓翠”等徽班只能無奈謝幕在歷史的塵埃里。進京的腔調何其多,真正留下的也就徽、漢、昆、秦等腔。所以說京劇能成為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絕不是華而不實,它是絕對的世界藝術精品。

六、結語

徽劇原本只是地方戲曲劇,沒想到跟著徽商飾演保鏢的身份而誤打誤撞地名滿天下,以至于被乾隆帝所青睞,震動京師。徽劇的成功離不開資本主義萌芽時期商品經濟的繁榮以及戲曲藝術層面的頻繁交流。徽劇能成為京劇的母體,孕育京劇的胚芽,追根溯源還得歸功于徽商,是徽州商人將徽戲帶出了徽州府,徽商一路走來都在為徽劇保駕護航,他們攜手前行,最終功成名就,富甲家鄉。而今的徽劇,回到老家徽州(今黃山)再次成為地方戲曲劇,徽商也已蛻變為現代化的徽商銀行,徽戲再次揚帆起航,在它的那片天地里,根植于山水鄉野,唱著獨屬于自己的浪漫,或許在未來,歷史將會重演,徽劇融合、吸納多種戲曲藝術之所長,再次驚艷世界,給人類一份中國文化之粹。

——————————

參考文獻:

〔1〕江美燕,范倩倩.徽班的歷史溯源與現代傳承[J].合肥學院學報(綜合版),2021,38(06):94-99.

〔2〕范衛東.淺談徽劇的傳承、保護與發展[J].中國戲劇,2020(02):82-83.

〔3〕程思瓊.徽劇的發展現狀與保護傳承初探[J].藝術評鑒,2019(14):149-150.

〔4〕劉文峰.徽班進京的意義及徽劇的傳承[J].地方文化研究,2019(02):62-67.

〔5〕江志偉.汪亦萍:徽劇非遺傳承忙[J].江淮文史,2010(04):164-171.

〔6〕胡遲.徽劇溯源與價值分析[J].中國藝術時空,2019(03):125-128.

〔7〕洪永穩.論徽劇的戲劇精神[J].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2016,30(02):113-119.

〔8〕王秉乾.京劇打擊樂的獨特節奏[J].劇影月報,2021(01):37.

〔9〕楊霄龍.淺談京劇現代戲中傳統打擊樂的變革運用[J].中國京劇,2021(02):56-59.

〔10〕楊文武,鄧翔云.京劇和徽劇[J].中國京劇,1992(02):56-57.

〔11〕胡錦霞.徽班進京的啟示[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06):139-140.

〔12〕王世華.徽商與戲劇的發展[J].新視野,2010(05):85-86.

〔13〕方云生.徽劇源流再考[J].徽州師專學報,1996(03):24-26.

(責任編輯 王大奎)

Emblem Drama Hidden in the National Essence

ZHANG Qiu-li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Chifeng University, Chifeng 024000, China)

Abstract: Hui opera originated in Huizhou(now Huangshan), was named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is a local opera opera in Anhui. As a highly condensed drama of national language and culture, Hui opera has created an atmosphere of "Manchu and Han family affinity",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Hui opera have derived Peking opera. Hui opera mainly has two performance methods, literary opera and martial arts opera, with the theme of "small bridge flowing water people's home", showing the delicate and gentle lifestyle of Jiangnan; The theme of the martial arts drama is "loyal to the king and patriotism", showing the Jianshuo posture and profound kung fu of the good Chinese boy Lang. Hui opera has nine tones of Qingyang, Siping, Huikun, Blowing Cavity, Dial, Erhuang, Xipi, Hua Cavity, and minor key; The main vocal cavities are the blowing cavity, the plucker, and the sipple. Hui opera with a long history and culture, Hui Ban into Beijing to integrate the soft northern tone of the southern cavity; It shows the history of an art in a way that can be written and martial arts, and casts the national opera - Peking Opera with creative development.

Keywords: Opera; Tone; Hui Class; Hui Shang; Hui Class into Beijing; The Father of Peking Opera; National Essence

收稿日期:2022-09-30

作者簡介:張秋麗(1993-),女,漢族,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人,赤峰學院歷史文化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遺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国产精品一区久久久| 国产jizz| 久久99热66这里只有精品一| 在线毛片免费|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 日本道综合一本久久久88| 色婷婷色丁香|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44| 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91系列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下载 |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线| 国产91精品调教在线播放| 五月天综合婷婷| 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中文一级毛片| 国产欧美视频综合二区| 98超碰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高清视频| 国模极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人真淫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a网站| 99re精彩视频| 亚洲中文精品人人永久免费| 99爱视频精品免视看| 欧洲亚洲欧美国产日本高清| 国产成人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app| 国产99欧美精品久久精品久久| 亚洲精品福利视频| 九色视频线上播放| 亚洲男人天堂网址| 中文成人在线视频| 一级一毛片a级毛片|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观看| 狠狠色丁香婷婷| 国产交换配偶在线视频| 欧美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av尤物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色图| 国产免费黄|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伊一|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观看| 精久久久久无码区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高清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在天天在线麻豆| 国产综合欧美| 日韩在线影院| 欧美自慰一级看片免费| 国产午夜不卡| 国产欧美中文字幕| 国内黄色精品| 国产精品任我爽爆在线播放6080 | 国产午夜小视频| 国产www网站|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 国产专区综合另类日韩一区| 中文字幕2区| 欧美成人二区| 久久中文字幕2021精品| 中文字幕伦视频| jizz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在线a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swag精品自拍一区| 中国国产A一级毛片| 午夜在线不卡| 亚洲人成网站日本片| 亚洲乱亚洲乱妇24p| 亚洲欧美在线看片AI|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慰喷水| 国产精品xxx| 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国产波多野结衣中文在线播放| 亚洲成年人网| 亚洲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官| 九色在线视频导航91| 欧美成人看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va免费视频| 国产a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