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芳芳 姜陽喆

趙雷和張文華的家都在偏遠農村,兩人于2000年經人介紹相識,結婚后生下女兒趙月。小女孩本應單純快樂地長大,但生活偏偏給她設置了重重考驗,讓她的成長之路遍布荊棘。
趙雷夫婦重男輕女,趙月從小不僅不能像其他同齡人一樣生活在父母溫暖的臂彎里,還要主動承擔家務和農活。如果說還有什么是她困苦生活中的一些慰藉,大概就只有讀書了。更不幸的是,她渾然不知自己將要面對什么。
在當地,大部分人對待婚姻的態度比較隨意,對未成年人保護更是沒有概念。只要父母同意,孩子就可以成親,哪怕未滿婚齡無法領證,辦完酒席也就算訂婚了。在這種環境的影響下,趙雷夫婦準備等趙月讀完初中就給她尋覓“良人”。不久,媒人為趙月介紹了一個“合適”人選——同村的李強。他是獨生子,家庭條件還不錯,盡管比趙月大了12歲,趙雷夫婦仍然很滿意。
在雙方家長的操持下,趙月和李強訂立了婚約,趙雷夫婦收取10萬元彩禮。按照當地習俗,訂婚后,女方就要搬去男方家中居住。就這樣,只有15歲的趙月來到李強家中。
后來,由于要外出務工,李強便將趙月一同帶往離家很遠的G市,兩人開始共同生活。在這期間,趙月的學業被迫中斷,由于未滿18周歲,她無法出去工作,只能待在出租屋中。回想起在學校的生活,趙月經常無奈地嘆息。
由于對彼此缺乏了解,性格差異也很大,慢慢地,兩人開始因為瑣事而爭吵。在某次激烈的爭執中,李強撕毀了趙月視若珍寶的書。她再也無法忍受,收拾完行李便跟隨一位同鄉大姐返回家中。見趙月憤然離去,李強十分生氣,隨后也購買車票準備返鄉。趙月知道,等待她的一定是場狂風暴雨,但她堅決不會退縮。
果不其然,在李強提出解除婚約并要求趙雷夫婦返還彩禮后,趙雷夫婦感到被羞辱,不僅拒絕返還彩禮,還要求李強向趙月支付青春損失費。此時,李強的父母也不再顧及“親家”的臉面,起訴到法院。
在審理過程中,法官發現趙月竟然是未成年人。所以,盡管本案的案由是婚約財產糾紛,但在開庭審理當天,法官著重了解了趙月的個人情況,并認真聽取了她的想法。
最終,在法院的調解下,兩個家庭達成一致意見,趙雷夫婦退回8萬元彩禮,剩余2萬元算作之前的開支,李強不再主張返還。另外,法院還對趙雷夫婦進行了嚴厲地訓誡,要求他們保證趙月之后的教育和生活,并聯系了從事未成年人保護的干警和婦聯工作人員,一同來到趙雷家中,督促他們履行法院要求。法院的少年審判庭也將持續關注趙月的生活學習及家庭教育情況,并為她建立了跟蹤回訪檔案。
對此,趙雷夫婦有些委屈,當地的婚俗一貫如此,而且,訂立婚約又不是結婚,這難道也違法嗎?干警對趙雷夫婦的疑問一一作出解答。
民法典規定:“18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成年人,不滿18周歲的自然人為未成年人。”據此,趙月屬于未成年人,依法由作為法定監護人的父母進行撫養、教育,并代理其做出或者承擔法律行為和責任。
講到這里,趙雷夫婦提出疑問:“她現在還小,不就應該由我們替她做決定嗎?”這時,婦聯的工作人員進行了解釋:“在某些情況下,趙月作為未成年人,的確要由父母來代她做出決定,比如在進行大額支出、接受他人贈與時,就需要家長明確表示同意,否則可能會導致行為無效。但是,婚約具有特殊性。”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十五條的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得允許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結婚,不得為未成年人訂立婚約。”也就是說,不管是出于何種目的和心態,哪怕是未成年人自愿與他人締結婚姻關系,父母也不得允許,更不能在違背本人意愿的情況下迫使其訂立婚約。另外,該法第十七條還明確指出:“為未成年人訂立婚約,嚴重侵犯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聽到這里,趙雷夫婦明白了,他們給趙月訂立婚約的行為已經違反了法律的規定,兩人低下頭沉默不語。
干警繼續說:“與成年人相比,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都還未發育成熟,在這個階段訂立婚約,不僅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還會影響其后續的發育成長。不然,為什么法律要規定法定婚齡呢?未成年人大多尚未建立正確成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更何況是婚姻觀呢?他們不懂如何處理家庭關系,極易陷入困境當中,最終導致家庭關系的破裂。況且,身為父母讓孩子輟學結婚,導致她錯過了人生中最關鍵的讀書時光,未來很可能面臨和社會脫節的困境,將給她帶來極重的家庭負擔和身心壓力,這不是毀了孩子嗎?”
1.未成年人的父母應當承擔撫養教育義務,不得損害未成年人權益
民法典規定,父母對子女負有撫養、教育義務。其中,撫養義務是指父母應當從物質、生活上對子女進行養育和照顧;教育義務則是指父母應在思想、道德等方面對子女進行培養,保證子女能夠接受學校教育,實現受教育權。
在本案中,趙月的父母讓她中途輟學,這不僅違反了父母應承擔的法定義務,還損害了趙月的受教育權,給其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的影響。
另外,未成年人保護法通過多條規定,明確禁止父母給未成年人訂立婚約,不得允許或者強迫未成年人結婚;對于不履行監護職責、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依法承擔責任。由此可見,父母為未成年人訂立婚約的行為,應當視情節輕重給予相應的法律制裁。
在遇到類似情況時,未成年人可以主動向公安機關、婦聯等部門尋求幫助,及時反映問題,保障個人合法權益。
2.我國實行婚姻自由,禁止包辦、買賣婚姻
我國實行婚姻自由,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名義強迫他人結婚,不得包辦、買賣婚姻或者有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更不得借婚姻之名索取財物。法律規范還另外設置了無效婚姻、可撤銷婚姻制度來保障婚姻自由原則的實現,對于違反婚姻自由的情形,法律不予保護。
由于欠缺法律意識,一些人過早踏入婚姻生活,其中不乏未成年人。為了盡可能減少這種情況的發生,民法典規定了法定婚齡,在男方未滿22周歲、女方未滿20周歲時,雙方不得登記結婚。也就是說,若雙方未達到法定婚齡,便無法構成合法婚姻關系。
(摘自《婚姻與家庭·性情讀本》)(責任編輯 史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