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美貿易關系不確定背景下中印農產品貿易潛力分析

2023-05-30 10:36:08曾華盛陶玲
對外經貿實務 2023年2期

曾華盛 陶玲

摘要:在中美貿易關系不確定的背景下,尋求農產品進口渠道多元化是有效規避風險的最佳選擇。隨著印度農業生產能力不斷提升,農產品貿易規模日益擴大,為中印農產品貿易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機遇。本文通過對中國與印度之間農產品貿易的比較優勢、互補性以及貿易密集度進行考察,并與美國進行比較。研究發現,與美國和中國相比,印度農產品更加具備比較優勢,特別是棉花、植物產品、糖和糖食等農產品。印度的動物產品、油和油料以及棉花等農產品與中國互補性較強,但除了棉花之外,其他農產品與中國貿易密集度較低,存在較大的拓展空間。總的來說,中印農產品存在較大的貿易潛力,雙邊農業合作具有較廣闊的前景。

關鍵詞:中美貿易關系;中印農產品貿易;貿易潛力;比較優勢;互補性

自2018年7月6日,美國對第一批清單上818個類別、價值34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25%的進口關稅以來,中國和美國對部分商品的關稅輪番加碼,中美貿易關系不斷惡化。美國是中國農產品進口的主要來源地,對其農產品加征關稅成為中國采取的主要反制措施之一,雙邊農產品貿易一度陷入近乎停滯狀態。以大豆為例,據中國海關統計數據.2018年中國進口美國大豆1664萬噸,同比下降49. 4%,這是自2012年以來首次出現減少;2019年,中國進口美國大豆1694萬噸,略高于2018年,但與2017年相比仍縮減近半。經過長期談判,2020年1月15日,中美雙方達成了第一階段協議,這意味著持續兩年針鋒相對的中美貿易摩擦趨于緩和。然而,中美貿易摩擦導致雙邊貿易格局已經發生變化,其中,2019年中國與美國貿易規模為3. 73萬億元,同比下降了10.7%①;東盟超越美國成為中國的第二大貿易伙伴,貿易規模同比增長了14.1%②。雖然近期中美經貿關系有所緩和,但難以改變雙邊貿易摩擦的長期化態勢(余振等,2018;陳繼勇和楊格,2020)。另外,隨著2020年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不少糧食主產國為了自身糧食安全陸續出臺相關貿易限制措施,進一步擾亂了全球經貿秩序。根據貿易轉移效應理論,中美貿易關系的不確定性勢必打破中國進口市場格局,進口來源地將會不斷向印度、巴西等國家轉移(Won等,2006)。

中印兩國貿易關系緊密且同為世界農業生產和貿易大國,但農業一直是雙邊貿易的薄弱領域,具有較大的增長空間。2010年起,中國成為印度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國,印度也成為中國重要伙伴國之一(第九大伙伴國)。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19年中印貨物貿易額為928. 10億美元,但農產品貿易額僅為32. 36億美元。中美貿易關系的不確定性發展給中國和印度加強經貿合作提供了機遇。2018年3月,中國和印度簽署101項合作協議,涉及金額24億美元,占2017年中國自印度進口商品總額的14. 5%③。2017-2019年,中印雙邊農產品貿易額增長近一倍,其中,中國對印度農產品的進口額從6. 48億美元增長到27. 61億美元,增加3倍④。目前,由于中國農產品生產成本持續上漲,中國農產品進口需求較大,因此,中國尋求進口替代國家的動力較為迫切。隨著中美貿易關系不確定趨于長期化態勢,研究中國和印度之間農產品貿易潛力,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和實踐價值。

然而,現有關于中國與印度貿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國與印度貿易變化及其影響因素。例如,陳繼勇和楊格(2020)運用隨機前沿引力等模型對中印貿易效率進行了測算,發現中印兩國間的貿易效率不高,主要受自由貿易區建立等因素的影響。王紹媛和鄭陽芷(2022)對2007-2019年中印兩國貿易潛力進行分析,表明,中國與印度之間存在較大的貿易潛力,中國對印度出口的貿易效率不高,而印度對中國出口的效率相對較高。趙青松和祝學軍(2020)采用SMART模型考察了中印相互削減關稅對雙邊貿易的影響,發現關稅的降低不僅能擴大兩國貿易,同時也能為兩國帶來較大的經濟效應。另外一部分研究在貿易潛力測算的基礎上,考察了中國與印度貿易潛力的影響因素。例如,Bhattacharya(2007)考察了降低關稅對中印雙邊貿易潛力的影響,認為降低關稅從短期看中國將更獲益。陳淑梅和張思楊(2018)運用GTAP分別模擬了中印自貿區和RCFP對中印兩國的影響,比較發現兩種形式的合作均有利于雙方貿易增長,激發較大的貿易潛力。現有考察中美貿易摩擦帶來影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大豆產業的影響。例如,張玉梅等(2021)運用全球農產品局部均衡模型,模擬比較了繼續貿易摩擦和達成經貿協議兩種可能情景對中美以及世界各國大豆產業帶來的潛在影響,發現繼續貿易摩擦會導致中國大豆需求和進口總量均下降,美國大豆生產者將因中國進口美國大豆減少受損嚴重。也有些學者考察中美貿易摩擦對農產品貿易的影響。中美貿易摩擦的發生顯然會擴大中國對其他國家農產品進口,激發中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潛力(任育鋒等,2021)。張建武和鐘曉鳳(2022)使用DID模型研究了中國對自美進口農產品加征反制關稅的政策效應,發現中國對美國進口農產品加征關稅顯著降低了中國對美國農產品的進口,貿易抑制效應顯著,但僅存在部分貿易轉移效應。孫東升等(2021)使用貿易強度指數和基尼一赫希曼指數,測算了2001-2017年中國和美國農產品貿易的強度和產品結構,發現中美互加關稅會使中國對美國農產品進口額下降超過50%,中國農產品進口主要轉移至巴西、印度和加拿大等國。韓冬和李光泗(2022)發現中美經貿摩擦對國際大豆貿易格局造成了較大影響,中國對巴西大豆依賴度顯著提高,美國和巴西大豆出口多元化程度提升。余潔等(2021)以大豆為例,利用進口需求模型分析了加征關稅對農產品貿易的影響,結果表明,中國對美加征關稅將發生顯著貿易轉移效應和創造效應。總的來說,現有文獻關注中印貿易潛力方面較多,但針對農產品貿易的較少,更缺乏中美貿易關系不確定背景下的戰略性考量。因此,本文在分析中印農產品生產和貿易現狀的基礎上,采用顯性比較優勢指數、綜合貿易互補性指數和貿易密集度指數綜合測度中國與印度國家間農產品貿易潛力,并通過與美國進行比較,判斷中國與印度農產品貿易的前景。

一、中印農產品貿易現狀

印度近年來的農業生產發展迅速,為中印雙邊農產品貿易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2019年印度農林漁業的生產總值為4589億美元,約為1971年(2. 52億美元)的18. 21倍。2019年印度農業生產總值己占到全球農業生產總值的15. 96%⑤。從產量來看,印度是世界上重要的糧食和纖維作物生產大國。其中,2019年印度木豆產量處于世界首位,占到了世界產量的74. 91%;印度籽棉、小麥、水稻、豌豆、扁豆、芝麻、水果和蔬菜產量,分別占到世界產量的22. 46%、14. 00%、24. 00%、5.72%、20. 81%、10. 52%、11. 79%和11. 68%。從種植結構來看,印度農業的種植結構正逐漸由水稻、小麥等糧食作物向棉花、大豆等市場需求較高的雜糧或經濟作物轉變。在農產品進出口貿易方面,2019年印度農產品進口、出口額分別增長到216. 86億美元和292. 99億美元,農產品凈出口額增長到76. 13億美元;同期,棉花、谷物及其制品、煙草、糖和糖食等農產品出口額分別占世界出口額的7. 50%、3.12%、2.25%和5.08%,具有一定的國際競爭力。

(一)中國進口印度農產品增長迅速

在中美貿易關系不確定的背景下,近兩年中國對印度農產品進口規模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2018年中國進口印度農產品金額為10. 30億美元,比上一年增長了19. 29%;2019年中國進口印度農產品金額為15. 03億美元,比2018年增長了45. 97%,增長速度進一步加快。中國進口印度農產品的增加使雙邊農產品貿易規模日益擴大。中國與印度農產品貿易規模從2017年的14. 90億美元增長到2019年的19. 44億美元,年均增長14. 22個百分點⑥。

(二)雙邊農產品貿易的產品結構仍然較為單一

中國從印度進口的主要是油和油籽以及棉花等農產品。2019年,油和油籽的進口額和進口數量分別為43401. 90萬美元和28. 03萬噸,分別占中國從印度進口農產品的27. 73%和26. 37%。同年,棉花的進口額和進口數量分別為37608. 93萬美元和20. 63萬噸,分別占中國從印度進口農產品的24. 03%和19. 98%。與2018年相比,2019年中國從印度進口農產品增長最快的是飲料,進口額和進口數量分別增長了1. 45倍和1. 92倍,其次是谷物及其制品,進口額和進口數量分別增長了0. 81倍和1.20倍(見表1)。

中國向印度出口則主要是水果和蔬菜等農產品。2019年,水果、蔬菜出口額和出口數量分別達到6849. 28萬美元和5.77萬噸,分別占中國向印度出口農產品的14. 16%和27. 54%。同年,其他農產品出口額和出口數量達到20100. 54萬美元和6.62萬噸,分別占中國向印度出口農產品的41. 56%和31. 6%⑦(見表1)。

二、數據說明與指標選擇

(一)農產品范圍界定與數據來源

本文的農產品范圍參考農業部的常用統計口徑,主要考察的是海關關稅稅則表HS編碼前24章產品(第3章水產品除外)及其之后的被WTO定義為農產品的所有產品。本文參考肖亦天( 2016)等學者的做法將農產品分成以下12類,具體的分類方法見表2(肖亦天等,2017)。該部分所有的貿易數據都來自于聯合國商品貿易統計數據庫(UN Com-trade),并由作者按照下文表2的分類方式進行統計和加總。

(二)指標選擇

根據不同的研究目標,學者們構建了多個指標測度兩國之間農產品貿易潛力,本文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本文的研究目的,選擇了顯性比較優勢指數、綜合貿易互補性指數和中國和貿易密集度指數研究中國和美國農產品貿易潛力情況。

1.顯性比較優勢指數( RCA)。本文運用Balas-sa(1965)提出的顯性比較優勢(RCA)指數對中國、美國、印度三國的農產品比較優勢進行測度,即計算一國或地區的相對出口量在國際市場的比較優勢(Balassa,1965)。具體計算公式為:

其中,Aik表示i國家第k類農產品的出口額,Ai指i國家出口總額;Bk指全世界第k類農產品的出口額,B指全世界農產品出口總額。一般來說,當RCA> 2.5時,則說明該國此類農產品具有極強的比較優勢;當1.25≤RCA≤2.5時,則說明該國在此類農產品具有較強的比較優勢;當0.8< RCA< 1.25時,則說明具有一般的比較優勢;當RCA≤0.8時,則表示不具有比較優勢。

2.綜合貿易互補性指數(TCI)。本文采用于德賴斯代爾(Drysdale)提出的綜合貿易互補性指數(TCI)來衡量兩國之間的貿易互補性,主要的做法為測算一國或地區的進口產品和伙伴國出口產品之間的吻合程度。界總出口額,W表示所有農產品的世界出口總額。RCAh,越大,說明該國在此類農產品生產上處于比較優勢。根據定義可知,當某國進口的主要農產品類別與另一國出口的主要農產品類別相一致時,兩國間的農產品貿易互補性指數( TCIij)就越大;反之則越小。一般認為,當貿易互補指數大于1時,表明進口國與出口國的農產品貿易互補性要高于其他市場的平均水平,兩國之間在農產品k上存在著貿易互補性;當TCI,的值小于1時,結論則相反(Pe-ter和IMitchell,1999)。

3.貿易密集度指數(TII)。因為僅從貿易互補性指標看中印農產品貿易潛力會存在一定的誤差,所以本文進一步采用Bhattacharya(2007)提出的貿易密集度指數(Trade Intensity Index.TII)考察中國與印度農產品貿易潛力(Bhattacharya,2007)。TII的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和,分別表示i國和世界對貿易伙伴,國的k類農產品出口額,而X 和 則分別為i國和世界的k類農產品的出口額。TH的取值范圍為0到100。在出口中,如果T值為0或接近0,則意味著這兩個國家之間的出口可以忽略不計;如果TH值接近100表示兩國出口關系緊密;如果TH值超過100,則表示兩國出口在世界貿易中的份額可能超出國家的預期(王金波,2017)。

三、農產品貿易潛力測算結果與比較分析

印度農業發展較為迅速,其中棉花、谷物及其制品、煙草、糖和糖食等農產品出口在世界市場占據較大的市場份額。那么,印度各類農產品與美國和中國相比是否具有比較優勢?中國與印度農產品是否具有貿易潛力?需要本文進行相關指數的測算進行考察。

(一)中、印、美三國農產品比較優勢對比

從圖1可以看出,與美國和中國相比,印度農產品更加具有比較優勢,2012年達到最大值(1.70),隨后呈現下降趨勢,到了2019年下降到1. 19,但比較優勢始終高于中國和美國。2012-2019年,中國農產品的比較優勢低于美國和印度,RCA始終小于0.8,表明中國農產品不具有比較優勢。

從中國的情況來看,2012-2016年,中國的水果、蔬菜、植物等農產品的RCA呈現逐年上漲的趨勢,并在2016年超過了0.8,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然而,2016年之后這些農產品的RCA呈現下降趨勢,到了2019年中國全部類別農產品的RCA都低于0.8,都不具有比較優勢(見表3)。從印度的情況來看,除了乳品、水果、蔬菜和飲料產品之外,印度其他類別的農產品在2012- 2019年RCA都高于0.8,具有比較優勢。其中,印度的棉花等農產品的RCA遠大于2.5,具有極強的比較優勢。另外,印度糖和糖食的比較優勢近些年來上漲速度最快,到2019年糖和糖食的RCA大于2.5,位于極強比較優勢農產品的行列(見表4)。從美國的情況來看,美國的動物產品、水果和蔬菜、谷物及制品、油和油料、棉花和其他農產品的RCA都高于0.8,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其中,美國棉花的RCA遠大于2.5,具有極強的比較優勢(見表5)。

從2019年的情況來看,與美國相比,印度在動物產品、植物產品、咖啡和茶、谷物及制品、糖和糖食、煙草的比較優勢要高于美國,特別是植物產品、糖和糖食等農產品,具有極強的比較優勢,RCA分別是美國相應農產品的5. 59倍和5.22倍。在中美貿易關系不確定的背景下,中國部分農產品進口將被迫尋求替代產品,而印度的植物產品、糖和糖食、棉花等農產品由于存在較大的比較優勢,將有機會在中國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例如,在中美貿易摩擦加劇期間,中國對美國棉花增加25%進口關稅的情況下,性價比較高的印度棉花成為中國紡織企業和貿易商補充棉花資源的不二之選。

(二)中、印、美三國農產品貿易互補性分析

首先,從整體來看,盡管中印兩國在總體農產品上的貿易互補指數在逐年下降,但始終大于1,這說明中印農產品的貿易互補性要高于其他市場的平均水平。中國與美國總體農產品上的貿易互補指數在2017年開始小于1,說明中美農產品的貿易互補性從2017年開始低于其他市場的平均水平。其次,從表6可以看出,中國和印度在動物產品、油和油料、棉花以及其他農產品這四類產品的貿易互補指數較高,說明印度出口的這些產品與中國的需求結構較為吻合。從變化趨勢來看,2012-2019年,中國與印度動物產品、糖和糖食的貿易互補指數上漲較快,分別上漲了近1. 46倍和0.49倍。2012年,中國和印度在動物產品上的貿易互補性還低于其他市場的平均水平,到了2019年已經高于其他市場的平均水平。

從中美兩國農產品的貿易互補性來看,互補性較強的是油和油籽、棉花這兩類農產品。從變化趨勢來看,互補性較強的農產品2012-2019年互補指數下降較快,棉花的TCI從2012年的22. 66下降到2019年的10. 55,年均下降53. 44個百分點;油和油籽的TCI從2012年的4.29下降到2019年的3.10,年均下降27. 74個百分點(見表7)。

平均來看,2012-2019年,中國與印度在植物產品、谷物及其制品上貿易互補性要高于其他市場的平均水平,而中國與美國要低于平均水平。中國與印度在棉花產品上貿易互補性要高于中國與美國,而中國與印度在油和油籽產品上則相反。

(三)中、印、美三國農產品貿易密集度分析

從整體來看,中國與印度的農產品貿易密集度指數要低于中國與美國,2019年中美農產品貿易密集度指數(1.02)是中印貿易密集度指數(0.51)的2倍。從上文的貿易互補性分析已經驗證了中印之間農產品貿易具有較強的互補性,但從表8可以看出中國與印度農產品貿易密集度較低,這說明中國與印度之間還存在較大的貿易空間,貿易潛力較大。

從具體的產品來看,中國與印度在動物產品、油和油料、棉花以及其他農產品這四類產品的貿易互補指數較高(見表6),但從表8來看,除了棉花產品以外,其他產品的TH的取值都小于1,說明中國與印度在這些互補性較高的農產品上貿易緊密性較小,還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

與印度相比,中國與美國在互補性較強的農產品間的貿易就較為緊密,植物產品、油和油籽和其他農產品的TH的值都大于1。從變化趨勢來看,棉花、谷物及制品、咖啡和茶、水果和蔬菜、動物產品、飲料產品、乳品、植物產品、油和油籽、煙草和其他農產品的TH取值都呈現下降趨勢,分別從2012年的0. 93、1.70、2.40、1.03、2.16、0.52、1.74、3.98、1.9、2. 51和2.02下降到2019年的0.48、0.36、1. 12、0.57、0.55、0.25、0.58、1.61、1.26、0.04和1. 18,年均下降9.02%、19. 8g%、10. 32%、8.11%、17. 75%、9.93%、14. 52%、12. 23%、5.77%、44. 64%和7. 39%(見表9)。由此說明,中國與美國農產品貿易密集度在不斷下降,這意味著印度在擴大對中國農產品出口方面有更大的拓展空間。

四、結論與政策建議

(一)研究結論

本文從比較優勢、貿易互補性和貿易密集度三個方面對中國與印度之間農產品貿易關系和潛力進行了測度和分析,并與美國的情況進行了比較。研究發現,在中美貿易關系不確定的背景下,印度農業發展迅速,這給中印農產品貿易發展提供了條件。從比較優勢來看,相對于美國和中國,印度農產品更具有比較優勢。印度的棉花、糖和糖食等農產品具有極強的比較優勢。從貿易互補性來看,中國和印度在動物產品、油和油料、棉花以及其他農產品這四類產品的貿易互補指數較高,特別是棉花等農產品,要高于中國與美國的互補性。然而,中國與印度間的農產品貿易密集度指數要低于美國,特別是動物產品、油和油料和其他農產品等。在中美貿易關系不確定背景下,隨著中國與美國農產品貿易密集度不斷下降,印度對中國農產品出口方面拓展空間較大,中印農產品貿易潛力較大。

(二)政策建議

在中美貿易關系不確定的背景下,尋求進口渠道多元化是有效避免風險的最佳選擇。隨著印度近年來農業生產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不斷提高,其在棉花、糖和糖食、植物產品等農產品上都具有較強的比較優勢,應是中國進口農產品的主要來源國。印度物美價廉的農產品,將是中國新階段開辟農產品進口新渠道的重要選擇。基于本文的研究結論,近年來中國與印度貿易規模仍在不斷擴大,中國與印度在農產品貿易上潛力較大,中國與印度農產品貿易的合作具有強大的內生動力和戰略價值。然而,中國和印度農產品貿易潛力轉化為現實的雙邊貿易量,還需要突破制約中國與印度農產品貿易合作的一些瓶頸。

為促進中國和印度雙邊農產品貿易進一步發展,提出如下政策建議:第一,優化中印農產品貿易結構,擴大對印度具有比較優勢農產品的進口。印度的棉花、糖和糖食等農產品具有極強的比較優勢,中國可考慮適當增加對印度棉花和糖等農產品的進口,從而彌補進口美國相應農產品的缺口。盡管中國與印度存在一定的邊境沖突等問題,中國政府應進一步深化與印度的雙邊經貿關系,加強雙方戰略互信和對話,為兩國間的農產品貿易提供穩定的外交環境。第二,推動中國與印度自由貿易區的建立,歡迎印度盡早加入RCEP協定。面對當前國際局勢的日益復雜,通過自由貿易區的建立,中國與印度兩方都需要進一步提高雙邊農產品貿易和投資的便利化水平,為促進雙邊農產品貿易的快速健康發展注入新動能。

注釋:

①數據來源于中國海關總署門戶網站:http://www.customsgov.cn/、

②數據來自于https://news. fxl 68.com/opinion/column/gwzj/2001/3560429_wap.shtmlt,

③資料來自于人民網,網站為https://news.china.com/inter-nationalgd/ 100001 66/20180325/32226442 .html、

④數據來源于中國商務部《中國農產品進出口月度統計報告》(2017-2019)。

⑤數據來源:聯合國統計數據庫和世界銀行數據庫,本段其他地方數據同樣來自于兩大數據庫。

⑥數據來源:聯合國貿易數據庫( UN Comtrade).

⑦數據來源:聯合國貿易數據庫( UN Comtrade),作者按照下文表2的分類方式進行統計和加總。、

參考文獻:

[1]余振,周冰惠,謝旭斌,王梓楠.參與全球價值鏈重構與中美貿易摩擦[J].中國工業經濟,2018(7):24-42.

[2]陳繼勇,楊格.新冠疫情與中美經貿關系重塑[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 5):48-56+189-190

[3]Won W. Koo,P Lynn Kennedy and Anatoliy Skripnitchen-ko, Regional Preferential Trade Agreements: Trade Cre-ation and Diversion Effects[J]. Review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06.28(3): 408-415

[4]陳繼勇,嚴義晨.中印兩國貿易的競爭性、互補性與貿易潛力——基于隨機前沿引力模型[J].亞太經濟,2019(1):71-78+155

[5]王紹媛,鄭陽芷.中印雙邊貿易潛力與影響因素分析[J]經濟縱橫,2022(11):98-105

[6]趙青松,祝學軍.中印貿易合作的潛力及實現路徑研究——基于隨機前沿引力模型[J]價格月刊,2020(5):34- 42

[7]Bhattacharya S K,Bhattacharya B. N_ Gains and Lossesof India - China Trade Cooperation:A Gravity Model Im-pact Analysis[R] CESifo Working Paper Series, 2007.

[8]陳淑梅,張思楊.RCEP時代的中印自貿關系實證研究[J].現代經濟探討,2018(8):74-81

[9]張玉梅,盛芳芳,陳志銅,等.中美經貿協議對世界大豆產業的潛在影響分析——基于雙邊貿易模塊的全球農產品局部均衡模型[J].農業技術經濟,2021(4):4-16

[10]任育鋒,董渤,李哲敏.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中俄農業合作發展研究[J].廣西社會科學,2021(5):53-58.

[11]張建武,鐘曉鳳.中美貿易摩擦對中國農產品進口的影響[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3):102- 114

[12]孫東升,蘇靜萱,李寧輝,張琳.中美貿易摩擦對中美農產品貿易結構的影響研究[J].農業經濟問題,2021(1):95-106

[13]韓冬,李光泗.中美經貿摩擦背景下國際大豆貿易格局演變與中國議價能力變化[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22(4):83-96

[14]余潔,韓嘯,任金政.中美經貿摩擦如何影響了大豆進口——基于貿易轉移與創造效應視角[J]國際經貿探索,2021(1):20-33.

[15]肖亦天,麻吉亮,蔡鑫.中國和印度農產品貿易現狀及前景展望[J].農業展望,2017(1):65-69+76

[16]Bela Balassa, Trade Liberalization and”Revealed”Com-parative Advantage[J]. The Manchester School, 1965(2):99-123

[17]Peter Chow and Mitchell KellmanYochanan.A Test of theLinder Hypothesis in Pacific NIC Trade 1965- 1990[J]Applied Economics. 1999(2): 175-182

[18]王金波.“一帶一路”經濟走廊貿易潛力研究——基于貿易互補性,競爭性和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實證分析[J]亞太經濟,2017(4):93-1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二区三区无| 亚洲Av激情网五月天| 亚洲激情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乱子伦手机在线| 热99re99首页精品亚洲五月天| 黄色网页在线观看|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不卡| 婷婷色丁香综合激情| 亚洲国产无码有码| 国产Av无码精品色午夜| 日韩国产黄色网站| 国产AV毛片| 久久精品嫩草研究院|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A级全黄试看30分钟小视频| …亚洲 欧洲 另类 春色| 国产国产人成免费视频77777| 美女一级免费毛片| 制服丝袜在线视频香蕉| 伊人天堂网| 国产青青操| 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欧美成人影院亚洲综合图| 久久国产乱子伦视频无卡顿| 女人毛片a级大学毛片免费 | 中文字幕永久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3p|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露脸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 国产精品第| 婷婷午夜影院| 欧美yw精品日本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天堂在线观看|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综合网| 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 国产av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 91啦中文字幕| 99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高清| 精品国产毛片| 国产69囗曝护士吞精在线视频| 国内精品视频| 区国产精品搜索视频| 亚洲V日韩V无码一区二区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2019| 亚洲va视频| 五月婷婷导航| 色婷婷在线影院| 69av在线|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 欧美精品成人| 丁香亚洲综合五月天婷婷| 欧美精品导航| 日韩欧美视频第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毛片网站| 四虎成人在线视频| 片在线无码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不卡| 欧美成人一区午夜福利在线| www.亚洲天堂| 日韩小视频网站hq| 中国一级特黄大片在线观看| 农村乱人伦一区二区| 国产免费羞羞视频| 一级毛片网| 高清色本在线www|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第一区免费|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电影| 任我操在线视频| 欧美在线综合视频| www.国产福利| 亚洲另类色| 国产在线精彩视频论坛| 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热门精品| 波多野结衣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老女人精品免费视频| 99久久国产自偷自偷免费一区|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