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
扁桃體究竟是喉嚨“衛士”,還是“累贅”?下面就給大家科普一下。
扁桃體是一對扁卵圓形的淋巴器官,位于口腔外側的扁桃體窩內。當人張口喊“啊”時,口腔兩側對稱的兩個凸起就是扁桃體了,因為外形像扁桃,所以稱之為扁桃體。
當我們還是胚胎(大約12周)時,扁桃體就開始發育了,出生時扁桃體已經基本成形。出生后在各種免疫刺激下,扁桃體體積逐漸增大,免疫功能也逐漸完善。
4~10歲時扁桃體的體積最大,所含免疫細胞最多,這時也是免疫功能最強的階段。此后扁桃體開始萎縮。
扁桃體有什么作用?
扁桃體主要起屏障及防御作用,它屬于人體免疫器官,可以產生多種淋巴細胞和抗體,有效抵御病毒和細菌的入侵,把守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入口。扁桃體在學齡前具有重要免疫作用,隨著年齡增長,扁桃體的防疫作用呈逐漸下降趨勢,乃至消失。
扁桃體表面為什么坑坑洼洼?
正常的扁桃體表面不是光滑的,呈現坑坑洼洼的狀態。這些坑稱之為扁桃體隱窩,是扁桃體的特殊結構。
由于隱窩的存在,增加了扁桃體的表面積,使其可以更好地發揮作用。但同時隱窩也會為細菌提供一個隱藏點,導致炎癥反復發作。
扁桃體大小不對稱正常嗎?
不一定。雙側扁桃體的大小是基本對稱的,但有時雙側扁桃體由于炎癥刺激、增生程度不同,導致雙側大小不對稱也屬于正常現象。
但如果一側扁桃體在短期內明顯增大,特別是有紅腫、潰瘍的情況就需要注意了。這些可能是腫瘤的表現,需要盡快去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
扁桃體為什么會發炎?
扁桃體作為把守消化道、呼吸道的門戶,需要不斷地同細菌、病毒做斗爭,常有“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情況,導致扁桃體發炎,表現為嗓子痛、紅腫、發熱等。當戰斗結束,一些狡猾的細菌會藏匿于扁桃體隱窩內,若受涼、熬夜等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時,藏匿的細菌會伺機發動攻擊,促使扁桃體反復發炎,形成慢性扁桃體炎。
扁桃體發炎時怎么治療?怎么才能讓扁桃體減少發炎?
扁桃體發炎時,一般治療包括注意休息,清淡流質飲食,多飲水;同時可以服用疏風清熱、消腫解毒的中成藥,如疏風解毒膠囊緩解癥狀,當確定有細菌感染時還需使用抗生素。
扁桃體炎有反復發作的傾向,目前沒有有效藥物可以預防扁桃體炎發作。平時加強鍛煉,減少熬夜,避免受涼和辛辣食物刺激可以減少復發。
扁桃體會長結石嗎?
會的。扁桃體在免疫過程中,自身的分泌物、死亡的細菌、脫落的上皮細胞及食物殘渣等會聚集在扁桃體隱窩內,并緩慢外移至隱窩口。這些聚集體主要見于扁桃體上部最大的隱窩,呈現灰白色顆粒。
扁桃體結石一般不會引起明顯不適,不用特別處理。少數人可能有異物感、口臭等。結石一般會自行排出,不用取出。平時注意口腔衛生,避免受涼、熬夜,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有助于減少結石的產生。
扁桃體肥大一定要手術嗎?
不一定。扁桃體肥大是否需要手術,主要取決于肥大的扁桃體是否引起臨床癥狀并影響身體健康。
哪些情況下需要切除扁桃體?
病理性肥大:肥大的扁桃體阻塞呼吸道,導致睡眠打鼾憋氣。
反復發作的扁桃體炎:取決于發作的頻次,達到如下標準需要考慮手術切除。需要注意的是扁桃體急性炎癥期不適合接受手術,炎癥控制2周后才可以手術。
扁桃體炎出現相關并發癥:慢性腎炎、風濕性心臟病、風濕性關節炎等。
其他:扁桃體周圍膿腫、扁桃體腫瘤等。
手術切除扁桃體后免疫力是不是就下降了,更容易生病?
不會的。扁桃體作為免疫器官,10歲后隨著人體免疫功能的完善,它的免疫作用逐漸退化,因此成年人切除扁桃體不會影響免疫功能。
對于兒童扁桃體切除術,需要全面評估,權衡利弊再考慮是否進行。兒童即使切除了扁桃體,短期內(術后3個月)可能會存在免疫功能下降的情況,但對長期免疫功能來說,沒有不良影響。
手術后嗓子干痛、異物感會消失嗎?
不一定。慢性扁桃體炎會反復刺激咽部,導致咽干、咽痛、咽部異物感等,切除扁桃體后這些癥狀可能會緩解消失;但也有一些咽干、異物感是慢性咽炎導致的,那么扁桃體切除術后這些癥狀是不會消失的。
扁桃體肥大需要手術時,孩子是不是可以等扁桃體自行萎縮而不用手術呢?
不可以。扁桃體要等到孩子青春期或接近成年才可能萎縮,過程需要數年甚至十余年,這會對孩子的生長發育、面容等帶來不可逆的影響。所以當醫生建議孩子手術時,需要保持積極面對的心態,接受手術。
希望大家要重視扁桃體問題,如果發炎請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專業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