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童
在我院門診,患者王奶奶臉色蒼白,腹痛難忍。原來,87歲的她已經5天沒有排便了,不僅肚子脹得難受,而且肛門處墜脹感強烈。經過檢查,醫(yī)生發(fā)現王奶奶肛門區(qū)域有嚴重的糞便堆積,于是立即為她進行了人工排便。大便排出后,王奶奶感到渾身輕松,不停地感謝醫(yī)生。
近年來,我國老年人便秘的患病率呈逐漸上升趨勢。據統(tǒng)計,60歲以上老年人便秘患病率高達22%。便秘不僅給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帶來諸多不便,而且嚴重影響著他們的身心健康。關于老年性便秘,你知道多少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什么是老年性便秘?它有哪些危害?
老年性便秘是指發(fā)生在老年人(60歲以上)身上的一種疾病,主要癥狀為大便干燥、排出困難或大便不硬但排便艱澀不暢,排便周期超過48小時。老年性便秘較為常見,但往往不被重視,對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有很大影響。尤其是患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排便時用力過度極有可能會誘發(fā)一些心腦血管疾病,如心律失常、腦出血、心肌梗死等。短暫性便秘可造成意外事件發(fā)生,長期便秘也可能誘發(fā)或加重各種疾病,如肛門疾病(如痔、肛裂)、肝性腦病、阿爾茨海默病、乳腺疾病等。長期便秘還是大腸癌的危險因素之一。
老年性便秘的原因有哪些?
生理因素 隨著年齡逐漸增長,老年人的肛門、盆腔和腹壁肌肉收縮力減弱,排便會較為困難。加之老年人胃腸蠕動、消化功能減退,這就使得食物長時間留在腸道內,而糞便中的水分被長時間吸收后就會變得干硬。
飲食因素 生活水平好了,有些老年人關注養(yǎng)生,平日攝入大量精細食物,高蛋白、高熱量、高營養(yǎng),或者因為牙齒松動或脫落,只能進食很軟、易于咀嚼吞咽的食物,而膳食纖維攝入不足,有的飲水量較少,這些都會導致便秘。
腸道或者其他疾病 一些腸道疾病的發(fā)生可導致便秘,如結直腸炎繼發(fā)的腸腔狹窄、結直腸腫瘤引起的腸腔梗阻等。其他疾病如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糖尿病、腦血管病、帕金森病等可使腸道神經功能受損,蠕動功能減弱從而引發(fā)便秘。
藥物因素 老年人患病后常要長期服藥,如降壓藥、止痛藥、利尿藥等均可能影響腸道的正常蠕動,導致便秘。另外,長期使用開塞露通便或經常灌腸的老年人,直腸敏感性會下降,這可引發(fā)難治性便秘。
精神心理因素 老年人壓力過大、精神緊張、焦慮不安等不良情緒如果得不到釋放,也可能導致結直腸運動及盆底肌肉收縮舒張紊亂,從而引起便秘。
老年性便秘如何預防?
平衡飲食結構 日常多吃蔬菜、水果、雜糧、豆類食品;多飲水,每天喝6~8杯水,鮮果汁也可以適當多喝;有部分老年人在喝水方面會有一些不良習慣,比如不渴不喝、白天不喝等,這些都要改正。還可以吃一些菜粥或者藥膳,如核桃仁粥、黑芝麻粥、松子仁粥等來預防便秘。還可以在食物中多放一些植物油以增加腸道的潤滑性。少吃或不吃大蒜、胡椒、辣椒、洋蔥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定時排便 老年人要定時排便,可以每日晨起后適當運動,空腹喝1杯溫開水,以增加腸道蠕動,然后排便。不管有無便意,或能不能排出,都要按時上廁所。只要長期堅持,就會形成定時排便的條件反射。
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和體育鍛煉 所謂生命在于運動,老年人盡量選擇有氧運動,如慢跑、散步、打太極拳等,但要注意量力而行。對于因病長期臥床的老年人,家人可為其做腹部按摩,由右上腹順時針向左下腹輕輕推按,以促進腸蠕動,幫助排便。
保持良好的情緒 精神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可導致或加重便秘。老年人日常要避免消極情緒,盡量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暢。
不濫用瀉藥 藥物治療并非老年性便秘患者的首選,但在一些緊急情況下起效更快、更直接。應嚴格按照醫(yī)囑用藥,尤其是不能濫用瀉藥,以防對藥物產生依賴性,從而使腸蠕動功能退化,加重便秘。
預防便秘注意事項
1.老年人一旦出現便秘,應盡早去消化科門診就診。若為功能性便秘,則應根據患者癥狀進行對癥治療,以使腸動力盡快得到恢復,盡可能改善排便功能。若為相關疾病引起的便秘,則需要根據病因進行進一步診治。
2.床上使用便盆時,除非有特別禁忌,最好采取坐姿或抬高床頭,利用重力作用增加腹內壓促進排便。病情允許時,可以下床如廁排便。
3.開塞露使用后保留5~10分鐘再進行排便,如果開塞露的治療效果不佳,建議患者立刻前往醫(yī)院就診。
4.盡量不要經常服用番瀉葉、減肥茶等刺激性瀉劑,其會損傷腸黏膜,引起結腸黏膜黑變病,增加結腸腫瘤的發(fā)生風險。
5.如果便秘與服用藥物有關,需要與醫(yī)生進行溝通,必要時調整藥物。
值得提醒的是,開塞露僅僅只能作為臨時或者短期內使用的通便藥,不能長期使用,因此對于慢性便秘的患者而言,藥物治療僅僅是一部分,改善自身的生活習慣才是解決便秘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