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宜文
很多糖尿病患者長期口服二甲雙胍,在做增強CT或冠脈造影需要注射碘造影劑時,醫生會詢問:“你停用二甲雙胍了嗎?你有腎損害嗎?”此時患者心里會有些忐忑,二甲雙胍對造影有影響嗎?二甲雙胍會不會損傷腎?針對這些疑問,從下面幾個方面來聊一聊。
二甲雙胍是2型糖尿病的一線用藥,它的降糖作用顯著,使用廣泛,但是二甲雙胍在體內可抑制丙酮酸脫氫酶,阻止丙酮酸轉化為乙酰輔酶A氧化代謝,從而使丙酮酸轉化為乳酸。同時二甲雙胍抑制肝細胞內葡萄糖異生酶,使丙酮酸異生成葡萄糖受阻,進一步使更多的丙酮酸轉化為乳酸,由此導致乳酸酸中毒(但這一不良反應非常少見),表現為嗜睡、意識模糊、昏睡以致昏迷,可伴有嘔吐、腹瀉、腹痛等。
造影劑可引起腎損傷
造影劑腎病指排除其他原因,血管內使用含碘造影劑后發生的急性腎損傷。發病機制包括腎臟血流動力學改變導致腎髓質缺血和腎小管損傷等。在沒有明顯危險因素的情況下,造影劑腎病發病率較低,但隨著危險因素的增加(造影前已存在的腎功能不全、心力衰竭、脫水狀態、糖尿病、造影劑用量大、腎毒性等相關藥物的應用),造影劑腎病發病率明顯上升,尤其糖尿病合并腎功能不全者有報道其發病率可高達50%。
造影劑腎病與二甲雙胍相關乳酸酸中毒的關系
二甲雙胍主要以原型經腎小球濾過排出,一旦發生造影劑腎病,二甲雙胍就會在體內蓄積,有引起乳酸酸中毒的可能。
腎功能不全是造影劑腎病和二甲雙胍相關乳酸酸中毒重要的危險因素。一方面腎功能不全可導致乳酸酸中毒的發生,另一方面造影劑腎病使腎進一步受損,反過來又加重二甲雙胍在體內蓄積導致乳酸增加,從而使腎功能惡化,引起惡性循環。
高危因素的存在是造影劑腎病引起二甲雙胍相關乳酸酸中毒的重要前提。單從腎功能這一危險因素分析,腎小球濾過率只有在下降到30毫升/分時,才有可能引起二甲雙胍在體內蓄積導致乳酸升高。
正在服用二甲雙胍的患者,造影前該怎么辦?造影后何時恢復用藥?
基于以上考慮,患者在造影檢查前或檢查時必須停止服用二甲雙胍。針對腎損傷的不同階段,采取不同的措施。
若腎小球濾過率>60 毫升/分,在造影檢查前或檢查時必須停止服用二甲雙胍,并在檢查完成至少48 小時后且再次檢查腎功能無惡化的情況下才能恢復服用。
中度腎功能不全患者,在注射碘化造影劑前48 小時必須停止服用二甲雙胍,在檢查完成至少48小時后,再次檢查腎功能無惡化的情況下才可以恢復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