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父母失職,旁人勇于站出來合情合理合規地立規矩,這也是對未成年人的一種愛護。
近日,一起高鐵掌摑事件引起廣泛關注。5月10日,成都鐵路公安處發布警情通報正式回應了此事。
通報公布了案件經過:5月2日,王某某在高鐵上被撞椅背,提醒后排家長楊某某管一下孩子,卻遭到對方三人“圍攻”和辱罵,王某某回罵。高鐵乘務人員到現場調解,其間,楊某某掌摑王某某,王某某回擊,雙方爭執不下。之后,王某某報警。
當日,公安機關受理案件并進行調查,5月4日認定雙方為互毆行為,對楊某某處500元罰款、對王某某處200元罰款。5月7日,王某某在社交媒體發文稱堅持不和解,正在提起行政復議。消息一出,網友紛紛圍觀發聲,近乎一邊倒地支持王某某,許多人大呼“解氣”。
網友們的支持,大都是在表達對王某某的同情,以及對“熊家長”的不滿。在不少人看來,王某某很無辜——先被“熊孩子”侵擾,后被其家長斥責、掌摑,憤而還手后,又被作為互毆參與方受到警方處罰。最能引發共鳴的是,事情發生時一位東北大哥的出手相助:“你為什么打人家呀?”“你帶小孩也不能全是理吧。”“當著孩子的面這么吵,有樣子嗎?”這幾句話,可謂道盡了大家的心聲。
此前,“熊孩子”事件時有發生。就在去年8月,一位女觀眾觀影時被后排小孩踢椅背,制止后無果,小孩父親發怒用腳踹椅背,導致女子腦震蕩。“熊孩子”讓人防不勝防,有網友直言:每個“熊孩子”的出現身后都有一個“熊家長”。
常言道,孩子不懂事,大人還不懂嗎?就本次事件而言,高鐵車廂是公共場所,王某某被撞椅背,于情于理于法都有權提出意見。家長擺出“你至于嗎”的蠻橫態度和強烈的“應激反應”,反而導致了事態的步步升級。
法律專業人士告訴仗義姐,若后排孩子不滿八周歲,那么屬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監護人應該擔負起監護責任,并進行合理管教。“如果孩子的不良行為打擾到了他人,家長應該承擔賠禮道歉等責任,讓孩子知道是非對錯。一味放縱孩子,不利于其健康成長。”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很多人遇到“熊家長”時愿意息事寧人,往往是看在孩子的份上。王某某的不和解,無疑給“熊家長”補了一課——
孩子的過錯可以被包容,成年人則必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以“他還是個孩子”的名義不文明、不守法,付出的代價可能會遠超預期。更進一步說,父母有責任為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如果父母失職,旁人勇于站出來合情合理合規地立規矩,這也是對未成年人的一種愛護。因為,“熊家長”情緒失控甚至訴諸暴力,只會給孩子帶來最糟糕的示范和最深遠的傷害。孩子應該學到的是:一句溫和的道歉、一個善意的笑容,比拳頭和口角更有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王某某本人也表示打人不對,完全接受200元罰款的行政處罰。由此可見,給“熊家長”立規矩,也非易事,也要在法律的尺度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