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財經委員會主任習近平主持召開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新一屆中央財經委員會要繼續發揮好制定經濟工作重大方針的作用,進一步加強和改善黨中央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現代化產業體系是現代化國家的物質技術基礎,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提供堅強物質支撐。人口發展是關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事,必須著力提高人口整體素質,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中央財經委員會副主任李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財經委員會委員蔡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中央財經委員會委員丁薛祥出席會議。
會議指出,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是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題中應有之義。中央財經委員會是黨中央領導經濟工作的重要制度安排,責任重大,作用重要。
會議強調,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關系我們在未來發展和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要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適應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要求,保持并增強產業體系完備和配套能力強的優勢,高效集聚全球創新要素,推進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建設具有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要堅持以實體經濟為重,防止脫實向虛;堅持穩中求進、循序漸進,不能貪大求洋;堅持三次產業融合發展,避免割裂對立;堅持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不能當成“低端產業”簡單退出;堅持開放合作,不能閉門造車。會議指出,要完善新發展階段的產業政策,把維護產業安全作為重中之重,強化戰略性領域頂層設計,增強產業政策協同性。要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戰略性資源支撐,從制度上落實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要更加重視藏糧于技,突破耕地等自然條件對農業生產的限制。要用好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把擴大內需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有機結合起來,加強產業鏈供應鏈開放合作。要大力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倍加珍惜愛護優秀企業家,大力培養大國工匠。
會議指出,當前我國人口發展呈現少子化、老齡化、區域人口增減分化的趨勢性特征,必須全面認識、正確看待我國人口發展新形勢。要努力保持適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規模,加快塑造素質優良、總量充裕、結構優化、分布合理的現代化人力資源,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要以改革創新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會議強調,要深化教育衛生事業改革創新,把教育強國建設作為人口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工程,全面提高人口科學文化素質、健康素質、思想道德素質。要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大力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顯著減輕家庭生育養育教育負擔。要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利用,穩定勞動參與率,提高人力資源利用效率。要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大力發展銀發經濟,加快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

今年一季度,我國外貿出口逐月向好,實現良好開局。其中,有外貿“新三樣”之稱的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表現亮眼,一季度合計出口增長66.9%,同比增量超過1000億元,拉高了出口整體增速兩個百分點。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電動載人汽車出口647.5億元,同比增長122.3%,占中國汽車出口的比重達43.9%。
服裝、家具、家電,通常被稱作外貿“老三樣”。我國外貿“新三樣”的亮眼表現并非始于今年。2022年全年,我國電動汽車出口增長了131.8%,以太陽能電池為主的光伏產品增長了67.8%,鋰電池增長了86.7%。作為增長新動能,“新三樣”產品體現了中國出口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也為全球綠色低碳轉型作出了中國的積極貢獻。
5月3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宣布再次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25個基點到5%至5.25%之間。這是美聯儲自2022年3月進入本輪加息周期以來第10次加息,累計加息幅度達500個基點。
有分析指出,美聯儲正面臨著艱難的抉擇。一方面,盡管加息已經讓通脹形勢有所緩和,但通脹水平仍處高位。另一方面,美聯儲已將利率推升至16年來最高水平,對經濟增長的抑制作用也逐步顯現。美國建筑行業和制造業明顯降溫,個人消費也在今年2月和3月顯著放緩。美聯儲激進加息還引發了區域性銀行危機。

繼3月份美國加密貨幣銀行、硅谷銀行、簽名銀行清算或倒閉后,又一家美國銀行也宣告倒閉。
5月1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金融保護和創新局宣布關閉第一共和銀行,由銀行業監管機構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FDIC)接管,其部分資產被摩根大通收購。第一共和銀行的資產總規模近2300億美元,截至2022年末存款規模1764億美元,其中1195億美元為未受保存款。在硅谷銀行和簽名銀行接連倒閉后,第一共和銀行儲戶開始擔憂資產可能出現問題,紛紛提取存款,造成該行存款大量流失,甚至一度出現擠兌危機。盡管美國監管機構盡力幫助其提高存款穩定性,但無濟于事。在監管機構接管第一共和銀行一周前,超1000億美元存款被客戶提取。
4月28日,歐盟統計局公布的初步數據顯示,經季節調整后,今年一季度歐元區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增長0.1%,歐盟GDP環比增長0.3%。經季節調整后,今年一季度歐元區和歐盟GDP均同比增長1.3%。去年四季度,歐元區GDP同比增長1.8%,歐盟GDP同比增長1.7%。從國別來看,歐盟第一大經濟體德國一季度GDP環比零增長,同期法國、西班牙和意大利GDP分別環比增長0.2%、0.5%和0.5%。愛爾蘭和奧地利GDP環比萎縮。數據還顯示,去年四季度歐元區GDP環比零增長,歐盟GDP環比萎縮0.1%。
荷蘭國際集團宏觀研究主管卡斯滕·布熱斯基分析,歐元區經濟目前仍處在停滯邊緣,一季度GDP環比僅增長0.1%,且各成員國之間差異很大。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5月1日發布的《4月進出口動向》報告顯示,韓國4月出口額為496.2億美元,同比減少14.2%,月度出口從2022年10月開始連續七個月同比減少。此外,4月進口額為522.3億美元,同比下降13.3%,貿易逆差額為26.2億美元,連續14個月出現逆差,這是韓國自1997年5月以來,貿易逆差持續時間最長的紀錄。
隨著占韓國出口份額五分之一的半導體出口額減半,以及對最大出口市場中國的出口額連續11個月減少,韓國今年的累計逆差規模顯著增大。受全球半導體需求不振、價格下滑等影響,韓國半導體出口持續下降,出口額僅為63.8億美元,同比減少約44億美元,連續九個月出現負增長。韓國其他出口主力產品如顯示器、鋼鐵、石油產品等也不樂觀。不過,汽車整車成為近期韓國出口的最大亮點。4月,韓國汽車出口同比增幅達到40.3%,出口額達61.56億美元,與半導體間僅剩兩億美元的差距,在出口額排名中位居第二。韓國貿易協會相關人士預測,兩個出口品種的位置即將發生變化。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相關官員表示,預計半導體出口將從下半年開始部分恢復。不過也有業界人士表示,雖然下半年半導體價格有望恢復,但隨著減產正式開始,還很難預測行業恢復的時間以及對韓國出口的拉動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