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毓瑩



這是戰果輝煌的10年,黃河水文人堅守大河,無懼風浪,他們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托起夢想,在踏浪逆行中,打造了一支“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無不勝”的水文隊伍。
這是砥礪奮進的10年,管理創新效能提升了、現代化水文裝備設備增多了、水文測報方式更新了……水文支撐服務能力不斷提升。
這是激情澎湃的10年,“全國文明單位”“全國水情工作先進單位”“河南省衛生先進單位”……一張張獎狀、一枚枚獎牌,訴說著黃河水文一路高歌猛進的擔當和熱血。
回望黃河水文這10年,滿懷赤誠之心的水文人勇擔職責、同心協力,在新時代的號角聲中譜寫了精彩篇章。
水文監測預報有力
為防汛抗旱提供堅實支撐
10年來,黃河流域水旱災害突發性、不確定性更為突出,暴雨洪水明顯增加。黃委水文局堅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治水特別是黃河保護治理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積極踐行水利部、黃委黨組各項決策部署,強化水文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政治擔當,迎難而上,開拓進取,及時準確監測預報了2012年以來22場編號洪水,圓滿完成各項水文測報任務。
特別是2021年,黃委水文局積極應對新中國成立以來黃河最嚴重秋汛,準確預判多場洪水過程,下好預警預報“先手棋”,為實現“一個流量、一方庫容、一厘米水位”精準防汛調度提供了堅實支撐。共18個集體和50余名個人受上級嘉獎,信息中心、蘭州水文站獲“全國水情報汛先進單位”稱號。黃委水文局主動服務地方防汛搶險,先后收到部隊、地方政府及單位26封感謝信。
思變求新,篤行致遠。黃河水文人深諳“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道理,精研提升水文監測預報能力,主動服務地方防汛抗旱,努力拓展服務對象、方式、內容,不斷增強服務時效性和針對性,從多方面、多角度持續提升水文服務水平。
持之以恒,水文數據支撐黃河防汛調度。建成報汛站、水情分中心、流域水情中心的三級報汛體系和水情報汛通信網,寧蒙、山東測區基本實現自動報汛。2012年至2021年,全河報汛站點由930處增至3028處,汛期雨水情信息總量由44萬份增至近1400萬份,到報率99%以上。歷年調水調沙期間,水文局全程跟蹤監測小浪底庫區異重流產生、演進和出庫過程,及時準確測報相關站點水文信息,完整控制下游河道含沙量變化。
堅持不懈,水文監測高質量服務流域水資源管理。加強重要控制斷面水資源監測管理,完善主要引退水口水資源監測站點,擴大水資源監測范圍。強化流域中長期氣象分析,及時發布相關徑流預報,為全河干支流水量統一調度、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提供數據支持,為實現黃河連續23年不斷流作出貢獻。
初心不改,水文力量助力流域生態文明建設。及時高效處置了百余起水污染事件,完成127處國家重點水質站、578眼地下水井水質監測任務和烏梁素海、引黃入冀補水、黃河三角洲生態補水監測任務。2021年,首次在扎陵湖、鄂陵湖、烏梁素海、黃河三角洲等處布設斷面開展生境指標和水生生物指標監測,助力流域生態文明建設。
水文測報能力持續提升
黃河水文事業闊步前行
為增強水文服務治黃基礎支撐作用,2016年11月,黃委全面啟動水文測報能力提升工作,圍繞水文測報技術、管理、服務“三個能力”協同提升總體要求,統籌規劃、分步實施,整體工作穩步推進,成效顯著,黃河水文測報能力躍上新臺階。
10年來,水文監測蹄疾步穩。共引進各類儀器設備7000余臺(套),其中先進儀器設備1700余臺(套),更新纜道81處、船舶80艘。目前,黃委水文局已實現水位、雨量、蒸發、氣象觀測自動采集、傳輸。走航式ADCP、RG-30、光電測沙儀、同位素測沙儀、無人船、無人機、激光雷達等新儀器、新技術讓流量、泥沙在線監測也取得新突破。民和、青銅峽、白家川、小浪底水文站建成新技術應用示范站,花園口水文站建成“5G+AI”示范站。
10年來,水文預報超前精細。開發了黃河流域中尺度降水、氣溫中短期數值預報模型,降水預報預見期由7天延長至10天;完善“黃河洪水預報系統”,構建72站93套洪水預報方案,預報范圍由中下游向上游和支流延伸;建成小花間(小浪底至花園口區間)暴雨洪水預警預報系統,實現了區間洪水過程和節點預報;建成了黃河流域中長期徑流預報系統,為黃河水資源統一管理和調度提供了技術支撐;開發了黃河內蒙古河段冰凌數學模型,實現寧蒙及下游河段流凌、封河日期,以及主要水文斷面開河日期及最大凌峰流量預報,在歷次洪水災害防御中發揮重要作用。
10年來,水文創新卓有成效。建成“黃河水文綜合信息管理平臺”,實現全河水文一個平臺、一張圖、一個視頻監控應用,蘭州、包頭、吳堡、潼關、花園口、濼口等16個干流站初步建成防汛前線指揮部。推行“巡駐結合”水文測報管理模式改革,已建成民和、小浪底、青銅峽水文全要素自動監測站和寧夏、榆林等水文測控中心。近10年來,黃委水文局取得科技成果400余項,其中大禹獎7項、水力發電科學技術獎2項、中國大壩工程學會科技進步獎1項,6項成果被鑒定為國際領先或先進水平,成功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依托單位。
黨建和精神文明建設雙開花
描繪美好水文幸福畫面
黃委水文局始終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推進黨建和業務工作互融共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三對標、一規劃”專項行動和“作風建設年”活動,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在大河上下營造了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良好政治生態,展現了屬于黃河水文人的風華。
黃委水文局以創建“黃河水文紅旗黨支部”為抓手,積極開展黃河水利基層黨建示范帶建設,命名6個黨建示范區和16個黨建示范點,10個支部獲黃河先鋒黨支部,2個支部獲水利先鋒黨支部,打造了一批黃河水文黨建示范標桿。同時,黃委水文局積極推進黃河水文智慧黨建,構建互聯網+學習平臺,建設政治理論學習專欄、“黃河水文黨建”公眾號,實現“學習強國”“云支部”全覆蓋,真正把“支部建在網上、黨員連在線上”。局黨組帶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定正確政治方向不動搖,推動全面從嚴治黨縱深發展。
這10年,黃河水文精神文明建設成果豐碩,水文局機關榮獲“全國文明單位”稱號。成功舉辦濼口建站百年紀念活動,與華僑大學共建“黃河文化研學實踐基地”,廣泛開展志愿服務,在蘭州、潼關、花園口、濼口等水文站開展的“關愛山川河流、保護母親河”水文公眾開放日活動,被中國科協評為全國科普日優秀活動。中央電視臺(《非常年夜飯》《為了黃河歲歲安瀾》)、湖南衛視(《我愛你,中國》)等主流媒體播出了黃河水文工作紀實,生動反映和展示了黃河水文人的精神風貌,進一步擴大了水文公眾認知度。
創造恢宏時代,展望錦繡未來。在這個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新時代,黃委水文局將繼續乘風破浪、砥礪奮進,攜著累累碩果,帶著昂揚斗志,向著習近平總書記為黃河擘畫的宏偉藍圖邁進,傾情書寫屬于新時代黃河水文人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