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宗良 毛衛秀
摘 要:近些年來,隨著我國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的增加,高速公路上發生的安全事故數量也急劇上升,其中雨天的安全事故已經得到了廣泛重視。在雨天進行駕駛,需要駕駛員保持較強的安全意識,同時對車輛有靈活的控制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減少雨天安全駕駛中存在的交通問題,避免雨天交通事故的發生。從當前階段駕駛員駕駛的實際情況來看,一些駕駛員對影響汽車駕駛安全的因素認知不清,由于駕駛習慣和駕駛技術等因素的影響會產生安全隱患,而雨天的能見度較低且摩擦力較小,很容易出現安全事故。本文主要從雨天安全駕駛技巧進行研究,提出了駕駛員在雨天進行駕駛時應當遵循的一系列方法。
關鍵詞:雨天 事故原因 駕駛技巧
按隨著國民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和公路建設的突飛猛進,我國交通狀況得以改善,而人們出行愈加方便的同時,交通事故的產生也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關注。據交通部門的統計,我國交通事故中62%時發生在雨天,這充分證明了雨天是交通事故的高發期。如小型汽車在雨天發生重大交通事故率遠遠超過超速和疲勞駕駛等。因此,駕駛員需要具備應對突發事件的的能力,且在雨天進行駕駛時應當保持較高的安全意識,著力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的可能,根據個人應對極端天氣的經驗以及在公路上的行車經驗,找到雨天安全駕駛的相關技巧,從而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
1 雨天交通事故多發的原因
調查顯示,在雨天駕駛時小型汽車更容易發生側滑或追尾等交通事故,一些小型汽車甚至會撞上中央分隔帶和路側護欄。究其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雨天汽車的制動功能降低。由于路面濕滑,雨水與路面所聚集的油污,泥土等物質發生混合,仿佛給路面涂了一層潤滑劑。因此,車輪與路面之間的附著系數明顯下降,車輛的制動距離是晴天的2到3倍,這就擴大了汽車制動的非安全區。如果駕駛員在駕駛的過程中反應不夠靈活,就容易出現安全問題。
其次,駕駛員在暴雨天氣進行駕駛輪胎與路面之間的存水無法及時排出,由于水的壓力導致輪胎上浮,會形成潤滑劑的作用,這就導致輪胎與路面之間的附著系數較小,隨著水分的增多,附著系數會進一步降低,如果此時車輛保持高速行駛的狀態,就容易導致路面上的積水向前滑動,輪胎與地面之間失去接觸,車輛也會失去平衡,導致方向失控,最終發生側滑追尾等交通事故[1]。
再次,雨天駕駛員的視線受到阻礙。由于雨水的低落以及霧氣的上升,駕駛員在駕駛汽車時,視線會受到阻礙,一些車前輪胎飛濺起來的水花,更會影響駕駛員的視線,這時,駕駛員的能見度大幅度降低,嚴重的影響了靈活反應的能力,給行車安全帶來很大的隱患。
最后,一些駕駛員對安全駕駛的風險認知不正確,對安全駕駛的責任意識了解也不夠深刻,這很容易導致雨天交通問題的發生。部分駕駛員認為,自己在駕駛汽車方面是有足夠經驗的,過于輕視汽車存在的安全風險,這會導致駕駛員的安全意識處于麻痹的狀態,不良駕駛習慣使與天交通問題發生的可能大幅度提升。一些駕駛員在駕駛汽車的過程中不能正確預判前方車輛和后方來車的行車軌跡,在駕駛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猶豫不決瞻前顧后的問題,這一問題在正常天氣時往往沒有很大的影響,而一旦在雨天等極端天氣時,就會進一步放大,從而導致行車隱患的發生。
2 雨天安全駕駛技巧
由于雨天交通事故多發,駕駛員在雨天進行駕車時應當保持注意力更加集中的狀態,及時處理駕車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避免安全事故發生。具體而言,駕駛員在雨天駕駛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2.1 提高駕駛員的安全防范意識
提高駕駛員的安全防范意識是確保駕駛員在雨天安全駕駛的前提。交通事故發生的一個可能就是駕駛員的疏忽大意,一些駕駛員由于車齡較長,在駕駛汽車時并沒有保持較強的注意力集中狀態,由此也產生了雨天行車隱患,因此,駕駛員除了要提高處置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之外,也要提高個人雨天駕駛的意識,只有具備足夠多的安全防范意識,清楚的認識到雨天駕駛面對的交通路況以及視線受阻的情況,才能以較高的安全防范意識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交管部門要對駕駛員進行定期培訓,引導駕駛員時刻牢記安全行車的重要性,在駕駛汽車的過程中能做到安全駕駛,避免不必要的安全隱患[2]。
在雨天汽車行駛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突發事件,由于周邊車輛行駛方式不正確或迅速變道以及人流量的影響,車輛駕駛員往往會遭遇一些突發事故,在面對這些突發事故時,駕駛員需要具備沉重冷靜的心理素質,最大限度減少不可控因素的影響。如果駕駛員處于過度緊張的狀態,他們就很難利用自己掌握的車輛駕駛技術規避風險,因此,車輛駕駛員在道路行駛的過程中,要做到不開快車,不開冒險車及時判斷車輛及行人的行為變道時要迅速果斷,只有對行車安全有清晰明確的認識,才能減少交通意外事故的發生,通過提高駕駛員的安全防范意識來強化駕駛員的駕車水平。
2.2 做好汽車駕駛前的準備工作
實現雨天汽車的安全駕駛,需要駕駛員在行車開始之前做好安全檢查,一些交通事故的發生,是因為車輛的制動損壞導致的,因此,駕駛員在雨天出車前應當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檢查工作。首先,駕駛員要檢查車輛電路以及雨刷器是否能靈活使用,避免在車輛行駛的過程中發生故障,影響駕駛員的視線甚至造成車輛拋錨以及追尾等不良事故。其次,駕駛員要檢查發動機罩以及車輛制動器是否安全可靠,一旦發現車輛雨刷器或制動器存在問題就應當及時的解決問題,做到不讓問題車上路。第三,駕駛員在行車之前要檢查輪胎氣壓,由于輪胎氣壓不同,對路面的附著力也不同,雨天汽車輪胎與路面之間的附著系數較小,只有確保輪胎氣壓在合理的范圍之內,才能盡可能的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此外,在行車之前,駕駛員要檢查輪胎,花紋及溝槽,確保輪胎花紋溝槽在雨天的磨損程度不少于兩毫米,一旦發現輪胎花紋溝槽變淺的狀態,就應當及時的更換輪胎,避免發生水滑。由于各種品牌的輪胎都有安全凸點,駕駛員在每次行車之前都應當對輪胎的安全線及安全凸點進行考察,當磨損程度沒有超過安全線時,可以不更換輪胎繼續行駛,而當磨損程度超過安全線或安全凸點之后,駕駛員就應當更換新的輪胎,選擇附著性較強且緩沖性能好的輪胎進行安裝,從而利用輪胎的高復合能力和良好的散熱性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3]。
2.3 在雨天駕駛時集中注意力
駕駛員在雨天行駛時必須要保持注意力集中的狀態,只有這樣才能隨時應對突發情況并解決突發情況,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隱患。雨天切忌行車速度較快,車速應當控制在75到85千米每小時之間,如果車速過快,很容易由于道路濕滑且輪胎附著力下降,導致汽車制動非安全區擴大發生交通事故。因此,駕駛員在雨天駕駛時要認真地觀察前方的路況,對自己車輛的行駛路線有清晰明確的認識,如果發現行駛的道路上車輪滾動行進,前方一側有水,一側無水,就應當及時的調整方向,避免側滑和跑偏等事故的發生,在進行駕駛時,駕駛員要保持低速行駛,盡量避免緊急剎車和猛打方向盤導致的側滑。同時,駕駛員在雨天駕駛時要合理的使用車輛制動功能。雨天道路濕滑,輪胎與路面之間的附著力減小車輛的制動性也會變差,因此,汽車駕駛員要避免緊急制動和超車行為,在跟車行駛時,要注意加大車輛之間的縱向距離,不急打方向盤,不要緊急剎車或迅速松油門,這些行為都可能導致車輛的重心前移,使汽車出現追尾或側滑的問題。在進行制動時,駕駛員應當先穩定方向,緩收油門,利用發動機的牽阻作用實現有效制動,只有這樣,才能通過消耗汽車動能達到降低車速的目的,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
2.4 清晰觀察前方路況
在雨天駕駛時,駕駛員除了面臨輪胎與路面之間附著力較小的問題,也面臨著路況觀察不清晰的問題。由于倒車鏡在雨天,很容易沾水,使駕駛員的視線模糊,因此駕駛員在汽車行駛之前,首先就要擦干凈倒車鏡,以便于清晰明確的觀察后方來車的行駛狀況,并做出及時的反應[4]。在雨天,行車時駕駛員要格外注意旁邊車輛經過時濺起的水花,一旦水花濺到前方的擋風玻璃上,會導致駕駛員視線瞬間模糊,難以辨別前方路況。此外,在雨天車內很容易充滿濕氣,車窗起霧也會影響駕駛員的視線,駕駛員應當定時打開空調,進行空氣循環,做好除霧工作。關注路況,規范行駛也是駕駛員在雨天駕駛時應當關注到的一個問題。由于雨天視線模糊,駕駛員在駕駛汽車時就要認真地觀察公路前方的電子誘導標志。如在施工路段,應當做到減速慢行;在變換車道時,應當先通過后視鏡觀察后方來車情況并交替使用遠近光燈給前方車輛提示,只有嚴格按照行車規則駕駛,才能在雨天駕駛時確保安全。如果駕駛員雨天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當能見度降低或遭遇特大暴雨時,就要開啟車輛雙閃燈引起同向車輛和對向來車的注意。同時,仔細觀察前后方車輛的動態,與前方車輛和后方車輛保持較大的車距。且在高速公路上駕駛時,應當盡快從最近的高速公路出口駛離高速公路或駛入服務區,待暴雨過后再繼續行駛,從而最大限度確保高速公路行車的安全。
2.5 合理使用汽車的燈光
雨天能見度相對較低,這時車燈會是駕駛員用于辨別方向和其他車輛的重要工具。因此,在雨天行車時,駕駛員要妥善的使用車燈。這要求駕駛員靈活使用遠近光燈,將遠光燈作為一種信號,通過閃爍的方式,使對方車輛認識到自身車輛的存在,而不是長時間的使用遠光燈給其他駕駛員造成負面影響。除此之外,駕駛員在雨天行車時要適當鳴笛,提醒車輛和路上的行人,自身車輛的行駛狀態在會車時,要避免影響對方的駕駛視線,做到文明駕駛,安全駕駛。
2.6 保持低速行進的狀態
雨天空氣濕度較大,駕駛員能見度降低且,一些道路上的灰塵會混合雨水凝結成水蒸氣,降低路面的摩擦阻力,車輛的制動距離也大大提升。因此,駕駛員在雨天進行駕車時,切忌使汽車保持平時的駕駛速度,而應當適當的放慢車速,通過增加地面與輪胎接觸時間的方式實現汽車駕駛過程中安全性的提升。如果駕駛員在雨天駕駛室遇到特殊路段,應當再次適當降低車速。例如,在人群密集的路口,就應當將車速控制在較低狀態,加強對附近環境的觀察與考量,最大限度的提高行車過程中的安全性,減少安全隱患。
保持低速行進的狀態,可以在駕駛員視線受阻的情況之下,與前方車輛和后方來車保持合理的車距。雨天發生交通事故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駕駛員沒有充足的反應時間,這很容易導致車輛碰撞或追尾。在這樣的情況下,駕駛員就應當與前方來車和后方車輛保持較遠的行距離,給自己留出適當反應的時間與距離。在行車條件允許的基礎之上,駕駛員要盡量在路中間行駛,防止刮蹭到路邊車輛或觸碰行人[5]。此外,在雨天行車時,駕駛員可以通過鳴笛或輕點剎車的方式提醒后方車輛保持車距,只有拉開距離,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追尾事故的發生。
2.7 合理的操作控制汽車
在雨天駕駛時,汽車駕駛員應當提高對自身車輛操作控制的能力。首先,汽車駕駛員要盡量的避免超車,如果迫切需要超車,應當首先判斷是否具備超車條件,不要盲目超車,要給前方車輛留出足夠多的時間和空間,同時,對后方是否有來車做出明確的判斷。在行車的過程中,如果前方車輛緩慢行駛,駕駛員應當確保前車是否被其他車輛阻礙正常行駛,如果對面沒有車,應當先變到再稍稍提速,不可車速過快。在急彎或陡坡路段,危險性較大,為了保證行車安全,駕駛員不得超車。如果發生暴雨或無法行車的情況,駕駛員應當轉移到安全地帶弱,在高速公路上則應當在緊急停靠帶上停車,并將車輛上危險報警,閃光燈全部打開,放置安全警示牌,提醒過往車輛。車上的駕駛人員和乘客要下車轉移到安全位置,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生命安全問題,當雨停或行車時限不受阻礙時,駕駛員方可繼續行車。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駕駛員在駕駛室不僅應當保持沉著冷靜的態度,也應當靈活使用現代技術手段,提高駕駛過程的安全性。例如,在雨天,駕駛員就可以通過駕駛輔助技術利用倒車雷達以及定速巡航的方式實現價值過程中的安全性,對于新手駕駛員而言,通過這些技術性手段作為行車的輔助,可以給整個行車過程中提供有效的指導,減少汽車追尾和刮蹭事故的發生。但是,駕駛員也必須認識到使用這些技術性手段作為輔助時,也應當在技術之外提高個人駕車的水平。只有合理的應用技術手段進行輔助,配合人工駕駛,才能實現駕駛員在經驗,技術影響之下的安全駕駛[6]。同時,駕駛員不要對這些技術產生較強的依賴性,應當以提自身的駕駛技術為重點,只有積累的豐富的駕駛經驗,在行車過程中保持注意力的集中狀態,才能做到在雨天合理的操作控制汽車,最大限度的保障行車安全。
3 結語
總而言之,據交警部門統計,交通事故發生率仍然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尤其是在雨天,霧霾等極端天氣的情況下交通事故的發生率大大提升。因此,汽車駕駛員應當從源頭出發,認識到安全駕駛習慣的重要意義,在行車的過程中始終做到自覺遵守交通安全法規,提高個人的駕駛意識和安全防范意識,以行車安全為重點,正確應對行車過程中遇到的突發情況,掌握雨天駕駛的相關技巧。汽車駕駛員在雨天駕駛時應當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充分利用電子穩定系統防抱死制動系統等設施來提高雨天安全駕駛的能力,最大限度的確保汽車行駛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從而減少雨天駕車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率,為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丁京友.解析汽車安全駕駛技巧及節油技術[J].時代汽車,2020(12):183-184.
[2]孫凱.極端天氣下的安全駕駛技巧分析[J].時代汽車,2020(09):146-147.
[3]李繼東.雨水道路中車輛安全駕駛技巧及車輛維護措施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9,40(14):217-218.
[4]孫和平.關于增強汽車駕駛員安全駕駛意識的探討[J].時代汽車,2021(09):194-195.
[5]羅楓楓.基于汽車安全駕駛及應急處置技術的研究與分析[J].時代汽車,2020(15):171-172.
[6]張雪輝.芻議如何提高汽車駕駛員的安全駕駛意識[J].大眾標準化,2020(14):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