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數字插畫;中國傳統文化;文化元素
中圖法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科技的高速發展將人們帶入了數字化的媒體時代,數字技術的廣泛普及與傳播應用對藝術領域的數字插畫創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數字插畫這種新的藝術形式是數字媒體時代的產物,它有著鮮明的時代特征及強大藝術生命力。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是數字媒體時代藝術領域不可或缺的珍貴資源,其具有豐富的文化藝術傳達形式及厚重的文化藝術內涵,它對藝術設計領域的廣告設計、動畫設計、界面設計、產品造型設計等都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數字插畫藝術的融合能夠讓傳統文化藝術元素在媒體時代的各個設計領域中充分展示,使數字繪畫作品更具民族性和時代性。探索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數字插畫中的多樣性融合方式的同時,實現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創新與發揚光大更為重要。
1數字插畫藝術
1.1數字插畫的誕生及發展
數字插畫的前身是傳統插畫,又稱插圖,數字繪畫是使用計算機繪圖軟件、手繪板等硬件和軟件設施完成插圖的創作形式。它是在虛擬環境以數字化形式完成的插圖創作,又稱CG(Computer Graphic)。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數字插畫也由單一靜態繪畫型為主要視覺傳達形式逐步向動態數字插畫形式轉變,藝術的表現形式更加多樣化,如手繪平面、三維動畫、數字影像、交互性藝術、人工智能藝術、虛擬現實藝術等。
數字插畫在豐富視覺藝術的同時逐步拓寬技術領域,如近年來在各大藝術展覽會上出現的區塊鏈技術。其中,《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是數字藝術家Beeple連續13年每天上傳更新的數字繪畫作品的組合所形成的巨幅畫作,畫面描繪了充滿奇特及超現實主義畫風的魔幻形象。全球藝術界所關注的NFT讓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有了根基和版權,它的存在相對于普通平面及動態數字插畫更加唯一,極大地彌補了數字繪畫作品無限復制的缺陷,讓未來的數字插畫藝術和技術有了更多地可能性和新的發展方向。
1.2數字插畫藝術的特點
數字插畫作為一種視覺傳達形式的藝術形態是具有重要藝術價值的,它傳達的核心思想是作者的主觀性想法,通過符合大眾審美的手法去傳播能夠促進相關產業發展的資源。數字插畫不僅藝術表現形式具有多樣性,應用及傳播也有很大的空間,主題內容形式豐富,無論何種視覺傳達形式,數字插畫都依托數字技術而存在,同時具有許多共性的藝術特征。首先,數字插畫具備虛擬現實技術的藝術特點。虛擬現實技術是數字化時代人們思維聯想的產物,通過數字化設備及技術創作出的一種表達方式,其顯著特征是現實生活中的不存在性,它的創造是對藝術的再加工再創作。虛擬現實技術作品的創作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以現實生活場景為基礎,將源于生活的實物進行高度升華,二是完全依靠主觀想象,創造現實生活中完全不存在的事物。其次,數字插畫具備交互性的藝術特點。數字插畫的交互性主要體現在人們思想意識及審美能力的逐步提升,審美需求的不斷增長,數字插畫作品的創作者與受眾之間存在交流互通的渠道,借助數字技術能讓受眾群體獲得身臨其境的體驗,使受眾及創作者產生共鳴的一種交互傳達形式。數字插畫作品借助新媒體及互聯網進行傳播本身就是一種互動聯通過程,這也是數字插畫藝術最大的特點。
1.3數字插畫藝術的風格
數字插畫創作過程中,從插畫元素、媒體技術、視覺傳達形式等應用出發,形成了多樣化的藝術設計風格,在視覺傳達形式上表現出夸張、寫實、唯美、荒誕、卡通、時尚、幾何化方式,在數字媒體插畫藝術領域應用得最為廣泛的是時尚風格,具體體現在包裝設計和各類產品廣告設計中,它能對人們的生活及消費觀念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強烈的視覺沖擊力、豐富的色彩感知也為數字插畫相關行業提供了更多的選擇。除了數字插畫常見的風格,隨著媒體技術的發展,延伸拓展出了其他新的風格,如涂鴉風格、荒誕無厘頭風格等,借助插畫媒介去抒發創作者的內心情感,趣味性增強,達到創作者與受眾共情的效果。總之,視覺傳達過程以數字插畫畫面鮮明的特點、標志性的形象、易于理解的符號元素進行傳播。無論何種藝術風格,都是為了讓數字插畫作品的核心寓意更加深遠廣闊。
2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數字插畫中應用的意義
2.1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認知
中國傳統文化經歷了五千余年的傳承與積淀,其文化內涵蘊藏著巨大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數字插畫作品中融合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將數字藝術與中國傳統文化有機整合是提升作品文化內涵、豐富表現形式及視覺呈現效果的核心要點。這既能把控數字插畫藝術作品的要求,又能充分滿足受眾群體對于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精神追求,從而進一步提升受眾群體的藝術審美情操。數字插畫設計的發展離不開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發揚民族特色,弘揚民族精神,強化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理解分析是未來中國數媒插畫創作者要重點學習和領悟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解讀與應用對中國數字插畫藝術的未來發展及本土民族風格的創新都提供了新的思路與方法。
2.2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數字插畫中的創作
數字插畫的創作技法可以分為厚涂畫風、薄涂畫風、拼貼技法。薄涂畫風以輪廓線條區分為主,淡化插畫色彩的光影變化及體積質感,以線條的轉折及疏密關系強調富有節奏及韻律的裝飾美感。厚涂畫風則恰恰相反,它完全依靠色彩的過渡變化實現形體結構、輪廓和光影關系,具體的操作有疊色和直接上色兩種。疊色更接近西方油畫罩染畫法,單色起稿,完善形體、光影和質感。直接上色是快速鋪大色塊表現畫面色彩關系,要時刻考慮光影關系和色彩關系。拼貼技法是一種高效率的數字插畫創作方式,創作者要在“貼照片”的過程中追求形體結構和透視關系,這類風格的數字插畫更注重技術的操作性。
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視覺傳達設計中并非將元素符號完全照搬在數字插畫的設計體系中,除了傳統的創作技法,對于元素的提取與應用以拆分提煉、分解重構、置換構成、再次合成等創作方式為主。拆分提煉是將傳統元素進行重新拆分及提煉,選擇提煉元素是在準確把握元素符號內涵及表面特征的同時,將其應用在數字插畫設計中。分解重構要把綜合的創作元素分解后進行重新整合,在保留傳統文化元素內涵的同時,以新的排版、分割、轉化等形式進行處理,賦予其新的意義。無論數字插畫技法如何創新,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符號化及內涵不變,新的技術手段能將這些元素和內涵有效地融合,創作出具有中國民族文化特色內涵的數字插畫作品。
3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數字插畫中應用的思路
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包含紋樣、色彩、符號等,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智慧的結晶,在紋樣及色彩上都體現了其獨特的魅力。數字插畫設計中的線條、色彩、構圖、主題意義的表達方式要順應現代設計及技術的要求,中國傳統文化中所特有的圖案構成形式、色彩韻味、造型結構和文化內涵都是無可替代的,它們不能單一地重復出現在現代數字插畫設計中,要緊密結合數字插畫的主題內容、呈現方式、展示特點綜合考慮,做好二次設計整合,結合時代的發展需要,受眾群體的審美定位,充分地展現出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魅力。
3.1中國傳統紋樣在數字插畫中的應用
在物質文化元素的融合方面,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物質文化元素特指有具象、可視化形態的紋樣或圖案,如中國書法、秦磚漢瓦、戲曲臉譜、剪紙藝術、皮影藝術等,數字插畫創作者對于這類傳統元素的選擇更多的會參考圖像,提取元素紋樣的規律特點,結合創作主題需求進行二次創作加工。比如,北京故宮博物院的主題文創產品深受人們喜愛,人們在全方位了解故宮文化背后故事的同時,文創形式將冷冰文物的物質文化元素變成了有溫度的產品,它展示了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故事,更激發了年輕人對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及歷史的興趣,用吸引人的數字插畫文創產品拉近與人們之間的距離,讓沉重和枯燥的歷史故事用更貼心的方式展現在人們的生活中,在使用這些文創產品的同時,宣揚中國傳統文化,增長見識,數字插畫的文創形式也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物質元素宣傳盡一份綿薄之力。
在精神文化元素的融合方面,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元素特指依據文字描述或民間傳說內容加上創作者的主觀審美感受、藝術想象力、藝術構思力、藝術表現力的綜合藝術形象。比如,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以及根據民族特色及傳統而形成的潑水節、火把節等。數字插畫藝術創作中對于精神文化元素的應用,要求創作者必須對精神文化元素的背景文化做深入研究,充分了解其文化含義,結合時代特點及產品要求,將精神文化元素中相關聯的可視化圖案進行提取、整合,實現文化含義與數字插畫的有機融合,讓數字插畫作品的精神內涵更具生命力。
3.2中國傳統色彩在數字插畫中的應用
在中國幾千年文明發展歷程中,對于色彩的應用更多的是五彩繽紛的。《說文解字》中提道:“顏,眉之間也;色,顏色也”。這里對于顏色的理解是面色,并非五彩繽紛或萬物之色。唐朝時,杜甫在《花底》中提道:“深知好顏色,莫作委泥沙”,這才明確反映了色彩的自然屬性。傳統“五色”是指“五正色”,即“青、赤、黃、白、黑”,青屬木,代表東方,象征萌生萬物。紅屬火,是中國傳統吉祥色。黃屬土,五行之主,是皇家御用色彩。白代表文質彬彬,超凡脫俗,代表君子人格之美。黑色代表“天地玄黃,宇宙洪荒”,黑白兩色高于五色,中國傳統文化中將色彩分為“正色”和“間色”,正色的調和是間色。比如,青色是“五色”之首,它既是藍色又是綠色,或二者皆有。青色在許多傳統圖騰及建筑裝飾中多次出現,它是作為一個色系存在的,在王希孟的《千里上山圖》中能清晰地體會青色系的微妙變化,青色是一種清脆不張揚的色彩,是一種清爽不單調的色彩,是中國傳統文化特有的色彩,是象征希望、堅強、莊嚴的色彩。正因如此,中國傳統文化中色彩在數字插畫中的融合更多的是要理解色彩的文化淵源,它不僅僅是一種顏色,一個符號,色彩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被古人賦予了更多的象征意義。
4結束語
新時代的發展和技術的更新不斷推動數字插畫作品的創新,中國傳統藝術內涵豐富、文化底蘊深厚,創作具有中國傳統文化氛圍的數字插畫作品需要在挖掘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對紋樣、色彩、構成、肌理、寓意等元素進行分解與整合,實現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數字插畫的深度融合,展現本土化與民族化特色,達到傳播和宣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目的,讓真正屬于中國特色的數字插畫作品屹立于世界藝術舞臺中。
作者簡介:
張蔚(1988—),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數媒藝術設計及美術、繪畫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