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琦
[ 關鍵詞] 旅游產業競爭力;因子分析法;新疆
一、研究背景
旅游產業是涵蓋眾多行業和部門的復合型產業,而文旅產業競爭力代表的不只是外部產出,還包括旅游地內部投入對外部產出的支持力。因此,可以將綜合競爭力描述為某個區域的旅游業在與其他區域旅游業的競爭中所體現出來的產出優勢和地區綜合支持優勢,它不僅取決于旅游資源的區域稟賦和區域內旅游企業的經營實力、管理水平,還取決于該區域的政治、經濟、文化、環境等各方面因素,這些因素可大致歸結為文旅直接競爭力和間接競爭力兩個方面。“十四五”時期,新疆旅游業發展瞄定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不斷提升旅游業發展的競爭力水平。新疆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和歷史文化,也存在較多的發展問題,這些問題制約著文旅產業競爭力的發展。文章通過具體研究發現和彌補自身競爭力的不足,在未來旅游業市場環境競爭中有效應對困難和挑戰。
二、指標體系構建
(一)直接競爭力指標
直接競爭力指標主要有國內旅游人次X1、入境旅游人次X2、國內旅游收入X3、旅游外匯收入X4、旅游總收入占GDP 比重X5、旅游資源豐度X6、星級賓館數量X7。
(二)間接競爭力指標
旅行社數量X8、地區機場旅客吞吐量X9、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X10、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 比重X11、每萬人擁有文化事業機構數X12、旅客周轉量X13 和森林覆蓋率X14。
三、文旅產業競爭力因子分析
(一)數據標準化處理
為了消除量綱和量綱單位的不同所帶來的不可公度性,首先應對評價指標作無量綱化處理,采用如下公式:
其中Z是指標的標準分數, i 為某指標的指標值,x?為某指標的最大值, ?x為某指標的最小值。
(二)因子分析過程
1.樣本適當性檢驗
首先對直接競爭力進行檢驗。本文用KMO 和Bartlett 球形檢驗來判斷所收集的數據是否適合做因子分析,當KMO 值在0.5~0.6 時較適合做因子分析,當KMO 值大于0.6 時,表示效果較好,可做因子分析。巴特利特球形檢驗則用于判斷相關矩陣是否是單位矩陣,求得直接競爭力的KMO 統計量的數值為0.599>0.5,檢驗的顯著性概率為0.00<0.05,因此拒絕Bartlett 球形檢驗原假設,各變量的相關系數矩陣為單位矩陣,即變量間具有較強的相關性,所以適合使用因子分析方法對其進行分析。間接競爭力的KMO 統計量值為0.641,表示變量間信息的重疊程度尚可,P 值是零點,同樣表明拒絕各變量獨立的假設,變量間也具有較強的相關性。
2.提取公因子
文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對直接競爭力和間接競爭力進行進一步分析,利用SPSS 軟件求出各主成分的特征值、貢獻度和累計貢獻度,直接競爭力的因子1 初始特征值為4.71,方差貢獻率為67.28%,說明第一個公因子分對區域旅游產業競爭力有著最重要的影響;因子2 初始特征值為1.15,方差貢獻率為16.53 %。這兩個因子的累積貢獻率為83.81%,較多地涵蓋了7 項指標的基本信息,能夠對地區旅游產業直接競爭力狀況做出較好的解釋,可提取前兩個因子作為主因子;由表5 可知,間接競爭力的因子1 初始特征值為3.35,方差貢獻率為47.88%;因子2 初始特征值位1.47,方差貢獻率為20.99 %。這兩個因子的累積貢獻率為68.87%,原變量較多的部分信息保留在了模型中,對地區旅游產業間接競爭力狀況的解釋較好,同樣提取了兩個因子。
3.因子旋轉
采用方差最大旋轉,使初始因子僅在一個公因子上具有較大載荷,載荷絕對值越大,說明公共因子更能代替該變量。
首先,第一個公因子在X1、X2、X3、X4 和X7上具有較大的載荷,此因子用來衡量旅游市場規模競爭能力,稱其為“旅游市場規模因子”F1;第二個公因子在X5 和X6 上具有較大的載荷,用來衡量旅游市場結構競爭能力,稱其為“旅游市場結構因子”F2。其次, 第一個公因子在X8、X9、X10、X11、X13和X14 上具有較大的載荷,此因子用來衡量旅游環境因素競爭能力,稱其為“旅游環境市場因子”F3;第二個公因子在X12 上具有較大的載荷,用來衡量旅游文化市場競爭能力,稱其為“旅游文化市場因子”F4。
直接競爭力綜合得分如下:
A=0.733F1+0.267F2;權重計算表達為:公因子1 權重=0.733=61.43%/83.81%;公因子2 權重=0.267=22.39%c/83.81%;A 為直接競爭力的綜合得分值,F1 和F2 分別為旅游市場規模因子和旅游市場結構因子。
間接競爭力綜合得分如下:
B=0.649F1+0.325F2;
權重計算表達為:
公因子1權重=0.649=44.71%/68.87%;
公因子2權重=0.325=22.39%/68.87%;
B為直接競爭力的綜合得分值,F3 和F4 分別為旅游環境市場因子和旅游文化市場因子。
(三)評價結果分析
根據直接競爭力綜合得分函數計算出新疆各地州市的直接競爭力并對其分值大小進行排序。
1.文旅產業直接競爭力評價結果
從文旅產業直接競爭力得分可以看出,以烏魯木齊市、伊犁州和昌吉州為中心的旅游產業直接競爭力向四周各地州市形成遞減趨勢,北疆地州市的旅游產業直接競爭力明顯高于南疆地區,喀什地區和吐魯番地區旅游資源數量多,吸引各方游客前來,競爭力水平靠前,以和田和克州等地的南疆地區受制于市場限制和資金限制,淡旺季客流量差別極大,旅游業直接競爭力較弱,整體來看,伊犁州旅游產業直接競爭力得分最高,競爭力水平很強,最高與最低排名整體差距并不大。
2.文旅產業間接競爭力評價結果
烏魯木齊、克拉瑪依和吐魯番的間接競爭力得分為前三名,這些地區在基礎硬件設施、旅游環境營造、旅游產品及服務供給等方面持續加大力度,文旅市場發展較為成熟和健全,旅游產業間接競爭力較強,其中以烏魯木齊的旅游產業間接競爭力表現最為突出,旅行社和住宿餐飲行業發展在全疆首屈一指;而南疆四地州則排名最后,旅游服務設施落后,難以形成便利的旅游流和相對的旅游集聚效應。
3.文旅產業綜合競爭力評價結果
計算綜合得分方差,總方差為直接競爭力和間接競爭力的方差之和,然后求出直接競爭力權重為直接競爭力的方差與總方差之比,間接競爭力權重為間接競爭力方差與總方差之比,根據權重列出區域文旅產業競爭力整體綜合評價函數,計算出各省的綜合得分。
步驟如下:(1)計算直接競爭力和間接競爭力的方差貢獻率,即各自權重。
式中,C 為第i 大類競爭力的得分。計算出直接競爭力和間接競爭力的方差貢獻率分別為0.5489,0.4511。
(2) 加權得到整體綜合評價函數, 即C=0.5489A+0.4511B
(3)根據計算出的新疆14 個地州市的文旅產業競爭力綜合得分,并按得分從高到低進行排序。
從文旅產業競爭力綜合得分來看,排名前7 位的,中部地州市占了6個,表明旅游產業綜合競爭力集中在北疆地區,尤其是烏魯木齊和伊犁州的得分高于其他地州市,旅游產業綜合競爭力最為突出;南疆地區旅游產業綜合競爭力則表現較弱,多數排名在后四位,表明南疆地區旅游產業綜合競爭力與北疆相比還有很多大差距,但依然有可提升空間和追趕能力。
四、結論和建議
(一)結論
構成區域文旅產業綜合競爭力的兩大構成要素:直接競爭力和間接競爭力。首先,從總體上看,新疆各地州市的文旅產業競爭力得分數值差距不大。在排名上,烏魯木齊和昌吉州文旅產業直接和間接競爭力均位于前五名,間接競爭力對旅游產業綜合競爭力提高的貢獻程度大于直接競爭力,依托間接競爭力的拉動,烏魯木齊的旅游產業綜合競爭力提升至第一位,昌吉州在市場環境波動下,其文旅產業發展韌性更好,而伊犁州情況與烏魯木齊相反,其直接競爭力貢獻程度大于間接競爭力,其旅游產業綜合競爭力得分較高。南疆地區的旅游產業直接和間接競爭力得分多處于中下位置,特別是間接文旅產業競爭力拉低了綜合競爭力得分,同時受到地區旅游資源不平衡和政策導向等現實原因,旅游產業綜合競爭力排位靠后。
從旅游產業直接競爭力得分上看,國內外旅游人次多和國內外旅游收入水平高是決定伊犁州、烏魯木齊、阿勒泰地區和昌吉州競爭力得分較高的主要原因,同時受疫情的影響,烏魯木齊旅游產業直接競爭力優勢變得不凸顯。從旅游產業間接競爭力得分上看,南北疆競爭力差異明顯,北疆的旅游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建設發展迅速,有效提升了北疆地州市的旅游產業間接競爭力,而南疆地區受制于當地基礎設施較差,已成為當前制約南疆旅游發展的瓶頸。
(二)建議
(1)依托旅游資源,深挖旅游市場潛力。
(2)注重文旅結合,打造各類精品工程。
(3)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旅游服務質量,加強旅游交通設施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