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友

皚皚白雪中,有吊鍋火鍋、巫溪烤魚等美食相伴,是否令人心曠神怡?
1月13日,年關將近,巫溪縣紅池壩景區熱鬧非凡,除了美食,主播們還通過直播鏡頭帶網友體驗冰雪運動的無限樂趣。
初步形成現代旅游產業體系,培育形成以綠色產業、生態經濟為支撐的文旅可持續發展態勢,努力建成長江三峽旅游新高地……自然資源富集、文化底蘊深厚、旅游資源豐富,“天地有靈氣”在巫溪顯露無遺。繪文旅藍圖、書發展新篇,一幅“全域旅游”的美麗畫卷正在巫溪徐徐鋪展開來。
升騰滿滿“煙火氣”
位于渝陜鄂三省市交界處的巫溪,以“天下第一溪”大寧河為軸線,紅池壩國家森林公園和陰條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東西兩翼,巫溪縣域旅游資源如雄鷹展翅,構成“一帶兩片”的景區分布格局。海拔1800米至2630米的紅池壩景區,更是有著“南國第一雪原”“南方第一高山草場”等諸多美譽。
連日來,受寒潮天氣影響,紅池壩景區迎來降雪。雪后的紅池壩銀裝素裹、云霧繚繞,宛如晶瑩剔透般的童話世界。在景區滑雪場,前來賞雪、戲雪的游客更是絡繹不絕。
全年積雪時間長達120余天的紅池壩,最厚積雪厚度近1米,是理想的天然滑雪場。滑雪場現在有30余條不同等級賽道,可以體驗單雙板、雪圈、雪地悠波球等項目。
2022年12月29日,“云上山海? 奇境紅池”巫溪紅池壩第二屆冰雪節啟動,穿插其中的“火鍋中國·麻辣萬里”活動則讓游客們享受到冰上火鍋和巫溪烤魚的獨特魅力。
美景自然要美食相襯。當天,滑雪場一旁的空地上,一場熱辣盛宴準備就緒。由木棒合圍搭成的支架下,吊著一口吊鍋,鍋里是蘿卜和羊肉一起燉煮的湯底。鍋下的柴火燃起來后,鍋里開始“咕嚕嚕”冒出熱氣。
很快,熱湯的香氣向四面八方散開,吸引著游客上前大快朵頤。
“和大家熟悉的麻辣火鍋不同,這是紅池壩的傳統火鍋,蘿卜和羊肉都產自高山,吃的就是一種原汁原味。”紅池壩景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湯堯介紹道。
饞涎欲滴的游客們迫不及待地拿起碗筷,紛紛表示,在雪地里吃火鍋還是畢生第一次。
活動現場,沸騰的湯底、大家吃火鍋的熱鬧場面與四周白雪皚皚的風景形成鮮明對比。“冰火兩重天,越吃越爽。歡迎大家都來巫溪紅池壩景區滑雪吃火鍋。”湯堯通過直播向海內外網友發出邀請。
為進一步推動文旅發展,在巫溪縣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的組織下,熱火朝天的冰雪節吸引了眾多游客前往體驗。
其間,作為東道主的巫溪,特地推出雪中吃烤魚、冰雪冬令營、雪原攝影攝像大賽、雪中漢服秀、雪地美食盛宴等一系列冰雪趣味活動,用升騰的“煙火氣”迎接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節慶、賽事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而這,只是近年來巫溪文旅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正是在巫溪人的奮力拼搏下,迄今為止,巫溪擁有國家2A級及以上景區5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個、國家級森林公園1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2個,是重慶、三峽地區名副其實的旅游資源大縣。
“巫溪天地有靈氣”
天地靈氣,逍遙巫溪。“巫溪天地有靈氣”,作為全新的旅游口號便是對巫溪最好的詮釋。
因巫溪寧廠古鎮擁有長達5600余年的制鹽史,巫溪古稱“上古鹽都”,曾孕育出盛極一時的巫咸文化,創造了“一泉流白玉,萬里走黃金”的輝煌,文化底蘊厚重。
2022年9月28日晚,2022年重慶秋季旅游啟動儀式暨第四屆中國(重慶·巫溪)巫咸文化旅游季在紅池壩景區拉開帷幕。
大眼水靈、氣質仙靈、頭腦靈光、感知靈敏、內心靈通、古靈精怪……開幕式現場,作為巫溪最新發布的文旅動漫IP形象,長著長長鹿角的“靈兮”,一亮相便吸引了眾人眼球。
“靈兮”的設計背景是巫溪代表性的白鹿引泉故事。相傳,巫溪寶源山下的鹽泉便是在白鹿的帶領下被當地人發現。
以最具靈性認知的白鹿為形,“靈兮”面部眉毛、腮紅、鼻子以及長長的睫毛都與鹿極為相似。“靈兮”頭上的鹿角大有來頭,從外形上看,兩個交叉的鹿角像“W”,與巫溪的LOGO同形。此外,“靈兮”的額頭還有一個白點,代表著巫溪的鹽晶體。
不僅如此,“靈兮”所穿服飾的圖案為祥云,并應用巫溪特色的嫁花表現。巫溪嫁花是刺繡的一種針法,屬于中國民間傳統手工藝,并入選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
除了本尊,“靈兮”還有書童、醫者、舞者、巫師、樂者5種變裝形態,不僅有著俏皮的模樣,每一個形態還都有不同的寓意。
“全縣共有旅游資源單體497處,其中五級旅游資源6處,四級旅游資源14處,三級旅游資源27處,二級169處,一級281處。”對此,巫溪縣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段家寧如數家珍。
除了聞名遐邇的紅池壩景區和寧廠古鎮,巫溪境內還有大寧古城、蘭英大峽谷、陰條嶺、漢風神谷、靈巫洞、云臺寺、大官山、妙峽等數不勝數的景點。
蘭英大峽谷最深處達2500余米,被譽為“重慶第一深谷”。有著“重慶第一高峰”之稱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陰條嶺,植物種類達3500多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300多種,又稱“天然物種基因庫”。
美食引來“八方客”
巫溪古稱“巴夔戶牖、秦楚咽喉”,譽為“巫咸古國、上古鹽都”,曾誕育悠久璀璨的巫咸文化。其間,美食文化也傳承并發揚光大開來。
2022年12月28日,第五屆中國·巫溪烤魚節在巫溪縣融媒體中心演播廳開幕。活動發布了“中國烤魚·源味巫溪”及“重慶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巫溪烤魚技藝操作規范”,現場為“十佳烤魚大師”頒發榮譽證書。
同時,烤魚節中還進行了巫溪烤魚非遺技藝展演及品鑒活動。
巫溪烤魚歷史悠久,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最早由大寧河上的船工發明。其間經過不斷開發創新,將咸、甜、麻、辣、酸五味融合的同時,形成了油鹽適中、風味獨特的當地特色美食。
歷經千年傳承和發展演化,目前,巫溪已開發出麻辣、香辣、蔥香等數十種不同口味的烤魚菜品,滿足了現代人愈發挑剔的口味與營養需求。
巫溪全縣現有各式烤魚門店230余家,以大寧古城漫灘路集聚區為主,縣內年售烤魚10萬余條、產值超1500萬元。
不僅有聞名遐邇的烤魚,巫溪境內盛產的洋芋、臘肉、老鷹茶、牛肉干等美食也引來八方客人垂涎三尺。
“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堅定不移把旅游業作為第一支柱產業培育,加快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巫溪縣委書記李衛東表示,新征程新的趕考路上,全體巫溪人將用實際行動交出一份矚目的新時代文旅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