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朋錦
大文豪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每逢休息日,我都會貪婪地汲取書中的營養。
《爺爺的馬拉松》是我近期享受的一頓“精神大餐”。它完美地詮釋了“人生就是馬拉松”這個道理。它讓我明白:只有堅持不懈地拼搏,才能創造輝煌的人生。
書中的主人公張樂馳,原本是一個不喜歡運動的男孩。因為生在馬拉松世家,在爺爺的帶動下,他漸漸愛上了長跑。
他的爺爺張亮友是“中國馬拉松第一人”。12歲起,張亮友就被迫在日本人占領的煤礦廠承擔高強度的體力勞動。1936年8月,在德國柏林舉辦的第十一屆奧運會上,中國代表團的運動員參加了幾十個項目,卻只有一名運動員進入復賽。消息傳來,煤礦廠里的日本軍官羞辱中國人是“東亞病夫”,這深深刺痛了張亮友的心。從此,他努力練習長跑,最后成了“中國馬拉松第一人”。
“堅持不懈,終有成就”,是我從這本書中獲得的啟示。張亮友第一次參加長跑比賽,只得了最后一名。面對譏諷,他并沒有放棄,而是更加刻苦地練習。從開始的每日5千米,到后來的每日50千米,到最終站在領獎臺上,將中國第一張“馬拉松測試賽”獎狀高舉過頭頂,張亮友終于實現了他的誓言。
“人生就是馬拉松,有走平坦的悠閑,也有下坡的舒坦,更有爬坡的拼搏。取勝的關鍵往往不在于瞬間的爆發,而在于不懈的堅持!”我將這句話作為我人生的座右銘,認準目標、堅持不懈,勇于拼搏、成就未來!
(指導老師:周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