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軍 李建民 高占艮 外力·買海買提

作者簡介:
黃建軍(1973- ),男,漢族,河南周口人,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消防車輛設備管理;李建民(1984- ),男,漢族,山東莘縣人,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信息技術管理;高占艮(1987- ),男,漢族,山西渾源人,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消防車輛設備;外力·買海買提(1972- ),男,維吾爾族,新疆阿克蘇人,大專,工程師,研究方向:設備管理。
摘要:
消防車輛是滅火應急救援過程中重要的滅火裝備,其日常維護、使用和裝備管理水平對滅火救災效果有著重大影響。本文對石化公司消防車輛近5年的故障類型進行了統計分析,根據消防車故障類型對消防車輛完好戰備狀態存在的問題進行歸納分析,提出了管理和技術措施。重點對做好車輛二級保養、一級保養、日常保養及性能測試進行了規范,同時指出了駕駛員的操作技能對車輛保持完好狀態的重要性,提出應加強車輛保養、測試、培訓等幾方面的體系化管理,確保消防車輛裝備時刻處于完好戰備執勤狀態。
關鍵詞:火災爆炸;消防車輛;故障統計;維護保養;培訓
引言
獨山子石化公司是國有大型煉化企業,本部擁有120萬噸乙烯、1000萬噸煉油能力,大部分生產裝置在高溫、高壓、易腐蝕環境下運行,處理的物料易燃易爆,運行過程存在較高火災、爆炸危險。一旦發生火災、爆炸等突發事故,要求消防救援力量能夠迅速出動,在最短時間內到達現場,將火災控制在初級階段并及時撲滅,避免事故進一步擴大。作為企業專職消防救援力量,加強消防車輛運行管理,保障消防車輛裝備時刻處于完好戰備狀態,確?,F場發生緊急情況時能夠迅速投入救援。
一、消防車輛配置概況
支隊下設3個一級消防站、1個二級消防站,配置各類消防車共計43輛。從消防車類型分類:滅火類消防車23輛,舉高類消防車9輛,專勤類消防車6輛,保障類消防車5輛。其中泡沫車16輛,水罐車4輛,干粉車2輛,舉高消防車9輛,其他類型(搶險救援、通訊指揮、照明車、供氣車等)12輛。現役消防車最早服役時間是1996年1月,最晚服役時間是2022年1月,其中2010年以前服役車輛達31輛,占總服役車輛的77%,且大部分消防車輛服役時間達10年以上。目前消防裝備更新情況:2021年將達到15年使用年限的3臺泡沫消防車優化更新為三臺20米舉高噴射消防車;2022年將達到15年使用年限的5臺消防車原型更新為泡沫消防車2臺、水罐消防車1臺、干粉消防車1臺、20米高噴消防車1臺。新增消防車輛的投入運行也對消防車輛的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消防車輛使用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消防車故障統計分析
由于目前配備的消防車大部分服役年限長,車輛底盤和上裝消防部分的部件存在老化現象,車輛故障明顯增加,對消防車戰備執勤造成一定影響。[1]統計近5年消防車故障維修次數:43輛消防車共計維修576次(不含二級保養),維修部位涵蓋消防車輛上裝消防部分、下裝車輛部分,主要包含機械類故障、儀表電氣控制類故障、氣路油路故障、其他附件故障等類型。
1.按照故障類型分析
機械類故障主要涉及消防水泵、真空泵、發動機等機械類部件,共計維修330次,占比57.3%;儀表電氣控制類故障主要涉及電磁閥、電路、報警燈、指示燈等部件,共計維修98次,占比17%;氣路油路故障主要涉及各類氣管、油管、液壓系統,共計維修72次,占比12.5%,其他附件故障主要涉及卷簾門、把手、支撐桿等較小部件,共計維修76次,占比13.2%(圖1)。從維修次數占比看,機械類故障、儀表電氣控制類故障是消防車輛的主要故障類型,主要原因是車輛服役年限較長,部件磨損造成性能無法達到初始標準,部分橡膠塑料件老化,需進行更新。[2]
2.按照單車維修次數分析
維修次數最多的7輛車,投用時間均在2010年以前,服役時間最長的27年,最短的也達到15年;維修次數最少的7輛車,投用時間普遍在2010年后,投用時間的長短也是影響維修次數的重要因素。
(二)消防車駕駛員系統性培訓不足,車輛規范性操作掌握不扎實
支隊每年制定駕駛員的年度培訓計劃,各基層消防站根據實際情況對培訓內容進行分解,培訓內容主要以實際操作為主,對車輛的結構原理、維護保養及操作要點駕駛員普遍掌握不足,對于車輛出現的故障未深入分析故障原因,導致不能夠達到“四懂三會”的要求。[3]新消防車輛投入使用前,組織站隊駕駛員集中開展驗收培訓,并對車輛性能進行檢測。培訓期間,參加培訓人員經常因故缺席,導致只有部分人員掌握了部分車輛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且由于每次培訓時間較短,參加培訓人員只能在教員指導下進行操作,車輛帶回站隊后難以熟練掌握操作技能,操作能力提升緩慢。
由于駕駛員培訓不足、操作掌握不扎實暴露出的典型問題:在廠內進行應急演練結束后,42米曲臂云梯車液壓支腿無法進行常規操作收回,且駕駛員未掌握應急操作收回步驟,致使車輛擺在原地。主要是操作人員未按照要求在液壓支腿下方放置支撐墊板,因當日地表溫度較高造成瀝青路面硬度下降,在車輛重壓和出水后坐力作用下,車輛左前、左后、右后支腿支撐部位的瀝青路面發生不同程度下陷,引起右前水平支腿與下部滑塊間隙發生變化,傳感器無法檢測支腿回收信號,觸發支腿聯鎖安全保護功能,造成右前支腿無法進行常規操作收回,駕駛員也未掌握應急回收操作。暴露出駕駛員憑經驗操作,未按照規程在液壓支腿下放好支撐墊板,規范性操作掌握不扎實,且日常缺乏應急操作培訓和操作練習。[4]42米曲臂云梯車應急演練出水操作時,因駕駛員緊張慌亂,誤將消防水泵穩壓系統開關當作水泵取力器開關打開,造成消防水泵未及時啟動出水。反映出駕駛員心理素質較差,現場緊急情況下應變能力不足,日常操作訓練不扎實。
三、消防車輛裝備減少故障改進策略
(一)建立健全車輛操作培訓制度
新配置的消防車輛在簽訂采購合同時,要和廠家書面簽訂消防車培訓要求,明確培訓內容及驗收標準,杜絕車輛售后培訓工作不到位的情況,確保車輛駕駛員培訓合格后方可進行車輛相關操作。廠方技術人員在車輛使用前期(2年內),每年應定期到使用單位開展車輛的使用培訓,跟蹤查看車輛的運行狀態,全面促進車輛規范操作。
分層級制定車輛培訓計劃。支隊制定年度消防車培訓計劃,各基層消防站根據配置車輛的類型,有針對性對培訓內容進行分解細化,保證培訓內容與實際相符。將駕駛員培訓納入基層大隊一日訓練任務中,按計劃落實駕駛員培訓工作,嚴格執行駕駛員月度培訓計劃,制定駕駛員日訓練計劃(包含常規操作、應急操作、車輛性能、故障排除等),同時每月定期開展駕駛員培訓考評,按照理論和實際兩部分內容進行驗證,建立獎懲機制,提升駕駛員危機意識,對考核不合格的進行警示并相應處罰,連續不達標的調離駕駛員崗位,促進駕駛員的學習熱情。
在進廠演練、戰斗編程訓練過程中,根據裝備現場情況,貼近實戰進行車輛出水(泡沫)操作,模擬故障排除,開展車輛應急收回操作,驗證操作程序是否正確規范,著力提升駕駛員心理素質和火場應急應變能力。
(二)落實定人員、定崗位制度
消防車輛列入執勤戰備后要固定駕駛人員和替換人員,無特殊情況不能輕易更換駕駛員。例如,涉及車輛使用單位變更,在支隊范圍內調配時,消防車輛駕駛員盡可能一并調入新單位。避免車輛變更駕駛員后因車輛操作不熟悉影響操作水平,由于操作不規范造成車輛故障。特別是對于云梯車、舉高車等一些操作難度較高的車輛,駕駛員更不易頻繁更換,此類車輛除了常規操作外,還有應急操作,需經過專業培訓和日常大量操作訓練方可掌握操作要領。
(三)嚴格執行消防車輛保養維護制度
各基層消防站完善并建立了消防車輛的保養制度,按照時間開展車輛的年度二級保養、定期一級保養(每2個月1次),需進一步加強車輛日常維護保養,每周定期開展車場日性能測試,做到提早發現問題,提早消除故障。進一步提高日常維護保養質量,提升駕駛員操作規程掌握和執行能力,避免違反操作規程操作,降低車輛故障次數。同時,根據消防車輛類型,有針對性制定車輛保養制度和規范,使基層消防站操作人員不僅會使用車輛,還能夠掌握車輛保養內容,掌握簡單的故障判斷和處理,通過提高日常保養水平,降低車輛出現問題的頻次,延長車輛使用壽命。[5]
1.認真準備,合理安排,做好車輛定期保養
由于大部分消防車輛服役時間較長,消防車下裝底盤各組件、上裝消防部件、機械部件、電氣元器件均存在不同程度老化,利用日檢、周車場日,對發現的車輛缺陷建立統計臺賬,提前將問題清單提交至維護單位,維護單位提前進行配件準備、制定缺陷消除方案。針對每一臺車輛做好《設備技術鑒定驗收表》《報修單》《設備維修記錄表》《車輛設備保養現場驗收確認單》,合理安排車輛保養。對維護單位現場作業環境、工機具、配件到貨、油品存放及牌號進行現場檢查,確保配件、油品符合車輛保養要求。
定期保養主要對車輛油路系統、氣路系統、轉向系統、發動機進氣系統、消防水泵系統、上裝電路系統、舉高車上裝系統、消防水炮系統、車載設備(發電機、吸液泵、排煙機、液壓機動泵等)進行檢查、清潔、緊固、潤滑。對損耗配件、油脂進行更換,分別保養更換油脂類:發動機機油、水泵齒輪油、發電機機油、吸液泵機油、排煙機機油、液壓機動泵機油、變速箱油、舉高車潤滑油等。配件類:發動機機濾、空濾、柴濾、干燥罐、油水分離器、發電機機濾。
在保養中,要求站隊設備管理人員與駕駛員跟車至修理廠,與維修人員對車輛進行交接,確認維修及保養項目。在車輛保養過程中,現場值守設備員及駕駛員嚴格按照《車輛設備保養現場驗收確認單》中保養項目及保養標準逐項核對,并將更換的潤滑油、配件、現場維修項目等留下影像資料,督促維護單位提高維護保養質量,確保車輛保養工作有效開展。
車輛保養完畢后,由設備管理人員現場確認車輛保養完成情況,現場對車輛進行性能測試,確認車輛完好后歸隊。及時整理現場拍攝的維修、保養及更換配件的照片資料,完善《設備技術鑒定驗收表》《車輛設備保養現場驗收確認單》,形成維修資料檔案,為下一次保養提供依據。
2.嚴格落實車輛日常維護及測試
每周按照要求開展周車場日,重點對車輛各部位進行清潔、潤滑、緊固,并對車輛各部件性能進行測試,提早發現問題進行處理。車輛執勤出泡沫完畢后,立即對消防泵、管路系統用清水進行沖洗,避免泡沫對消防泵及管路系統的腐蝕。
3.及時消除典型問題
2023年二級保養中車輛存在以下典型問題:部分車輛真空泵結合不好,主要是真空泵傳動軸變形,對轉軸進行矯正;真空泵氣密性不良,更換真空泵單向閥密封墊片;泡沫總閥前管線存在漏點,管線漏泡沫,泡沫罐底部放空管線處滲泡沫,對管線進行焊接消漏;車輛底盤發動機底部滲油,為發動機底殼墊片老化,更換墊片;馬基魯斯泡沫水罐車消防控制氣路系統漏氣,對消防控制氣路系統漏氣的電磁閥進行維修。從保養中發現的問題,暴露出因車輛服役年限較長,車輛橡膠、塑料配件及密封墊片,均出現不同程度老化,易損件因長期使用性能降低,在車輛日常管理中應重點關注。
4.強化維護單位管理,做好零配件儲備
要求維護承包商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由專人負責維護保養質量,維護人員須取得相應等級的維護資質,確保維護人員高中低資質搭配,對因維護不到位發生的重復性問題落實維護單位責任,造成車輛無法戰備執勤的,按照維護質量事故嚴格進行處理。
目前配備的消防車輛生產廠家多,有進口車輛,也有國產車輛,使用的配件規格多、標準不一致,互補性差。要求維護承包商建立車輛檔案,建立車輛維修記錄及零配件清單,同時對出現的故障進行分析、歸納、總結,根據維修記錄規范零配件的儲備,確保出現問題后能夠及時更換。
結語
消防車輛是滅火救援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裝備,是裝置發生事故后保障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要求消防車輛要時刻保持完好戰備狀態,就必須建立并完善科學的管理制度,不斷提升消防車輛的使用和管理水平。加強培訓,努力提升操作人員“四懂三會”水平,規范日常操作行為,熟練掌握車輛應急操作。同時,壓實車輛日常檢查和維護保養工作,做到檢查仔細,及時發現潛在問題,避免故障擴大。做好定期維護保養,及時消除車輛隱患,確保車輛性能狀態完好,為消防救援隊伍時刻保持戰斗力打下堅實的裝備基礎。
參考文獻
[1]
石磊.消防特種車輛裝備技術管理研究[J].中國設備工程,2019(06):26-27.
[2]高峰.消防特種車輛的維護與保養[J].消防界(電子版),2020,6(13):92-93.
[3]王震.加強消防裝備運行保障能力的思考與對策[J].才智,2013(20):310-310,311.
[4]陳常帥.消防特種車輛裝備技術管理[J].消防界(電子版),2017(01):51.
[5]勞家偉,曾樂兵.加強消防車輛裝備統型的探究[J].專用汽車,2023(10):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