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剛 李炎



作者簡介:
陳剛(1970- ),男,漢族,江蘇東海人,本科,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果樹栽培和苗木繁育推廣技術。
通信作者:
李炎(1994- ),男,漢族,安徽滁州人,研究生,林業中級工程師,研究方向:林業調查規劃設計。
摘要:
隨著我國森林面積的不斷增長,森林火災已經對森林資源產生巨大威脅。森林火災風險評估區劃是森林火災風險普查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本文以東海縣森林火災風險要素調查數據為基礎,研究了東海縣森林火災危險性評估、重點隱患評估、減災能力評估、風險評估區劃、防治區劃等內容。研究結果顯示,除部分區域外,東海縣整體森林火災風險水平處于中低級。根據研究成果,提出東海縣森林火災防治建議,以期能更好對森林火災進行日常防范及重點布局。
關鍵詞:森林火災;風險普查;評估;區劃
引言
森林火災風險普查評估與區劃是林草部門火災普查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1],森林火災會對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巨大影響[2]。我國第九次森林資源清查數據表明:全國森林面積約2.2億公頃,約占世界森林面積的5.51%[3],全國森林覆蓋率約22.96%[4]。長期以來,森林火災對我國森林資源安全形成了極大威脅,特別是在目前全球氣候異常變化下,我國發生森林火災的潛在風險增加[5]。東海縣開展的主要工作包括:縣級培訓、森林可燃物標準地調查、野外火源調查、歷史火災調查、減災能力調查、縣級自查、評估區劃等。本文僅對東海縣森林火災風險普查中評估區劃部分內容進行研究分析,并提出符合東海縣森林防火實際的對策[6]。
一、研究區概況
東海縣位于江蘇省東北部,地處北緯34°11′~34°44′,東經118°23′~119°10′。黃淮海平原東南緣,東臨黃海,西至馬陵山,北接山東,南達薔薇河。東海縣地勢西高東低,中西部平原丘陵起伏連綿,東部地勢平坦。暖溫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均氣溫13.7℃,年均日照2394h,年均降水912.3mm,無霜期217d,適合多種植物的生長。目前,東海縣森林覆蓋面積54876公頃,森林覆蓋率24.16%,林木覆蓋率27.59%。森林植被中,喬木樹種以暖溫帶落葉闊葉林為主,優勢種、伴生種多為楊、櫟、榆等。
二、研究內容
(一)危險性評估
利用可燃物載量數據和野外火源調查成果等數據,建立東海縣森林火災危險性評估模型,對火災危險性進行評估。
(二)重點隱患評估
針對致災因子超過閾值的情況和林區范圍內的房屋承災體開展致災隱患評估,確定各類隱患等級和區域范圍。
(三)減災能力評估
收集東海縣森林火災減災資源調查成果,針對工程設防、政府管理、專業隊伍救援、監測預警等預防火災發生、減輕災害損失或影響的各種能力進行評估。
(四)風險評估區劃
針對森林火災可能造成的森林資源、建筑物、人口、經濟等承災體損失的大小及不確定性,開展風險評估。
(五)防治區劃
在風險評估區劃基礎上,綜合考慮重點隱患分級分布情況、防災減災能力及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和綜合減災防治措施等因素,開展森林火災防治區劃。
三、研究方法
按照《森林火災危險性評估技術規范》[7]《森林火災重點隱患評估技術規程》[8]和《森林火災減災能力評估技術規程》[9]等規程規范,利用森林可燃物、野外火源、氣象條件等調查成果,結合基礎地理數據,以縣級為基本評估單元,對致災因子危險性進行評估。東海縣森林火災風險評估區劃的技術路線如圖1所示。
(一)危險性評估方法
通過東海縣森林火災危險性評估可燃物、野外火源和地形地貌等主要指標,按照《森林和草原火災評估指標權重制定辦法》制定指標權重,計算森林火災危險性指數。再按規程方法將森林火災危險性等級分為高、中高、中低和低4個等級。
(二)重點隱患評估方法
綜合森林火災綜合風險等級和森林火災減災能力等級,以鄉鎮為基本單元進行評估,將評估出的森林火災易發區域作為森林火災重點隱患區。
(三)減災能力評估方法
森林火災減災能力指數以鄉鎮為最小評估單元,根據鄉鎮減災能力指數林地面積加權平均形成東海縣縣級森林火災減災能力指數。將森林火災減災能力等級分為極弱、較弱、一般、較強4個等級。
(四)風險評估方法
以鄉鎮或森林經營單位為評估單元,分析評估承災體暴露度、承災體脆弱性等級,評估各承災體綜合風險,繪制東海縣森林火災風險要素底圖和風險評估專題圖。
(五)防治區劃方法
在縣級風險評估區劃結果基礎上,考慮東海縣整體森林火災風險等級、減災能力等級、防災減災投入、防治需求和社會經濟發展,劃定東海縣森林火災防治區。
四、評估與區劃結果與分析
(一)危險性評估結果分析
東海縣森林火災危險性大致可分為四個類型:西部高風險區域、中西部中高風險區域、中東部中低風險區域和東部低風險區域。西部高風險區域主要集中在溫泉鎮、雙店鎮、桃林鎮等6個鄉鎮(街道),該區域地勢高,森林和旅游資源豐富,人為活動多,重要火源點密度大,易引發人為火災。中西部中高風險區域主要集中在牛山街道、石榴街道、石梁河鎮等8個鄉鎮(街道),該區域林地面積相對較多,可燃物載量高,容易引發森林火災。中東部中低風險區域集中在白塔埠鎮、黃川鎮、安峰鎮等6個鄉鎮(街道),該地區地勢平坦,相對不易引發森林火災。東部低風險區域僅一個張灣鄉,該區域林地面積小,可燃物載量低,重要火源點密度低,森林火災危險性整體偏低。東海縣各鄉鎮(街道)森林火災危險性等級的評估成果詳見表1。
(二)減災能力評估結果分析
東海縣各鄉鎮(街道)減災能力評估結果顯示,牛山街道等21個鄉鎮(街道)的減災能力指數都在0.5以下,按等級分均為一般,屬中上水平。主要是東海縣區域內森林資源分布主要集中在西部鄉鎮(街道),政府對森林資源多的鄉鎮投入也相應增多。
(三)風險評估結果分析
根據人口綜合風險、經濟綜合風險、農作物綜合風險、房屋綜合風險和公路綜合風險5項評估指標,最終顯示的東海縣風險評估指數表明,江蘇東海高新技術開發區、石榴街道、洪莊鎮和溫泉鎮等11個鄉鎮(街道)風險評估等級為中高級,占比52.38%;石梁河鎮、房山鎮、青湖鎮等9個鄉鎮(街道)風險評估等級為中級,占比42.86%;僅張灣鄉為低級,占比4.76%。東海縣各鄉鎮(街道)風險評估成果見表2。
(四)重點隱患評估結果分析
在風險評估區劃結果基礎上,分析重點隱患分布、減災能力等級,評估結果顯示東海縣21個鄉鎮(街道)全部為非重點隱患區域。東海縣各鄉鎮(街道)重點隱患評估成果見表3。
五、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綜合森林火災危險性評估結果、森林火災減災能力評估結果、森林火災風險評估結果、森林火災重點隱患評估結果和森林火災防治區劃結果,可以得出結論:東海縣整體森林火災風險為中低級,大部分地區發生森林火災概率較低,部分重點涉林地區如李埝鄉、溫泉鎮森林火災風險處于較高水平。李埝鄉、溫泉鎮是東海縣護林防火重點區,也是東海縣的主要綠色屏障和“城市綠肺”,然而區域旅游開發,流動人口眾多,沿山開發的旅游景點日益增多;防火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較為薄弱,防火隊伍建設相對滯后。因此,東海縣的護林防火工作任務依然較重。
(二)建議
1.加強森林防火體系建設
實施森林防火道路與阻隔系統、水滅火體系、火源管理、防火通信和信息指揮系統、森林火險預警監測系統、防火宣傳教育、防火專業隊伍能力及其他基礎設施建設等工程建設。其中,重點開展防火道路建設、水滅火體系建設、預警監測體系建設、指揮系統建設,同時將航空消防納入建設內容。通過三大體系建設的實施,使全區森林防火從“人海戰術、被動撲救、耗時低效”向“智慧防火、主動出擊、快速殲滅”轉變。
2.建立健全森林防火責任機制
全面落實森林防火責任制度。以森林防火責任目標考核,層層落實責任,建立獎懲機制,第一責任人對轄區工作組織召開組干部會議并安排好各節日森林防火安全工作,督促護林員等相關責任人員認真開展工作,將責任落到實處。根據干部履職情況做好責任認定,健全森林防火工作考核、責任追究機制。
3.加強森林防火隊伍建設
大力推進專業隊正規化建設,專業隊員須持證上崗;定期組織防火培訓,包括思想教育、裝備機具保養及使用、撲火案例分析等。同時,加強實戰演練,包括體能訓練、野外訓練等活動,定期考核評比。
4.加強森林防火宣傳
完善宣傳基礎設施,創新宣傳機制。可通過微信公眾號、抖音、森林防火知識進學校等方式擴大宣傳范圍,豐富宣傳手段。在節假日等重要節日人流集中的景點布設防火宣傳活動,提高全民森林防火意識。
參考文獻
[1]
鄧光瑞,胡海清.森林火災煙氣的危害[J].林業科技,2006,31(03):38-39.
[2]饒月明,王川,黃華國.聯合多源遙感數據監測四川木里縣森林火災[J].遙感學報,2020,24(05):559-570.
[3]中國林業和草原統計年鑒[M].中國林業出版社,2020.
[4]田明華,杜磊,王芳,等.我國森林森林資源木材生產能力預測分析[J].林產工業,2022,59(04):57-63.
[5]宮大鵬,閆淳,郝慎思,等.基于CiteSpace的我國森林火災可視化分析[J].林業科技情報,2022,54(04):11-16.
[6]魏書精,羅斯生,羅碧珍,等.氣候變化背景下森林火災發生規律研究[J].林業與環境科學,2020,36(02):133-143.
[7]GB/T26424.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技術規程[S].
[8]GB/T38590-2020.森林資源連續清查技術規程[S].
[9]FXPC/LC-03.森林火災減災能力評估技術規程[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