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1年是元宇宙元年,隨著“Roblox”的上市,元宇宙開始進入大眾的視野,隨后便掀起了一場“元宇宙熱”。在元宇宙給人類帶來眾多利處的同時,一個發生在元宇宙中的性侵案也不容小覷。元宇宙作為一個與現實世界完全平行的世界,在其中實施的犯罪行為具有法益侵害的現實性,故,對于在元宇宙中的違法犯罪者當然有法律規制的必要性。
[關鍵詞]元宇宙;性侵;虛擬世界;虛擬人物;法律規制
引言
中國日報5月28日消息中提到:一名女子在元宇宙中被一名陌生人“性侵”,引起廣泛關注。玩家在元宇宙的游戲中操控虛擬人物,做出違法犯罪的事情,究竟能不能得到追究并受到懲罰?如今,各國的元宇宙都處于初級發展階段,還不是一個確定的法律領域,[1]尚未有法律對元宇宙中違法犯罪行為有著明確的規定及處罰,如果套用現有法律,會產生許多問題?!霸钪妗弊鳛橐粋€具有科技和人文元素的系統,是對已經存在的東西賦予它新的理解,并注入更多的元素,[2]如果缺乏法律的管制,那么元宇宙將會成為一個縱容違法犯罪分子的庇護所,這樣也對現實世界帶來諸多不良影響,因此,有必要將在元宇宙中做出違法犯罪行為的玩家本人繩之以法。本文將以性侵案為視角,分析元宇宙中違法犯罪行為具有法益侵害的現實性的具體體現,以體現法律規制的必要性。
一、虛擬人物的行為是玩家意志的真實體現
亞里士多德指出:“我們力所能及的惡,都要受到責備。”[3]所謂力所能及的惡,就是基于個人意志自由而選擇并實施的惡,因而要受到譴責。[4]虛擬男性對虛擬女性實行性侵的行為,是虛擬男性背后的玩家明知實施該行為在現實世界中會發生違法的、構成要件的事實,基于個人意志自由而選擇并所實施的惡,且希望產生危害他人身心健康的結果,毫無疑問,可認定為犯罪故意。行為是心理狀態的客觀表現,是心理狀態的動態反映。虛擬社會中的行為是受玩家意志的支配,由此可反映出該玩家的主觀惡性、人身危險性,若不依法處理,鑒于元宇宙的全真性,行為人難以辨別自己是身處現實世界還是虛擬世界,將會導致違法犯罪行為在現實世界中著手實施,存在潛在的風險,對社會穩定構成威脅。
另外,由于元宇宙的實質在于拉近了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的距離,因此,在元宇宙中的自然人人格與虛擬人格之間的關系就更為緊密。有學者認為:“用戶的現實與數字虛擬身份將形成統一體,其行為與人格在現實與虛擬空間中保持一致,并在虛擬空間中得以進一步擴展和延伸?!盵5]在現實社會中,自然人的行為受法律規范的保護與制約,而元宇宙是“去中心化”的,且與現實完全切斷聯系。從早期的開疆拓土到后期的各類玩法,完全是照著玩家的意圖,由參與者自行策劃,有著充分的自由度,不受物理環境的束縛。對于玩家在虛擬社會中的違法犯罪行為尚未明確處罰方式,因此玩家在虛擬社會中便會為所欲為,因為沒有明確的法律來規制,更談不上處罰了,所以,自然人的人格缺陷在元宇宙中便會表現得淋漓盡致。英國有學者研究表明網絡性罪犯的心理與現實生活中的他們是相似的,那就是都在受同一種欲望的驅使。[6]據此,筆者認為,過度的自由不利于秩序的穩定,行為人在元宇宙中借助虛擬人物對其他虛擬人物的侵犯行為應等同于對現實社會中自然人的侵犯行為。理論上也有觀點認為:“在網絡中實施的猥褻相當于線下猥褻,隔空猥褻也應當入刑?!盵7]因此,元宇宙也要通過法律制約來規范社交、規避風險。
二、個人法益具有可延伸性
如上所述,虛擬人物的行為是玩家意志的真實體現,即是玩家意志從現實世界向虛擬世界的延伸。同理,個人法益亦如此,元宇宙雖不是真實世界,但其并不會改變犯罪行為的法益侵害性。有學者認為:“部分犯罪行為由線下搬至線上后,其社會危害性發生了“量變”,例如,在網絡空間中散布違法犯罪信息?!盵8]“但是,強奸罪不會因為新型接觸方式的出現而出現在元宇宙空間,原因是強奸罪保護的是婦女的特定性權利,對這一特定性權利的侵害,僅通過仿真觸感技術似乎暫時無法實現。”[9]筆者認為,在本案中被害人的個人法益確實受到了侵害。首先,行為人所實施的性侵行為,只不過是發生在了虛擬世界,由于設備傳感,被害人會有一定物理感受,會導致被害人產生身體以及心理的不適,與現實世界中被性侵的感覺大同小異,而且行為人確實是違背受害人的意愿,對其性侵,被害人的性自主權也同樣受到了侵害。此外,我國的司法實踐常常將婦女的性的羞恥心或者名譽作為強奸罪的保護法益。[10]本案中,還存在旁觀者在一旁起哄的現象,旁觀者的行為確實會使被害人感到不適,自然傷害到了被害人的性羞恥心。綜上所述,元宇宙只是打破傳統接觸方式,但同樣可以達到使被害人的個人法益受到侵害的結果。
三、元宇宙并未脫離現實世界
現實世界的法律能否直接適用于虛擬世界在理論上一直存在爭議。贊成者認為現實世界的法律會在虛擬世界中扮演重要角色,例如,學者尼爾巴特雷認為:“計算機王國不是,也從來沒有成為完全獨立的社會,一個不用現實社會法律、條例、警察和軍隊約束的獨立王國。”[11]反對者則認為代碼就是虛擬世界的法律,例如,美國斯坦福大學法學院教授勞倫斯·萊斯格的“代碼規則”理論認為:“代碼即法律,互聯網是一個充滿了自由的新社會,網絡社會規制者就是代碼,即塑造網絡空間的各種軟件和硬件?!盵12]雖然理論上至今存在爭議,但從我國的司法實踐中可以看出我國對于該問題的立場。如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布的指導性案例認定,在網絡空間里,為了尋求性刺激,行為人雖然沒有與被害兒童發生身體實際的接觸,但是要求兒童傳送裸照的行為,就可以被認定為猥褻兒童罪。[13]公安部也明確了隔空猥褻是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新形態。網絡社會從來沒有不受法律約束的特權,它自產生起就是法治社會的一部分。[14]
從兩者關系上來看,元宇宙是互聯網3.0版本,移動互聯網是互聯網2.0版本,據此,元宇宙根本就是個互聯網產物。既然網絡社會不是法外之地,由此升級的元宇宙也必然不是法外之地。再與傳統互聯網構建的虛擬空間相比,由于傳統互聯網構建的虛擬空間尚不能實現人身的仿真,因此在脫離人身本體的情況下,侵犯人身權利的傳統犯罪無法成立;而元宇宙空間犯罪可以利用全真技術實施網絡空間中所不能實施的行為,尤其是需要五官感觸配合的犯罪行為,既可以包括侵犯人身權利的犯罪,也可以包括以身體動作為必要的其他犯罪。此外,元宇宙是在打造一個與現實世界完全平行的世界,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元宇宙就是要復制現實世界,而不是脫離現實世界,其雖然是一個虛擬世界,但卻具有現實世界的一切要素。真正的元宇宙產品所具備的要素之一是Variety,即虛擬世界有超越現實的自由和多元性。這是一個高度自由的社會,但并不意味著人們在元宇宙中可以隨心所欲,無視法律。再有,元宇宙的虛擬并非“虛化”,它源于現實生活,又“高”于現實生活。[15]因此,元宇宙也應該是與現實世界完全平行的非法外之地,在元宇宙中法律當然不能缺位。
四、對其他玩家的正常生活造成干擾
通往元宇宙的路徑既可以是通過沉浸,也可以通過疊加。所謂沉浸,就是當一個玩家帶上VR之后,他將完全沉浸于虛擬世界,當其摘下VR后,還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將自己從游戲中抽離。所謂疊加,就是通過增強現實技術或者仿真機器人,通過信息仿真,將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很好地聯系、融合起來,使玩家能夠無差別地感進入到虛擬世界。隨著5G的普及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元宇宙空間的全真性不斷得到提高,尤其是隨著元宇宙空間中人身本體五官感受和體驗的不斷增強。倘若玩家在元宇宙中遭受性侵,其通過智能設備會有一定物理感受,代入感則十分強烈。類似于“觸摸”虛擬角色的行為也將使被“觸摸”者的人身本體具有更為真切地感受。由于元宇宙將AR、VR、MR三者的視覺交互技術的融合,會為玩家帶來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之間無縫轉換的“沉浸感”,當玩家摘下VR回到現實世界后,身體上的不適會逐漸消失,但心理上的不適卻不容易消失,內容的沉浸感可以長久地影響著玩家,這便會使其產生心理陰影,影響其穩定的生活。另外,太真實的游戲會讓人產生焦慮感,久而久之,就會對現實世界產生質疑,從而將影響玩家的正常生活。
國外有研究表明,猥褻和性暴力在網絡空間中也同樣會給從事網絡行為的個體造成嚴重的人身安全威脅,[16]而且網絡性騷擾在給被害個體造成心理恐懼和情感壓力的同時,還可能會觸發其他更為令人膽戰心驚的事件。拉切爾·奧康納女士說:“由于沒有發生身體直接接觸,這些罪犯也許并未認識到他們行為的嚴重性,慢慢地他們就會對虛擬世界的性侵犯習以為常?!币虼?,為了保障其他玩家的身心健康及其他合法權利,避免不法分子的行為對他人的正常生活造成干擾,法律規制顯得至關重要。
五、導致元宇宙空間秩序陷入混亂
現在的元宇宙擁有游戲的特點,但是其要打造的虛擬世界不單單是一個游戲世界,而是通過區塊鏈將虛擬社會與現實社會聯系起來,建立一個類似于現實世界的“平行宇宙”,可以承載現實社會中的各項功能,同時又可以催生出超越現實社會的線上線下一體的新型社會關系,可以說是現實社會的升級版。
“每個社會都會產生矛盾”,[17]人與人之間的爭端也是不可避免的。在產生矛盾與發生爭端的情況下,[18]正是因為法律的不偏不倚,才使得法律的處置相比人的處置更為合理。因此,實行法治是最睿智的選擇。如果沒有法律的規制,在元宇宙中,人們將實現無限制的自由,這也必將違背了構建高度自由化的新型社會的初衷。如果沒有法律以及其他社會規范的介入,人們行為得不到任何約束,權利也得不到保護,人們又將回到“原始社會”,爭端一旦出現,就毫不猶豫地以武力解決爭端,由此,社會秩序將會陷入混亂,人們也會陷入驚恐、喪失理智,沒有依法維權的觀念。這樣的社會,怎能稱得上是現實社會的升級版或高配版?
現實社會的秩序之所以穩定,是因為有法律維持,人們因為可預見做出違法犯罪的事情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行動前是有所顧慮的。元宇宙作為一個正在構建的新型社會,Civility是一個真正的元宇宙不可缺少的元素,甚至是最根本的、最基礎的元素,人是文明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沒有法律,就算在元宇宙中詐騙、放火也不會被追究,人們在這里可以無限地追求刺激,元宇宙將會成為犯罪滋生之地,如此社會毫無秩序可言。秩序意味著社會關系的穩定性、行為的規范性、未來的可預測性。[19]法律具有在特定時空內呈現的穩定狀態和整體性特征,是防范無序、制止脫序、補救失序的基本手段。由此,其社會秩序亦當然需要依靠法律維持。
六、結語
元宇宙是近年來科技領域的一個重要的創新,將來可能會從根本上改變人類社會的形態,成為與現實世界完全平行的數字世界。虛擬人物的犯罪行為是玩家真實意志的體現,會對他人的正常生活造成干擾,具有法益侵害的現實性,更為嚴重的是,各種犯罪行為將會導致元宇宙空間秩序陷入混亂。故此,法律規制尤其是刑法規制至關重要。現階段,元宇宙才剛剛起步,尚未創世成功,沒有成文的法律規制,辦理相關的刑事案件以及塑造良好的社會風氣有著較大的難度。但是,相信隨著元宇宙的發展,人類對其認知不斷深入,一定可以維護元宇宙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Franks,M.A.Sexual harassment 2.0[J].Maryland Law Review,2012,71(3):13/16/696.
[2]朱嘉明.元宇宙與數字經濟[M].第1版.北京:中譯出版社,2022:7.
[3][古希臘]亞里士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M].第1版.廖申白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87.657
[4]賈宇.犯罪故意研究[M].第1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20:75.
[5]吳江,曹喆,陳佩,賀超城,柯丹.元宇宙視域下的用戶信息行為:框架與展望[J].信息資源管理學報,2022,12(01):9.
[6]張玲.阻擊虛擬世界的性侵犯[N].世界新聞報,2003-7-21(001).
[7]阮林赟.雙層社會背景下隔空猥褻的客觀解釋[J].青少年犯罪問題,2020,(06):105-110.
[8]劉憲權.網絡犯罪的刑法應對新理念[J].政治與法律,2016,(09):6-7.
[9]劉憲權.元宇宙空間犯罪刑法規制的新思路[J].比較法研究,2022,(03):135.
[10]張明楷.刑法學[M].第6版.北京:北京法律出版社,2021:1132.
[11][英]尼爾巴特雷.數字化犯罪[M].第1版.郝海洋譯.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129/130/215.
[12][美]勞倫斯·萊斯格.代碼 :塑造網絡空間的法律[M].第1版.李旭等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20;曹 渝.技術·顛覆·地位:技術未來學派的互聯網信息技術專業人員地位獲得觀評價[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22):3.
[13]參見最高人民檢察院第43號指導性案例“駱某猥褻兒童案”。
[14]網絡絕不是法外之地[N]. 檢察日報,2014-04-12(001).
[15]楊延超.網絡時代論元宇宙中的民事權利[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04):31-44.
[16]Jerry Finn. A Survey of Online Harassment at a University Campus[J]. 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2004,19(4):?468.
[17][美]弗里德曼.法律制度[M].第1版.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4:20.
[18]張明楷.刑法格言的展開[M].第3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2.
[19]李慧敏.自由與秩序:元宇宙準入的價值選擇與身份認證的元規則[J].法治研究,2022,(02):38.
作者簡介:曹裕澤(2002.9-),女,漢族,江蘇鹽城人,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刑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