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瑾 陳天航
隆昌農商銀行立足縣域、服務地方,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推動金融惠企利民紓困政策落地落實,持續提升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切實履行了農村金融主力軍銀行、地方金融主力軍銀行、普惠金融主力軍銀行責任。
截至2022年末,該行各項存款余額140.81億元、較年初凈增12.09億元,各項貸款余額88.66億元、較年初凈增10.54億元,存貸總量、增量市場份額均居當地銀行業金融機構第一位。
聚焦鄉村振興,做農村金融主力軍
加大金融資源傾斜力度。截至2022年末,隆昌農商銀行涉農貸款余額70.05億元,較年初增加8.35億元,占貸款總額的79.01%;出臺《2022年支持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實施方案》,將產品、服務、隊伍全面嵌入隆昌市鄉村振興總體規劃,鄉村振興類貸款余額10.11億元;對符合評級授信條件的827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進行建檔評級,授信金額2.8億元,貸款余額1.93億元;持續開展“整村授信”“三項評定”工作,累計評定信用鎮5個、信用村84個、信用農戶11.5萬戶,農戶小額信用貸款余額8.43億元,全力支持農戶發展生產;與省農擔公司合作,創新“農擔貸”金融產品,累計發放203筆、1.18億元,切實解決農業主體融資難題;圍繞隆昌市生豬、夏布、血橙、豆桿、油茶、稻漁綜合種養等特色產業,積極推廣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畜禽活體抵押貸款業務,隆昌黑豬、水產稻漁、柑橘、竹產業、肉羊、茶油等特色農業貸款余額1.31億元。
搭建“銀村直連·云平臺”。隆昌農商銀行積極推進隆昌市“銀村直連·云平臺”項目落地,為項目提供辦公場所、辦公設備,承擔項目運營及人員工資等費用86萬元,有效支持了項目發展。自2022年1月平臺正式上線以來運行平穩,截至12月末,開立村(社區)委員會、集體經濟組織賬戶410戶,平臺累計實現交易11466筆,交易金額5236萬元,進一步筑牢預防農村基層腐敗防線,促進農村集體經濟持續發展。同時為185戶集體經濟組織開展評級授信,授信金額3536萬元,發放了隆昌市首筆集體經濟組織貸款。
賦能農特產品擴銷。充分發揮“蜀信e·惠生活”電商平臺助農惠農優勢,幫助農戶上線農產品,利用服務站合作的快遞,將農產品發往全國各地。截至2022年末,“蜀信e·惠生活”累計入駐商戶162戶,2022年平臺交易金額135萬余元;轄內14個基層黨支部利用基層黨支部平臺共建優勢,深入挖掘轄內優質農產品,采取短視頻拍攝模式推廣農特產品,包括紫紅李、山茶油、豆桿、云峰茶葉、土陶、花椒、土臘肉、葡萄、冷吃兔、麥芽糖等。其間,共推出短視頻10期,視頻點擊率達6.153萬人次,點贊量達4290次,獲推薦1724次,線上線下銷售額合計13.8萬元。
聚焦主責主業,做地方金融主力軍
加強重點項目、企業信貸支持。對隆昌市AB級納稅企業按屬地管理原則分配到網點,形成名單制管理,對轄內企業評級授信344戶,授信金額15.44億元;為10萬頭生豬養殖、玻璃制造、商貿物流、服裝紡織及嬰童用品生產線建設等重點項目授信達1.44億元,用信1.02億元;向隆昌市重點招商引資項目“港盈·新街里”商業用房按揭貸款授信6億元,并提供全方位配套金融服務;對全市28戶重點企業發放貸款79筆、金額3.03億元,切實緩解了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問題。
加強重點客群金融服務。支持社區居民、農民進城購房,2022年累計發放按揭貸款806筆、金額3.37億元,通過金融工具讓群眾住有所居;與隆昌市就業服務中心聯合推出“創業擔保貸”政策性貸款產品,提供貸款申請、資格審核、貸款發放、貼息申報“一站式”服務,截至2022年末,辦理創業擔保貸款161筆、金額5348萬元;與隆昌市教育和體育局簽訂《生源地助學貸款合作協議》,采用“資助中心+網點”聯合辦公形式,開展生源地助學貸款工作,2022年累計發放助學貸款2511筆、金額2335萬元,發放額占當地助學貸款的75%;持續做好脫貧貸款投放,與隆昌市鄉村振興局簽訂《脫貧人口小額信貸合作協議書》,累計發放脫貧小額信用貸款962戶、金額3800.97萬元;積極落實助企紓困政策,2022年共對339筆、6.32億元貸款進行延期,新發放貸款加權平均利率5.38%,較上年同期下降59個BP,減免企業抵押評估費、抵押登記費以及各類結算手續費124萬元。
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承辦了內榮農高區2022年政銀企座談會,與內榮農高區內江管委會簽訂《金融服務戰略合作協議》,截至2022年末,對農高區發放公司類貸款63戶,貸款余額7.03億元;積極融入榮隆兩地推進玻瓶玻具、日用陶瓷、建筑陶瓷、特種陶瓷及玻陶文化發展,支持碧檀陶瓷、觀宇玻璃、重貴玻璃、久瓶聯華等玻陶企業貸款15戶、1.6億元;大力支持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域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專合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農戶各類市場主體成長壯大,投放貸款756筆、金額4002萬元;在成渝交界地段李市鎮高家嘴村開展“情暖銀發 支付助老”宣傳活動;參與“川渝聯動 共助鄉村振興工作交流會”,交流“銀村直連·云平臺”建設情況,搭建起了川渝兩地良好的工作互動、信息互通、資源互享平臺。
聚焦服務提升,做普惠金融主力軍
加快科技金融建設。布放自助銀行設備83臺、助農取款服務點254個,覆蓋164個行政村和11個鄉鎮;在龍市鎮、響石鎮、胡家鎮、圣燈鎮、普潤鎮、云頂鎮6個鎮的便民服務大廳設立金融綜合窗口,提供金融服務功能及電商平臺;在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建立13個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讓廣大農戶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便利的金融、生活和政務服務,為做好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注入金融力量;累計為全市群眾開立四川農信手機銀行23.12萬戶,開立惠支付收款二維碼1.65萬個,惠生活電商平臺入駐162戶;累計發行銀行卡94.81萬張,其中蜀信社???3.99萬張,占全市人口比例71.75%;針對公職人員、國企職工等個人推出“蜀信e·貸”,針對農戶推出“蜀信e·小額農貸”,針對個體工商戶推出“蜀信e·商易貸”,實現無紙質全線上辦理貸款,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大幅提升辦貸效率和辦貸體驗。截至2022年末,線上貸款余額9.22億元。
持續改善金融生態。轄內39個網點做好陣地宣傳,LED屏幕常態化滾動播放各類宣傳標語,在營業大廳布放宣傳手冊、張貼宣傳海報,利用電視滾動播放宣傳視頻、金融知識,設置咨詢臺、開設金融知識小課堂;長期深入鄉鎮、社區、商戶、企業、學校等,通過巖標橫幅、社區電視、廣播電臺、車身廣告、分發宣傳資料等渠道開展日常金融宣傳,把金融知識送到千家萬戶,全年印發各類宣傳資料10萬余份;利用微信公眾號推送各類金融知識,通過建立的助學貸款QQ群、外出務工群、村社干部群、商戶群等,常態化推送各類金融知識;根據主管、監管以及政府部門相關要求,該行2022年以來開展了各類主題金融知識宣傳活動30余次,增加人民群眾金融知識,提升其依法維權和風險意識,持續改善金融生態。
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打造38個老年人支付服務標準化網點、1個示范化網點,全轄網點設置老年人愛心窗口,配置有放大鏡、老花鏡、信息交流板、血壓計等適老化設施,制定了《營業網點特殊群體和適老化服務工作指引》,不斷提升適老服務水平;主動對接隆昌市農民工服務中心,開展了覆蓋該市11個鄉鎮的“心系農民工·新春送溫暖”春節系列慰問活動;寒暑假期間,聯合共青團隆昌市委開展了2022年“逐夢計劃 農商助力”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為88名在校大學生提供實習崗位;舉辦了兩場“逐夢啟航”高考志愿填報公益講座,同步開通線上微信直播,共計1000余人受益;隆昌市實施靜態管理期間,該行共有58名干部員工加入了疫情防控志愿者服務隊伍,針對防疫經費劃撥、應急財政資金劃轉等急難業務開辟“綠色通道”。其間,線上放款998筆、金額1.55億元;辦理線下應急業務9.65萬筆,金額1450.8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