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念
【摘 要】燒傷是由熱力因素造成的組織損傷,其不僅可使患者受到生理性損害,燒傷帶來的痛苦和外形遭到的破壞還會使患者出現負性情緒。雖然臨床可以通過整形手術來改善患者外貌美觀度,但沉重的心理負擔會對其身體健康和治療依從性造成嚴重影響,進而影響整形手術的順利進行及術后康復,因此臨床需要對燒傷整形患者做好心理干預,以緩解其心理障礙,促進術后康復。本文對燒傷整形患者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分析,并對其心理干預的研究進展進行總結,以期為燒傷整形心理護理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燒傷整形;心理問題;心理干預;研究進展
中圖分類號:R6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49(2023)07-0176-03
Research Progress on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f Burn and Plastic Surgery Patients
LI Nian
(Department of Psychosomatic Medicine, Suining Central Hospital, Suining 629000, Sichuan, China)
【Abstract】Burn is king of tissue damage caused by thermal factors, which can not only cause physiological damage to patients, but also cause negative emotions to patients due to the pain and appearance damage caused by burns. Although plastic surgery can be used to improve the appearance and aesthetics of patients, the heavy psychological burden will have a serious impact on their physical health and treatment compliance, which will affect the smooth progress of plastic surgery and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burn and plastic surgery to alleviate their psychological disorders and promote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patients with burn and plastic surgery, and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tudy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of burn and plastic surgery.
【Key words】Burn and plastic surgery; Psychological problems;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Research progress
燒傷(burn)具有突發性特點,在熱力因素的作用下,患者的機體組織會受到程度或輕或重的損傷,即使及時得到有效的治療、后續開展整形手術治療,患者的生理功能和心理狀態也會受到嚴重影響,而在嚴重負性情緒的影響下,患者免疫功能和治療依從性均會顯著降低,從而對其康復效果造成不良影響[1,2]。因此,臨床需基于燒傷給患者造成的心理影響及其存在的心理問題,積極開展心理干預,以緩解其負性情緒,提高治療依從性。本文對燒傷整形患者心理問題及心理干預的研究進展作一綜述,以期幫助燒傷整形患者樹立自信心,促進身心健康恢復。
燒傷是由熱液、熱氣、高溫固體所導致的熱力損傷,組織受損范圍包括皮膚黏膜、皮下或黏膜下組織,如肌肉、骨骼、內臟等[3]。對于部分燒傷患者而言,燒傷后會形成大量瘢痕,即使接受整形手術也無法將瘢痕全部清除,不僅會對患者身體形態造成影響,還會對患者造成持久性刺激,使其經常感到癢痛,從而妨礙正常睡眠,導致患者易出現負性情緒,嚴重情況下甚至出現自殺傾向。從社會角度來看,燒傷患者即使接受整形手術,其外貌美觀度也難以恢復到未燒傷前,嚴重影響了其正常生活及社交,甚至造成婚姻破裂,給患者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陰影[4]。
2.1 恐懼、緊張心理 燒傷通常是突然發生的,許多患者未及時做好防護,導致面部或身體其他部位受到熱力損傷,外貌受損和瘢痕形成會影響其正常生活,使其承受巨大的心理負擔和身體負擔,出現悲觀、絕望、恐懼、緊張等負性情緒,這些負性情緒的存在會對患者的治療產生不利影響[5]。此外,燒傷后就診期間,患者需要面對陌生的環境、采取新的生活習慣,大多數患者無法短時間內適應,也會因此產生負性心理。
2.2 焦慮、煩躁心理 燒傷并沒有特殊的發病群體,患者中不排除有大量年輕患者,這類患者對未來的學習、生活、婚戀、工作、家庭、個人前途等方面期望值較大,燒傷的發生會對這些問題造成嚴重影響,年輕患者不得不產生擔憂情緒,外在表現為煩躁、易怒[6]。而對于非常重視外貌的女性患者而言,甚至會產生嚴重抑郁情緒,對其免疫功能產生影響,增加了并發癥的發生風險,還影響其依從性,不利于整形手術的順利進行。
2.3 絕望、悲觀心理 燒傷后患者的體液會大量滲出,導致組織腫脹,若面部燒傷,體液滲出導致的顏面部腫脹會影響睜眼、張口,引發呼吸困難等癥狀,使患者生活質量下降[7]。許多患者會錯誤估計自身病情,認為其燒傷程度非常嚴重,在不了解燒傷的治療手段和預后結果的情況下易出現悲觀絕望心理。對于一些年輕女性患者,會對整形手術效果產生較大的期望,又擔心整形手術無法得到預期效果,從而產生悲觀心理。
2.4 寂寞、孤獨、煩悶心理 燒傷后患者皮膚屏障破損,難以抵御外界病原體侵襲,易發生感染,因此家屬難以全程陪伴,會使患者產生強烈的孤獨感;再加上擔心無法回歸原本生活,常感到煩悶。長此以往,患者會抑郁寡言,變得冷漠麻木[8]。
2.5 多疑、敏感心理 燒傷后患者十分關注預后,易產生高度敏感心理,會不自覺窺測和分析醫護人員與家屬的表情、談話,以判斷自身病情。醫護人員擔心患者無法承受,會先與患者家屬進行交談,此時患者可能因敏感、多疑心理認為是病情惡化。同時,對預后的過度擔憂也會使患者面對醫護人員時,擔心醫護人員專業能力不夠、治療效果無法達到預期。
2.6 期待心理 許多患者期望醫生在不留下瘢痕的情況下完全治愈燒傷,甚至恢復到燒傷前狀態。這種期待心理固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從性,但期待值過高也會帶來不良影響,如果醫生治療效果未能達到預期,則患者反而會因為落差感過大而出現更加嚴重的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9]。
3.1 心理評估 醫護人員應給予燒傷整形患者充分的尊重,做好醫患之間的言語溝通和非言語溝通,與患者建立良好的信賴關系。而要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必須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目前,可用于燒傷整形患者心理評估的工具有燒傷健康狀況自評量表、精神癥狀自評量表、抑郁自評量表、焦慮自評量表等,可通過患者癥狀表現判斷其有無心理問題[10];可用于燒傷形患者心理評估的方法主要有直接觀察法、個案分析法、心理測驗法、訪談法等,評估對象除患者年齡、性別、性格、職業、文化水平、生活習慣、病史外,還包括患者的家庭環境,通過這些方法進行綜合性評估,醫生可了解患者的心理和精神狀態是否正常[11]。此外,醫生還能通過評估了解患者進行整形手術的原因及對手術結果的期待程度,為患者合理制定手術方案,并提前告知手術可能出現的結果,避免患者因手術效果不理想、心理落差感過大而產生嚴重負性情緒,與醫生發生醫療糾紛[12]。心理評估對燒傷整形患者而言非常重要,袁麗玉等[13]在其研究中為部分燒傷整形患者進行了心理需求的調查并根據調查結果給予相應的支持性照護,結果顯示其心理彈性評分高于未進行心理評估的患者,可見心理評估對燒傷整形患者的重要性和積極影響。
3.2 心理干預 由于燒傷造成的生理損傷和心理刺激是持續存在的,因此對燒傷整形患者的心理干預也應該是持續的,即從患者就診開始,始終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動態評測,篩查患者的心理疾病,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干預,以減輕負性情緒對其依從性及生理功能的影響。部分患者處于心理應激狀態,對外界刺激非常敏感,可能會對醫護人員采取抵觸態度。對于這種情況,醫護人員應與患者進行充分交流,通過語言安撫或行為暗示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耐心開導患者,傾聽其想法,并以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健康宣教,對其認知行為狀況進行引導,以降低患者的心理應激程度,提高配合度[14]。郭凈等[15]為燒傷患者采取了基于Roy適應理論的正念心理干預,干預后患者社會影響評分、病恥感評分均有所降低(P<0.05),可證明對患者心理進行正向引導有助于減輕其的心理應激。杜彩鳳等[16]在其研究中為燒傷患者采取了認知行為療法,患者負性心理評分和并發癥發生率明顯降低、生活質量評分和心理彈性評分則明顯提高(P<0.05),表明對患者進行認知行為引導可以改善其負性心理、心理彈性、生活質量及并發癥發生情況。醫護人員與患者親朋好友可以共同給予患者社會支持——情感支持、物質援助,以降低患者心理壓力,使患者保持穩定情緒,增加康復信心。李卓等[17]在其研究中為燒傷患者采取了支持性心理干預,干預后SCL-90心理健康評分和疼痛評分均較低,社會支持評分和積極因子評分均較高(P<0.05),表明社會支持對患者心理狀態、術后疼痛、社會功能具有積極影響。馮鳳環等[18]在研究中為燒傷患者采取了支持性心理疏導,患者不僅焦慮、抑郁評分明顯降低,生活質量評分也得到明顯提升(P<0.05),可見支持性心理疏導對患者負性心理和生活質量的改善均具有積極意義。
燒傷整形患者因外貌損毀、肢體功能障礙等存在嚴重的負性情緒,同時社會因素也會加重其負性情緒,使其存在焦慮、抑郁、恐懼、緊張、煩悶、孤獨、敏感、多疑等心理問題,臨床應積極為燒傷整形患者開展心理干預,通過心理疏導、健康宣教等方式緩解其負性情緒,使其保持良好心態,積極參與治療和康復,從而獲得更好的康復效果。
[1] 劉婷婷.探究健康教育聯合心理干預在燒傷整形科患者治療中的臨床效果[J].當代臨床醫刊,2020,33(2):121-122.
[2] 王海梅,蔡艷麗,李燕,等.PERMA模式下心理干預在燒傷瘢痕修復術中的應用[J].中國美容醫學,2021,30(10):167-170.
[3] 楊秀英,王芳,王路瑤,等.基于軀體-呼吸放松訓練的心理干預聯合舒適護理在手部深度燒傷皮瓣移植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美容醫學,2022,31(9):168-171.
[4] 郭改革,崔正軍,曹倩倩,等.行為階段-交談對應式心理引導對燒傷合并吸入性肺損傷患者的自我意識及認知水平的影響[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22,49(3):541-544.
[5] 趙京蓮,楊磊.心理疏導的介入對燒傷患者心理狀態及治療配合度的影響[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19,37(9):100-102.
[6] 楊富花.綜合心理強化教育對燒傷康復患者自我意識及負面情緒的影響研究[J].貴州醫藥,2021,45(10):1664-1665.
[7] 孔志紅.心理干預對燒傷病人焦慮抑郁狀態的影響[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9,46(6):1137-1139,1145.
[8] 唐靖,高佳麗.心理與行為干預對燒傷康復期患者心理狀態及創傷后成長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22,30(11):1638-1643.
[9] 李夢凡,王玲,古蘭.心理干預對嚴重燒傷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美容醫學,2019,28(10):147-149.
[10] 張磊磊,馬嘉嘉,沈運彪,等.心理干預在嚴重燒傷患者營養支持治療中的運用體會[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21,39(1):53-55.
[11] 賀婷婷,張修航,孔祥力,等.出院前虛擬現實視頻心理干預對面部深度燒傷患者出院后情緒影響的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J].中華燒傷雜志,2021,37(1):70-75.
[12] 葉娟,孫曉林,楊菲菲.基于希望理論的綜合護理對燒傷整形患者心理狀態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醫療美容,2020,10(5):127-130.
[13] 袁麗玉,林鈺梅,張華琴.CICARE需求評估聯合支持性照護對手部燒傷病人瘢痕整形術后應對方式及心理彈性的影響[J].全科護理,2021,19(10):1364-1366.
[14] 凌玉潔,許臘梅.燒傷患者心理韌性、反芻思維與創傷后應激障礙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社會醫學雜志,2021,38(5):524-527.
[15] 郭凈,狄海萍,朱萌瑩,等.基于Roy適應模式的正念心理干預對中青年燒傷瘢痕整形患者心理彈性及病恥感的影響[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22,28(5):90-92,114.
[16] 杜彩鳳,李華.認知行為療法對深Ⅱ度燒傷患者心理狀態、疼痛及并發癥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21,29(7):978-983.
[17] 李卓,楊玉娥,滕飛.支持性心理干預對燒傷整形植皮患者術后疼痛感及負性情緒的影響[J].哈爾濱醫科大學學報,2022,56(5):508-511,515.
[18] 馮鳳環,黃美霞,戴林玲.支持性心理疏導與階段性健康教育聯合干預對燒傷整形植皮患者預后效果[J].中外醫療,2022,41(16):163-166,171.
編輯 扶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