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英,蘇建蘭
(西南林業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云南 昆明 650224)
全球氣候變化和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峻,為實現碳減排目標,碳交易市場成為重要手段之一。然而,該市場中碳價波動已成一大挑戰,影響市場參與者預期和參與行為,對投資者決策產生重要影響。因此,深入了解碳價波動的規律及其影響因素具有現實和理論意義。雖然國內外學者從多個角度對碳價波動進行了研究,但碳交易市場條件、環境和政策等因素的差異導致碳價波動規律存在差異,值得進一步探討。本綜述采用文獻綜述法,綜合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從碳價波動的特征及其影響因素兩個方面入手,深入探討碳價波動規律。通過對碳交易市場中碳價波動的分析,提出未來研究方向和技術問題,為推動碳交易市場的健康發展和完善法規體系提供決策依據和理論支撐。
目前國外對碳價波動特征的研究多從其基本屬性出發,如碳價的波動性、波動性的影響因素、波動性是否會產生價格扭曲等。基于此,本文將從以下兩個方面對碳價的波動特征進行研究。
與我國相比,國外的碳交易市場建立的歷史要悠久得多,其交易制度也要健全得多,市場也要成熟得多。然而,作為一項新興市場,碳交易市場的碳價波動特征并不完全清晰,并且在不同國家之間也存在較大差異。因此,通過國外文獻中對碳價波動特征的研究,可以更好的了解碳交易市場的運作規律,為市場參與者提供更為清晰的市場分析和決策依據。首先,對于碳價波動的集聚性方面,部分研究表明,以EUA 期貨價格為研究對象,其結果顯示,EUA 期貨的收益率呈現出顯著的波動性集聚性。其次,國外學者Chevallier 等利用歐盟碳配額期貨價格的波動特性進行研究,發現其價格收益表現出兩個特征:一是博弈論集聚性,二是長期記憶[1]。同年,學者Feng 等采用R/S 比率分析模型及ARFIMA 模型,對歐盟碳排放交易市場的EUA 期貨價格波動行為進行研究,結果表明,碳交易價格并非是一種隨機游走的過程,而是具有短期記憶和混沌特性[2]。除此之外,在對排放許可相關政策發布的過程中,高頻的碳價格在周期性、波動的集群中產生的影響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相關政策的發布在碳市場上會有更快的反應,這會在短期內導致碳價格的劇烈波動;并在此基礎上,發現了引入碳期權可以有效減緩歐盟碳配額期貨價格的波動[3-4]。
綜上所述,國外學者對于碳交易市場碳價波動特征的研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相關學者應該建立合理的理論模型來對活躍市場走向進行有效的預測。對此,我們可以進一步推進碳交易市場,推動其發展,以更好地服務于環境保護與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分析碳價波動的影響因素有利于進一步挖掘價格波動的信息,本節主要是針對國外碳價波動的影響因素展開研究,旨在為國內相關研究提供參考和借鑒。根據研究結果,國外碳價波動受到宏觀經濟、政策環境以及能源價格因素的共同影響。
2.2.1 宏觀經濟對碳價波動的影響
當前全球經濟情況良好,逐漸走出低谷,各國推出的經濟刺激政策也使得碳價呈現緩慢上升趨勢。有國外學者Holtz 和Selden 的實證研究表明,二氧化碳排放量與經濟增長呈倒U 型關系[5]。在2010 年,國外學者通過對歐盟補貼價格的調整過程進行建模分析,發現歐盟碳配額期貨價格不僅受到當下經濟的影響;隨后Koch 等在宏觀經濟和能源價格的角度上研究發現,經濟下行會導致碳交易市場的活躍度大大降低[6]。此外,根據經濟學中的供給需求理論,一個國家的宏觀經濟狀況必定會對企業的生產活動產生重大的影響,而企業的經營情況又會影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因此宏觀經濟狀況會對碳價的波動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2.2.2 政策環境對碳價波動的影響
碳排放交易作為一種由國家主導的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市場機制,其價格波動受政策環境的影響更大。在EUA 收益率波動的研究中,Benz 和Truck 發現,碳價格波動與國家配額分配計劃、監管措施等政策因素有關[7]。碳排放權是一種由國家為達到減少排放的目的而人為設定的一種商品,它的性質決定了它的政策屬性。因此,政府在減排目標、配額總量、分配方式、補償機制等方面的決策將對碳價格產生直接的影響。總之,環保政策和法規作為影響碳價波動的重要因素,在環保議程中占據重要位置。因此各國政府紛紛推出相應的政策和法規以管控碳排放,促使碳價波動。
2.2.3 能源價格對碳價波動的影響
能源價格的變化也是影響碳價波動的關鍵因素。能源價格直接關系到各行業的生產成本,因此對于相關行業的企業而言,碳價的波動與能源價格相關聯。例如,化石能源的燃燒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能源價格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碳價的變動。學者Chevallier 通過研究發現,在碳價波動的影響因素中,能源價格的影響較為顯著[8]。同年,學者Mansanet-Bataller 等在研究歐盟交易體系時,發現煤炭價格和石油價格是碳價的主要影響因素[9]。之后,國外學者Koch 采用最小二乘法,對引起EUA 期貨價格變動的原因進行研究,發現煤炭價格的影響程度較小,不顯著,而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價格的影響程度較大[10]。通過以上闡述,我們可以知道,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所用數據時間會得到不同的結果,這是我們在未來研究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2.2.4 氣候環境對碳價波動的影響
關于氣候因素的影響狀況,不同的學者得出的研究結果并不相同。部分學者研究發現氣候環境是碳價波動的主要原因,另一部分學者則認為氣候環境的影響程度較小。例如,國外學者Mansanet-Bataller 在實證研究中發現,除了能源價格以外,氣候變化對碳價波動也有一定的影響,而且這一結論得到了許多學者的支持。隨后的兩年中,他通過對歐盟碳價格的研究,進一步確認了平均溫度對碳價格波動的影響不大,但對極端天氣的影響很大[9]。總之,國外碳價波動影響因素錯綜復雜,需要全面綜合分析。對于國內的相關研究,需要深入探究國內和國外的環境政策、行業和企業的重要性,據此制定完善的碳排放政策和法規等,提高碳價波動的管理水平和對碳減排的切實執行力度。
與國外相比,我國的碳交易市場建立得比較晚,所以國內外學者對我國碳交易市場的研究還比較缺乏。當前,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對我國碳價波動特征、碳價波動因素進行探討,并借鑒國際經驗,對我國碳市場的構建進行定性的分析。
隨著我國碳交易市場的發展速度不斷加快,碳價的波動情況也引起了廣泛關注。本節筆者通過對國內文獻的梳理,對國內碳價波動特征進行研究和分析,以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國碳交易市場的運作規律,為市場參與者提供更加清晰的分析和決策依據。
首先,研究表明,中國碳交易市場的碳價波動呈現出一定的聚集性特征。例如,中國學者呂勇斌和邵律博通過對中國碳價的波動性進行分析,發現中國碳價收益率有明顯的波動聚集的特征[11]。中國學者祝越在2016 年對深圳,廣東,湖北,北京,上海,天津等6 個試點城市的碳價格波動性特征及其不對稱性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天津,廣東兩個試點城市的碳排放量沒有明顯的波動性聚集,但是其他4 個試點城市卻有明顯的波動性聚集,并且波動性的持續性也有明顯的不同[12]。
碳價波動也具有記憶性的特征。例如,中國學者杜莉等人通過利用ARCH 家族模型對我國不同地區的碳價進行了長期記憶性、市場風險等的分析,并對其進行了實證分析,得出了我國碳價具有長期記憶性的結果[13]。此外,有研究表明,深圳碳交易市場的價格回報率與預期風險呈負相關,交易量的峰值有多大,波動性有多大,且有長時間記憶[14];通過利用AR-GARCH 模型對中國5 大主要市場的碳價格收益率進行了實證分析,結果表明,中國5 大主要市場的碳價格收益率存在顯著的 “記憶” 特征,且短期內的外部沖擊與波動性對其收益率產生了顯著的影響,導致了碳交易市場的低有效性[15]。由以上文獻敘述可知,我國碳價波動存在記憶性的特征。
最后,碳價波動還具有非對稱性的特征,在金融市場上,股價反映的是投資者所知道的有關市場的資訊,而不同的資訊會造成不同的效用程度。例如,在弱勢有效市場中,價格不能被信息所反映,會出現等幅利好消息與利空消息對股價沖擊作用不同的現象。與股市的波動相似,碳價格的波動也表現出不對稱的特點[16]。
綜上,中國碳交易市場的碳價波動具有聚集性、記憶性以及非對稱性的特征,同時這些特征具有一定的季節性規律,因為在中國國內碳交易市場中,每年的第一季度通常是碳價波動較為劇烈的時期[17]。因此,加強中國碳交易市場碳價波動特征的研究和分析,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國內市場的運作規律,為市場參與者提供更為嚴謹的分析和決策依據。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的加重,環境保護已經成為了全球的頭等大事。作為其重要補充機制的碳市場應運而生,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近年來,我國發展碳市場的步伐日益加快,但碳價波動是一個持續存在的問題,引起了人們廣泛的關注。本章節通過分析政策因素、市場因素和外部因素,旨在尋找影響碳價波動的根源。
3.2.1 政策環境對碳價波動的影響
從政策因素來看,在碳市場監管方面,政府的政策舉措對碳價波動有很大的影響。例如,政府發布了限制碳排放的政策措施,這加強了企業對碳配額的需求,相應地對碳價的波動也會產生影響。有些學者認為,碳減排在某種程度上是政治任務,因此相比普通金融市場,碳市場更容易受到政府的干預和調控。政府可以根據其規定的分配機制,通過參與清潔發展機制、申請登記CDM 項目等途徑,促進全球溫室氣體的減排和本國企業的發展。因此,分配機制對碳排放權價格的影響也更為顯著[18]。在研究政策環境對碳價影響方面,學者易蘭研究了政策因素對歐盟碳交易所二、三階段的EUA 期貨價格的影響,發現政策環境對二、三階段的EUA 期貨價格都有顯著的影響[19,20]。
除此之外,政府還可以通過內外部檢查監督企業的環保合規情況,如果企業環保工作不合格,將會受到懲罰,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形成企業自覺遵守環保法規,進而減少碳排放的情況,進而影響碳價[21]。因此,政府應該加強對碳市場管理的力度,建立健全的碳市場監管機制,有效地監督市場秩序。
3.2.2 市場環境對碳價波動的影響
市場因素也是影響碳價波動的重要因素。碳市場的供求關系、碳市場的流動性、宏觀經濟狀態的變化等都會影響到碳價波動。例如,供給不足導致碳排放權的價格上漲,供給過剩則會導致價格下跌。同時,碳市場的流動性問題也會導致碳價的波動,例如二級市場的價格波動、出現新的投資方對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都會引起碳價的波動。此外,宏觀經濟狀況的變化也會影響到市場的投資者對于碳市場的預期,從而對碳價產生影響[22,23]。
3.2.3 外部環境對碳價波動的影響
外部因素包括國際碳價及匯率的變動、氣候變化、能源價格的波動等。由于國際碳交易市場的波動對于我國碳市場影響較大,因此,國際因素對于我國碳價波動至關重要。
(1)在國際碳價和匯率方面,由于我國的碳市場相對不夠成熟,因此我們認為,國際市場上碳價格及其波動也會間接地影響我國的碳交易價格[24]。此外,各個碳市場之間價格存在差異,這也容易導致投機和套利行為。因此,在全球范圍內,碳價格的變動也會對我國的碳價格產生影響。同時,國際交易與匯率密切相關。即使國內的碳排放權交易價格相對較低,當人民幣匯率上升時,套利者的套利意愿也會減弱。這進一步影響了我國碳排放權的需求,并最終直接影響了我國碳價格[25]。
(2)從應對氣候變化的角度來看,一方面可以發現,惡劣的氣候條件會直接導致清潔能源產量下降,此情況將迫使企業更多采用傳統能源,而傳統能源使用的增加則將進一步提高碳排放。由此帶來的企業碳排放需求上升,也會推高碳排放交易價格[26,27]。另一方面,在制造業密集化的背景下,各種設備的能耗和能量消耗也在上升,這也進一步提高了企業對碳排放權的需求,從而對碳排放權交易的定價產生影響。例如,以歐盟碳交易系統為研究對象,我國學者易蘭、楊歷等采用協整理論和MVI-BP 模型進行研究,發現極端寒冷天氣對碳價有顯著影響[28]。此外,通過使用相關數據進行經驗研究,一些學者發現天氣因素與碳交易價格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29,30]。
(3)能源價格之所以會對碳價波動產生影響,是因為這些能源在利用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它的變動在一定程度上會引起碳價的波動。國內學者最先是以歐盟碳交易市場為研究對象,比如在2012 年,我國學者陳曉紅和王陟昀以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為研究對象,從供給、需求及市場因素三個角度研究碳價的影響因素,結果發現天然氣和煤炭是EUA 價格變動[31,32]。
面對上述影響因素,我國已經取得了一系列的進展。隨著碳市場的逐步成熟,我國的綠色金融和碳金融也已經成為了國家重點發展的方向。在碳市場的建設方面,政府需要針對性地推進政策落實和監管管理機制的完善,從提高市場化的程度,解決碳交易市場流動性問題等方面做出持續的努力[33]。同時,市場參與者也需要更為合理的配置碳資源和控制碳排放,以實現碳減排目標,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總之,政策因素、市場因素和外部因素均對碳價波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而碳價波動也將對各行業產生直接或者間接的影響[34,35,36]。在此背景下,我國需要進一步深化碳市場建設,提高碳市場的效率和流動性,以實現碳減排目標并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
基于對國內外碳價波動研究現狀的梳理總結可知,針對碳價波動的研究國內外學者都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但是在梳理文獻時不難看到,由于我國碳交易市場成立時間相對較晚,市場活躍度不高,導致目前大多數學者的研究重點集中在歐盟的碳交易制度上。最近幾年,隨著國家對環境保護問題的日益關注,我國的碳交易市場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對比2010 年和2015 年的相關研究文獻就不難看出,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對我國碳交易市場開展研究。剛開始時研究角度較為單一,大多只是以個別或多個碳交易試點為研究對象,但是隨著全國統一碳交易市場的正式上線交易及平穩運行,應該開展更為全面的研究。
對碳價波動特征的研究,綜合國內外學者的相關分析發現,大多數學者研究發現碳價波動都具有聚集性和記憶性兩大特征,其中還有學者發現國內碳價波動還具有非對稱性的特點;對碳價波動因素的研究,綜合國內外學者的研究發現,大多數學者主要是研究能源因素、經濟因素、氣候變化以政策環境。其中能源因素主要以煤炭、石油、天然氣和電力等因素為主。國外學者比較重視氣候環境及電力因素,而國內學者對這兩個因素的分析過少,這和我國市場數據的可得性有一定關系。但是隨著研究的深入,國內學者也開始重視氣候狀況對碳價的影響,比如降水量、風速、空氣質量和氣溫等都應該納入研究范疇。
第一,在碳價波動研究方面,現有的研究成果分析了碳價波動的影響因素有哪些,波動的特征如何,但未來應建立統一的研究方法的實證分析體系。還應注意與全國各市場以及國外市場互動分析,如國內碳價波動研究如何同國外碳市場碳價波動研究的結合、我國碳市場的發展的快慢以及成熟程度、我國碳市場的運行效果等。
第二,碳價波動研究體系有待加強。已有研究關于碳價波動的研究相對較少,我國碳交易市場在近幾年的發展下,市場運行逐步標準化,碳價波動的因素因為研究方法的不同,影響程度也不盡相同,不能簡單的照搬國外的運行體系,必須結合我國的碳交易市場環境和我國碳排放量的需求,包括我國碳交易市場的運作流程、交易方式等都需要未來進一步進行創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