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霞
“國有企業治理更規范、結構更優、活力更強、發展質量更高”,這是貴州國資國企始終追尋的目標。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以來,貴州國資國企搶抓機遇,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加快推進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調整,加快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有力推動了全省經濟運行高質量發展。
貴州國企始終堅持“兩個一以貫之”要求,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牢筑國有企業的“根”和“魂”。
一是把黨建要求寫入公司章程。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作用,全面落實“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領導體制,不斷完善國有企業黨委研究討論事項清單及黨委會、董事會、總經理辦公會議事規則。
二是按照“對黨忠誠、勇于創新、治企有方、興企有為、清正廉潔”20字要求,持續加強國有企業領導人員隊伍和干部人才隊伍建設。全面實現董事會應建盡建、外部董事占多數,監管企業中369戶納入董事會應建范圍的企業全面實現應建盡建,342戶納入外部董事占多數范圍的企業全面實現“外大于內”。全面建立董事會向經理層授權管理制度,重要子企業已全面制定有關實施方案并落實董事會職權,監管企業集團公司及建立了董事會的子企業已全面建立董事會向經理層授權管理制度,監管企業及各級子企業已全面完成公司制改革,公司治理面貌煥然一新,機制運行更加順暢。

三是堅持把抓黨建強黨建作為重大政治責任。認真落實“第一議題”制度,深入開展基礎黨務突出問題集中整治,不斷鞏固、拓展國有企業基層黨建質量提升三年行動計劃、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成果,深化黨建品牌創建,全面推進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入融合,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四是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全面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壓實各級黨組織書記管黨治黨“第一責任人”責任,通過抓好“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推動監督常在、形成常態,營造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有力推動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群眾工作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形成了更加成熟定型的現代企業制度。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以來,貴州國企聚焦主責主業,加快非主營業務、非優勢業務剝離清理,146戶納入“兩非”治理范圍或清單的企業已全面完成清退處置,93戶“僵尸企業”和23戶重點虧損子企業處置或治理完成率均為100%,企業活力明顯提升,改革效果充分顯現。
近年來,為實現優勢互補、產業共建、發展共贏,貴州國資委圍繞優化結構,推動國有資本向基礎能源、現代化工、優質煙酒等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成績斐然。其中,習酒集團于2022年7月正式掛牌運營,進一步推動了白酒產業實現集群式發展,同時也打響了本輪重組整合第一槍。民航產業集團和建投集團的組建2022年8月底獲省政府審議通過,民航產業集團將整合機場集團和航投集團,推動貴州省民航產業向規模化、產業化、專業化方向發展。
監管企業中,工業制造類企業2022年研發投入強度同比增加3.17個百分點,活力不斷迸發。近年來,貴州監管企業申報專利11215件,獲得授權專利6728件,國家級創新平臺達到18個(其中國家企業技術中心5個)、省級創新平臺94個。
通過推動優勢資源不斷集中,一批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貴州國企正不斷發展壯大。
明確“時間表”,制定“路線圖”,貴州國企掛圖作戰,搶抓契機,以高水平、高層次、高質量,全力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
一是加快推進國有企業去行政化、去社會化步伐,使國有企業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市場主體,全面實現組織機構和人員稱謂去機關化,管理層級全部壓縮至三級以內。
二是推行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操作指引、操作要點等文件,782戶集團公司及各級子企業、2145名經理層成員(含職業經理人)已全面實現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監管企業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簽約戶數、人數覆蓋率實現從2021年的“雙空白”到“雙100%”的跨越式突破,實現高層管理人員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的全面轉變。
三是大力推行中層管理人員競爭上崗、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以上率下,實行中層管理人員“全體起立、選賢任能”,一大批年輕有為的干部成功上崗。
四是堅持公開、公正、競爭、擇優原則,全面建立校園招聘、社會招聘等多渠道公開招聘機制,公開招聘比例達99%以上。
五是全面推行勞動合同管理、崗位管理、全員績效考核等制度,各企業員工勞動合同簽訂率、全員績效考核覆蓋率均達100%,合同中明確退崗退企的多種情形,暢通員工進出渠道。
六是支持國有企業分層分類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重點推進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出資企業和屬于商業一類的子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穩妥推進屬于商業二類的子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保持國有資本控股地位,支持非國有資本參股。規范有序推進具備條件的公益類企業投資主體多元化,支持混改企業探索開展核心管理層持股、跟投制度、中長期激勵工作,充分提高國有企業的活力和效率。
七是推動監管企業打破“平均主義”,建立向關鍵崗位、一線單位傾斜的差異化薪酬分配機制。同級別管理人員年薪差距最高超過2倍,績效工資占比最高達到70%,實現“績效升收入增、業績降收入減”。
下一步,貴州國企將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第一政治要務,持續深化國企改革,堅持黨的建設與公司治理有機統一,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著力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加快世界一流企業建設,推動國有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編輯/車玉龍 統籌/丁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