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舜 陳邦祺
今年一開年,中國電建海外新能源項目又取得了重大突破。1月5日,緬甸中部光伏項目群首個項目(京榮電站)舉行發電慶祝儀式。
作為中國電建投資開發的首個光伏項目,京榮電站從開工到發電歷時8個月,創造了中國企業在緬甸發電項目當年開工、當年發電的奇跡。作為緬甸最大新能源發電項目群,電站全部投產后,年發電量可滿足當地100萬戶家庭用電。
再將時針撥回到2021年。這一年,中國電建海外新能源市場新簽合同額超過了130億美元,占中資企業海外新能源項目新簽合同額的56.4%,連續四年穩居中資企業榜首。
“對國際業務高看一眼、厚愛三分”,這是中國電建黨委書記、董事長丁焰章經常掛在嘴邊的話。這句話不僅透著中國電建推進清潔能源全球化的決心,也讓記者找到了這家公司近年來在國際清潔能源市場不斷“出圈”的答案。
火熱出圈的卡塔爾阿爾卡薩光伏電站,令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發言人華春瑩在推特中專門點贊。這座面積相當于1400個足球場的光伏電站,將灼熱的陽光轉化成源源不斷的綠色電能輸送到世界杯的各個賽場,不僅點燃了全球球迷的“綠色激情”,更為卡塔爾能源轉型揭開了可持續發展的大幕。
近年來,中國電建以碳達峰碳中和為航標,將發展藍圖與綠色能源有機結合,踩實加大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油門”,將目光鎖定在了新能源業務開拓中。公司從新能源行業的發展趨勢、前沿技術、商業模式等方面進行研究 ,從人、財、物等方面著重培育重點市場,篩選重點國家進行專門布局,取得了積極成效。
從卡拉奇港出發向東北方向行駛約200公里,在巴基斯坦信德省南部的茫茫戈壁灘上,一排排風電機組整齊矗立,葉片在風中徐徐轉動。這里被稱為巴基斯坦的“風廊”,中國電建實施的21個項目組成的風電項目群便坐落于此,617臺大風車正在為當地百姓輸送源源不斷的“幸福電”。
截至目前,中國電建已在巴基斯坦開發和建設了114萬千瓦風電項目,并以68%的份額成為該國風電市場“第一品牌”。此外,公司還為該國旁遮普省提供了全域風資源建設發展規劃,為當地風能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技術支持,有力支撐了后續項目的開發建設。
作為老撾最具影響力的工程承包商和電力投資商之一,中國電建不久前與老撾政府再度牽手,簽署孟松60萬千瓦風電項目EPC總承包合同。該項目不僅是老撾首個風電項目,也是中企海外最大單體風電項目,更是中國電建助力老撾能源轉型、打造“東南亞蓄電池”愿景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千帆競發,齊頭并進。中國電建旗下電建國際公司按照“一國一策”的原則,在時機較成熟的國別成立了實體化國別子公司,實現了機構、資源、決策屬地化。同時,全面升級覆蓋資源所在國、國際產能合作伙伴、中國裝備制造的新能源產業鏈條,從資源普查、規劃、設計、建設、運維、投資等全產業鏈,為業主提供定制化服務,讓中國技術、中國標準、中國資金、中國裝備走向國際,成為全球新能源建設領域的先行者。
“該電站可以說是我國新能源系統的第一次整合,這對開啟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新能源戰略,有著重要的助推作用”,2021年8月27日,隨著烏茲別克斯坦總統米爾濟約耶夫親手拉下電閘,中國電建所屬山東電建三公司EPC總承包的納沃伊100兆瓦光伏電站正式并網發電。這也是中國電建為烏茲別克斯坦獨立30周年獻上的一份中國賀禮。




創新是發展的關鍵,也是成功的秘訣。中國電建從管理創新、模式創新、業務領域創新與合作創新等多角度全方位,開啟了創新提速海外新能源業務高質量發展之路。
技術突圍,引領發展。2017年7月,中國電建國際公司集合新能源領域的優質企業,聯合全球新能源領域內的咨詢商、投資商等,共同打造全球新能源產業互利共贏合作平臺,牽頭發起成立了“國際新能源解決方案平臺”,提出了新能源全產業鏈合作解決方案,以優質國際資本促項目落地,推動全球新能源的可持續發展。平臺成立5年來,已發展成為綠色能源行業內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一支重要力量,帶動著中國企業抱團出海。
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中國電建緊貼市場脈搏,不斷探索和創新商業模式,整合多種投融資模式為項目服務,努力提升自身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力,推動了大批新能源項目的簽約落地。
其中,以“延付+特險”融資模式建設完成的東南亞地區最大光伏項目——越南油汀500兆瓦光伏電站,與歐洲企業合作簽訂美洲最大新能源項目——墨西哥帕查瑪瑪375兆瓦光伏電站項目總承包和20年運維合同,實現了當年開工、當年送電;在“一帶一路”首倡之地哈薩克斯坦,與當地企業共同投資建設的謝列克風電場,成為中國電建在中亞地區投資的首個新能源項目,被列入“中哈產能合作重點項目清單”;作為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峰會成果清單首個落地新能源項目,投資建設的伊沃維克風電項目成為波黑首個以外商特許經營方式投資建設的能源項目;繼中東抽蓄電站后在海外抽水蓄能板塊再下一城,簽署了菲律賓基邦岸500兆瓦抽水蓄能電站EPC合同,為全球抽水蓄能發展和綠色能源建設貢獻中國電建力量……
經過多年堅持不懈地布局和發展,中國電建在越南、巴基斯坦、老撾、烏克蘭、哈薩克斯坦、阿根廷、摩洛哥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綠色低碳發展中,發揮了綠色能源建設領軍者作用,為地區發展提供了清潔能源保障。
北非國家摩洛哥光資源充足,被稱為“烈日下的花園”。中國電建在這里建設完成的世界單機容量最大光熱電站努奧二期、三期項目,如一座超級“向日葵”在沙漠之中迎光綻放,為摩洛哥能源獨立作出了重要貢獻。
近年來,針對所在國資源特點和特殊需求,中國電建還積極推廣能源可及、建設智能微電網和分布式能源。在非洲的尼日利亞、埃塞俄比亞、塞內加爾、乍得、津巴布韋和美洲的蘇里南等國家,公司積極推廣光伏微電網經驗,用中國方案為這些無電地區奉獻“人人用上負擔得起、可靠和可持續的現代能源”,讓當地百姓實現了“綠色”的能源夢。
在越南巴東海灘的海濱度假區內,數十臺巨型海上“風車”夜以繼日地運轉著,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打卡拍照。
這是中國電建首個海外海上風電商業運營項目——茶榮二期項目。2021年10月,該項目獲得越南電力部門商業運營證書。因項目場址位于風景名勝區,項目團隊采用開挖地下電纜溝和過壩隧道的方式,避免了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干擾,將施工對海濱度假區的影響降到了最低。
自2019年6月成立越南子公司以來,中國電建以項目開發為驅動,帶動設計施工、裝備制造、電廠運維等業務,構建了高質量屬地化業務生態圈,用實力證明了自己,用口碑贏得了市場。
在地球另一邊的潘帕斯高原,一排排光伏板整齊排列,就像一個巨大的天空之鏡映照著藍天白云。這是中國電建集團、上海電力建設有限責任公司聯合承建的全球海拔最高的大型光伏電站——阿根廷胡伊伊省高查瑞光伏項目。項目正式投入商業運營以來,不僅讓附近的村莊變得熱鬧起來,還吸引不少外出工作的年輕人返鄉就業。
電站并網送電后,當地長期從外省購電的歷史一去不復返。“現在電價低了,我們生活也就更好了”,附近的居民都喜笑顏開。
作為阿根廷最大的可再生能源項目承包商,也是當地最大的建筑公司,中國電建自2011年起在阿根廷8個省份簽署了23個項目,創造了100多個直接工作崗位和15000多個間接工作崗位,形成了一支分工明確、運轉高效的商務和項目管理團隊。
作為中國電建在發達國家市場投資的首個“先行先試”可再生能源項目,澳大利亞牧牛山風電項目被當地政府媒體認為是可以“改變州運”的項目。項目建設以來不僅環保“0”投訴,而且為保護瀕危物種楔尾鷹,創新投用的“鷹類監控保護系統”成為澳大利亞風電行業一大亮點。現場優美的自然環境吸引了袋鼠、袋熊、野鹿等野生動物棲息繁衍,成為名副其實的生態樂園。
深耕海外市場這些年,中國電建的“師傅”們授人以漁深化交流合作,為當地培養了一批批專業技術人才。不少外籍員工更是放心地追隨著中國電建腳步轉戰世界各地。“如果可能,我會永遠跟著中國電建干下去,直到退休!”簡短樸實的話語道出了不少外籍員工的心里話。
在中國電建巴基斯坦大沃風電項目工作的巴籍工程師馬哈爾說:“我在這里工作,是實實在在參與到了項目的建設進程中去的。不僅工資翻了幾番,也很有成就感和參與感。”更令他激動不已的是,項目不僅為當地員工提供了穩定而又有前途的工作,同時還提供了完整、系統的參與中方培訓的機會,為他們的職業生涯增添了更多的“含金量”。
埃塞俄比亞斯亞貝巴大學的10名教師,受邀來到中國,接受風電和太陽能專業知識的培訓并考察中國的風電場和制造商。中國電建還邀請該國水和能源部的30名工程技術和管理人員到中國華北電力大學接受系統的風電知識培訓……
中國電建還堅持用“小而美”的志愿精神傳遞溫暖,不斷彰顯企業責任擔當。公司以駐外機構和項目為抓手,成立了海外志愿者協會,廣泛建立志愿者組織,深度融入屬地化合作網絡,促進民心相通,為當地社會建設和民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其中,在孟加拉,與孤兒學校結對,開展關愛、支教、環保宣講等活動,推廣綠色環保理念;在玻利維亞,中國電建建設者踴躍參與道路搶險加固修復工作;在菲律賓,志愿者獻愛心關愛當地流浪兒童,向他們捐贈學習和生活禮包……
截至目前,中國電建在39個國家和地區成立了64支志愿服務隊,累計志愿服務時間超過5萬小時,全球超過30萬人次因此受益。中國電建通過促進中外文化交流,打造了民心相通“朋友圈”,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了有益實踐。
編輯/車玉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