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德強 楊浩
摘? ?要? ?太白貝母為名貴中藥材,自然分布海拔較高,人工馴化栽培后可在海拔? ? ?1 000~1 500 m區域正常生長,且具有一定的豐產性。通過新技術的應用,可以解決目前太白貝母生產上一些技術難題,對縮短太白貝母種植周期、改善太白貝母種植效益具有現實意義。
關鍵詞? ?太白貝母;商品化;穩產栽培;冬肥;打頂摘花;收貯加工
太白貝母為百合科越年生植物,廣泛分布于陜西秦巴山區和甘肅、四川等海拔2 400 m左右的山區,屬于亞高山貝母,自然種群分布范圍大密度小,屬于傳統的“川貝”之一,因其野生形狀接近圓錐形,尖部明顯,故被稱為“尖貝”,為傳統的名貴中草藥。具有補虛益肺、止咳化痰功效,廣泛應用于哮喘咳嗽、腸胃病、皮膚病治療等。野生資源逐漸枯竭且采挖困難,人工馴化栽培具有一定的技術門檻,近年來在陜西太白縣、重慶城口縣等地有一定面積人工種植,但是在種植環節中由于措施不當,導致太白貝母生產發展緩慢,難以滿足國內市場基本需求。
針對以上情況,筆者根據多年的經驗,在太白貝母試驗種植的基礎上做了大量的改進,較大幅度地提高了太白貝母的產量和品質,為高海拔山區群眾增產增收起到很好的幫助作用,現就商品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 ?土地選擇與施肥
1.1? ?地塊選擇? ?人工栽植太白貝母可選1 000 m以上的山區種植,低海拔地區出苗后不耐高溫,衰弱死亡。或選擇山區河谷溪流平地半陰半陽避風地塊,不宜選擇陽光直射時間過長和干旱土地。
太白貝母在地下生長時間較長,弦狀根系可以自我調整在土層中的深度,選擇土壤疏松通氣、保水保肥能力強、不易板結、具有一定灌溉條件的地塊。在一些降水較多的山區,無強烈西曬的緩坡地也可以種植。
如果在山頂平地種植,春季風大導致空氣干燥、肥水利用率低、植株傾斜晃動而生長不良,可以設置風障或采取拱棚避風種植。
1.2? ?整地與施肥? ?貝母屬于弱根系植物,根系深度和廣度不如常規農作物,肥料利于率相對較低,因此種植前需要精細整地,采用有機肥和復合肥配合施用。一般畝施有機肥500 kg,40%復合肥20 kg,或每畝磷酸二銨20~30 kg,整地時一次性施入。
有機肥選擇充分腐熟雞糞,肥力足且蟲害少,有些種植戶用松針覆蓋地表,導致蟲害,造成生產損失。
2? ?栽植方法
2.1? ?栽植時間? ?太白貝母一般在8月中旬至9月底前播種,此時地溫和氣溫相對較高,宜在雨后播種,行間不施種肥,可以施有機肥。最晚不晚于10月中旬,播種越遲,貝母出苗弱小且難以穩產。
2.2? ?種子處理? ?播種前采用種衣劑處理預防根腐和地下害蟲,常用的包衣劑有精甲霜靈、咯菌腈、噻蟲嗪,也可用精甲霜靈、多菌靈加吡蟲啉,能有效防治鱗莖腐爛和蟲害發生。陰干后及時播種。
2.3? ?栽植方法? ?太白貝母不宜深播,用耙子把畦面整理成床狀,畦寬80~100 cm,貝母鱗莖按照大小適當密植,株距3~5 cm,行距20 cm,覆土3 cm。播種時可用二嗪磷顆粒2 kg/畝加有機肥撒在畦面,殺滅地下害蟲。
太白貝母不耐干旱,畦壟不宜過高,不易積水地塊可做低畦,利于保濕促長。
2.4? ?地表覆蓋? ?播種后用大豆秧或玉米秸稈覆蓋遮陰,降溫保濕。種植貝母地塊可春夏播種大豆,大豆收獲后種植貝母,用大豆秧覆蓋,既可增加肥料還可以控制早期雜草危害,利于貝母根系生長。
2.5? ?合理套種? ?貝母可以和玉米套種,春末夏初在貝母行間點種玉米,套種適當早播,利于貝母根系提早萌發和提高產量。
3? ?田間管理
3.1? ?雜草防治? ?太白貝母播種出苗較遲,較浙貝和湖北貝母略晚,一般在3月底,部分地區雜草危害嚴重,爭水爭肥爭光照,嚴重影響貝母產量。
防除雜草分為兩個階段進行,一個是播種后,一個是貝母出苗前,兩次防除方法和重點略有不同。播種后待雜草均勻出苗且葉面擴大后,采用乙羧氟草醚乙草胺封殺結合,第2次在2月份貝母出苗前采用草甘膦、丁喹禾靈+精異丙甲草胺一次性噴防,第2次防除可以殺死所有的單子葉和雙子葉雜草且具有一定的封閉期,基本可以保持太白貝母全季無雜草危害。
3.2? ?重施冬肥? ?太白貝母在播種后3個月內根系大量發生且重復生長,鱗莖逐步萎縮,需及時補充肥料。12月底至次年1月中旬,畝施腐熟雞糞500~1 000 kg,配合40%三元素復合肥30 kg,一次性均勻撒施在畦面上,雨雪前施用效果更好。
3.3? ?巧施追肥? ?太白貝母出苗后逐步會有春雨,可在下雨前每畝追施尿素5~10 kg,有條件的配合滴灌或者溝灌追肥,追肥2~3次,追肥時間不宜太遲,結果期不再追肥。
3.4? ?合理水分管理? ?太白貝母喜歡濕潤環境,怕高溫干旱和大風,能用滴灌帶或微噴灌最好,可以大幅度提高產量和品質。通過水分管理可降低地溫,防止高溫導致太白貝母早衰和死亡。
3.5? ?打頂摘花? ?太白貝母植株相對弱小,葉片狹窄,光合累積少,除留種田外,顯蕾后開放前分次人工摘除花朵,減少營養消耗,促進地下鱗莖的生長,實現高產和穩產。
4? ?病蟲防治
4.1? ?蟲害防治? ?太白貝母蟲害主要是地下害蟲危害,常見害蟲有小地老虎、金針蟲、蠐螬、鼠婦等,以小地老虎和金針蟲危害嚴重。小地老虎從貝母萌芽就開始危害,貝母開花期為危害高峰期,金針蟲除冬季休眠外都在危害。
播種時每畝用2 kg二嗪磷、毒辛或者噻蟲嗪顆粒撒在行間,施用腐熟有機肥,不施松針葉或沒有腐熟的樹葉。
出苗后及時用毒餌誘殺,用敵百蟲拌麩皮或青菜,傍晚撒在行間,也可以采用高效氯氟氰菊酯滴灌殺滅。
4.2? ?病害防治? ?常見病害有生理性病害和非生理性病害。生理性病害主要有高溫干旱或低溫板結導致的黃化衰弱、肥料施用不當導致的肥害等,根據發生原因采取針對性措施即可。
非生理性病害主要有腐爛病、灰霉病、青枯病等,腐爛病主要發生在栽植后出苗前,是鱗莖帶菌或儲藏不良導致,采用種衣劑包衣、改善種子儲存環境等措施防治;防治灰霉病和青枯病除常規的農業方法之外,還可采用苯醚甲環唑嘧菌酯、苯醚甲環唑甲基硫菌靈、戊唑醇惡霉靈等藥劑復配或者單用,出苗到現蕾期連續噴防兩次,即可取得較好的防控效果。
5? ?采挖、貯藏和加工
5.1? ?采挖? ?太白貝母生育期較短,一般在6月中旬就陸續枯黃,等地上植株完全失綠后即可采挖,采挖后根據鱗莖大小分級存放,大個的作為商品加工,小個的作為種子貯存,繼續播種擴繁。
5.2? ?鱗莖貯存? ?太白貝母收獲后需在涼爽環境暫存,不得有高溫和陽光直射,可在一樓朝北房間地面鋪沙分層貯存,也可以裝入網袋內存放地窖,均能安全越夏。小的貝母也可以留地越夏,在太白貝母莖葉枯黃前點種大豆或玉米,遮陰降溫,確保種子安全。
5.3? ?貝母的加工? ?太白貝母采收后需要及時加工,清洗后切片也可以直接烘干。烘干溫度早期不宜太高,低溫長時間烘干成品顏色較好,早期高溫烘干容易造成油籽和黑籽。切片加工效果較好,烘干速度快且顏色均勻,利于后期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