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雪 王愛國 任博宇 具本優

【摘 要】 文章基于ChatGPT這一人工智能產品及其所使用的核心技術,結合智能會計的本質與架構,探討了ChatGPT及其核心技術模型在智能會計領域的應用場景,尤其是在智能會計核算、智能財務共享、智能財務決策、智能財務分析可視化和內部控制智能化等方面的具體應用方式與方法。本研究所得結論為ChatGPT及其所使用的Transformer模型架構、反饋學習機制等AI產品在智能會計中的應用奠定了理論與技術基礎,也為業界開展會計智能化和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邏輯與技術思路,同時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智能會計相關理論與方法。
【關鍵詞】 ChatGPT; 智能會計核算; 智能財務決策; 智能財務共享; 智能財務分析可視化; 內部控制智能化
【中圖分類號】 F23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5937(2023)12-0032-05
2022年11月,ChatGPT(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橫空出世,火爆全球,迅速成為一種現象級應用。ChatGPT對傳統行業尤其是會計行業的可能性沖擊立刻引發了學界和業界的廣泛關注與熱烈討論。ChatGPT所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必將改變世界,作為經濟社會健康有序發展的基礎性工作,會計毫無疑問將會受到全方位的沖擊與挑戰,但是現代會計作為以公司制為代表的現代商業世界的底層邏輯和記錄規則不會消亡,反而會在ChatGPT影響和驅動下進行變革與優化,創造出多模態報告、大數據分析、智能財務決策、交互式智庫、數據庫建設等一系列新的財會場景和角色,形成人機協同工作新模式和人機協同共生新局面。但是目前的相關研究多集中在概念性闡釋與ChatGPT產品本身對會計某一領域的影響上,缺少ChatGPT及其核心技術對會計智能化轉型的影響分析,亦缺少基于智能會計核心知識體系的ChatGPT應用全場景分析。基于此,本研究將從ChatGPT及其所使用核心技術的適用性和智能會計的本質入手,探討ChatGPT這一AI產品本身和相關AI技術(例如Transformer模型、自然語言處理(NLP)、深度學習等)如何有效應用于智能會計的各環節、各流程和各方面,以期為ChatGPT及其核心技術的AI產品和AI技術在智能會計中的有效使用尋找到合適路徑,從而助力會計智能化轉型和企業數字化轉型。
一、ChatGPT及其底層技術邏輯
我們知道,相較于其他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產品,ChatGPT所使用的Transformer系列模型結合了監督學習和強化學習,采用了基于人類反饋的強化學習(RLHF)訓練方法,同時運用了自監督學習訓練方法,即通過預訓練方式加人工監督進行調優,使其能夠在搜索更大量數據的基礎上理解上下文語義,提高了問題反饋的精準度、反應力和智能化程度,從而使AI演化為生成式而非分析式人工智能技術(AIGC),且更具通用性和更加平民化。
ChatGPT是OpenAI團隊研發創造,屬于AIGC應用的一部分,本質上是一種依靠大數據、大算力、強算法共同驅動的自然語言處理大模型。自1950年圖靈提出判斷機器是否具有智能性的“圖靈測試”(The Turing test)方法以來,隨著算法和技術的不斷迭代,人工智能技術雖經歷過低谷和波折,但依舊強勁發展,直至ChatGPT的“突然”面世。ChatGPT所實現的人類意圖來自機器學、神經網絡和Transformer模型即基于模板和規劃的前深度學習、根據一定范圍的數據進行參數分析的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開始模仿人類進行大量數據標記和訓練的神經網絡(Neural Network)以及對人腦學習進行重點關注的多層變換器(Transformer)等多種技術的發展與積累。其中,Transformer是ChatGPT的底層技術,它完全基于注意力機制擺脫了人工標注數據集的缺陷,模型在質量上更優,更易于并行化,所需訓練時間也明顯減少[1]。作為一種新型主流模型架構基礎,Transformer的出現迅速取代了循環神經網絡(RNN)系列變種,標志著基礎/通用模型時代的到來。
ChatGPT作為一種針對人類反饋學習的大規模預訓練模型,大體經歷了GPT-1(2018年6月)、GPT-2(2019年2月)、GPT-3(2020年5月)、GPT-4(2023年3月)四次迭代。起初GPT-1在Transformer架構基礎上進行了顯著簡化,訓練了一個12層僅Decoder的解碼器(原Transformer模型包含Encoder和Decoder兩部分)。隨后,經GPT-2到GPT-3,最終發展成為一個高度智能化的自監督模型,且經微調后的InstructGPT可將有害、不真實和有偏差的輸出最小化,更適合自然語言生成任務(NLG),其使用來自人類反饋的強化學習方案RLHF(Reinforcement Learning from Human Feedback)。最近推出的GPT-4則完全成為一個多模態預訓練大模型,具有更加強大的識圖能力、文字輸入閾達2.5萬字、準確性顯著提升、能夠生成詩歌、創意文本,實現風格變化等。ChatGPT實際上是一個增加了Chat屬性且開放公眾測試的InstructGPT衍生品,其核心技術優勢在于利用人類反饋數據系統進行了模型訓練,從而提升了人類思維的準確性。
當然,ChatGPT畢竟是基于語料庫訓練出的一個多模態模型,其輸出結果的準確性在很多程度上取決于訓練數據的規模和質量,在缺乏相關領域常識和推廣能力的前提下它仍然可能給出錯誤或似是而非的解答,而且它只能基于已有知識、通過海量參數和已有主題數據進行多任務學習,仍缺乏終身學習機制,倘若應用于會計領域,對會計這種制度性、規則性和目的性非常高的信息處理和管理工作來講可能會存在一定的缺陷。
二、ChatGPT與智能會計的內在邏輯
智能會計作為數字經濟時代會計轉型發展的方向[2-3]毋庸置疑是會計領域應對ChatGPT挑戰的不二法門,當然ChatGPT及其所使用的核心技術在智能會計領域中的應用也是促進智能會計改進與優化的時代要求,兩者之間存在必然的內在互動邏輯。
已有研究表明,智能會計是智能化技術在會計領域的深層次應用,是會計主動擁抱技術的必然結果,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與會計智能化轉型是相輔相成的。王愛國[3]指出,智能會計的本質是以數字經濟為前提、“業財融合”為基礎、人工智能為支撐,發揮大數據分析和輔助決策作用的人機共生、協同進化和管理賦能的會計管理活動。智能會計會隨著人工智能自主學習和自主意識的提高而不斷提升會計信息生成質量和效率,并促使會計工作由會計核算(主要是會計信息的生成),向會計管理(主要是會計信息的利用)轉變。在這一過程中,AI技術的應用也會從一般化或碎片化轉向系統化和生態化。續慧泓等[4]的研究表明,“弱智能”時代,智能技術的應用實例有智能識別票據、大數據全樣本分析等,而隨著機器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的成熟應用,具備自主學習能力的智能系統使得會計智能化的目標變為組織和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需在這一背景下實現智能化環境下的會計系統重構。ChatGPT面世后,部分學者也分析了其對會計工作的影響。劉勤[5]結合ChatGPT技術應用特點分析了其對會計數據處理、報表生成和分析、會計咨詢教育、風險識別和管理等工作的影響,并指出ChatGPT的誕生會使得人機協同共生模式被更多地關注。喻暢等[6]、廖錫嘉等[7]指出ChatGPT可以作為輔助工具,助力企業執行實時內部審計,并可以從更專業地理解審計報告與數據、增強審計數據分析能力、審計報告自動生成和識別欺詐行為等方面構建注冊會計師審計新范式和新路徑。
智能會計首先是會計、重點在智能,兼具會計科學、計算科學、數據科學和計算機科學的屬性[2],同時智能會計也是系統科學下的會計,從會計信息的收集、處理與使用均具有系統科學的特性,其整體設計與規劃符合復雜系統的科學特點。因此,對于ChatGPT在智能會計領域的應用,應從智能會計核心內容與整體架構去思考,不應僅局限于ChatGPT技術在會計智能化轉型中的某一方面或場景。
智能會計中的會計是指大會計,是包含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大會計,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推動下運維升級[3],其內涵十分豐富。從會計信息和數據處理的流程角度來講,智能會計的核心內容主要包括用于進行會計數據/信息收集與處理的智能會計核算系統、用于支持企業決策的外部數據采集系統、用于存儲或集成會計/業務數據并負責數據和流程標準化的智能財務共享中心(企業/財務數據中臺)、用于大數據使用(即分析、預測和決策)的智能財務決策系統、用于報表信息和分析結果呈現的智能財務分析可視化系統和用于企業內部審計(主要是內部控制)的智能化系統六個方面[8]。高等學校智能會計課程體系中與之對應的核心課程分別是《智能會計學》《智能會計核算》《智能財務共享》《智能財務決策》《智能財務分析可視化》和《智能審計學》。智能會計框架體系及邏輯關系如圖1所示。
智能會計中的各個系統是相輔相成的,智能會計核算系統形成的內部數據和外部數據采集信息系統收集的外部數據共同構成了智能財務共享中會計大數據平臺的數據內容,同時智能財務共享大數據平臺的數據結構設計為內外部數據的形成與采集提供了相應標準,并可以對數據進行預處理、存儲與管理;智能財務共享中心所存儲與管理的大數據可以借助智能化技術與數理模型用于輔助企業經營預測與決策,并通過可視化手段進行展示,即智能財務決策系統和智能財務分析可視化;智能財務分析可視化系統亦可使用智能財務共享中心所集成的大數據進行業財數據和報表分析,并進行動態直觀展示;而上述系統科學、順利的運行需要企業內部控制系統的智能化,即內部控制智能化系統,主要包括黨建活動數字化、內部環境數字化、控制活動數字化、風險評估智能化、信息溝通數字化和內部監督技術化六個方面。
智能會計系統的各子系統作用和技術實現手段均不同,其對智能化技術的要求也就不同,并且受技術限制、信息化階段系統數據標準不統一、企業會計智能化轉型起步時間和轉型范式不統一等問題的影響,各類企業智能會計實施程度也不盡相同。因此,在分析ChatGPT及其核心技術在智能會計中的應用時,既要考慮到完全智能化會計系統的應用場景,也要考慮到現階段不完全智能化階段會計系統的應用場景。
三、ChatGPT在會計數據生成和外部數據采集中的應用
眾所周知,企業數據一般包括內部數據和外部數據兩部分。而企業內部數據的重要組成部分——會計數據的生成主要依賴于智能會計核算系統,這是一個基于會計概念、會計規則,按照會計邏輯、會計循環,利用數字技術自動化實現經濟業務與會計核算一體化的計算機裝置系統,即經濟業務一發生即時完成分錄編制、試算平衡(稽核)和賬證表稅等工作,其實現過程主要包含業務數據采集和會計數據生成兩個階段。
在業務數據采集階段,目前主要有三種情況:一是對于紙質原始憑證信息可以使用OCR文本識別技術進行采集,其收集的數據為非結構化數據,識別后依賴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可將其轉化為結構化數據;二是對于電子發票信息可以直接提取為結構化數據;三是對于前端系統數據如實現核算系統自動化企業的銷售人員所填銷售數據的采集,可依據所設置的業務數據與會計科目匹配原則自動由業務數據匹配至會計數據。在這個階段,ChatGPT技術本身可以幫助企業處理大量、重復的憑證識別與結構化數據生成工作,并借助其較強的自然語言處理能力提高識別精準度。當然,會計核算經歷了手工化、電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階段,目前會計核算系統處于信息化轉向智能化的過渡階段,更多的是實現了部分或全部自動化。
在會計數據生成階段,目前業界所采用的多為強匹配方式,即通過業務人員和財會人員的共同梳理,結合會計大數據系統所采用的數據庫特點,梳理出企業業務數據依據借貸記賬法所對應的科目,并將其設計在數據庫字段中,從而可以實現業務數據一發生即可自動生成憑證的功能。這種模式可以減少錯誤率,但在前期系統構建時需要大量的人工投入,且對財會人員的數據庫知識有一定要求。ChatGPT所使用的Transformer基礎架構和反饋學習機制為完全智能化會計核算系統的形成奠定了技術基礎,我們可以設想使用其強大的自學習能力,在基于一定數量的語料庫基礎上,實現業務數據一產生即可依靠其強大算力和所預設規則自動按照借貸復式記賬法形成證賬表的相關數據,并通過試算平衡完成自校驗功能。
總的來說,對于智能會計核算系統而言,無論是ChatGPT產品本身,還是它所使用的技術模型均有助于智能會計核算效率與質量的提高,并提升會計核算智能化程度。
另外,智能會計核算系統應該是一個相對開放的系統,應該預留端口充分考慮與外部系統銜接。目前外部數據采集系統主要采集用于輔助企業決策的行業、社會中的宏觀經濟和政策數據,可從相關統計年鑒、行業網站、電商平臺等多渠道獲取,現常用手段如Python爬蟲、文本和詞頻分析等等。ChatGPT強大的上下文理解能力與數據獲取能力,可以幫助智能會計系統更準確地獲取更多、更優質的企業所需外部信息。ChatGPT在此系統的應用主要是應用該AI產品本身。
四、ChatGPT在智能財務共享中心的應用
財務共享中心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9]:一是依托信息技術,實現財務數據的集中處理和流程優化,主要實現集中核算;二是通過共享平臺實現內聯業務系統、外聯商旅和稅務系統,實現業財稅的一體化;三是借助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構建企業數字倉庫(即會計大數據平臺),融合企業內外部所有有價值數據,統籌設計、制定標準,并對數據進行存儲與管理,為企業構建以中臺架構為核心的數字企業管理及決策平臺,即智能財務共享中心階段。智能財務共享中心是融合了數字化戰略管理思維,定義企業數據標準,是智能會計核算系統與外部數據采集系統的底層邏輯。
數據平臺構建過程,需要整合企業內外部幾乎所有數據,而這一“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工作應由CFO來完成。王愛國[10]指出,CFO應以“大會計”思維來布局智能會計、以“大交叉“來建設智能會計、以”革命式“舉措落實智能會計。這就對CFO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CFO在具備財會素養的前提下,對于企業管理和數據化,甚至于智能化技術有一定的了解與掌握。ChatGPT的面世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CFO解決這一問題,其便捷精準的搜索功能,有助于CFO掌握更專業的知識,這是其一。更為重要的是,其可依據需求生成程序代碼的功能使得CFO可以更好地解決數據平臺構建與應用過程中的小故障,相較于低代碼開發平臺,其又有了一定程度的進步。ChatGPT使得AI技術更加平民化,可以做好財務人員和系統研發人員間的翻譯官,促使企業更加快速地完成數據中臺的構建,形成智能化的財務共享中心。
另外,目前大部分企業處于多系統整合向數據中臺構建的進程中,在轉型過程中,數據治理非常關鍵,尤其是對于異構數據的處理。ChatGPT的應用將有助于企業進行主數據的梳理和多源異構數據的標準化與整合,這將會促進企業數字化轉型進度。
五、ChatGPT在智能財務決策中的應用
智能財務決策是利用先進的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對會計大數據的終極應用,其主要功能是輔助企業進行各項預測與決策,從而更加科學、合理地對企業資源和生產要素進行配置,并為全面預算管理奠定基礎,從而使企業經營活動有序、持續和更加良好地開展,提升企業競爭力和價值創造能力,以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然而,目前智能會計中的智能財務決策還處于起步階段。雖有企業提出開展財務決策系統的實施,經研究團隊調研發現,更多的是基于財務分析可視化的決策分析。形成這一現狀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大部分企業的數據中臺并沒有完全形成,財務共享中心還處于第一或二階段,實現了數據的集中,但數據沒法使用,會計大數據平臺沒有搭建;二是現應用的部分財務決策模型過于簡單,只應用了機器學習的簡單模型,深度學習和神經網絡相關模型應用較少,且應用范圍也主要集中在了股票投資和財務舞弊分析等領域。這與整個智能會計的發展還處于初、中期階段有關。
ChatGPT帶給智能財務決策的沖擊與機遇在整個智能會計系統中應該是最高的,尤其是它所使用的技術模型。ChatGPT所使用的基礎模型是在深度神經網絡和自我監督學習的基礎上演化而來,其除了預測等高級特征外,還出現了情境學習的功能,并可以集中來自各種模態的所有數據信息,適用于廣泛的下游任務。而這一技術架構若應用于智能財務決策領域,將極大地促進決策模型的升級與進步,對于預測精準度將有很大的提升。并且,對于企業決策而言,其基于內部會計大數據和外部信息大數據所構建的模型本身就具有復雜系統特性,基于Transformer所構建的大模型架構有一定的適用性。
六、ChatGPT在智能財務分析可視化中的應用
智能財務分析可視化主要包含兩方面內容,一是對于業財數據和報表分析與可視化,二是對于智能會計決策結果的展示,目前智能財務分析可視化的應用主要集中于第一個方面。現階段,智能財務分析可視化常用的工具有PowerBI、ExcelBI和Tableau等,大多為成熟的商業軟件。ChatGPT的應用可以有助于該系統進行前端數據的處理。
財務分析可視化除相應商業軟件的使用外,還可以通過Python等程序語言來實現,如matplotlib包的調用。ChatGPT的生成式屬性使得程序代碼與人工智能技術更加易于使用,其平民化的特點可能會對部分成熟商業軟件形成沖擊,同時在具備更大量的財務分析可視化語料庫后,ChatGPT所生成的產品可能會更加精美與直觀。
七、ChatGPT在內部控制智能化中的應用
企業內部控制智能化目前處于建設階段,業界對于其沒有準確定義,但其在智能會計系統中是非常核心的部分,是其他系統順利運作的保障,也是實現企業內部監督與審計的關鍵之處。研究團隊調研發現,目前黨建活動數字化在國資委企業建設較好,內部環境數字化與信息溝通數字化基本處于單點完成狀態,而控制活動、風險評估和內部監督的數字化與智能化程度還處于剛剛起步階段。
ChatGPT或將對內部控制智能化起到促進作用。企業員工使用AI技術成本的下降會促進數字化內部環境的形成,員工的數字素養與數商也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信息溝通數字化水平也會得到提升。內部控制智能化程度,在很大程度上會取決于會計核算系統和會計決策系統的智能化程度。ChatGPT及其相關技術對上述兩個系統的促進作用,會間接提升內部控制系統的智能化程度。
八、結語
以ChatGPT為代表的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的誕生屬實給傳統行業帶來一定的沖擊,但在智能化時代,如何擁抱新技術,利用新技術是學界和業界更應關注的問題。智能會計作為傳統業擁抱新技術的代表,在面對新產品和新技術誕生時,更應及時分析其可用性與適用性。本研究正是基于這一背景,結合ChatGPT技術特點和智能會計本質,在充分分析技術發展脈絡和智能會計各子系統功能與特點的基礎上,對ChatGPT及其所使用的技術模型在智能會計各系統的可使用情況進行詳實分析。
研究表明,ChatGPT應有助于會計人員更加快速地使用人工智能技術、適應智能會計的發展。但基于ChatGPT在會計數據特征及保密性等方面的要求,目前階段ChatGPT這一產品應用于智能會計核心工作的可能性不大,但其所使用的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尤其是Tranformer系列模型對于推動智能會計發展會起到較大作用,尤其是在智能會計核算與智能會計決策領域的使用。
本研究提出了ChatGPT這一智能產品與其所使用技術在智能會計系統的應用領域與范疇,但受篇幅限制并未對具體應用細節與技術實現展開詳細討論,可將此部分內容作為智能會計的進一步研究方向。此外,本研究對于智能會計核心架構的梳理和ChatGPT及其核心技術模型在智能會計中的應用研究,也為后續其他人工智能產品與智能化技術應用于智能會計與數字企業領域奠定了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1] VASWANI A,SHAZEER N,PARMAR N,et al.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J].arXiv,2017.
[2] 王愛國.智能會計:會計轉型發展的方向[J].會計之友,2020(9):2-5.
[3] 王愛國.再論智能會計——兼談智能會計的科學屬性[J].財會月刊,2021(21):54-62.
[4] 續慧泓,楊周南,周衛華,等.基于管理活動論的智能會計系統研究——從會計信息化到會計智能化[J].會計研究,2021(3):11-27.
[5] 劉勤.ChatGPT及其對會計工作的影響探討[J].會計之友,2023(6):158-161.
[6] 喻暢,程平.ChatGPT助推內部審計由事后轉向事前[N].中國會計報,2023-02-24.
[7] 廖錫嘉,程平.ChatGPT或將構建注冊會計師審計新范式新路徑[N].中國會計報,2023-02-17.
[8] 王愛國,李瑞雪,楊傲君.智能會計如何促進企業數字化轉型——一個有調節的中介效應模型[J].會計之友,2023(4):112-118.
[9] 賈小強,郝宇曉,盧闖.財務共享的智能化升級[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20.
[10] 王愛國.CFO在智能會計發展中應把控三大問題[J].會計之友,2021(13):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