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淑梅出生于1937年,山東巨野人。在60歲之前,用她自己的話來講,一心想的就是怎么活下去。在那個時代,不認識字很正常,姜淑梅也沒覺得有什么不對。但老伴的突然離世,讓姜淑梅難以釋懷,整夜整夜的失眠。女兒勸她學習、認字,希望以此分散母親的注意力,樂觀地生活下去。
一開始,姜淑梅是拒絕的,她認為自己已經過了大半輩子了,不想再去折騰,再加上自己滿心都是對丈夫的思念之情,根本就沒有什么心情去學習、認字。但是慢慢地,她迷上了學習,整個人都不一樣了,從過去的沉默變得愛說話了,抓到人就聊個不停,講自己的經歷。在女兒的鼓勵下,姜淑梅開始把自己的經歷、自己所知道的故事寫下來。
這一寫,就開始了姜淑梅的勵志人生,她從一個大字不識的普通人一躍成為作家。2013年10月,75歲的姜淑梅出版第一部作品《亂時候,窮時候》,得到了中央電視臺“讀書”等欄目的專題推薦。
60歲學識字,75歲學寫作,80歲學畫畫。到了82歲,她已寫下近60萬字,畫了上百幅畫,出版了5本書。面對外界的稱贊,姜淑梅說:“不怕起步晚,就怕壽命短,年輕人不怕起步晚,千萬別偷懶,不下真功夫,學不來真本事。”之后,姜淑梅又開始練書法了。她有一個理想:“等我老了的時候,要成為四個‘家——作家、畫家、書法家、老人家?!?/p>
◆素材解讀
蕭伯納說:“如果僅把年少時的時光當成是年輕的,那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比蓊仌驗闀r光而蹉跎,但是夢想不會因為年齡而終止。姜淑梅60歲才開始認字,她對人生有追求,對文學有熱愛,這種積極追夢的態度,不就是少年的模樣么?姜淑梅用自己的故事,真正實現了“活到老,學到老”的理想人生。她像一束光,不僅照亮了自己的晚年,也溫暖了別人。她的人生經歷告訴我們,喜歡了就去做,任何時候都不晚,只要保持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那么人生隨時可以重啟。
◆適用話題
積極生活 追尋夢想 勵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