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俊紅,蔡良音
1 上海百佳婦產醫院藥劑科,上海 201105;2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吳淞醫院藥劑科,上海 200940
硝基咪唑類抗菌藥物是一類人工合成的抗菌藥物,通過抑制細菌和原蟲的DNA 合成而發揮殺菌、殺蟲作用;主要作用于厭氧菌、原蟲、滴蟲等,具有抗菌譜廣、殺菌作用強、療效好的優點,常用于預防或治療由厭氧菌引起的感染;臨床廣泛應用于婦產科、口腔科、骨科和重癥監護室等科室,且常與頭孢菌素(如頭孢呋辛)聯合應用于厭氧菌與需氧菌的混合感染[1-4]。目前臨床常用的硝基咪唑類藥物有:甲硝唑(metronidazole)、替硝唑(tinidazole)、奧硝唑(ornidazole)、塞克硝唑(secnidazole)以及國內批準上市的1.1 類創新藥嗎啉硝唑(morinidazole)[5-9]。
對于有難產、胎兒窘迫、孕期合并癥或并發癥的孕產婦,剖宮產手術是挽救母嬰生命的一種常規且重要的手術。隨著圍產醫學的發展,剖宮產手術的安全性不斷提高,隨之而來的是剖宮產率在世界各國迅速升高。我國的剖宮產率從20世紀60年代的5%左右上升到90年代初的20%;且近20年來,呈現持續上升趨勢。國內多數醫院的剖宮產率在40%~60%之間,個別醫院甚至高達70%以上。與此同時,剖宮產術后并發癥增加,如術后發熱、術后感染率上升,若不及時控制,可能引起敗血癥而危及生命[10-12]。
硝基咪唑類藥物在預防和治療剖宮產術后發熱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國內外文獻報道較少[13]。隨著臨床應用,其耐藥性越來越突出,而嗎啉硝唑作為國內批準上市的1.1 類創新藥受到人們的關注[14-17]。本研究主要比較嗎啉硝唑和奧硝唑聯合頭孢呋辛在剖宮產手術后發熱患者中的療效和安全性,以期為臨床應用提供參考依據。
回顧性選取 2021年1~12月在某院剖宮產術后發熱患者的病例資料104 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藥物不同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52 例。對照組(奧硝唑組):年齡 25~38 歲,平均年齡(31.5±3.2)歲;研究組(嗎啉硝唑組):年齡22~39 歲,平均年齡(30.5±2.8)歲。兩組患者年齡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剖宮產手術24h 后,體溫>38℃者。②白細胞計數>10×109/L 者。
排除標準:①心、肝、腎功能嚴重障礙者。②存在全身性基礎疾病者。
研究組:靜脈滴注嗎啉硝唑氯化鈉注射液(江蘇豪森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0022,規格100ml∶0.5g 嗎啉硝唑與0.9g 氯化鈉)0.5g,bid,聯合靜脈滴注注射用頭孢呋辛鈉[Esseti Farmaceutici S.r.l.,國藥準字HJ20160012,規格0.75g(按C16H16N4O8S 計)]1.5g,bid;對照組:靜脈滴注奧硝唑氯化鈉注射液(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634,規格100ml∶奧硝唑0.5g 與氯化鈉0.9g)0.5g,bid,聯合靜脈滴注注射用頭孢呋辛鈉1.5g,bid,療程均為3 天。
(1)評價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指標,包括體溫下降情況、白細胞計數及肝腎功能評價指標。記錄兩組患者體溫情況:①正常:口腔體溫36.3℃~37.2℃。②不正常:超過37.2℃。記錄兩組患者白細胞計數情況:①正常:4×109~10×109/L。不正常:10×109/L以上。記錄兩組患者肝腎功能情況。肝功能的評價指標(谷丙轉氨酶):①正常范圍:0~40U/L。②不正常范圍:40U/L 以上。腎功能的評價指標(肌酐清除率):①正常范圍:80~120ml/min。②不正常范圍:低于80ml/min 或超過120ml/min。
(2)記錄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惡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不良反應。
采用 SPSS 22.0 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學分析[18]。計量資料以±s 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具有統計學差異。
給藥后,研究組有50 例、對照組有43 例患者體溫下降到正常范圍;研究組有50 例、對照組有43 例患者白細胞計數正常;研究組和對照組均無肝腎功能異常情況(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n=52,n(%)
研究組有2 例出現胃腸道不良反應;對照組有4 例出現胃腸道不良反應;研究組總不良反應發生率(3.85%)低于對照組(7.69%),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52,例
隨著醫學的發展,剖宮產手術逐漸受到世界各國臨床的重視,對于難產、胎兒窘迫、孕期合并癥或并發癥的孕產婦,剖宮產術是一種有利選擇,在挽救孕產婦和新生兒生命中,發揮著巨大作用。但目前剖宮產率居高不下,剖宮產術后的并發癥也日益復雜和嚴峻。其中術后感染、術后發熱最常見,如果治療不及時、措施不恰當,容易導致敗血癥及全身感染,從而危及生命,給患者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因此,臨床多采取藥物預防或治療剖宮產術后的發熱,常用藥物為硝基咪唑類抗菌藥物聯合頭孢菌素類藥物[19-21]。
硝基咪唑類抗菌藥物作為臨床最常用的抗厭氧菌藥物,破壞DNA 雙螺旋結構造成DNA 降解,起效快、抗菌作用強,但易產生藥物耐藥,因此選擇一種安全高效抗厭氧菌藥物治療方案已成為臨床急需解決的問題。嗎啉硝唑是我國自主研發的1.1 類創新藥,是治療厭氧菌感染的良好選擇,已經在臨床廣泛應用,并積累了大量的臨床病例,在確保抗菌活性并抑制耐藥菌的形成方面有優勢[22]。
本研究結果表明,兩組患者在給藥后體溫正常和白細胞正常方面比較有統計學差異。造成差異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嗎啉硝唑是新型第3 代硝基咪唑類藥物,通過分子中的硝基,形成自由基或氨基,與細胞相互作用,降低細菌在機體內活性,從而殺死細菌。兩組患者在肝腎功能影響方面比較無統計學差異,提示不影響肝腎功能。在造成胃腸道不良反應方面,研究組有2 例出現不良反應,對照組中有4 例出現不良反應,具有統計學差異。
本研究的的不足和局限:①沒有比較和分析兩組間的藥物經濟學成本,未來還將開展更多研究。②由于使用療程僅有3 天,未來兩組間的藥物不良反應比較還需要更多的試驗來驗證。
綜上所述,與奧硝唑相比,嗎啉硝唑聯合頭孢呋辛在預防或治療剖宮產術后臨床效果更好,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更低,可以更快恢復體溫正常值、降低白細胞計數、縮短住院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