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軍區第五幼兒園 唐 蓉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要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立足兒童視角,結合我園的實際情況制訂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牽手對口的小學,以藝術教育為切入口,協同家長,多方互動,研教結合,扎實推進幼小銜接工作,從身心、生活、社會和學習四方面助力幼兒盡快適應小學生活。
根據《幼兒園入學準備教育指導要點》的精神,我園致力于營造適宜的戶外和室內環境,更好地形成幼小科學銜接的教育生態。在戶外環境創設時,為幼兒開展混齡戶外游戲活動提供豐富器械,讓中、大班幼兒能夠相互學習、相互討論共同游戲。給予小年齡幼兒模仿學習的機會,同時讓大年齡幼兒的責任感與自信心得到進一步提升;開展勞動活動,鼓勵幼兒到種植園參與勞動,為種植區清理雜草,整理地上的枯枝敗葉,增強幼兒的責任心與服務意識;重視戶外建構游戲環境的暗示作用,通過場地設置、材料投放等引導幼兒學會合作完成搭建任務,增強其任務意識;營造濃厚的探究氛圍,讓幼兒園的各種植物,芭蕉樹、竹子、石榴樹、桂花、銀杏等都成為幼兒們樂于探究的對象,培養幼兒好奇心、專注力、觀察力等優秀的學習品質。
在室內環境創設中,合理布置幼兒一日生活作息時間表、天氣預報操作墻、值日生安排、班級公約等,幫助幼兒能較快適應小學的作息和生活。積極改善區角環境,減緩幼小的銜接的“坡度”,如在生活區,為了培養幼兒初步的時間觀念,進餐時在桌子上擺放電子鐘,讓幼兒記錄自己的用餐時間,這樣做不僅能鞏固幼兒對時間長短認識,同時對個別用餐拖拉的幼兒起到了很好的提醒作用;在語言區,投放的材料讓幼兒有“沉浸式”的體驗并愿意討論、分享生活和游戲中的趣事,同時幫助幼兒養成注意傾聽不打斷他人談話的好習慣;在數學區,投放以數為主的材料,引導幼兒運用數數、排序、簡單的統計和測量等數學方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在前書寫區,創造條件讓幼兒用圖畫符號為班級活動制作標識,對幼兒出現自發的書寫行為,教師要及時進行正確示范,保護幼兒對書寫的興趣。我們所做的這些都是為了讓幼兒在環境中浸潤體驗,在游戲中探索發展,為進入小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班級主題活動源于小學生來園和大班幼兒互動的契機,大班幼兒對小學生的“隊標”,以及書包表現出極大的好奇心與興趣,因此生成了“競選小班長”和“書包里的秘密”的班本主題活動。
在“競選小班長”活動中,從前期的經驗調查、職責分配、競聘競演到最后幼兒自主投票選出心目中的“小班長”。幼兒從安全、生活、游戲、體育、紀律和學習等方面探究“小班長”的職責分工;幼兒自己設計“小班長標牌”,通過投票選擇出了代表各個小班長的標記。“看,這是我們設計的小班長標牌!”——有了小班長標志牌,幼兒們都躍躍欲試爭當小班長,可是全班只有六位小班長,請誰先來擔任呢?幼兒們通過演講、評選、投票的方式,公正地選出小班長。整個活動幼兒們都積極參與,既鍛煉了幼兒的膽量、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自信心以及責任感,又滿足了他們為集體、同伴服務的愿望,也在無形中鍛煉了幼兒的社交能力,激發了幼兒對小學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在“書包里的秘密”主題活動中,幼兒們選出了他們對于小書包最感興趣的五個問題:書包里的秘密有哪些?小學生的書包和自己的書包有什么不同?小學生的書包里究竟要放些什么?書包為什么是大力士?如何整理書包?幼兒們在探究小學生的書包有哪些部分組成,里面要放哪些物品,熟悉書包的各種功能,與此同時在活動中幼兒學會了整理書包等文具用品,為進入小學做好充分準備。
以藝術活動為突破口,在美術活動室內,我們為不同年齡段的幼兒提供適宜的、豐富的美術操作材料,教師運用“單項深度法”進行深入持續性探究,通過“深度”觀察,在幼兒感興趣的多種活動材料、方式的線索中,通過高質量的“師幼互動”,不斷豐富材料內容,滿足幼兒探索的需要,讓幼兒對活動充滿興趣,提升幼兒審美情趣、專注力、好奇心等優秀學習品質。
緊扣游戲精神、尊重幼兒發展規律的大型藝術活動是課程的延續。幼兒天生就是藝術家,我園的藝術活動并非給予幼兒碎片化的審美知識,而是喚起幼兒身體感官與作品的直接相遇,讓幼兒在這些審美活動中直接地獲取基本生活的經驗,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親身體驗等方式積累經驗,愉悅身心,為幼兒入小學做好全面準備。
為了科學系統地開展科學幼小銜接工作,我園與對口小學簽訂結對協議,本著協議精神,認真開展各項銜接工作。
1.請進來
我園邀請小學教師來園觀看幼兒園大班籃球操和校園環境,實地感受體驗幼兒園的課程特色以及在幼小銜接方面的具體做法。
2.走進去
幼兒園老師走進小學校園開展互動研討活動。通過觀摩思考、研討交流,聽取小學關于“如何緩解大班家長入學前的焦慮”的經驗分享,共議“入學準備期”和“入學適應期”的困惑等。
邀請從幼兒園畢業的小學生代表向大班幼兒介紹豐富多彩的小學生活,大班幼兒則準備了與上小學相關的問題向小學生請教。小學生們從回憶幼兒園生活開始,向弟弟妹妹們介紹了書包文具的用法、示范了小學生上課的坐姿、必練的體育項目跳繩等,通過哥哥姐姐們分享的小學生生活,使得幼兒們對小學的憧憬及向往之情又增加許多。
每學期我園都會根據課程的設置,組織大班幼兒參觀小學,熟悉小學的學習環境、觀摩小學各個活動室、大課間活動、了解小學生的作息時間安排、學習情況、聽小學生上課等,從而進一步感受小學生活。


通過視頻會議、家長園地、微信公眾號等形式,向家長推介國家頒布的與幼小銜接有關的文件,與家長共同探討科學幼小銜接的內容、方式及措施。發放調查問卷,了解家長當前的困惑和實際需要,通過專家引領,力所能及地幫助家長答疑解惑,讓幼兒真正實現從幼兒園向小學的平穩過渡。
幼小銜接是一個“相向而行”的過程,只有家、園、校三方銜接、園校相融,才能更好地促進幼兒的發展與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