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常福
(赤水市大同片區水務站,貴州 赤水 564702)
水資源是人們生活及生產中不可缺少的一項資源,同時也是人們生存的基本條件。飲用水安全會影響人們的生命健康,當前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管理中依然存在較多的問題,這使得管理效果受到了影響。這就需要認真分析工作中的問題,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改善和解決,不斷提升工程建設管理水平,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高效運行提供保障。
第一,建設任務重。當前很多農村飲水的安全性無法得到保障,雖然在農村飲水安全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運用的模式落后。部分地方雖然增加了資金投入,加大了工程建設的力度,然而獲得的成果有限。第二,暴露的問題多。工程建設資金有限,配套資金無法及時、完整到位,導致工程建設質量和效率受到了消極影響。此外,水源保護同樣是一個重要問題,工程規模較小,總體效益不理想,且產權模糊,并未建立健全的水質檢測服務體系,使得保護工作沒有清楚的主體,責任無法落實到位。第三,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階段組織比較特殊。由于工程包括設計規劃和管理等內容,具有較強的專業性,需要各專業相互配合。要求參建單位應該協調合作,以項目合作為工作紐帶,建立健全組織機制,實現分工明確,清楚劃分權力和責任。
首先,有利于確保居民身體健康。被污染的水質中易感染病毒及細菌,如果被居民飲用,會引發一些疾病,比如霍亂、傷寒和痢疾等,甚至會致癌,嚴重危及到居民的生命安全。要想確保居民健康,就要飲用清潔衛生的自來水,從而降低疾病的發生概率。因此,加強農村飲用水安全工程建設和管理,能夠更好地發揮出工程的作用,提升居民飲用水安全性。其次,可以提高農民收入。在部分缺水的農村地區,很多居民依靠挑水解決飲水問題,而建設農村飲用水安全工程,能夠逐漸緩解和解決這一問題,減輕農民的負擔,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發展農業或其他經濟方面,從而提高農民收入,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最后,有利于建設和諧農村。通過建設和管理農村飲用水安全工程,能夠促進工業、農業及畜牧業發展,建立和諧農村。
國內農村水環境污染和農村供水安全具有分散性的特點,這使得供水安全工程建設資金投入大且難度高。資金通常是各級縣政府和群眾自覺籌資,政府為工程建設投入的資金不能全部到位,同時因為農村經濟水平較低,居民收入有限,居民籌資建設工程難度較大,這導致工程建設資金有限,也限制了工程建設的發展。特別是地方偏遠、經濟水平較差的農村地區,工程建設、維修及維護投資較多,對當地村民的挑戰較大,限制了工程的建設。
國內很多農村設置了飲水安全工程設施,旨在為村民提供服務,然而經營及管理不理想,且工程工作人員存在以權謀私的問題,并未及時做好設備保養工作,使得設備老化問題嚴重,影響了水質安全。另外,工程建設地址選擇不合理,比如工程建設在工業企業污水排放處等,因為長時間被污水滲透,地下水被污染,影響了工程水質。工作人員沒有認真地勘查現場,施工方案缺乏科學性,導致施工中需要經常改變方案,影響了工期。工作人員不及時維修及管理,使得居民在使用及飲水中產生斷流的問題,缺乏完善的管理機制,設施不夠靈活,影響了工程作用的發揮。
對農民而言,其更關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支出,因為缺乏較強的用水意識,居民只在做飯時使用安全干凈的水資源,其他方面依然沒有做出改變,導致用水范圍分散。且水資源傳輸中會損耗管道,管道維修費用較高,居民對于這方面的投入缺乏積極性,限制了農村用水經營管理工作的開展。
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應該注重農村飲水工作,設置工程管理領導小組,由政府帶頭,其他職能部門參與,比如物價、水利、衛生、公安、水政、供電以及鄉鎮等,將影響居民生命健康安全及利益的農村飲水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同時政府需要出臺有關的管理方法,相關部門及單位應全面發揮自身作用,構建完善的社會服務化體系,從而為強化及約束農村供水的運行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礎。
當前人們對工程建設的要求不斷提升,使得工程建設管理投入日益增加,因為價格上漲,部分設備價格提高。然而因為工程建設并未加入預算中,這導致工程建設成本增加,后續管道保養同樣需要投入資金,后期計劃的成本會逐漸增加。工程長期維修會產生資金分配不均的問題,工程建設資金投入緊張,工程建設的管理人員需要合理地評估建設所需的資金,科學地配置資金,從不同方面增加投入,為工程建設的管理工作開展提供保障。
首先,保證地區生態環境和諧發展。其次,優化及健全管理制度。再次,制定可操作性較強的目標,確保建設目標與長遠目標相符。最后,將政府出資及居民籌資進行有機結合,為工程建設管理提供資金。
為了優化宣傳工作的效果,有關部門及人員需要采取多元化的宣傳方式,除通過電視、報紙等途徑宣傳之外,還可以運用信息技術,為居民宣傳農村飲用水安全工程建設的重要性、范圍、用途、維護、管理等知識。從而逐漸提升居民的認知水平,促使居民形成用水安全意識,自覺參與工程建設的籌資和管理中,共同促進工程的建設及發展。此外,還需要對相關工作人員開展安全宣傳工作,如水利員等,管理人員需定期對人員實施培訓,培訓結束后組織考核,檢驗培訓效果,不斷提升人員的工作能力,所有建設人員需持證上崗,逐漸優化工程建設的設施。
所有供水站需要構建健全的管理運行機制,采取站長負責制,全面落實有關管理制度,如維修、值班、供水以及收費等,將任務落實到個人身上,承包到戶,簽署目標管理責任狀,落實好年度考核工作。水務局應該嚴格監督和檢查所有供水站的運行管理狀況。水政監察及衛生部門應該加強水源保護工作,監測水質,構建健全的取樣及監測制度,確保樣本的可靠性,以免影響監測結果,保證水質符合要求。
現階段,工程建設一般運用分區域管理方式,即結合水源區域情況,有針對性地布置工程設施,如聯村供水模式、集中供水模式等。前者就是在水源和水質條件較好的地方,同時建設多個工程,運用供水自動控制裝置,集中化管理工程;后者是在地下水集中區域,以一個區域作為核心,向周圍擴散,解決周邊農村用水問題。
在工程建設管理中,為了促進相關工作的有序開展,需要構建健全的責任制,清楚劃分人員責任,便于產生問題后能夠及時解決問題,并且追究人員的責任,督促有關人員增強責任感。除此之外,需要設置單獨的建設及管理部門,安排專業人員負責管理工作,促進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
各供水站需要遵循高效運行原則,加大管理力度,節省能耗和成本,減少管理及運營費用。農村供水具有公益性,對此,應該和供電部門交流降低電價標準,實施農業灌溉電價;全面發揮政府的政策作用,引入市場機制,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工程建設及管理,形成有效的運行機制;爭取國家項目資金投入,落實好水廠信息化試點工作,建設水質檢測中心、化驗室等,促進工程的穩定、安全運行,充分發揮出工程應有的效益;積極爭取農村舊管網更新改造項目,加大改造力度,優化供水困難的情況,申請把每年的舊管網維修費用納入預算范圍。政府可以設置專項資金,為折舊維護、大修提供資金保障,完善資金管理機制。
綜上所述,合理開發及保護水資源是所有人需要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屬于一項民生工程。做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的管理工作,促進工程穩定運行,有利于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優化農村居住環境,提升農民生活質量。在工程建設管理中,只靠相關部門和人員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所有群眾參與進來,創設良好的社會環境,促進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有效運行,充分發揮出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