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超
(貴州省思南縣鸚鵡溪鎮交通管理站,貴州 思南 565100)
公路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通過全方面推動我國農村公路建設,對區域經濟的穩步、健康發展起到良好促進作用,讓農村消費水平得到更好改善。結合當前時期我國農村公路項目養護管理工作的具體情況可得知,在日常的養護管理環節仍然存在很多問題,為保證公路的養護管理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本文主要探討公路日常養護和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大部分地區的農村公路項目具備覆蓋面較大、路線較長等特點,故公路的維修養護難度很大。雖然政府部門已經頒布相關養護政策,但是因為缺乏充足的資金,農村公路日常養護與管理工作面臨很大困難。同時,因為缺乏資金,養護部門所制定的公路養護和維修計劃無法全面落實,錯過了最佳的養護時間,縮短了公路的實際使用壽命,進一步降低了公路的服務品質,給廣大農村居民的出行帶來諸多不便。
根據當前階段農村公路工程的養護管理情況得知,很多管理人員自身的養護管理意識過于薄弱,對公路的日常養護和管理缺乏足夠的重視,出現了很多問題,在此種錯誤理念下,我國農村公路的養護和管理水平不斷下降。另外,超載與超限車輛的不斷增多,不但會加快公路的碾壓破壞速度,而且給人們的日常通行帶來很多負面影響。
在公路交通當中,安全事故特別常見,最近幾年來,由于農村公路的養護管理人員缺乏良好意識,交通執法人員的數量不斷減少,在部分地區,出現了一人負責多條公路執法的現象,故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明顯提升。與此同時,結合農村公路的養護現狀可得知,發生超載和超限等現象,也會顯著增加各類安全事故的風險。部分地區的農村公路存在很多的急彎陡坡與臨水路段,由于缺乏完整的安全防護措施和警示標牌設置不合理,農村公路運行期間的安全風險逐漸增多,給農村公路的安全、穩定運行帶來嚴重的影響。
農村公路的養護管理機制不完善,存在較多的缺陷,給公路的正常養護和管理帶來很大影響。比如,在某大型農村公路工程之中,由于缺乏完善的養護管理機制,公路的養護質量和效率嚴重下降,給廣大居民的日常出行帶來很多負面影響。
充足的資金投入,針對農村公路項目的養護管理來講特別重要,因為資金投入的嚴重不足,部分地區的公路工程在建設施工和日常的養護管理環節面臨很大的困難。為更好滿足公路的養護和管理需求,有關部門需采取多種渠道,加大資金的籌措力度,根據農村公路的養護管理情況,為其提供良好的物質基礎。當地的政府部門還要根據農村公路的養護和管理需求,充分發揮自身影響力,有效調動社會資金,全面吸引更多的優質企業加大資金投入,真正達到全面提高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質量的目的。對于農村公路的養護管理項目來講,為保證資金得到良好的利用,有關部門可直接設置專項資金,在沒有特殊情況下,此項資金不會被應用到其他項目當中。
當地政府部門和施工單位在平時工作中,要詳細記錄農村公路的實際運行情況;在養護管理工作前,還要制定出合理的養護方案,預測農村公路項目養護與管理環節可能會出現的問題,提前制定出完善解決方案;在進行公路養護與管理宣傳期間,還要采用科普方式,幫助廣大群眾充分認識到加強農村公路養護與管理的重要性,在潛移默化之中提升群眾的公路養護管理意識。在開展農村公路的養護管理工作前,有關部門還要結合農村公路的具體運行情況,制訂詳細的工作計劃,確保公路的日常養護管理可以更好滿足具體要求。農村公路養護人員要確定公路路面破損位置,并按時開展檢查,制定出完善的養護管理方案,防止農村公路日常養護和管理期間出現較多問題。在制訂具體工作計劃的過程當中,公路養護技術人員、管理人員、設計人員等,均需參與其中,工作人員根據以往工作經驗,提出具體意見,保證農村公路的養護和管理計劃更為完善、合理。
在農村公路的養護管理工作期間,養護人員需要加大安全管理力度,避免公路在后續運行期間出現嚴重的質量問題。為避免超載與超限車輛駛入農村公路當中,當地政府可以在各自的轄區內部,農村公路的出口與入口位置,分別設置限高與限寬等設施。此外,如果是由于路面結構層不穩定,或者路面材料質量不達標而引起的側向位移,在實際修補過程當中,施工人員需要將農村公路路面面層徹底清除,并結合路面破損情況,采取翻漿治理方法,回填適量的瀝青混合料,將封邊進行壓實。
針對農村公路路面局部凸出和開裂現象,主要是由擁包引起的,如果處理不及時,不但會嚴重影響農村公路路面的使用體驗感,而且容易誘發多種病害,顯著增加農村公路路面維修成本。為此,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式修補路面擁包:第一,若農村公路病害路段出現較為嚴重的擁包現象,但路基比較穩定,出現此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面層瀝青用量過多,同時細集料較為集中。在實際處理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將擁包部位有效清除,然后銑刨4cm 厚度的瀝青混合料,現場清理完畢后,施工人員需要在路面底層均勻涂抹一層改性乳化瀝青材料,在其周圍涂抹高分子雙面黏合劑,采用瀝青混合料進行有效回填。第二,如果病害路段出現較為嚴重的擁包現象,同時路面基層穩定性較差,可能是由于公路路面基層局部的實際含水量超過規定標準要求,公路面層和基層沒有完全結合,在實際修補過程之中,施工人員需要將次部位路面的被破壞基層徹底挖除,然后鋪設一層改性乳化瀝青,在側壁均勻涂刷一層高分子雙面黏合劑,利用瀝青混合料進行回填施工。
完善既有的管理機制,可以為農村公路的日常養護和管理提供重要的保障,讓工作人員在開展有關工作時,更為規范化。養護單位需要對既有的管理機制進行大力完善,并對原有的工作形式和管理機制進行優化,讓管理人員可以更好了解自身工作職責,提升農村公路的養護管理質量和效率。同時,養護管理人員還要全面履行自身職責,將平時的養護管理工作,及時納入各項考察當中,在提高農村公路養護效果的同時,不斷提升工作人員日常行為的規范性。
2.5.1 路面裂縫成因
在農村公路運行期間,路面裂縫病害最為常見,一般來講,農村公路路面裂縫病害主要分為兩種,分別是橫向裂縫與縱向裂縫,路面橫向裂縫受溫度應力影響較大。由于晝夜溫差較大,路面裂縫出現大面積蔓延,由于時間的不斷推移,農村公路原材料出現嚴重老化,路面出現較多橫向裂縫。農村公路路面縱向裂縫主要是由施工不規范引起的,比如,公路地基施工質量不達標,或者路基填土施工不均勻等,均會引起路面縱向裂縫,特別是在舊路基改造期間,在路基加寬環節,若土質處理質量不符合規定要求,農村公路路面容易出現大面積的縱向裂縫。
2.5.2 路面水損成因
外界降雨滲入到農村公路路面結構當中,會對公路產生一定程度破壞,使得路面出現比較多的坑槽病害,此類病害深度超過2cm。與此同時,農村公路路面在具體運行期間,受到水損害的影響,容易出現麻面,外界降水從路面空隙當中滲入,以水汽或水膜形式體現在路面上,導致公路水泥與礦料之間的黏結力不斷下降,容易發生相互脫離的現象。此外,外界降雨滲入到公路面層之后,面層與基層之間的黏結性下降,車輛在剎車的過程當中,會產生比較大的剪切力,導致面層與基層徹底分離,嚴重影響道路車輛的安全行駛。因為長時間受到水的浸泡,農村公路基層會出現比較多的泥漿,受到外界作用力的影響,泥漿自裂縫內部冒出,縮短農村公路的運行壽命。
2.5.3 路面車轍成因
道路在車輛的長時間的碾壓作用下,會出現大面積車轍。一般來講,農村公路路面車轍可分為三種類型,分別是磨耗型、結構型與失穩型等,出現此類病害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質量不達標、外界溫度過高等。結合大量的實地調查數據可以得知,越來越多的農村公路表面均具有車轍病害,其破壞程度不同,但是,若長時間沒有養護,情況會惡化。為有效減小路面車轍病害帶來的影響,相關人員需要樹立正確的預防意識,一旦發現農村公路路面存在車轍病害跡象,需要及時治理,從根本上減小路面車轍病害帶來的不利影響。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對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進行合理性分析,例如適當加大資金的投入、強化養護意識、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完善管理機制、明確路面病害類型與成因,故可以為有關人員提供一定借鑒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