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勝 梁奔
摘 要 土壤質量綜合等級直接關系到土地的綜合利用效益。為給當地生態文明建設、土地利用規劃、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等提供科學依據,以風景名勝區所在的江西省龍南市橫崗村為研究對象,進行了土地自然性狀與農業生產環境調查、土壤養分豐缺評價及土壤環境質量評價,發現研究區的土壤質量地球化學綜合等級以中等水平為主,土壤環境質量綜合等級呈現輕微污染的狀態,富硒土壤分布廣泛。基于土壤質量情況,提出了大力發展富硒果品種植業、農業旅游觀光與農家樂結合發展、大力發展富硒蔬菜品牌等土地綜合開發利用建議。
關鍵詞 土地調查;土壤質量;開發利用;江西省龍南市武當鎮橫崗村
中圖分類號:S151.9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03.039
土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自然資源之一。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的逐漸加快,農用地土壤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因此加強農用地土壤調查評價,為農業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是當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焦點[1]。本文通過在風景區所在地的橫崗村開展土壤質量調查與評價工作,查明土地(耕地)肥力質量、環境質量、健康質量現狀,可為地方政府實現土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管護提供數據支撐,為生態文明建設、土地利用規劃、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等提供科學依據,對指導研究區走旅游經濟+生態農業綜合發展的道路、提高土地綜合利用效益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1 ?研究區概況
本次調查研究以江西省龍南市小武當風景名勝區所在的橫崗村為對象,重點調查橫崗村農用耕地,按調查區內耕地和果園分布情況,劃分為3個重點調查區,分別為調查區的北部、中部和南部區域,重點調查面積4.83 km2。研究區主要種植作物有蔬菜、獼猴桃、鷹嘴蜜桃等,當地旅游業的發展給農作物的銷售帶來了一定的便利。但由于過分追求經濟效益,種植戶往往會過量或不合理施用復合肥料、農藥等投入品,對表層土壤質量具有一定影響,因此需要加強農用耕地土壤調查分析和開發利用。
2 ?農用地土壤地球化學調查
2.1 ?樣品采集
樣品采集選擇在上茬作物收獲以后、下茬作物尚未施用底肥和種植前進行。野外采樣時,根據土地利用現狀圖斑上的預布點采樣,采用奧維導航軟件及手持GPS導航功能進行樣點導航和定位[2]。確定采樣位置后,以中心點為準,向四周輻射20~50 m確定分樣點,用GPS定位,并在調查田塊中選取代表性圖斑地塊采集5個樣點等量混合成1個樣品。樣品采集自耕作層(0~20 cm)土壤,使用不銹鋼鏟直接采取,去除碎石、雜物后,每個樣點至少采集2 kg樣品。每采集完1個樣品,及時清除工具上的泥土。
2.2 ?樣品分析方法
2.2.1 ?分析實驗室
本次采集的土壤、水源和鷹嘴蜜桃樣品,其測試分析由《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首批推薦檢測實驗室名錄》中的相關單位完成,具體測試情況統計如表1所示。
2.2.2 ?土壤全量測試分析方法選擇及方法檢出限
根據項目特點和要求,通過優化、篩選和研究,制訂了以X射線熒光光譜法(XRF)和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ICP-MS)為主體,輔以其他分析方法組成的多種測試手段分析配套方案(見表2)。
3 ?橫崗村農用地土壤質量調查評價結果
3.1 ?土地自然性狀與農業生產環境評價
3.1.1 ?土地自然性狀
研究區內土地自然性狀較好,根據調查結果,區內土地利用現狀主要為水田和旱地;坡度較緩,地勢起伏較小;總體受侵蝕程度較小,無障礙因素。根據氧化還原電位(ORP)去極化法全自動測定儀現場測定結果,土壤總體呈酸性,pH值多數在3.80~7.81;氧化還原電位在232.3~454.5 mV;平均潛水埋深0.6 m;常年積溫在5 633~6 363 ℃。
3.1.2 ?農業生產環境
研究區內農業生產環境條件一般,灌溉方式以溝灌為主;灌溉水源主要為旁邊的河流及溝渠來水,灌溉能得到保障;排澇能力總體為中等,基礎設施一般,設施農業發展中等。大棚種植有蔬菜,露天種植有獼猴桃、鷹嘴蜜桃等,但由于追求經濟效益,種植戶往往會不合理施用復合肥料、農藥等,對表層土壤質量造成一定的影響。
3.2 ?土壤養分豐缺評價
土壤養分的豐缺程度及其供應能力直接影響作物的生長發育和產量。某個元素是否為植物所必需的營養元素,主要從3個方面進行界定:1)如果缺乏這種元素,植物無法生長和完成生命周期;2)該元素不能被其他元素所替代;3)該元素在植物代謝過程中具有直接作用。目前,普遍認為包括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微量元素在內的約13種元素為植物所必需元素。
本次統計分析包括有機質、N、P、K、B、Mn、Zn、Cu、Mo、Ca、Mg、S、Ge、Se等養分元素的含量特征,依據相關標準進行土壤養分豐缺分析可知,除有機質、Ge、Se土壤養分較豐富,其余元素養分都較為缺乏。因此,本文重點分析人體必需微量元素之一——Se的土壤分布情況。通過探索Se元素富集和遷移情況,更充分地認識其地球化學行為對土地質量的影響,為相關土地質量研究工作夯實基礎,也為土地利用及保護提供科學支撐[3]。
按照表3所示指標進行土壤Se含量等級評價,表4為橫崗村耕地表層土壤富硒等級統計結果。從表4可以看出,橫崗村耕地表層土壤中足硒至富硒面積分布較廣,共計435.96 hm2,占耕地總面積的94%,表明橫崗村耕地表層土壤養分以富硒為主。
3.3 ?土壤環境質量評價
土壤污染是指人為輸入和地球化學異常造成的有害物質累積,因數量和質量超過了土壤容量和自凈能力而引起土壤性質改變,而嚴格意義上,超過土壤原始地質背景值就可視為污染,包括無機污染和有機污染兩類。其中,無機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毒金屬及其氧化物、酸、堿、鹽等,有機污染物主要包括以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氨基酸、脂肪等形式存在的天然有機物質及其他可生物降解的人工合成有機物質。結合本次調查任務及樣品測試指標類型,橫崗村土壤環境質量評價指標成分主要包括Cd、Hg、As、Pb、Cr、Ni、Zn、Cu共計8項重金屬元素的全量污染評價。
土壤污染物i的單項污染指數Pi計算公式為
[Pi=CiSi] ? ?(1)
式中,Ci為土壤中i指標的實測濃度,mg·kg-1;Si為污染物i的評價標準值,為《土壤環境質量 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 15618—2018)中的風險篩選值,mg·kg-1。按照表5所示的土壤單項污染指數環境地球化學等級劃分界限值,分別進行單指標土壤環境地球化學等級劃分。
根據橫崗村土壤As、Cd、Cr、Hg、Ni、Pb、Cu、Zn單指標評價結果,橫崗村土壤重金屬綜合污染評價統計結果如表6所示。橫崗村土壤重金屬污染總體上不嚴重,部分污染地區是地質高背景及人類耕作、種植活動等造成[4]。
4 ?橫崗村農用地開發利用建議
富硒土地的開發是推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改變農村面貌的主要手段。基于橫崗村富硒土壤的分布、富硒農產品富集現狀及開發利用前景,其可與傳統的名特優農產品相結合打造地區品牌,制定富硒農產品發展規劃。根據本次調查評價結果,結合橫崗村產業現狀及種植產業結構,綜合分析認為應從當前和今后長遠規劃的實際出發,積極走特色經濟發展路子,大力發展果品種植業,大力打造農業觀光旅游業,大力建設橫崗村優質蔬菜基地[5]。
4.1 ?大力發展富硒果品種植業
鷹嘴蜜桃是橫崗村的優勢產業,是橫崗村民一項重要的收入來源。根據本次調查采集的鷹嘴蜜桃鮮果樣品送檢結果,村內鷹嘴蜜桃硒元素含量處于豐富狀態,屬于富硒食品。同時。根據同步采集的根系土及村內其他處土壤檢測結果,土壤中硒含量均屬于富硒狀態。村內具有發展鷹嘴蜜桃等果品種植的良好基礎條件,可將鷹嘴蜜桃種植等作為發展村集體經濟的路徑。
4.2 ?農業旅游觀光與農家樂結合發展
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已不單單滿足于物質生活的需求,更加追求精神文化的愉悅。橫崗村毗鄰南武當景區,且與廣東省交界,游客等流動人口多;G320道路穿村而過,交通條件便利。便捷的交通條件、充足的潛在游客資源為橫崗村發展桃花觀賞等農業觀光旅游業奠定了良好基礎,因此橫崗村可將農業旅游觀光與農家樂等結合起來,走生態旅游經濟發展之路,帶動村民增收和村集體經濟發展。
4.3 ?打造富硒蔬菜品牌
江西省核工業地質局對口支援橫崗村,為橫崗村修建了蔬菜大棚等農業現代化設施。根據本次調查結果,包括蔬菜大棚處土地在內的全村土地均屬于富硒土地,在后期的發展中,橫崗村可在現有的規模上,擴大蔬菜大棚規模,大力建設橫崗村優質蔬菜基地,打造橫崗村富硒蔬菜品牌。
5 ?結語
1)調查區耕地表層土壤養分質量綜合等級總體以中等為主,土壤環境質量綜合等級呈現輕微污染的狀態,調查區土壤質量地球化學綜合等級以中等水平為主。2)根據橫崗村農作物種植現狀,富硒土壤的開發利用以開發富硒果品為主,因地制宜規劃富硒果品種植區。3)根據本次調查評價研究成果,結合橫崗村產業現狀及種植產業結構,應大力發展果品種植業,打造農業觀光旅游業,建設橫崗村優質蔬菜基地。
參考文獻:
[1] 張富康,孔凡霞.土壤信息采集技術發展與分析[J].山東農機化,2022(6):47.
[2] 劉文杰.土壤中重金屬元素的檢測方法[J].化學工程與裝備,2022(10):241-242.
[3] 黃逢秋,劉顯麗.湖南省永州市土壤質量地球化學特征[J].大眾標準化,2020(17):26-27.
[4] 李永江.貴州喀斯特地區土壤重金屬污染研究[J].農業與技術,2021,41(8):8116-8119.
[5] 韓愛武.潛山市硒鋅資源現狀及開發利用對策[J].安徽農學通報,2021,27(14):157-158.
(責任編輯:張春雨 ?丁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