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鄉村振興,重慶的重點難點在庫區山區,如何讓庫區山區強起來、富起來,是建設現代化新重慶的必答題。對此,日前召開的重慶市委農村工作會議給出破題思路——“‘一縣一策推動庫區山區強縣富民”。
庫區山區各區縣資源稟賦各不相同,要想強起來、富起來,沒有現成的、拿來就用的方案,也不存在“一招鮮、吃遍天”的妙招,必須立足實際,量身定制發展方案和政策工具箱,做到“一縣一策”。
謀劃“一縣一策”要因地制宜。十個指頭尚且不一般齊,對于庫區山區的發展,不能只看GDP總量,還要看發展質量和生活品質指標,只有差異化制定目標、工作、政策和評價指標,才能使庫區山區各區縣敢于實施“一縣一策”,更好謀劃發展思路。
推動“一縣一策”要發揮特色優勢。“一縣一策”策從何處來?絕不是憑個別領導喜好拍腦袋來決定的,也不是看到外地發展好就照搬照抄回來,而是要扎實調研,立足自身特色優勢進行科學謀劃。包括“三峽牌”“民族民俗牌”等在內的很多特色資源是庫區山區潛力無限的“金名片”,也是謀劃“一縣一策”的有效路徑,如渝東北的三峽柑橘、道地中藥材,渝東南的烤煙、高山蔬菜等,都是各自區域發掘出來的“金疙瘩”,只要把庫區山區各區縣特色資源規劃好、開發好、利用好、保護好,就能推動越來越多“土特產”變成“金疙瘩”。
落地“一縣一策”要做好系統謀劃。“一縣一策”不能“一刀切”,而要摸清自身優勢和短板,找準特色、找準著力點,推動共性問題共同解決、個性問題個別解決,要強化系統謀劃、整體推進,將庫區山區各區縣特點打造成亮點、優勢轉化為勝勢。同時,也要鼓勵“一鎮一品”“一村一策”,形成“滾雪球”效應,讓好政策真正落到實處、見到實效,讓庫區山區真正強起來、富起來。
(來源:中國農業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