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思國 張莉 陳宗帥
摘要:森林資源作為我國非常重要的自然資源,對于水土保持、建設生態友好型社會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伴隨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工業化的不斷進步,我國森林資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國有林場作為保護森林資源的重要平臺,也出現了被非法侵占的現象。廣西壯族自治區作為我國的森林大省,在林場建設上也出現被侵占的現象。基于此,本文在調查了關于廣西直轄國有林場林地被侵占的現狀、原因后,分析了被侵占林地存在的問題,重點闡述了與之相對應的治理策略。
關鍵詞:國有林場;侵占問題;調查
林地是森林資源重要的根基,也是維持生物多樣性的重要載體,可以促進綠色生態社會的持續推動建設。但是近年來,部分人群為了追求經濟利益,將林地變為耕地,導致林地資源出現逆轉,土壤退化,林地資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廣西區直國有林場林地被侵占呈現出侵占面積大、治理難度大等特征,因此需要采用有效的手段加以治理,以實現對國有林場林地資源的保護。
1 廣西區直國有林場林地被侵占的現狀和特征
1.1 廣西區直國有林場林地被侵占的現狀
廣西壯族自治區因為其優越的地理和氣候條件,使得森林資源發展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國有林場的建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護森林資源,維護生物多樣性,也可以將森林資源轉化為經濟效益。但是廣西區直國有林場林地被侵占的現象屢見不鮮,需要做到重點的治理。
以廣西現有的13家自治區林業局直轄國有林場之一的欽廉林場為例,場內林地經營面積5.95萬hm2。被侵占林地一度達到了2.60萬hm2,占到該場林地面積的43.71%,林地被侵占現象非常嚴重。自2018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開展廣西國有林場被侵占林地綜合整治工作后,截至2022年底,欽廉林場已經回收了被侵占林地1.724萬hm2,但仍有被侵占林地0.88萬hm2。以此可見,國有林場林地被侵占現象的普遍性與嚴重性,以及導致林業資源遭到破壞,生態系統脆弱,會對生態環境建設產生不利的影響。
1.2 廣西區直國有林場林地被侵占的特征
第一,侵占的面積大。廣西區直國有林場林地被侵占的面積大,普遍占區直國有林場林地面積的15%以上,部分被侵占嚴重的達到40%以上。以欽廉林場為例,被侵占林地2.60萬hm2,雖然得益于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開展的國有林場被侵占林地綜合整治工作,在地方人民政府和相關單位的努力下,已經回收了66.27%的被侵占林地,但由于被侵占林地面積基數太大,雖然回收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現有被侵占面積仍然巨大,回收任務繁重。
第二,侵占的范圍廣。由于廣西區直國有林場的林地都是跨縣區甚至跨地市分布,各地方政府施政側重不同,造成了區直林場的林地管理工作難度較大。同樣以欽廉林場為例,林地分布于欽州市欽南區、靈山縣、浦北縣和北海市合浦縣的21個鄉鎮,涉及129個村委會。林地分布廣,且林地內犬牙交錯地存在大量零星的農村集體水田、坡地等插花地,造成林地管理難度大,極易出現林地被侵占,治理起來難度較大。
第三,侵占的時間長。由于20世紀90年代國有林場因改革出現對林地管理不到位等歷史原因,造成了當時國有林場的林地大量閑置丟荒,進而被周邊村民大量侵占。部分被侵占林地時間長達30年,并且被侵占的情況隨著時間的不斷延展和林地價值的不斷提升,無疑也為林地的回收工作增加了難度。
2 廣西區直國有林場林地被侵占的原因和形式
2.1 廣西區直國有林場林地被侵占的原因
2.1.1 經濟利益的驅使
廣西屬于人口密集的地區,加上受到地形的影響,造成人多地少的現象,人地矛盾突出。而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土地的需求不斷增長,會進一步加劇這一矛盾。村民出于自身經濟利益的考慮,將林地變為土地進行耕種,對林場造成毀壞。也有部分人群,直接利用國有林場種植經濟林木,造成林場資源的濫用。另外,工業化建設的加快,除了村民會出現毀林開荒的情況,工業企業為了用地,也會出現侵占林地的現象。而工業廠房所產生的工業污染如果不加處理,直接排放至土壤,將會造成林地不可逆的損傷。
2.1.2 法律意識的淡薄
對國有林場的侵占多是林場附近的村民,但是由于受到其自身認知的限制,法律意識相對較為淡薄。國有林場改制的時間相對較短,而村民長期受到“靠山吃山”“祖宗山”等思想的影響,對林地資源的所有權劃分不甚清晰,產生周邊林地依然是無所有權可以直接使用的錯誤認知,造成國有林場林地被無主觀意識地侵占。
再加上部分村民受到當地宗族勢力的影響,會做出非法侵占林地的現象。長期依靠宗族勢力或者地方勢力,會養成侵占林地的習慣,一旦相關部門出現回收林地的動作,就會組織當地的村民阻礙林地回收,甚至出現惡性霸占林地資源的情況。
2.1.3 管理難度大
林地資源作為一種較為特殊的開放性資源,涉及的空間范圍廣,在實際的管理控制上會存在一定的難度。國有林場大多分布在山區,管理起來會較為困難。加上廣西多是丘陵山地,主要的經濟作物就是甘蔗。而甘蔗要想生長得更好,就需要作物吸收足夠的陽光,因此在甘蔗種植地帶和林場的交接處會留出約10m寬的空間。隨著長期的種植,村民追求更好的經濟利益,會將多預留出的地帶進行侵占,并且還會逐漸侵占國有林場的其他地帶。
另外,國有林場的管理難度加大,還會受到人員和技術的影響。國有林場的覆蓋面積大,需要較多的護林人員,但是在實際的護林過程中人員相對缺乏,有的林地毀壞現象較為隱蔽,難以通過人員或者技術手段察覺,這也會加大管理難度。
2.1.4 存在地方保護主義
受到長期宗族勢力和地方勢力的影響,部門人群在對林地侵占上會存在著僥幸的心理,認為法不責眾。所以一旦有相關部門介入查處林地侵占問題,他們就會組織起來形成對抗,而有的部門在實際處理中往往為了避免事態擴大或者出于平息維穩的角度會對涉及林地侵占問題的人員從輕處罰。相關單位出面調停,多會犧牲林場的利益來平息事件,這就會導致侵占人員的有恃無恐,長此以往,林地被侵占的行為變本加厲,形成惡性循環。
2.2 廣西區直國有林場林地被侵占的形式
林地被侵占具有以下幾種形式。
2.2.1 零星蠶食
零星蠶食是侵占林地的常見形式,一般存在于農田和林地的交接地帶。這種侵占不是大規模的,而是分散的小范圍的,一點點逐漸侵占林地。由于侵占上存在一定的隱蔽性,林場管理起來較為困難,不易察覺。
2.2.2 農田過度開墾
前文提到,為了保證農作物獲得足夠的光照,林場會留出10米左右的空地。而這些空置的林地往往會出現被村民過度開墾的情況,并且還會出現直接越過農林邊界,肆意開墾林地的現象。而這些林地一旦被種上農作物,就很容易被村民視為自己的所有物,后期農場進行回收時則會出現難度。并且,村民在將林地變為農田的過程中,一般會伴隨將林地資源燒毀的情況,對林地資源造成嚴重的破壞,后期修復不易。
2.2.3 房地產開發
有些國有林場分布在城市的邊緣地帶,因此有部分人群會有建房的需求。這一部分人群會將林地自用如農村建房、建立工廠或者其他服務場所等,這些都會造成林地被侵占,且回收、恢復困難。
2.2.4 占地建墳
廣西大部分地區還是存在土葬的傳統習俗,而當地群眾為了追求“好風水”就會選擇在國有林場上進行建墳,從而侵占林地。但是由于傳統觀念的存在,相關單位及時發現該種現象,也難以作出相應的處罰,更不可能采用強行挖墳的形式來回收林地,從而使得該種現象不斷惡化。
3 廣西區直國有林場林地被侵占存在的問題
廣西區直國有林場林地被侵占存在多方面的原因和形式,也會由此衍生相關的林地侵占問題。
3.1 侵占的歷史問題較多,諸多問題難以溯源
廣西區直國有林場林地被侵占的面積大、范圍廣以及時間長,而很多問題是由于很多年前法律體系或者管理上存在著漏洞造成的,并且分布相對來說較為分散,在問題的處罰上難以明確到個人,難以快速處理林地侵占問題,無法形成應該有的威懾作用。
3.2 回收工作困難
廣西區直國有林場被侵占林地的點多、線長,往往會出現相關部門做了回收工作但是管控不及時導致再次被侵占的情況,循環往復,浪費林場管理人員的時間和精力,回收工作不徹底,回收效果不達標。
3.3 手段少,執行力度弱
根據現有的法律規定,國有林場被侵占達到一定的規模才會形成罪責立案。但是像村民零星侵占林地或者用于自建房等情況難以形成追責。因此,林業局或者相關部門難以通過強有力的手段懲罰侵占林地的人員,只能通過口頭教育等形式進行勸阻。有些林業糾紛雖然進行訴訟,但是法院判決結果難以真正落實執行。
4 廣西區直國有林場林地被侵占的治理策略
針對以上林地被侵占的原因和問題,筆者在此提出相關的治理策略,以進一步保護國有林場林地資源。
4.1 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加強合作
現階段,我國對森林資源和林地保護的法律法規主要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等。相關執法部門對于破壞森林資源或者侵占林地的人員處罰會按照這些法律進行。但是由于時間的推移,有些侵占林地的行為更為復雜,難以按照這些條款進行判罰。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明確細化對國有林場侵占的條款,提高相關的量刑標準。廣西相關部門應該在遵守《森林法》的前提下,制訂符合地區實際的實施細則,不斷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
并且避免國有林場林地被侵占的情況還需要相關部門的共同協作,如公安、檢察和法院等。各部門協作,明確林地產權,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侵權行為,提升侵權成本,從而使相關人員心有忌憚,減少侵權行為。
4.2 加強對森林資源的宣傳工作
針對村民法律意識淡薄的情況,國有林場需要加大對此的宣傳力度。國有林場的工作人員除了巡林、護林的工作之外,還要肩負起宣傳的工作。第一,通過在林場周圍張貼海報等宣傳保護森林資源和林地屬于國家資源,不可侵占。一旦侵占就會被嚴厲打擊。通過該種方式給當地村民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第二,林場相關人員可以深入村民家中,及時普及宣傳森林資源的重要性以及侵占國有林場林地屬于違法行為,一旦逾越法律的底線,就會受到制裁。幫助村民知法、明法、守法,提升法律意識。第三,對于已經回收的被侵占的林地,為了防止再次被侵占,要做好村民的安撫工作,不能采用一刀切的處事態度,而是要針對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方案。第四,在回收工作中,可以對在侵占林地中表現良好的村民進行一定的獎勵,從而鼓勵村民積極配合林地回收工作。執法人員要堅持依法執行、嚴格執法,但是不能粗暴執法,避免激化矛盾,從而起到相反的作用。
4.3 強化政府部門在林地保護中的作用
在國有林場林地被侵占的治理過程中,往往占地村民和國有林場呈現一種對立的關系。因此,要想盡快解決這些問題,一般需要中間人進行調停和解,而最佳的人選就是廣西當地的政府部門。政府部門在解決林地侵占問題上應保持主動積極的態度,向外界傳達政府單位重視林業發展的信號,從而在政府層面促進對林業資源的保護。另外,政府相關部門可以定期開展林業聯合整治行動,從而嚴厲打擊非法侵占林地的行為。并且嚴格執行林地回收的流程,建立健全相關的林地回收機制,從而保證林地回收的長效發展,更好地保護國有林場的林地資源。
4.4 提升國有林場工作人員待遇,完善技能手段
國有林場在對侵占林地上存在一定的管理困難,有一部分原因在于國有林場工作人員的相對缺乏。因此,國有林場應加大對相關人員的招聘力度,并且提升招聘的門檻,招聘一批有專業林業知識的人才。國有林場的工作相對較為繁重,而薪酬水平和工作量不成正比,極易引起工作人員的流失。因此,政府部門或者財政單位應該加大對林業方面的財政傾斜,提升林場相關人員的福利待遇,解決工作人員的后顧之憂,保證工作人員的留存和后續發展。
伴隨信息化的發展,國有林場涉及的面積大、范圍廣,在新的時期除了人才儲備之外,還要加大經費投入,引進新的設備,實現對林場的全天候監督和覆蓋。如果發現非法侵占林地的情況,及時發現,及時制止和處理。
5 結語
綜上所述,廣西區直國有林場林地被侵占因為其面積大、范圍廣、時間長等特點,就決定了其在治理上存在一定的困難。另外,國有林場林地被侵占具有較為復雜的原因,這很大程度上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而要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國有林場、公安、政府、法院等相關單位的共同協作,從而最大程度上解決林地被侵占的問題,做好林地回收工作,保護廣西的林業資源,促進生態友好型社會的建設。
參考文獻
[1] 和太平,陳廣財.廣西區直國有林場林地被侵占問題調查與分析[J].廣西林業科學,2019,48(2):277-280.
[2] 張榮波,蔣鳳.廣西國有大桂山林場林地資源管理淺析[J].陜西林業科技,2022,50(2):123-125,133.
[3] 韋昌鵬.國有林場林地資源保護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以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局直屬國有黃冕林場為例[J].安徽農學通報,2020,26(8):53-54.
[4] 俸春姣,黃明亮,周律相,等.廣西國有林場林地被非法侵占治理對策——基于國有三門江林場實踐分析[J].山西農經,2021(6):109-111.
[5] 楊丹.廣西壯族自治區國有林場被侵占林地回收研究[J].鄉村科技,2021,12(29):81-83.
[6] 劉政西.國有林場被侵占林地收復研究[J].低碳世界,2020,10(5):225-226.
[7] 覃祖良.廣西國有林場林地被侵占問題分析與綜合整治措施[J].農村科學實驗,2019(14):69-70.
[8] 吳世良.收回被占林地有妙招——廣西國有欽廉林場收回被侵占林地做法[J].廣西林業,2019(3):7-8.
[9] 鄒日恒.國有林場被侵占林地回收思路與措施[J].農村科學實驗,2021(15):197-198.
[10] 榮昌友,韋富卿.國有林場林政資源保護現狀及對策探討[J].綠色科技,2019(9):154-155.
[11] 姜忠程,李鐘寶.廣西國有欽廉林場場外林地經營管理存在問題及建議[J].農村科學實驗,2021(16):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