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防沙造林配置對于實現生態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選擇正確的防沙造林配置模式可以從根本上改善地方生態環境、提升居民生活質量水平。為提高風沙區造林技術水平,以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八步沙林場為例,介紹該林場采用的防沙造林配置方式,并從混交種植技術、苗木深植技術、六位一體種植技術、高桿造林技術等方面介紹古浪縣八步沙林場的防沙造林技術要點。通過以上措施,古浪縣八步沙林場不僅實現了樹林物種的多樣化,還形成了沙丘小氣候,由此形成森林內氣候的良性循環,充分發揮了防沙造林配置的優勢。
關鍵詞 防沙造林配置;防沙造林技術;甘肅省古浪縣八步沙林場
中圖分類號:S775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02.032
“十三五”時期,我國防沙造林戰略工程取得顯著成績,全國范圍內累計完成防沙治沙造林任務
880萬hm2。防沙造林從根本上改善了沙地的生態系統,使沙漠地區的植被覆蓋面積擴大至226.7萬hm2,伴隨植被覆蓋面積的不斷擴大,沙化土地面積也在不斷縮減?!笆奈濉睍r期,我國將繼續開展防沙造林戰略工程,滿足生態可持續發展戰略背景下群眾生活與社會生產發展的總體要求。高質量的防沙造林工程可以有效治理土地沙漠化、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有助于沙漠化地區社會生產水平、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地勢南高北低,平均海拔2 500 m,年均降水量300 mm,而年均蒸發量達到2 292 mm,由此造成古浪縣長期處于干旱狀態。長期的干旱造成古浪縣土地沙漠化嚴重,沙漠面積約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30%,對古浪縣的生產發展、居民生活造成嚴重影響。
為了改善生存環境、提升生產發展水平,古浪縣長期持續推進開展防沙造林工程,其中古浪縣八步沙林場合理運用多種防沙治沙造林配置方式,配合科學的防沙造林技術積極開展防沙造林工程,確保防沙造林的有效性、可行性、持續性。
1 防沙造林配置的意義
合理選擇防沙造林配置方式,可以更加有效地開展造林種植,將防沙造林配置、防沙造林種植技術形成綜合方案,使防沙造林配置與防沙造林種植技術形成體系,從而最大限度上避免防沙造林配置資源浪費、充分發揮防沙造林工程的綜合效益。古浪縣八步沙林場在綜合分析當地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通過采取合理的防沙造林配置方式為未來開展防沙造林工程奠定基礎,為古浪縣實現生態可持續發展夯實基礎。
2 防沙造林配置模式
2.1 等腰三角形配置
古浪縣八步沙林場結合當地南高北低的地勢特點,在開展防沙造林工程的過程中采用了等腰三角形配置方式[1]。在實際使用等腰三角形配置的過程中,栽植相鄰兩行苗木時需要相互錯開,使錯開的樹木以等腰三角形的狀態三點分布。等腰三角形配置提升了樹木對光照、空氣、土壤等自然資源的充分利用,確保樹木彼此之間不會相互遮蔽,有效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2.2 隨機配置
隨機配置法即選擇在目標造林地點,開展小范圍的、局部的樹木補種方法,其主要作用是通過補種使裸露的地表被植被覆蓋。采用隨機配置法進行補種時,可以結合裸露程度確定苗木補種數量,展現出高度的靈活性。
古浪縣八步沙林場在明確具體栽植區域的基礎上實現對種植樹木的隨機配置,進一步清晰明確造林樹種、造林數量的基礎上,實現對造林空間的合理利用。隨機配置造林方式適用于地域空曠的地區,能夠實現多品種交叉種植。鑒于種植區域空曠遼闊,工作人員可以充分發揮隨機配置的優勢,實現防沙造林配置物種多元化。
2.3 條形配置
古浪縣八步沙林場為了防止火情對造林產生負面影響,在造林的同時設置防火隔離帶。古浪縣八步沙林場在植樹造林工作中,采用條形配置可以同時兼顧樹木種植與防火,通常情況下條帶寬度以5行為宜,在每個條帶中間設置防火隔離帶,需要確保防火隔離帶空曠,從而有效阻斷火勢蔓延。
2.4 品字形配置
品字形配置是現階段古浪縣八步沙林場使用頻率較高的一種造林配置方式,品字形配置是在等腰三角形配置的基礎上進行改良,具體操作為在造林過程中保證前后排樹木交錯,確保樹木種植后能夠形成“口”的形狀,將每個“口”的中心相連可形成一個等腰三角形[2]。
品字形配置可以確保樹木栽植保持直線,具有理想的防風固沙效果,且適用于多種樹木混合種植,能夠保證樹木進行充分的光合作用、確保樹木生長養分充足,從而為防沙造林營造良好的生長環境。
2.5 十字形配置
十字形配置方式適用于迎風坡地段植樹造林。在迎風坡地段開展造林工作前,需要在迎風坡設置蘆葦沙障,蘆葦沙障可以將地段均勻分割為長50 cm、寬30 cm、高20 cm的緊密型十字結構。在設置十字形結構的基礎上,使用網格形成蝶形凹槽,從而使地面更加穩定。十字形配置具有穩固沙土、維持種植深度、確保種子成活等一系列優勢,可達到理想的固沙效果。
3 防沙造林技術要點
3.1 混交種植技術
在選擇使用十字形配置、等腰三角形配置的基礎上,古浪縣八步沙林場可配合使用混交種植技術對樹木進行栽植。結合古浪縣南高北低的地勢特點和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特點,選擇喬木混交、喬灌混交、灌木混交的種植方式,不僅能夠有效抵御樹木病蟲害,還能對種植空間與營養面積進行高效利用,確保樹木健康生長、獲得理想的造林價值。
3.2 苗木深植技術
沙化嚴重地區存在大量的流動沙丘,采用大苗深植技術可以達到有效防止沙埋、抗干旱、防風蝕的效果。苗木深植技術可以使樹木根系延伸到深土層,由此為樹木根系吸取更多的水分和養分創造條件,同時能夠進一步提升地上樹木穩定性,最大限度上降低補栽頻率,無須設置沙障即可達到理想的防沙造林效果,從而有效降低古浪縣防沙林建設的成本、提升綜合效益。古浪縣在使用苗木深植技術的過程中,選擇檸條、沙柳等根系發達的樹木,從而進一步充分發揮苗木深植技術的優勢與作用。
3.3 六位一體種植技術
六位一體種植技術,即對澆灌、病蟲害防治、保溫、深部種植、套籠防護、搭設障蔽6個環節進行統一融合,并在此基礎上開展一系列造林栽植工作。古浪縣八步沙林場在使用六位一體種植技術過程中,配合靈活的栽植方式,如部分樹木采用帶土移栽的方式、部分樹木通過培育樹種獲得樹苗,以確保樹木的健康生長。
六位一體種植技術可以為樹木營造理想的生長環境[3]。古浪縣全年平均氣溫5.9 ℃,6—7月最高氣溫可達39 ℃,短時間內的持續高溫會進一步造成地表、地下水分大量蒸發。為了防止林木因缺水而枯萎,古浪縣選擇滴灌的方式為林木補充水分。7—8月為楊毒蛾高發期,為了防止楊毒蛾對樹木造成破壞,古浪縣選擇在6月下旬使用400~800倍稀釋的蘇云金桿菌對楊毒蛾進行防治,將楊毒蛾消滅在幼蟲狀態。古浪縣選擇在樹木根部覆蓋薄膜,通過減少樹木根部的呼吸作用減少水分蒸發,同時達到一定的保溫效果。為了防止樹木被動物啃食,古浪縣通過設置套籠為樹木提供穩定的生長環境。由此可見,六位一體種植技術在防沙造林中的應用,可以提升樹木成活率、樹木種植成功率及防沙林建設綜合效益水平。
3.4 高桿造林技術
高桿造林技術通常應用于相對惡劣的自然生態環境,更適用于生長能力強的樹種。古浪縣八步沙林場在使用高桿造林技術的過程中,選擇旱柳作為主要栽植對象,并充分結合旱柳的耐旱性、耐沙埋性與高桿造林的技術規范。古浪縣使用高桿造林技術種植旱柳的流程具體包括選地整地、選取高桿、挖坑栽植。
3.4.1 選地整地
使用高桿造林技術在荒地造林時,可以配合使用條形配置確保整地的適宜性。條形配置整地要求提前至少一個季節對種植地點狀況進行調查,在保證種植地點具有理想蓄水保墑效果的基礎上即可正式開始栽植。條形配置配合高桿造林在為樹木生長創造良好條件的同時,還可為周圍植被健康生長創造理想條件,實現自然資源利用最大化。
3.4.2 選擇高桿
古浪縣進入冬季后,旱柳開始進入休眠期,為了確保選擇理想的高桿,需要在旱柳落葉前開展高桿選擇工作。在長勢旺盛、優良健壯旱柳上選擇形狀良好的枝條作為高桿,同時要求在截取高桿時保證切口光滑,避免對樹體造成嚴重損傷[4]。
3.4.3 挖坑栽植
使用高桿造林技術進行栽植前,需要按照選取高桿的規格預先挖種植坑,種植坑與高桿生長的濕度、空氣密度呈現正相關關系,因此種植坑需要充分考慮高桿生長的濕度與空氣密度。
古浪縣冬季低溫寒冷,因此在截取高桿后需要埋藏貯存,待次年春季將高桿取出,隨后對高桿進行浸水處理后開始栽植。栽植行距3 m、株距4 m,挖坑完成后預先將部分松土鏟入坑底,在此基礎上栽植高桿,隨后分層填土確保高桿與地面保持直角。
4 防沙造林配置模式的實際應用效益
古浪縣八步沙林場合理應用防沙造林模式實現了造林樹種的多元化,多種樹木在實際生長過程中共同進行各種生理活動作用,會向森林區域內空氣中釋放大量的氧氣,由此形成了沙丘森林小氣候。沙丘森林小氣候的形成可以有效改善沙土,并且對于調節森林溫度、濕度、風速等氣候要素具有積極意義。
4.1 改善沙土
經防沙造林后,林下土壤的有機質含量隨著林木種植密度的提升而上升,由此可見古浪縣通過選擇防沙造林配置有效改善沙土條件[5]。古浪縣八步沙林場在使用適合的防沙造林技術基礎上,將旱柳的種植密度控制為1 720株·hm-2,林下土壤的速效鉀含量提升至41 mg·kg-1、有效磷含量提升至42.4 mg·kg-1,林下土壤最高含氮量提升至43.3 mg·kg-1。
4.2 調節溫度
古浪縣八步沙林場防沙造林點的坡向、土層厚度具有一定差異性。為最大限度消除這種差異性對防沙造林造成的負面影響,古浪縣通過配合使用十字形配置保證樹木健康生長,使不同坡向、位置的樹木能夠接受不同強度的太陽輻射與日照強度,為形成沙丘森林小氣候創造基礎條件。
經過十字形配置整理后的不同坡度樹木會接收不同強度的太陽輻射和日照時長,相應的樹木在蒸騰作用下所釋放的水蒸氣溫度存在差異,通過這種方式使同一片森林下存在溫度差,溫度被調節后,森林內部的氣候環境逐漸與周邊環境溫度產生差異,這種差異使森林內的溫度更適宜樹木生長,最終使沙丘森林小氣候形成的溫度能夠滿足樹木栽培需求。
4.3 調節濕度
由于古浪縣通過十字形配置有效調節了森林溫度,引起森林溫度變化的原因是不同類型樹木的蒸騰作用,而蒸騰作用在引起森林溫度存在差異的同時,還會引起森林中濕度發生變化,從而使森林中濕度與大環境空氣濕度逐漸形成顯著差異,以確保樹木生長擁有更加適宜的濕度[6]。
4.4 降低風速
由于古浪縣地勢南高北低,古浪縣在使用防沙造林模式開展造林工程的過程中,地表的高度差會使樹冠受風速的顯著影響,在風速長期對樹冠的影響下會使樹木逐漸形成不同的形態,而樹木形態的變化會造成風速差異更加顯著,最終樹木的外輪廓與風向無限接近,致使森林內風速相比外界環境風速更低。
古浪縣防沙造林后,風向會逐漸由邊緣向內部集中,而多樹種組成的森林密度不同,從而對風速的減弱程度也存在差異,使同一森林中形成多種氣流速度并存的狀態,有助于沙丘森林小氣候的形成。
5 結語
古浪縣八步沙林場在運用防沙造林配置的基礎上,結合樹木栽培點實際情況優化設計配置方案,從而使防沙造林配置方案更加符合實際情況。古浪縣擁有廣闊的林間空地,因此適合使用防沙造林配置,但是在實際栽植后會存在部分區域覆蓋率偏低的情況,而通過進一步優化防沙造林配置方案可以提升覆蓋率,如使用條形配置可以在空曠的林間穿插種植其他植物,既可以提升覆蓋率,又可以保證物種的多樣性。
參考文獻:
[1] 張樂.新時期下防沙治沙造林技術的應用探討[J].農家參謀,2022(19):120-122.
[2] 閆德仁,閆婷.內蒙古流動沙地治理技術發展回顧[J].中國沙漠,2022,42(1):66-70.
[3] 董小柏.營造林關鍵技術及效果評價方法[J].鄉村科技,2021,12(32):82-84.
[4] 萬玉峰.荒沙地區樟子松造林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21(17):134-135.
[5] 朱曉武,吳悅宏,紀燕玲,等.不同樹種配置模式對碳匯造林初期土壤碳變化的影響[J].江蘇林業科技,2021,48(1):21-25.
[6] 晉王強,楊斌,劉鵬.古浪縣八步沙林場“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對策研究[J].環境生態學,2021,3(5):98-101.
(責任編輯:張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