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數的概念》是對數函數的起始課,對數函數是一類非常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數,在數學和其他領域都有重要的應用.本節課的學習是指數函數的自然延續,筆者采用步步設問、分組探究的教學方式,通過讓學生講題的方法,引導學生發現知識的形成過程,通過“對數即指數,指對是一家”的口訣來加深對對數概念的理解,從而為對數函數的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進一步讓學生體會數學中非常重要的轉化思想.
關鍵詞:對數概念;轉化思想;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333(2023)06-0038-03
1 問題緣起
在對課題《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數學學生講題的實踐與研究》開展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學生講題存在很多問題,其中對概念的理解不透徹,掌握不牢固,沒有理解概念的外延和內涵的本質,造成以偏概全、似懂非懂的后果.基于此思考,我們對概念起始課借助學生講題的方法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下面以對數的概念為例談談我們的具體做法.
2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數學必修第一冊第四章第三節的第一課時的內容,對數函數是一類最基本、應用最廣泛的函數,是進一步學習數學的基礎.本節課的學習是指數函數的自然延續,為進一步研究對數運算提供了條件,也為今后學習對數函數提供有利的工具.所以,學生正確地理解和掌握對數的概念尤為重要.
3 學生學情分析
從知識儲備上,首先學生已經學習了函數的概念、表示方法與一般性質,對函數有了初步的認識;其次學生學習了分數指數冪與指數函數,了解了研究函數的一般方法,積累了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一般的研究經驗,這為本節課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從學生思維能力上,高一學生正經歷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過渡階段,學生具備了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但整體思維維度還比較低,本節課是提高學生思維水平的良好題材.
4 教學目標分析
理解對數的概念,了解對數與指數的關系.通過舉例進一步加深“對數即指數”“指對是一家”的理解.感受化歸與轉化、特殊到一般的數學思想.
5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對數的概念;對數式與指數式的相互轉化.教學難點:對數概念的深刻理解.
6 教學過程
6.1 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23=______ 24=______ 210=______
(2)x2=4,則x=______ x3=8,則x=______
(3)2x=8,則x=______ 2x=16,則x=______ 若2x=11,則x=?
學生完成三組運算,為引出對數概念做好鋪墊.
觀看一段視頻,簡單介紹納皮爾及其對數.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初中所學的乘方運算和開方運算,自然引入本節課,讓學生進一步理解通過底數、指數、冪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系可以產生三種運算,從而認識到對數可以看成一種運算,同加減號、乘除號一樣,可看做一個運算符號,同時讓學生感受對數符號的產生同根號的出現一樣是必要的.
通過觀看視頻,讓學生了解對數產生的背景及深遠的歷史影響,同時感受納皮爾堅持不懈的科學精神.
7 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學習是指數函數的自然延續,上述教學活動是基于核心素養的主題教學活動,筆者采用步步設問的教學方式,注重引導學生發現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認識到“對數即指數,指對是一家”,充分體現了數學中非常重要的轉化思想.通過合作探究、分組討論,為學生設立充分的探究空間,學生在交流成果的過程中,高效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數學概念是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的基礎,所以,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選取貼近學生的素材,借助恰當的問題引導來呈現概念的背景與本質,留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探究空間,讓學生在概念的講解過程中,更深刻地理解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概念起始課教學中如何揭示概念本質、突出概念理解、深化概念內涵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我們課題組將對此作進一步的思考與實踐.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劉曉玲.合理設計教學概念 注重呈現思維過程[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18(6):36-37.
[責任編輯:李 璟]
收稿日期:2022-11-25
作者簡介:陳芳,女,山東省泰安人,中學一級教師,從事中學數學教學研究.
基金項目:本文系山東省淄博市桓臺縣教育科研“十四五”規劃課題2022年度課題,《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數學學生講題的實踐與研究》,課題編號2022HJG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