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生物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需要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在新穎的教學模式下學習,對知識進行深度理解,開拓思維,獲得不同的學習感受.如何讓學生帶著輕松的心態完成學習,找到生物知識與情境創設的結合點,促進生物思維的拓展,這也是情境教學的重要教育功能.據此就高中生物情境教學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情境教學;教學價值;教學策略;高中生物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333(2023)06-0143-03
1 高中生物情境教學的教學價值
學生若能發現生物學習充滿了快樂,學習專注度會更高,就能發揮自身的最大潛力.但是現在部分教師還是對于調整學生學習狀態的方式不夠重視,使用的手段也都偏向于語言傳授,缺少活力.學生在一成不變的教學體系中也容易形成麻痹思想,并未處在最佳學習狀態,不但造成教學效率的下降,同時也讓學生對生物學習產生排斥.所以,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需要發揮自身的專業能力,給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把學生體驗作為教學設計的出發點,使學生能集中學習注意力,思考效率就會得到明顯提高,并積極探尋生物知識的深度問題.
2 高中生物情境教學的教學原則
2.1 培養思考能力
在教學改革中一再強調激發學生的思考能力,教師準備課程時,要充分地理解教材中的每一個知識點,并且根據不同的知識內容來為學生設定不同的情境,而這些情境能夠讓學生學習的過程具有很強的代入感,幫助學生更加順利的展開思考,有效降低生物知識的難度.
2.2 創造多元課堂
生物教師為了幫助學生更為高效的理解具體情境,會不斷改變教學的具體方式,讓情境以不同的形式呈現到學習的面前,
使得學生更為直觀感受生物知識,進一步減少生物知識的抽象性,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教師的授課效果也將逐漸提高.
2.3 融入教學資源
學生在新穎的教學情境中,找到教材知識的切入點,也能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性.與此同時,情境教學課堂擁有生動的資源,學生獲得更為直接的學習模式,并且結合自己的感受去思考,帶給學生一定的探索方向.這樣學生就能獲得更多的思路,提升教學成績.
3 高中生物情境教學的教學策略
3.1 游戲情境創設,樹立結構與功能觀念
游戲情境的創設可以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教師向學生們提供的教學內容更加具有吸引力和興趣,促使學生們更加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學習過程當中.生物體在自然中發展和生存時,會隨著時間的變化不斷進化,這與自然選擇也有一定的關系,也是生物體具有獨特功能和結構的原因之一,為生物生存和適應環境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從概念入手,合理地滲透生命觀念,引導學生加強認知的同時,樹立結構與功能的觀念.在課堂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興趣,設計相關的游戲活動,讓學生在游戲中體驗相關的生物知識,既能清晰地理解生物知識本質,又能直觀地形成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命觀念.
例如,在學習《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蛋白質的多樣性,并掌握其結構特點,教師應先深入探究教材內容,以概念和定理為基礎設計教學互動,這樣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設計趣味性較強的游戲情境,讓學生在游戲情境中對生物知識有更深刻的印象.教師可以設計“手拉手”的游戲,號召部分學生上臺來參與游戲,先讓大家手拉手站在一起,模擬“二肽”的形成結構,并通過調整人數多少,來表演五肽、多肽等形成的過程,這可以讓學生更直觀地認識到蛋白質結構的多樣性本質.在模擬完蛋白質的形成過程中,教師還可以讓其他學生說出游離的氨基數目、脫水數目和肽鍵數目,加強對結構的認識.此外,讓學生以不同排列方式模擬氨基酸的種類,從而更直觀地認識到結構與功能相適應這一概念.通過游戲情境的有效構建,教師能夠明確教學目標,充分引導學生發散思維,讓學生思維得到充分鍛煉,體會到生物學的價值,拓展學習范圍.學生在符合其愛好和興趣的基礎上對知識進行學習,進而增加學習知識的創新性、豐富性,也能夠在游戲情境中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交往性等能力水平,進而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也能夠得到培養.
3.2 構建虛擬實驗情境
高中生物實驗有很多都是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的,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觀察才能看到現象,得出結論.模擬實驗情境教學屬于一種靈活性比較高的授課形式,教師可以為學生模擬更加真實的情境,幫助學生理解生物知識.對于生物這門學科,教師有必要從實驗環節入手,為學生提供相應的生物實驗,使學生能夠對生物知識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知.并且,這種方式也能夠極大地吸引學生的關注和重視,讓學生能夠通過生動、有趣的畫面來進行知識的理解和學習,通過這種方式,有效實現知識內容的簡單化、具體化,讓學生能夠對生物知識體系產生一個更加全面的認知.與此同時,模擬實驗情境的創設也能夠為學生的課下學習帶來較大的便利,讓學生可以不限時間、地點進行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使學生能夠通過視頻的反復觀看,而對實驗操作流程以及理論內容產生更加深刻的印象.
3.3 發揮信息技術的價值信息技術的開發運用可以使教師以多種的方式展開生物教學,結合信息技術構建與高中生物實驗有關的信息化模擬實驗情境,讓抽象的概念以更加清晰形象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更好地融入高中生物課堂,為學生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增進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將信息技術模擬實驗情境融入到高中生物課堂,可以讓學生在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中,更加直觀地學習生物知識.并且,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加強學生的感官認知,使學生能夠擁有更加優良的學習體驗和學習效果.
例如,教師在講解《生長素的生理作用》這節課時,教師便可以在通過網絡渠道來搜尋生長素對于植物成長作用的相關視頻,讓學生能夠通過實驗過程來進行知識的理解,比如,在視頻中,用兩根植物幼苗來進行對照實驗,將a幼苗和b幼苗分別放在具有生長素的培養皿中和正常的培養皿中,在視頻中的幾天后,學生就能夠觀察到a、b幼苗的成長情況存在著一定的差別,a幼苗成長速度遠遠大于b幼苗的成長速度,于是,學生便能夠通過一個視頻的實驗過程而得出相應的結論.在這一過程中,能夠將幾天才能完成的實驗,以幾分鐘的視頻來進行展示,有效提升實驗過程的高效性.之后,教師可以再根據高低濃度的培養皿來進行對照實驗,讓學生通過觀察具體的實驗現象,來進行結論的總結.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會發現,幼苗在低濃度的培養皿要比高濃度的培養皿生長速度更快,讓學生能夠通過模擬實驗情境,不斷優化學習過程,為學生提供更加新穎的學習體驗,進而不斷提升課堂上的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
3.4 構建生活化教學情境
生物技術的應用和高速發展,給當今社會的發展帶來了諸多的良性影響,為了豐富生物課堂的教學內容,也給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學習平臺,教師需要強化生物生活化教學設計,利用生活化的實踐情境促進學生深度學習,拓展學生的生物視野.生物這門科學是在漫長的生活實踐中產生的.由于人們在生活中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有人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經過不斷鉆研,慢慢才誕生了生物這門學科.反過來,經過歸納和總結而形成的生物理論知識又可以用來指導人類的社會生產實踐,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教師在拓寬學生學習內容的時候,可以聯系生活實際,結合生活情境,引發學生的思考.對于高中生物而言,一定要把理論與生活做到融合一體,幫助學生樹立優秀的生活學習意識,為了完成教學目標,教學模式的創新與生活資源的導入是非常重要的,通過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學方法讓學生從生活中的常見問題中汲取養分,歸納總結,養成獨立探究問題的良好行為習慣.
3.5 構建實踐活動
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具備較高的教學素質,能夠結合所學知識積極引導學生發現實踐中的問題,最終成功提升自身的生物應用技巧.所以,如何把實踐活動與教材融合是教學設計的重點.教師可以挖掘學校周邊的教學資源,或者社會資源,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引導學生從真實案例中學習生物知識.
例如,在“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的教學中,生物技術對農業發展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教師帶領學生到生活中去觀察和思考,從親身經歷中去感受生物知識的廣泛應用,也能促使學生的思維發散.比如與一些校企合作的企業進行聯系,讓學生到實驗田、實驗室去參觀,親眼看一看生物技術的應用,思考其中有哪些是自己學過的知識,這樣學生就能夠從實踐中發現生物知識的實用價值,并且愿意進行一些實踐性的探索.比如利用生物技術提升禽畜的抗病力,利用基因調控技術配制農業化肥,等等.也可以讓學生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或者質疑,讓相關工作人員給予解答.對于重難點的內容,教師要結合不同的教學形式,突出細節化的講解.要理性地分析當前的教學現狀,明確教學目標,高度重視核心素養教育.通過豐富多彩的生活化實踐的構建.這種教學形式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快速融入生物領域.在真正地應用平臺下,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促使學生不斷探索和思考生物知識,增強對學生內心感受的關注程度,采取生活實踐內容調動學生探索的好奇心,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思考來進行想象,尋找自己未知的生物問題.在生活化實踐活動中,學生的靈活應變思維得到了充分鍛煉,同時更全面地認知了生物學科.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模式,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核心,轉化知識難點,便于學生的理解和吸收.高中生物教師要不斷更新自身的教學模式,運用多樣化的教學,聯系生活實際情境,展開高中生物課堂.
參考文獻:
[1] 白付全.情境創設教學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2021(49):97.
[2] 單柳旭.創設真實情境優化高中生物概念教學[J].情感讀本,2021(5):83.
[3] 許秋菊.高中生物教學中情境的創設和利用[J].中外交流,2021,28(5):1549.
[責任編輯:季春陽]
收稿日期:2022-11-25
作者簡介:王其榮(1984.12-),女,江蘇省連云港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從事高中生物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