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
近年來,隨著美國推出并不斷強化大國競爭戰略,美國決策者、軍方以及智庫和國會圍繞熱點方向展開兵棋推演的消息被不斷披露。新美國安全研究中心(CNAS)和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等戰略智庫主動邀請媒體觀摩推演,甚至公開發布推演復盤報告。2023年4月19日,美國國會眾議院對華競爭特設委員會與新美國安全中心共同舉辦了一場以臺海方向中美沖突為預設場景的兵棋推演,由國會議員扮演美方國家安全顧問團隊,新美國安全研究中心相關領域專家扮演中方。推演共進行了兩個回合,每個回合模擬三天的戰況。根據復盤報告,兩回合結束時,推演雙方均未實現預期戰略目標。
兵棋的歷史雖然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現代戰爭與戰略實踐是其發展的主要推力。美國當代戰略實踐形成了運用兵棋進行戰略教育和人才培養、分析與評估重大問題、輔助戰略規劃與決策的傳統。
美國于19世紀末期建立了培養海軍高級軍官的海軍戰爭學院。為幫助學員在和平時期強化戰爭觀念、培養戰時應變能力,海軍戰爭學院在建院初期就引入兵棋推演,并且不斷改進,形成了貫穿戰斗、戰術、戰略等多個層面的兵棋體系。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的海上實兵演習尚不具備模擬戰時對抗的條件,當時的美國海軍中高層普遍認為,在戰略人才培養中,兵棋推演比海上演習更有價值,曾擔任美國海軍助理部長的老羅斯福等領導人在視察海軍戰爭學院時都要觀摩兵棋推演。
在運用兵棋進行教學的同時,海軍戰爭學院也發現此種形式也能推動現實戰略和作戰問題的分析和研究,為制定作戰計劃發揮作用。海軍戰爭學院這一平臺具有兩大優勢:一是1934年前直屬海軍作戰部長辦公室;二是學院學員都是美國海軍中高層軍官,對于戰略背景和兵力運用較為熟悉,畢業后在更高級別崗位上能運用、驗證、反饋推演成果。因此,海軍戰爭學院兵棋推演能夠和美國海軍戰略需求、“艦隊問題”戰略演習以及作戰理論創新實現對接。

2023年4月19日,美國國會眾議院對華競爭特設委員會與新美國安全中心共同舉辦了一場以臺海方向中美沖突為預設場景的兵棋推演。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美國和日本在太平洋地區成為主要對手。海軍戰爭學院的兵棋推演也主要圍繞美國海軍對日作戰需求展開,尤其是為“橙色”作戰計劃的制定和修訂提供支持。美國海軍歷史學家認為,這一時期的美國、英國、日本在航母和兩棲登陸等領域處于同等技術水平。得益于兵棋推演,二戰期間美國海軍對這些技術的作戰運用更加有效。1930年代就讀于海軍戰爭學院、二戰期間擔任太平洋艦隊司令的尼米茲在戰后指出,美國海軍在兵棋推演中體驗了戰時幾乎所有的作戰場景,除了戰爭末期日軍“神風”自殺式攻擊之外。
兵棋推演在冷戰時期美國與蘇聯的戰略競爭中進一步發展。一是兵棋推演的參與主體不斷增加。二戰前,兵棋推演主要由各軍種的戰爭學院結合戰略教學展開。冷戰期間,美國國防部長辦公廳、美軍聯合參謀部、軍種部門、戰區指揮機關等在戰略評估與規劃、軍事現代化和作戰計劃制定中,都運用兵棋推演作為輔助工具,甚至設立專門機構和部門負責兵棋推演。二是蘭德公司和海軍分析中心等綜合類防務智庫運用跨學科研究和長期對接戰略需求的優勢,不斷發展和創新兵棋推演,展開戰略研究和輔助決策。美國戰略界還將不斷發展的信息技術應用于兵棋推演。相比二戰前的手工兵棋,冷戰時期的兵棋樣式更加豐富,納入推演的要素不斷增加。1964年秋,美國決策者醞釀越戰升級并考慮對北越進行空襲之際,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要求相關部門對空襲效果進行預估。美軍聯合參謀部聯合兵棋局為此組織了代號為“西格瑪II-64”的推演,并在總結報告中明確指出,空襲北越軍事和工業目標只會降低其生產生活水平,對南越戰場影響微乎其微。然而,該報告并未引起當局重視。

2023年4月11日,福建近海,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在臺島周邊海域開展實戰化訓練,外圍警戒已經就緒。
冷戰結束后,美國決策者、軍方和智庫繼續運用兵棋服務人才培養和戰略評估。2017年以來,美國為了主導新一輪大國競爭,需要適應新的戰略環境、技術變革和競爭方向,面對變局和難題,更加重視兵棋推演的作用。與20世紀大國競爭相比,當代大國博弈當中,美國的兵棋推演開始走出決策部門、軍隊院校和傳統防務智庫,變得更加公開化,并與政界、新興智庫、媒體形成更緊密聯動,對戰略動員也產生了較大影響。
2020年,傳統防務智庫蘭德公司首次公開發行手工兵棋《霸權》。據蘭德公司介紹,該兵棋應美國2018年國防戰略規劃之需開發。《霸權》雖是傳統手工兵棋,但充分體現了2017年以來美國所面臨的戰略環境和挑戰,得到蘭德公司長期戰略研究和兵棋開發經驗的支撐。該兵棋聚焦新的戰略環境下,為應對長期態勢和突發事件,美國在國防戰略規劃上面臨的資源困境。作為蘭德公司創立70多年來第一套公開兵棋,其引發的關注也超出戰略界。
西太平洋和“第一島鏈”是新一輪大國戰略博弈的主要方向。由于美蘇冷戰軍事對抗以歐洲為焦點,冷戰結束后亞太區域長期處在經濟全球化的前沿,當代美國戰略界和輿論對于西太平洋的作戰體系競爭和可能沖突場景相對陌生。美國戰略界開始借助兵棋推演相關內容的公開,動員美國國內和國際相關方關注西太平洋,尤其是臺海方向的“戰略挑戰”,了解當下和中長期戰略需求,并且通過長期資源投入彌補短板,擴大優勢。
美國軍方和智庫多次向媒體透露臺海相關兵棋推演的情況。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和新美國安全中心等智庫不僅公開發布兵棋推演報告,甚至邀請媒體全程觀摩,并組織公開研討會介紹推演情況、制作播出專題電視節目。在烏克蘭危機長期化的背景下,一系列臺海兵棋推演的公開化客觀上配合了拜登政府國家安全戰略聚焦中國的導向,尤其是明確臺海方向和歐洲在戰略環境和構成挑戰上的區別,防止烏危機打亂美國對華戰略調整布局。美國國會眾議院中國特設委員會成員在4月19日兵棋推演后表示“收獲頗豐”,聲稱“認識到了美國在臺海方向面臨的戰時條件下盟友態度曖昧、缺乏長期作戰的彈藥儲備等情況”,表示將通過立法和撥款加以應對。
專業的兵棋推演是決策者評估、理解和應對大國戰略博弈的重要工具。兵棋推演能夠以低成本和直觀的方式呈現出博弈方在全球、地區、雙邊等多個層面和不同場景下的互動態勢。兵棋推演不僅有助于決策者和專業人士知己知彼、正視挑戰、思考應對,也能幫助非專業人士快速熟悉情況并參與討論,進而同專業人士達成共識,為各方參與的規劃和行動打下基礎。在網絡和社交媒體時代,公開化的兵棋推演還可以塑造國際輿論,根據需要敘述特定方向的安全態勢,團結盟友伙伴,爭取更廣泛的國際支持,同時迷惑、孤立、威懾對手。
美國戰略界對兵棋推演的運用具備一定經驗。一是擁有上百年的運用兵棋推演研究和評估戰略問題并輔助決策的經驗。兵棋推演的作用受到決策層內外的認可和重視,推動了滿足不同需求的各類兵棋的開發、創新和升級。二是能夠開發和運用兵棋的機構和人才隊伍遍布政府、軍隊、高校、智庫等所有戰略相關部門和機構。通過“旋轉門”,很多兵棋人才同時具有戰略規劃、評估、決策和執行經驗。加拉格爾等部分國會議員也有從軍和參與海外作戰行動的經驗,并且在美軍擔任過基層部隊指揮官和各級聯合作戰司令部參謀人員,對軍事戰略和兵棋推演并不陌生。他們能夠在智庫兵棋專家的協助下,參與推演并運用其分析問題。三是積累起豐富的戰略領域開源信息,不同部門和機構之間的密切交流協作都能為專業兵棋的開發和運用提供保障。
在當前環境下,美國戰略界運用兵棋推演同樣面臨挑戰。一是傳統的專業兵棋推演完全由身處政府部門和軍方內部的專業人士組織和參與,有利于理性看待和運用兵棋推演。對于當代公開化的兵棋推演,非專業參與者在知識體系上存在缺陷,對推演結果易產生以點概面、以偏概全的誤讀和濫用。二是作秀式的兵棋推演影響效果。美國國會眾議院和新美國安全中心的推演用了不到三個小時的時間模擬了六天的作戰進程,必然以大量因素的簡化作為代價。美國有戰略家批評指出,近期盛行的臺海軍演關注戰區層面和交戰初期,得出相對樂觀的結果,完全忽視美國在國家層面和持久戰中面臨的挑戰。三是美國近年對于中國等主要對手的多種誤判也影響著兵棋開發和推演的質量。
中國戰略界同樣應重視專業兵棋作為人才培養和戰略評估與規劃工具的價值。相關政府部門、研究機構和高校有必要在人才培養中引入專業兵棋推演,并且通過跨部門跨學科協作,開發反映中國面臨的戰略挑戰和機遇、可供不同部門和機構使用的各種層次兵棋。面對美國公開化的兵棋推演所塑造的強化“中國威脅論”的述事,我們也應重視相關領域的戰略傳播,不僅需要更加高效的權威信息發布,也要組織決策者、專家學者和媒體更加積極地參與相關問題討論,以逐步掌握輿論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