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玉婷
前不久,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8 部門印發《山東省2023 年數字經濟“全面提升”行動方案》,推出7 大類22 項舉措,加快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
聚焦全面塑強數字產業化發展優勢,山東將實施智能傳感器應用推廣行動、電子整機供給能力提升行動并實施產業集群培育行動,出臺推動元宇宙發展的指導意見,2023 年底,電子信息制造業收入規模力爭增長10%。大數據產業將實施“繁星”“龍騰”“沃土”“雨露”“煥新”“匠心”六大工程,2023 年底,全省軟件業務收入同比增長達到10%以上,大數據產業力爭突破2000 億元。山東還將新打造100個左右“工賦山東”典型場景,到2023 年底,互聯網行業業務收入力爭增長30%。
山東還將分級分類分場景精準提升5G 網絡廣、深、厚能力,進一步加強三新(新擴城區、新建高速、新建住宅)及農村區域的廣覆蓋、城市小區樓宇的深度覆蓋以及流量熱點地區超忙小區的厚覆蓋。
為全面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山東將建設一批國字號產業鏈“數字經濟總部”項目,新培育20家左右“有產業、有市場、有平臺、有總部”的特色數字經濟園區,推進農業全鏈條數字化轉型,實施服務業數字化轉型提速工程,認定一批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深化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融合,開展生產性服務業百企升級引領工程,培育10 個左右的國家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及項目,推廣共享制造、柔性制造等新模式。
按照“原始數據不出域、數據可用不可見”原則,山東將構建山東工業數據資產地圖,推動工業數據匯聚量向“eb 級”邁進。山東將推動企業數據全面采集,力爭推動不少于1000 家規上工業企業實施數據賦能專項行動,新增數字化改造設備不少于10 萬臺套,培育一批技術先進、質量可靠、模式創新、競爭力強的“數據賦能”優秀產品(方案),打造一批省級數字經濟“晨星工廠”標桿企業,建設15 家左右產業規模和經濟效益突出、數據資源體系完善、數據價值釋放程度高的特色行業“產業大腦”。
山東將開展新一代網絡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推進工業園區、重點企業5G 網絡全覆蓋,提升沿黃9 市5G 網絡質量,累計開通5G 基站20萬個,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參與全國6G 技術研發。為推動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山東將加快智慧高速、智慧港航、智慧機場、智慧高鐵建設,建成濟青中線智慧高速、青島港前灣港區自動化碼頭三期,完成渤海灣港通用干散貨碼頭全流程自動化、小清河數字化航道、濟南和煙臺機場ITC信息樓等重點項目建設并推動90 萬噸及以上煤礦智能化改造,啟動中俄東線(山東段)、山東天然氣環網南干線等新建管道智能化建設。
山東將采用“揭榜制”組織實施100 項左右重大科技創新工程項目,聚焦人工智能、電子信息、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開展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攻關。山東還將實施創新平臺賦能行動,聚焦先進計算、高端軟件、虛擬現實、智能制造等重點方向,加快“5351”數字經濟創新平臺體系建設,力爭培育創新實驗室15 個、創新中心60個、創新服務機構10 個、創新人才基地20 個。
為全面筑牢數字安全屏障,山東將出臺《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數據安全管理實施細則》,面向重點企業推進開展重要數據識別、督導檢查、安全防護等工作,有效落實數據安全主體責任。同時,山東將制定山東省數據安全產業發展行動方案,遴選一批數據安全優秀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打造一批數據安全標桿示范單位,加強推廣應用,到2023 年底,數據安全行業收入力爭突破200 億元。
今年,山東還將進一步強化數字經濟運行統計監測,完善數字經濟發展考核指標,完善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測算方法,常態化開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核算,到2023 年底,數字經濟總量突破4萬億元,核心產業占GDP 比重達到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