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玉濤



進攻能力的提升有助于隊員積極創設傳球、射門機會,或為射門創造有力條件,進而在隊員獲得進攻機會的情況下快速移動,并準確傳球或射門,以提升射門的頻率。
為保證有效開展訓練,提升隊員的進攻能力,筆者遵循一切訓練內容與方法都是從比賽的實際情境中提取的。基于此,在訓練的開始階段,筆者先組織隊員進行4VS4+2GK比賽,然后在比賽情境中提取訓練內容,循序漸進地組織隊員展開技術訓練,最后進行3VS2對抗比賽,從而完成完整的訓練。
一、4VS4+2GK比賽
訓練目的:尋找訓練主題,提升隊員的進攻能力。
訓練方法:在50m×40m的場地上,教練員分別把10名隊員平均分成白隊和紅隊,且每隊各1名守門員。隊員們根據教練員的要求進行4VS4+2GK比賽(圖1),進攻陣型為1-3,防守陣型為3-1。雙方隊員通過技戰術配合并進球得1分,在10min內得分高的隊伍獲勝。
指導要點:教練員在賽前檢查場地、器材和隊員裝備等,提醒隊員注意安全。教練員在比賽過程中,應選擇盡量覆蓋全體隊員的視角進行觀察,及時發現問題并指導。如果出現傳接球失誤和跑動位置不合理的情況,教練員應及時給予提醒,如果反復出現此類問題,則叫停比賽,先用提問的方式讓隊員思考比賽出現的問題,再對問題進行分析,引導隊員尋找答案,然后教練員再指出合理跑位的時機和應隨時抬頭觀察與呼應,并對出現問題的情境進行還原,最后繼續進行比賽。
二、技術訓練
訓練目的:提升隊員的傳接球技術和進攻能力。
訓練方法:由4個標志盤圍成30m×20m的區域,教練員在此區域內安排3名隊員如圖2所示站位,此區域內的隊員為進攻隊員,另1名隊員站在區域外,為傳球隊員。訓練開始,隊員A向區域內的隊員B傳球,隊員B觀察周邊環境并接應隊員A的傳球。隊員B接球后,隊員C、隊員D快速分別跑動至①處和②處,并向隊員B呼喊“傳球”尋求接應。此時,隊員B轉身并觀察隊友C和隊友D的跑動位置,快速決策選擇傳球給隊員C或隊員D,進而完成傳球,接球后的隊員C或隊員D運球過線得分。一輪訓練結束后,隊員A和隊員B位置互換,依此重復訓練。訓練時間為15min。
拓展訓練: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隊員B接球后,隊員D快速做出跑動接應,隊員C不接應,此時隊員B立即把球傳向跑到②處接應的隊員D,完成傳球。同時,接球隊員B還可以選擇把球傳給沒有跑動的隊員C,然后自己在傳完球后快速跑動到①處進行接應,這時隊員C做出決策把球回傳給隊員B,完成滲透性傳球,接球后的隊員運球過線得分,依此重復訓練(圖3)。
指導要點:訓練過程中,隊員之間要相互呼應,及時觀察隊友的位置;傳球隊員要保證傳球的準確性,合理選擇傳球的時機,并隨時做好接應準備;無球隊員先觀察防守隊員的位置,做好跑動接應,通過無球跑動給隊員創造進攻的機會;隊員訓練時,注意抬頭觀察場上情況,注意安全,避免發生碰撞等。
三、3VS2對抗比賽
訓練目的:提升隊員在比賽中的進攻能力。
訓練方法:在30m×20m的場地上,教練員組織隊員進行3VS2對抗比賽(圖4),其中紅隊為進攻方,白隊為防守方。比賽中,要求隊員運用滲透型進攻技戰術,即進攻方隊員通過滲透型進攻技戰術配合運球過線a得2分,防守方隊員搶斷后迅速形成由守轉攻運球過線b得1分。同時,要求進攻隊員要充分利用場地的寬度和縱深,尋找更多的配合機會;隊友之間要相互呼應并及時做好攻守的轉換。在此基礎上,教練員可通過增加1名防守隊員,形成區域內3VS3對抗比賽(圖5)。比賽時間為15min。
拓展訓練:在50m×40m的場地上,教練員組織進行4VS4+2GK情境比賽(圖6)。陣型方面要求進攻方(紅隊)為1-1-3,防守方(白隊)為1-3-1。比賽開始,進攻方隊員A拉開距離接守門員的傳球,并觀察準備接應的進攻隊員B、隊員C和隊員D的跑動位置,并把球迅速傳給處于合理位置的隊友,尋求配合的機會,各自打進對方球門得1分。比賽時間為20min。
指導要點:在比賽過程中,無球隊員在直插和斜插跑動接應時,要給予隊友明確的信號,從而通過跑動創造更多的進攻機會;進攻隊員要根據比賽的實際情況做出準確的決策,積極尋求配合;隊員在丟球后要迅速進入防守狀態;在攻守轉換時,隊員要時刻注意場上的實際情況,做好自我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