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佳贇

2022年5月24日,貴州貴安新區,道路右側為華為云數據中心,左側為騰訊貴安七星數據中心(歐東衢/ 攝)
近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工信部新聞發言人介紹2023年一季度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時表示,我國算力規模快速增長,梯次優化的算力供給體系初步構建,算力規模排名全球第二,年增長率近30%。
自2022年開春正式全面啟動“東數西算”工程以來,數據中心項目如雨后春筍,“算力一張網”加速織就,“東數西算”工程持續賦能千行百業。
2021年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強調,“充分發揮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
數字經濟已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時,算力如同農業時代的水利、工業時代的電力,既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科技競爭的新焦點,是數字經濟時代不可或缺的資源。夯實算力地基,數字經濟大廈方能屹立,盡早構建一體化、智能化、綠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新型算力網絡體系勢在必行。
“東數”“西算”,要解決數據的“通勤”和“居住”問題,這不僅需要高速可靠的網絡通道,還需要新型基礎設施以及人才政策等相關配套。實施“東數西算”不僅有利于提升國家算力水平,對擴大有效投資,開展東西部協作、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也有重要意義。
2023年,“東數西算”工程“進度條”正不斷刷新:2月,國內首個算力交易平臺在寧夏銀川上線運營;甘肅慶陽,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甘肅樞紐節點數據中心集群項目率先開工;4月,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印發《面向全國的算力保障基地建設規劃》。
目前,8個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建設方案均進入深化實施階段,西部地區數據中心占比穩步提高,全國算力結構逐步優化,算力基礎設施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海量的數據、高速的網絡、奔跑的字節,晝夜不停高速運轉的通算超算智算中心,正在匯聚成推動數字中國行穩致遠的磅礴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