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經程 楊靖
摘要:
伴隨著我國現代化的發展,石油化工行業也取得長足進步。石油化工企業不斷更新生產技術和工藝,使得整個系統變得龐大復雜,各種問題隱患層出不窮。為了及時發現并消除隱患,企業需要高度重視消防監督工作,科學制定消防監督策略,強化消防監督管理效果,提升企業消防安全水平,有效保護石油化工企業的人員生命安全和經濟財產安全。本文通過分析石油化工企業消防監督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消防監督管理策略,期望能夠為石油化工企業消防監督管理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消防監督;石油化工;安全隱患;消防安全;消防設施
引言
在我國社會不斷發展的基礎上,行業的發展、群眾的生活對石油量的需求越來越大,石油化工企業的經營范圍及生產規模也在不斷擴大。石油及其產物本身存在著易燃易爆特性,一旦發生事故小則造成一般火災事故,大則可能造成嚴重火災爆炸事故。因此,石油化工企業在經營與生產過程中,需要高度重視消防工作,通過有效的消防監督管理工作,提升石油化工企業的生產經營安全。目前,石油化工企業消防監督管理工作還存在部門間溝通協調不充分、消防監督制度不完善、設施不完備等問題,使得消防安全工作的落實不夠嚴謹。石油化工企業需要通過優化消防監督管理工作,充分保障企業安全發展。
一、石油化工企業消防監督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部門之間溝通協調不充分
石油化工企業一般都是大型企業,除消防安全管理部門負責企業安全以外,更需要企業中每一位員工都具備良好的消防意識。根據石油化工企業內部消防管理工作開展狀況可以發現,企業中不同部門之間存在溝通協調不充分的問題。首先,在開展消防監督管理工作時,有很多生產、經營、銷售和行政等部門的工作人員沒有意識到消防安全也屬于自身的職責范疇,對本單位的消防管理及消防監督工作重視程度不足,未能積極配合消防監督管理部門開展工作。其次,在“新改擴建”項目交接過程中,建設單位主要關注生產投產,造成消防系統交接不清楚、責任劃分不明確,成為遺留問題。另外,石油化工企業的辦公區域較為分散,在部分辦公區域建設辦公場地的過程中,施工隊伍與企業消防安全管理人員的溝通不足,并沒有在建設辦公區域搭建生產場地時采取消防安全措施[1]。
(二)消防監督管理制度不完善
制度是工作人員執行工作的基礎性標準,石油化工企業消防監督分為企業內部消防監督管理和政府消防監督。首先,企業內部責任單位和內部消防監督部門均存在消防監督制度不完善現象。基層責任單位很少有專職消防安全管理人員,特別是場站多,覆蓋面積大的責任單位,就容易忽視小、散、遠場站的消防安全管理。內部消防監督管理部門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隱患進行分類時,存在較多主觀因素,問題描述的側重點不一樣,問題分類就不同。其次,在現有的石油化工企業消防監督管理制度中,企業應用的制度較為刻板,沒有對每個消防管理崗位的具體職責進行清晰劃分,也沒有對工作的開展標準進行明確要求,這種過于寬泛且約束力度不足的制度缺少實際價值,甚至可能會影響到企業員工的安全意識、消防意識。
(三)消防監督檢查力度不深入
對于石油化工企業來說,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開展并不能為企業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有部分石油化工企業過度重視自身的生產經營,只注重與經濟效益掛鉤的工作內容,存在著消防監督檢查力度不深入的問題。首先,責任單位并沒有定期對消防設施、消防裝備進行檢查,很多石油化工企業中的消防設施存在著老舊、數量不足的問題,沒有及時對消防設施進行更換補充。其次,責任單位沒有針對消防工作的設定專職監督部門或崗位,消防管理人員的工作效果及價值沒有客觀的評定標準,直接影響到消防管理人員工作的積極性與認真度[2]。另外,由于內部消防監督檢查部門和責任單位同屬一個企業,在開展消防檢查時,存在淺嘗輒止、避重就輕的現象。
(四)消防設施設備配置不完備
石油化工企業本身具有危險物質多、設施設備多、工藝復雜等特性,造成其生產、加工、運輸等諸多環節都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完備的消防設施設備是提升消防安全水平的必要條件。根據對近年來石油化工行業生產安全事故原因的統計發現,消防設施設備準備不充分直接影響了企業的消防管理效果。首先,石油化工企業配備的消防設備過于單一,一般都以滅火器、防護服為主,這些設備只有在發生火災之后才能夠得以應用,不能對火災的預防發揮作用。亟需將火災預警系統、火災報警系統、消防聯動控制系統等先進消防設施應用到消防管理工作中。其次,未能做好消防設施的維護保養工作,包括責任單位未能有效執行日常檢查制度以及缺乏專業的維保單位進行定期維護保養,削弱了消防裝備投放的有效性[3]。
(五)消防教育培訓體系不健全
石油化工企業的消防培訓是個任重道遠的工作。首先,責任單位主要依靠本單位消防管理人員進行消防培訓。主要采取消防知識宣貫,再配合操作使用簡單消防器材的方式,對于有消火栓系統、自動滅火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等大型消防系統的現場,缺乏專業性的培訓。由于缺乏進行成體系的消防培訓,員工對消防知識的運用處于粗淺表面階段,不能融會貫通、舉一反三。其次,缺乏對消防監督人員的系統培訓,人員的能力建設主要依靠日積月累的經驗以及“老師傅”的“傳幫帶”,造成能力提升慢,知識更新遲緩,消防監督人員發現問題的能力不足。
二、石油化工企業消防監督管理策略
(一)優化各部門的協調機制
清晰劃分石油化工企業中各部門各崗位的消防安全職責,有利于開展消防監督管理工作,提升監督工作效能,讓企業中每位員工都能夠為落實消防工作貢獻力量,還能有效提升員工的消防安全意識。首先,明確各自職責,共同抓好建設項目的“三同時”工作。在“新改擴建”項目的設計階段,設計單位要與建設單位充分溝通,了解企業消防需求,再根據規范要求設計合理的消防設施設備。再將設計資料反饋給建設單位的消防安全管理部門,由專業技術人員對設計質量進行審核,查漏補缺,與設計方共同探討設計中的疑難點,提升設計質量。在施工階段,建設單位要派出消防監督人員定期或階段性到施工現場開展消防監督檢查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與施工方溝通,盡早整改。在消防設施驗收階段,消防監督人員要與施工方、廠家以及維保單位共同測試消防設施設備性能,嚴把施工驗收關,確保建筑投入使用時消防設施設備完整好用。其次,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各責任單位要了解企業的消防要求,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依法合規開展消防管理工作,做到防消結合,以防為主。各單位要積極與消防監督管理部門進行溝通,深度了解自身消防安全需求及管理制度,明確各自消防安全職責,共同提升消防安全水平[4]。
(二)完善消防監督管理制度
為有效提升石油化工企業生產安全,落實企業的消防安全責任,企業需要為消防監督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制度,用制度約束相關責任人的行為。首先,要建立系統的消防安全監督管理制度。針對各個環節分別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制度,在制度中明確不同工作內容以及工作行為標準,提升消防管理的有效性與針對性。其次,監督消防安全制度落實情況。建立完善的應急預案體系,定期進行演練,能夠讓現場員工面對事故時條理清晰地采取措施,控制和處理事故[5]。在日常消防監督檢查中,應考察現場員工處置事故的能力。
(三)提升消防監督管理水平
在信息化時代,石油化工企業也需要積極應用新技術對消防監督管理工作進行有效創新。
首先,企業需要針對消防監督管理工作建設線上監督系統,在線上系統中記錄企業消防管理工作的開展狀況,要求每一位消防管理人員將自身的工作行為及工作成效記錄在線上系統中,有利于各級消防安全管理人員對消防工作進行直接性管理。其次,企業可以在大型設備設施中安裝傳感器,將大型設備的運作狀況、運作數據智能化上傳到線上系統中,并通過大數據技術對信息進行完整記錄。一旦出現異常狀況,系統會自動發出警示信息,現場管理人員、消防管理人員、消防監督部門都能第一時間收到信息,通過不同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流,及時消除故障問題,減少安全事故風險。再次,建立科學合理的問題隱患分類清單。從事故隱患的定義來分類,分別是規則層、管理層以及物的危險狀態和人的不安全行為兩方面。分類應具有唯一性和通用性,問題隱患往往具有橫向和縱向維度特征,可以從這兩個維度分別建立分類標準。首先,從問題隱患存在的板塊劃分為四個:建筑防火、消防設施設備、消防安全管理、氣防管理。其次,從問題隱患發生的時間點或責任方進行劃分:設計施工、承包商管理、現場管理、人員能力。建立線上監督管理系統,上傳問題隱患,督促整改。對于檢查發現的重大問題隱患,還應要求責任單位做好原因分析和制定整改治理方案。消防監督部門定期或分階段到現場監督檢查,督促落實整改計劃。最后,采取內部交叉檢查或聯合檢查的方式開展監督檢查。可以有效降低消防監督檢查工作中的避重就輕現象,有利于內部消防監督部門之間相互學習,及時發現問題隱患。誰發現誰督促整改,也能有效監督責任單位及時整改。
(四)加強消防設施設備建設
消防設施設備的建設是保障消防管理工作能有效開展的基礎性環節。企業需要依法合規建設完善的消防設施,提升企業安全水平。首先,消防管理人員需要對企業內部的消防設施建立資料臺賬,定期進行檢查,掌握消防設施的數量、質量和使用狀態,定期進行維護保養。
其次,消防管理人員要積極關注消防技術及設備的發展狀況,適時引進先進的消防設施設備。企業應按要求設置火災預警系統、火災報警系統、消防聯動控制系統和自動滅火系統等消防系統。及時發出預警信息,提醒相關人員積極采取措施消除隱患[6]。準確發出火災報警信號,聯動自動滅火系統撲滅初期火災,防止火災事故擴大。最后,在選購消防設施設備時,要對采購的消防設施進行質量檢查,保障所有的消防設施都能夠滿足規范標準要求[7]。
(五)強化消防教育培訓效果
在企業中開展消防宣傳教育,既能有效提升員工對消防工作的重視程度,又能夠提高消防安全意識,有效降低消防安全風險。首先,企業可以采取專題講座的形式進行消防安全知識宣傳,開展消防培訓,提升員工對消防設施設備的操作能力。在對人員能力考察過程中,應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查漏補缺。其次,企業需要根據制度要求,組織員工學習應急預案,定期開展應急演練。努力提升企業員工的消防應急能力,保證火災發生時,員工能夠采取正確的逃生或救火措施,保護人身財產安全。再次,企業可以通過線上教育的方式提升消防宣傳教育效果。消防安全管理人員在工作群或工作系統中不定期地向員工分享消防安全視頻和文檔資料,號召員工分享各自消防安全經驗[8]。還可以制作消防知識小程序,采取物質和精神獎勵相結合的方式,提高員工學習積極性。最后,組織專業人士對消防監督人員進行專業培訓,或派遣監督人員到其他單位交流學習,共同提升消防監督水平。建立相應激勵制度,鼓勵消防監督人員取得相應職業資格證書,不斷提升專業化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石油化工企業的生產、加工、運輸和存儲均存在火災風險,容易造成重大傷亡和損失。對于石油化工企業來說,經濟效益固然重要,但安全永遠排在第一位。在石油化工企業的安全管理中,需要高度重視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開展,通過制定完善的監督策略,規范消防監督管理工作,完善消防監督制度。引入信息化技術,對企業設施、消防設備、管理人員工作行為進行全面監督,有效保障石油化工企業安全,為石油化工行業的可持續化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周黎江.石油化工企業消防安全監督管理的要點分析[J].化工管理,2023(28):106-108.
[2]謝曄.石油化工企業的消防安全管理現狀及優化策略[J].化工管理,2023(23):100-102.
[3]郭峻青.化工企業消防安全監督管理策略[J].化工管理,2023(14):69-71.
[4]馬瑋瑋.石油化工企業安全管理及消防策略[J].化工管理,2023(14):72-74+84.
[5]李丹.煤化工企業消防監督管理策略研究[J].煤化工,2023,51(02):87-89+100.
[6]張元.石油化工企業消防監督管理策略分析[J].化纖與紡織技術,2023,52(03):104-106.
[7]鄭輝.石油化工企業消防監督管理的措施[J].化工管理,2023(03):110-113.
[8]朱慶樓.石油化工企業消防監督管理重點與措施[J].化工管理,2023(02):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