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印象里,母親總是對孩子的事情給予了極高的關注度,有時甚至會對一些事情嘮嘮叨叨的沒完。對于母親的嘮叨馬小雅有時候也會覺得不耐煩,“媽媽經常重復說一些事的時候,我會不經意地說一句:這個你說過很多次了。”不過隨著年紀的增長,尤其是這兩年她開始慢慢理解媽媽了。“其實我和媽媽一直是閨蜜的狀態。最近比較忙很少和媽媽視頻通話,但只要有空閑時間我們倆就會通話,她有很多話想和我說,想知道我的近況,身體怎么樣?我知道原來媽媽只是想關心我好不好。”
問及馬小雅如何形容母愛,她說想用媽媽的一句話來表達:“媽媽的作用就是護你周全,你勇敢去飛,如果掉下來別怕,媽媽接住你。”以前馬小雅一直覺得媽媽像一個超人,沒有她做不到的事,現在她發現媽媽越來越像一個小孩子,也有她柔軟的一面,“我開始漸漸享受去照顧她的感覺。”
除了母親給予我們的愛之外,還有一個人是我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那就是父親。馬小雅說她的爸爸是一個非常不善言辭的人,但她清楚地記得小時候只要自己說要買什么要吃什么爸爸就會買給她。“長大后我經常吐槽爸爸太直男,但后來發現爸爸總是把控著大方向。他甚至比媽媽細心,雖然嘴上不說可心里都會想著,體現在行動上。”馬小雅坦言當自己出入社會,接觸很多人和事后,每次再和爸爸聊天才能體會他的用意,“他告訴我的話很多都讓我很受用,我爸這個人正如他從小對我的教育一樣:‘宰相肚里能撐船。”
“家對于你來說意味著什么?”采訪時我問到。
馬小雅說:“我覺得家就是港灣。家是我永遠的依靠,充電的地方,做最真實的自己的地方。”
《時尚北京》:在感受親情氛圍的同時你會感受到一種責任感嗎?
馬小雅:與其說責任感,我更想把它說成是一種自發性地相互陪伴和付出。
《時尚北京》:在節日到來的時候,你最想為你的父母做些什么?與他們怎樣度過呢?
馬小雅:我當然是希望能陪在他們身邊,但由于工作原因,我提前為他們準備了小禮物和鮮花。
《時尚北京》:你覺得自己與父母最快樂的時光是什么時候?
馬小雅:每一個時光我都很珍惜。非要說的話我其實還挺享受疫情被封控在家的時候,那段時間我們天天在一起,但并沒有互相抱怨,每天一起做飯、玩游戲,聊天打趣,很開心很放松。
《時尚北京》:在這個充滿愛的季節里,你最想對他們說的話是什么?
馬小雅:謝謝你們養育了我,我們會一直一起好好地生活。
生活中馬小雅是一個時而安靜時而瘋狂的人。“總的來說我還是很熱愛自由的,沒事的時候我喜歡看劇看書,有機會就出去旅行。”對待生活的態度馬小雅說就是要享受要開心。她喜歡沒有束縛地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
馬小雅長年保持著運動的習慣,她會選擇一些有趣不枯燥的運動,比如:跳舞、騎馬、攀巖、游泳等。其實好的身材健康的身體,就是要保持好的心態,要開心,正常飲食。在演藝圈打拼這么多年,難免會有壓力,馬小雅說自己釋放壓力的方式很多,也很快。比如大哭一場、找一個KTV自己嗨唱幾個小時或者誦經,第二天起來還是一條好漢。
對于為什么會從事演員這個行業,馬小雅坦言是誤打誤撞。“我是理科生,最早都不知道什么是表演,一次機緣巧合因朋友介紹而接觸到表演,之后就愛上了。在那一刻我發現我從沒如此專注和享受一件事,就決定選擇這條路。”
在馬小雅看來表演是一個很純粹的事業,是可以花一輩子去琢磨的一件事。作為一名演員,她覺得表演帶給自己最大的快樂是能體驗到不同的人生。尤其當在表演時有心動產生的那一刻很開心。“我在努力成為不忘初心的人。”
《時尚北京》:你的假期是如何支配的?
馬小雅:出去旅游。
《時尚北京》:平時會選擇什么方式來給自己充電?
馬小雅:吃好吃的,運動、旅游。
《時尚北京》:對“時尚”如何理解?
馬小雅:有態度的、符合自己調性的表達。
《時尚北京》:你覺得做藝人之后對時尚感有更大的幫助嗎?
馬小雅:接觸到很多藝術領域的東西當然會融入進自己的想法中。也會讓我更加膽大和自信。
《時尚北京》:你覺得自己最自信的地方來自哪些方面?
馬小雅:來源于我的經歷在不斷地增加吧。
《時尚北京》:如果可以有選擇的機會,你會怎樣規劃自己的人生?
馬小雅:環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