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嬌



【摘 ?要】幼兒作為人格素養、優秀品質培養的重要時期,這一階段的教育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此時幼兒像是一張白紙,外界對其影響往往會伴隨一生,在幼兒教育中,環境標識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巧妙運用標識能夠培養幼兒堅持和專注品質、安全意識、禮儀素質及良好習慣,可以極大地提高此階段幼兒的綜合素養。因此,幼兒教師聚焦幼兒園內環境標識去尊重、保護幼兒好奇心和學習興趣,滿足幼兒真實需求,支持幼兒學習,優化環境標識,最大程度幫助幼兒提升學習品質。
【關鍵詞】標識;幼兒;學習品質
標識作為一種包含特殊含義的符號,能夠通過視覺傳達給接受者,并引導接受者根據所接受的信息及個人經驗進行行動。幼兒教育中,受到幼兒年齡及認知的影響,此時對文字的興趣遠遠低于圖片、符號,因此,標識在幼兒習慣養成、知識獲取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幼兒養成生活及學習的自我規范。
幼兒園中各種標識作為一種文化環境對幼兒的隱性教育,不僅存在于幼兒觸手可及的生活中,同時它提出的要求和規則是與幼兒現階段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的,與幼兒自身經驗密不可分。除此之外,標識還是教師管理幼兒的有效工具,優秀的標識能夠代替教師的語言引導幼兒自主有序地活動。因此,在幼兒教育中,標識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存在的問題
(一)幼兒不能真正理解標識含義
幼兒園中,包含了許多的標識,一些標識簡單明了,幼兒很容易就能夠理解其中的含義,但也會存在一些標識,會讓幼兒產生迷惑與不解,使幼兒無法正確地理解其中的內涵,如校園內的各種線條,一些孩子就會對其產生疑惑,無法準確分清;區域標識中入區步驟中有一雙手的樣子,旁邊擺著玩具,此時的孩子便不能理解是玩完之后收好或是洗手之后再玩,這樣的標識并不利于幼兒學習品質的培養。
(二)標識極易成為無效符號
標識作為幼兒園環境的部分,會受到自然或是人為因素的影響,如墻上的標識被一些孩子所破壞,這種現象在幼兒園中屢見不鮮,可能是幼兒破壞或是在玩耍中不經意接觸,造成標識的損壞或掉落。另外,園內標識還會受到雨天、太陽等自然環境的影響,戶外標識經常暴露在陽光下及經受風吹雨淋后容易褪色,上面的字跡模糊不清。這些情況的出現則會影響標識的使用及存在的意義。
二、有效利用策略
(一)完善幼兒的標識認知
雖然說標識對于幼兒的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要建立在幼兒對標識具有準確的認知之上。此時的孩子對于圖像及符號有著積極的興趣,但對于其的理解僅僅依靠生活中的經驗,如果說幼兒都不了解標識的含義,那標識便沒有了存在的意義。因此,在通過標識培養幼兒的學習品質時,首先要讓幼兒明白不同標識所代表的含義,這亦是幼兒遵守相關標識的前提。所以在實際的應用中,教師要設計便于幼兒理解的標識,對于一些較為復雜的標識,則需要為幼兒進行解釋,告訴幼兒認知、安全、規則、情感等各類標識的含義,幫助幼兒將圖像、符號信息與之一一對應,內化于心。除此之外,教師要積極與幼兒進行交流互動,了解幼兒對標識的理解與看法,對于那些幼兒不易理解的符號與圖像及時進行更新及改進。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要經常檢查,及時更換那些破損、看不清的標識。同時,教師也應積極考慮幼兒的興趣與喜好,創設能夠引起幼兒興趣的標識,如此更可以提升幼兒對標識的認同,提高標識使用的效果。如圖1這個標識,低階段的幼兒受到自身水平的影響,無法全部認識其中的文字,此時就需要教師為幼兒進行講解,讓幼兒充分認識到圖中所提出的要求,以此讓幼兒每一次看到,都能夠自覺遵守。
(二)培養幼兒堅持和專注品質
幼兒入園后,便成為了校園集體中的一員,只有遵守園區的規則秩序,才能夠保證生活、學習的有序。此時的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所接受的教育亦有明顯差距,一些幼兒受到家長的教育,已具備較強的規則意識,而有部分幼兒則不然,會嚴重影響其他幼兒的正常生活與學習。
雖然教師的管理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更多需要的是提高幼兒自身的認知。在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中,園內的標識發揮著重要作用,園內所張貼的標識,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幼兒的行為。
如在進行美工操作中,一般會有許多幼兒統一進入,如果說沒有教師的管理或是指示標識的引導,很容易出現幼兒之間互相搶東西、活動結束后一地垃圾、各種工具胡丟亂放的情況,這不但不利于教師對教室的管理,而且不利于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此時,教師便可以將存在的諸多問題提出,與幼兒共同探尋解決方法,并將解決方法制作成為標識,張貼于美工室門口或是墻壁之上,如此幼兒便會更加樂于遵守標識牌上的規則。
在實際的教學中,無論是任務的設定,還是規則的制定,都不應是教師一人來決定。幼兒階段,對于外界的要求并不會有明確的認知,反而對于自己所提出的問題認識比較深刻,所以,教師在各種規則的設計中,要吸收幼兒的想法,引導其做班級環境中的主人,逐步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及習慣。針對美工區存在的諸多問題,幼兒制定了他們認為可行的規則張貼于教室門口,保證了美工活動的有序進行。
(三)培養幼兒安全意識
安全始終是幼兒的第一要務,在校園中,幼兒的數量遠遠高于教師的人數,盡管老師時刻關注每位幼兒,但安全問題仍會發生,而樓梯、游玩區、飲水區等就成為了幼兒受傷的高發區,這就為幼兒在學校的安全問題埋下了隱患。
面對這些安全問題,教師就可以通過制作相關的安全標識來預防各種危險情況的發生,將相應的注意事項通過標識的方法張貼在容易出現事故的地方,引起經過時幼兒的注意,以避免危險情況的發生。
如在樓梯旁邊,教師就可以在不同側粘貼如圖3所示的圖像,并標記上下樓梯的箭頭,此時的幼兒雖然無法分辨左右,卻可以清晰地觀看圖像,并模仿圖像中上下樓梯的方法,以此保證幼兒有序上下樓梯,避免擁擠,保證幼兒的安全。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插座旁邊張貼如圖4所示的圖像,警示幼兒不要觸碰插座,久而久之在幼兒心中留下插座不能觸碰的認知。
(四)激發幼兒探索興趣
幼兒時期,其認識水平雖然較低,但是對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現象、景象都有著較高的興趣。同時,相較于文字,幼兒對圖畫等有著更高的興趣,單單依靠文字,并不能很好地培養幼兒的探索意識。因此,教師便可以借助園內的各種標識,來培養幼兒的探索意識,幫助幼兒從小養成敢于探索的優良品格。
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教室外的空白區域張貼各種此階段幼兒感興趣,但又不能充分理解的圖片標識,讓幼兒觀看。當幼兒看到各種有趣的圖片及標識時,內心就會產生一些不解,倘若此時標識中標出一些問題,或是教師提出一些問題,那么則會進一步增強幼兒心中探索的欲望。如教師可以在教室空墻上張貼恐龍的圖像,讓幼兒觀察并思考,今天為什么看不到它們的存在呢?此時幼兒就會向同學、老師及家長求助,詢問其中的原因,在不斷的求知過程中,幼兒則會形成優秀的探索能力。
(五)培養幼兒良好習慣
幼兒時期,各種行為都處于培養期,但是其心理成長卻十分迅速,各種習慣也都會在這一時間段形成。此時,來自各方的引導對于良好習慣的養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方面需要教師及家長的正確教導,另一方面則需要幼兒在日常的生活中自動形成,標識則可以發揮在幼兒日常學習中的引導作用。
張貼如圖所示的圖像,并為幼兒解釋其中的內涵,讓幼兒從小便養成節約糧食的優秀品質。班級內則可以張貼一些看書寫字、坐姿端正的標識,讓幼兒時時刻刻保證良好的學習姿態。
幼兒教育作為培養幼兒規則意識、安全意識、禮儀舉止、良好習慣的重要階段,標識的存在可以進一步深化對相關素養的培養,通過簡單的圖像向幼兒傳達更深層次的信息,在幫助幼兒自我提升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幼兒教學中,教師應當重視對標識的應用,結合實際情況,探究出符合班級、校園的標識體系,最大程度幫助幼兒提升學習品質。
【參考文獻】
[1]殷月玲.幼兒園區域標識在一日生活中的運用[J].家長,2021(5):131-132.
[2]殷月玲.利用標識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J].天津教育,2020(29):182-183.
[3]陳莉芬.巧用標識,助推中班幼兒區域游戲秩序感的形成[J].課堂內外(高中版),2021(36):72-73.
[4]萬梅.以標識為載體,培養幼兒的自我管理能力[J].家長,2021(34):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