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美嬌
原發性高血壓是指未使用降壓藥物情況下,收縮壓≥140 mm Hg(1 mm Hg=0.133 kPa) 和(或) 舒張壓≥90 mm Hg,臨床多表現為頭痛、疲勞及頭暈等。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表明:國內高血壓患病率為18.8%,人群高血壓知曉率為30.2%。既往研究表明[1],原發性高血壓是一種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心血管疾病,亦與患者的飲食習慣、長期吸煙等有關,影響居民生活與健康。目前,我國對于社區老年高血壓的管理體制尚不健全,導致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相對較多,表現為知曉率低、治療率低等,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穩定社區高血壓患者病情成為當前研究的熱點。中醫體質論認為,特殊的體質對致病因子的易感性、生理反應及發病的傾向性發揮了決定作用,是在人體生長發育過程中形成生理功能、形態結構及心理狀態等方面表現出的特質。既往研究表明[2],社區老年高血壓的發生與患者的體質狀態有關,且不同體質狀態下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存在一定差異性。因此,本研究以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中醫體質特點及心血管疾病發生的影響因素,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0 年4 月~2022 年12 月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147 例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完成中醫體質測評,并根據患者是否發生心血管疾病分為發生組(36 例)和未發生組(111 例)。發生組:男21 例,女15 例;年齡60~82 歲,平均年齡(70.68±6.29)歲;BMI 18~29 kg/m2,平均BMI(22.15±4.39)kg/m2;病程1~16 年,平均病程(8.41±2.59)年。未發生組:男66 例,女45 例;年齡61~83 歲,平均年齡(70.81±6.42)歲;BMI 19~30 kg/m2,平均BMI(22.31±4.42)kg/m2;病程1~15 年,平均病程(8.38±2.46)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n,)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n,)
注:兩組比較,P>0.05
1.2 診斷標準 ①參考《ISH 2020 國際高血壓實踐指南》解讀中高血壓診斷標準,即:患者在未服用降血壓藥物基礎上,非同日3 次血壓測定,收縮壓≥140 mm Hg 和(或)舒張壓≥90 mm Hg[3-5];②患者既往有高血壓病史,正服用降壓藥物治療,盡管血壓正常亦診斷為高血壓。
1.3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社區高血壓診斷標準,經臨床檢查確診;②病情穩定,能進行溝通與交流[6-8];③能配合完成中醫體質測評,且高血壓分級≤3 年。排除標準:①精神異常、凝血功能異常或器質性疾病者;②伴有重度心力衰竭、繼發性高血壓或存在認知障礙者[9];③中途退出研究或中轉上一級醫院者。
1.4 方法 ①中醫體質特點分析:所有患者入院后采用身心康經絡傳感器對患者完成中醫體質辨識,分為血瘀質、平和質、氣郁質、濕熱質、陽虛質、陰虛質、氣虛質、特稟質、痰濕質9 種體質。同時,結合身心康經絡傳感器系統設定,排除特稟質,共納入8 種體質,并根據儀器測定結果及體質的中醫體質特點,完成經絡傳導系數的記錄,分析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中醫體質特點[10]。②心血管疾病發生的影響因素分析:根據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是否發生心血管疾病分為發生組和未發生組。查閱兩組臨床資料,統計兩組既往高血壓病史、糖尿病、吸煙史、飲酒史、血脂異常、生活方式、BMI 等,并對上述可能的影響因素進行單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
1.5 觀察指標 ①分析患者中醫體質特點:記錄血瘀質、平和質、氣郁質、濕熱質、陽虛質、陰虛質、氣虛質、痰濕質體質下傳導系數。②影響因素:對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心血管疾病發生的影響因素進行單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4.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 回歸分析。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中醫體質特點分析 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均完成中醫體質評估,排在前3 位的分別為痰濕質、濕熱質及陰虛質,占比分別為28.57%、25.85%、12.93%,傳導系數分別為(33.29±6.09)、(36.35±6.71)、(58.31±6.83)分。見表2。
表2 147 例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中醫體質特點分析
2.2 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心血管疾病發生的單因素分析 147 例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發生心血管疾病36 例,發生率為24.49%。單因素分析顯示,兩組患者性別、糖尿病、吸煙史比較差異無統計意義(P>0.05);發生組飲酒史及血脂異常、生活方式差、BMI≥26.5 kg/m2占比分別為83.33%(30/36)、58.33%(21/36)、72.22%(26/36)、63.89%(23/36),均高于未發生組的29.73%(33/111)、18.92%(21/111)、15.32%(17/111)、38.74%(43/111),差異具有統計意義(P<0.05)。見表3。見表5。
表3 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心血管疾病發生單因素分析(n)
表4 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心血管疾病發生的影響因素賦值說明
表5 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心血管疾病發生的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
2.3 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心血管疾病發生的影響因素賦值說明 對單因素分析有意義的4 項危險因素進行賦值,賦值水準a=0.05,對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心血管疾病發生的影響因素進行Logistic 回歸分析。見表4。
2.4 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心血管疾病發生多因素的Logistic 回歸分析 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表明,飲酒史[B=1.858,OR=6.413,95%CI=(1.948,21.111)]、血脂異常[B=1.407,OR=4.083,95%CI=(1.364,12.221)]、生活方式[B=2.934,OR=18.878,95%CI=(9.676,36.832)]、BMI[B=0.466,OR=1.593,95%CI=(1.128,2.250)]均為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心血管疾病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
高血壓好發于中老年人群中,是心血管疾病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加強高血壓患者規范化管理,并對可能的危險因素進行有效控制,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發生率[11,12]。但是,由于我國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基數較大,臨床管理存在諸多弊端,導致患者高血壓控制效果不佳。在中醫體質對高血壓的干預研究中發現,后天的環境因素可改變人體的體質類型,而多數疾病的發生多與體質存在緊密的聯系[13-15]。《素問·生氣通天論》中指出,“陰平陽秘,精神乃治”,從該研究中看出,陰陽平和的人視為平人、健康人,但是由于患者長期的生活環境、飲食偏好及性格等,導致患者體質多呈現陰陽偏頗,增加疾病發生率。本研究中,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均完成中醫體質評估,排在前3 位的分別為痰濕質、濕熱質及陰虛質,占比分別為28.57%、25.85%、12.93%,傳導系數分別為(33.29±6.09)、(36.35±6.71)、(58.31±6.83)分,從本研究結果看出,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發病體質以痰濕質、濕熱質及陰虛質為主,能直接參與疾病的發生和發展。既往研究表明,體質作為疾病發生的內在因素,在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中占據重要的作用[16,17]。而痰濕質、血瘀質、陽虛質及氣虛質等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存在緊密的聯系,且痰濕質、血瘀質、陽虛質及氣虛質患者冠狀動脈狹窄程度更為嚴重[18-20],與本研究結果相符。由此看出,高血壓患者差異化的中醫體質與心血管疾病之間存在內在聯系。因此,在對該種內在聯系明確的基礎上,針對中醫體質偏頗情況進行干預,并強化管理方案、糾正患者偏頗體質,阻斷高血壓患者心血管疾病演變的可能性,以獲得最佳的收益。本研究中,單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表明,飲酒史、血脂異常、生活方式、BMI 均為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心血管疾病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從本研究結果看出,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心血管疾病發生率較高,且受到的影響因素較多,不同因素之間能相互作用及影響:①飲酒史。飲酒史是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心血管疾病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分析原因,飲酒能影響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收縮壓和舒張壓,且患者飲酒后的興奮期,會引起血管收縮,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加重心肌的耗氧和心臟負擔,使得心排血量下降[21-23]。同時,飲酒能引起交感神經活性、腎素等內分泌增高,均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率。②血脂異常。血脂異常是心血管疾病和腦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險因素,尤其是血脂異常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且對于心腦血管疾病的影響更加密切,能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導致冠狀動脈、大腦動脈出現粥樣硬化相關的斑塊,且隨著病程的延長,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率[24]。③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不僅能影響心血管疾病發生率,亦可影響患者體質、社區老年高血壓的變化。對于具有良好生活方式患者,體質相對良好,能更好的控制患者血壓水平,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率。④BMI。肥胖與較高的冠狀動脈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有關,亦可引起其他疾病的發生,包括血脂異常、2 型糖尿病、高血壓和睡眠紊亂[25]。既往研究表明:肥胖屬于一種復雜的疾病,與生理、心理、環境和社會等存在緊密的聯系,上述因素均可能增加個體肥胖風險。而肥胖與較高的冠狀動脈疾病、心血管疾病死亡有關[26]。因此,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應強化中醫調養,善于根據可能的原因,結合患者的體質采取不同的方法調養[27]。對于痰濕質的高血壓患者,應注意化痰祛濕、益氣健脾、培補元氣等養生原則的使用;對于陰虛質的高血壓患者,則應從精神、環境、飲食等方法進行調養,提倡“恬淡虛無、精神內守”的養生大法,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率。
綜上所述,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中醫體質主要以痰濕質、濕熱質及陰虛質為主,患者心血管疾病發生率較高,且患者受到的影響因素較多,應針對可能的影響因素進行干預,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