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丹
糖尿病和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是一種互為因果的關聯,因此這兩種病癥很容易合并發生,導致患者整體生活質量大大降低。臨床認為[1],因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容易導致甲狀腺素長時間分泌過量,進而會導致甲狀腺素對胰島素的功能產生破壞,使得胰島素分泌減少,這就導致糖尿病及其相關并發癥發生。糖尿病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臨床癥狀上合并糖尿病和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臨床表現,而且癥狀更加嚴重,容易導致患者出現腎病綜合征、周期性麻痹和心力衰竭等并發癥。藥物綜合療法是一種綜合不同藥物對患者進行治療的手段,本研究將藥物綜合療法應用在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分析其發揮的治療作用,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本院于2020 年1 月~2021 年1 月收治的62 例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治療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1 例。觀察組男16 例,女15 例;年齡23~55 歲,平均年齡(41.05±13.41)歲。對照組中男17 例,女14 例;年齡22~58 歲,平均年齡(42.08±12.97)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資料均符合《世界醫學會赫爾辛基宣言》,患者(家屬)簽字《知情同意書》。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n,)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n,)
注:兩組比較,P>0.05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所有患者經診斷均被確診為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合并糖尿病,診斷符合1999 年糖尿病診斷標準,任意時間血糖水平≥11.1 mmol/L,空腹血糖水平≥7.0 mmol/L;②甲狀腺功能亢進癥進行控制后糖代謝紊亂明顯改善或部分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在甲狀腺功能控制后仍有血糖升高;③有完整的臨床資料可供追溯。
1.2.2 排除標準 ①單純的糖尿病或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②同時合并其他代謝性疾病的患者;③合并嚴重影響治療效果的患者;④同期參與其他研究的患者;⑤溝通障礙,意識障礙患者。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 采用常規治療手段,應用二甲雙胍(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3370)控制血糖,應用甲巰咪唑(Merck KGaA,注冊證號H20120405)控制甲狀腺激素水平。同時嚴格調節患者的飲食,合理進行飲食搭配,每周需要對患者進行1 次血糖檢測,測量患者的甲狀腺功能,根據實際情況適當進行調整營養。為患者制定符合實際的運動鍛煉方案,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對出現低血糖的患者應在家人或護士的陪同下進行外出活動,治療期間要嚴格監控其病情的變化和走向。
1.3.2 觀察組 實施藥物綜合療法治療,藥物綜合療法治療分為降糖治療和抗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治療,具體治療如下:①降糖治療:以患者的實際病情為依據對患者應用瑞格列奈(江蘇豪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362)口服治療,起始劑量為0.5 mg/次,3 次/d,之后可隨著患者的臨床情況適當提升用藥劑量,但最大用藥劑量≤16 mg/d;同時對患者皮下注射胰島素(甘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050051),3 ml/次,1 次/d。②抗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治療:對患者應用甲巰咪唑口服治療,30 mg/次,1 次/d;應用丙硫氧嘧啶(上海朝暉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1082)口服治療,300 mg/d,分3 次給藥;持續用藥2 個月以后,患者的甲狀腺水平趨于正常,可以縮減甲巰咪唑片用藥劑量,為2.5~10.0 mg/次,1 次/d;調整丙基硫氧嘧啶劑量為25~100 mg/d,同樣分3 次給藥。持續對患者用藥6 個月評估治療效果。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以及治療前后的甲狀腺素和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水平。臨床療效判定標準[2]:將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3 個等級。①顯效:經治療之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明顯的改善或者痊愈;②有效:經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明顯改善,血糖水平和甲狀腺功能明顯改善,但未達到正常水平;③無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沒有改善,甚至有加重的跡象。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6.77%高于對照組的74.1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甲狀腺素和血糖水平比較治療前,兩組患者甲狀腺素、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甲狀腺素(5.84±1.64)μg/dl、空腹血糖(6.27±1.33)mmol/L、餐后2 h 血糖(9.16±1.04)mmol/L低于對照組的(8.68±1.35)μg/dl、(8.24±1.27)mmol/L、(10.82±1.12)mmol/L,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甲狀腺素和血糖水平比較()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甲狀腺素和血糖水平比較()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aP<0.05
臨床認為糖尿病和甲狀腺功能亢進癥之間存在共同的遺傳學與免疫學基礎,糖尿病和甲狀腺功能亢進癥這兩者可以先后發病也可以同時發病,但兩者合并存在使得患者的癥狀嚴重加重,導致生活質量整體降低[3-5]。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存在甲狀腺激素增多的表現,甲狀腺激素進入人體會對葡萄糖的代謝功能產生影響,使得胰島素得以分解,它會導致胰島素分泌失調與代謝紊亂,并直接導致糖代謝失常,長此以往使得患者形成糖尿病[6,7]。
本研究分析藥物綜合療法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合并糖尿病的效果,可以看出觀察組的治療效果更好,因此能夠肯定這種治療方法的價值。藥物綜合療法相對于常規治療而言,其主要機理在于通過不同的藥物聯合作用充分發揮改善疾病癥狀的作用。其優點在于可以通過使用不同藥物來利用不同的作用機制,這種治療情況相對于單一藥物治療而言能更好的使患者的相關癥狀得到改善,但缺點在于如果所使用的藥物沒有經過循證支持,則很容易因為藥物的相互作用而導致不良反應加大[8-12]。本文對患者進行治療時,通過藥物綜合療法對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和糖尿病的癥狀進行干預,整體上改善了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
綜上所述,通過藥物綜合療法對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合并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可提升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甲狀腺素水平和血糖水平,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