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人類平均行走速度,繞赤道一圈,大約需要1年。截至2023年3月,“復興號”列車組已累計行駛19億千米,相當于繞赤道48000圈。
來,讓我們一起坐上這中國制造的大國重器,在時光矩陣中感受獨屬于中國的基建奇跡。
“旅客們,列車即將出發……”
列車破開時空隧道,駛入2003年。這一年,中國的“高鐵時代”迎來初生——國內第一條客運專線“秦沈客運線”建成!這條連接河北省秦皇島市與遼寧省沈陽市的高速鐵路,不僅構筑了中國首條快速、安全、舒適的客運通道,化解了山海關運輸能力緊張的局面,更為之后的高鐵建設儲備了技術和人才。
飛馳的列車駛入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前夕,全國首條最高時速350千米的城際鐵路——京津城際軌道交通正式開通運營,從北京到天津只要28分鐘。奧運會期間,多國領導人、運動員和觀眾乘坐這條高鐵往返京津兩地,感受了中國高鐵的速度——中國邁進了高鐵時代,在全世界面前亮出了自己的“名片”。
進入2016年5月15日,標著“和諧號”和“柳州三江號”字樣的列車,從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侗族自治縣駛出。三江縣成為全國少數民族自治縣、國家級貧困縣中第一個開行始發動車組列車的縣城。
侗族風情魅力無限,游客乘高鐵紛至沓來。當地旅游業發展了,百姓富裕了。2020年,三江縣成功脫貧——全國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享全面小康果實。
如今,領跑世界的中國高鐵,正走出國門——先別下車,世界那么大,坐上中國高鐵去看看!
2017年6月26日,列車駛出上海,以350千米的時速馳騁在京滬線上,此時它有了一個新名字——“復興號”。“復興號”凝聚了中國科技創新的強大力量: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速度更快、使用壽命更長,更加節能、安全、舒適。
復興號一路呼嘯向前:2021年,它成功實現了對全國31個省(區、市)的全覆蓋;它不斷提高時速,350千米,400千米,435千米……將五湖四海緊密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