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曉琴
摘? ?要? ?不同種類蔬菜間作套種,可提高土地利用率,最大限度提升蔬菜產量和效益。露地春番茄和夏芹菜套種是常用的栽培模式,生產周期10個月,投入產出比可以達到1︰3.88。
關鍵詞? ?露地;春番茄;夏芹菜;套種
1? ?模式簡介
番茄喜溫暖、干燥和壤土,喜水喜肥怕強光寒冷,生育適溫15~25 ℃,果實著色溫度20 ℃以上。三元素吸收比例為1︰0.23︰1.52,每生產1 000 kg番茄需氮(N)3.18 kg、磷(P2O5)0.74 kg、鉀(K2O)4.83 kg。露地春番茄生產周期100天(從定植到拉秧),畝產量5 000 kg,投入產出比1︰7.5(畝投入 2 000元,畝產值15 000元)。從選定品種→培育大苗→整地做畦→定植覆膜→植株調整→施肥澆水→防病治蟲,到及時收獲,“定植大苗,防病治蟲”是關鍵。
芹菜喜冷涼,出苗期怕陽光直射,番茄后期的直立莖稈可為芹菜出苗提供遮陰小環境。夏芹菜生產周期90~120天(從播種到騰地),畝產量3 000 kg,畝投入種子農藥肥料300元,畝產值6 000元,投入產出比1︰7.5。生產流程是選定品種→播種(番茄架下套種)→人工除草→施肥澆水→防病治蟲→連續收獲,關鍵技術是“遮陰育苗,防病治蟲”。
2? ?春番茄栽培
2.1? ?定植大苗
1)大苗標準。選用粉果、無限生長型品種,日歷苗齡70~80天,生理苗齡6~7葉1心。幼苗株形緊湊,節間等距,葉片濃綠無病斑,第一花序現蕾,株高20~25 cm,莖基部直徑0.3~0.5 mm。
2)育苗流程。1月上旬播種→2月上旬分苗→3月下旬定植。
3)育苗技術。①溫床播種(日光溫室)。按照園土︰大田腐熟有機肥=1︰1比例提前10~15天配制營養土待用,播種前7天用配制好的營養土作播種用苗床,待播。苗床10 cm地溫穩定在20 ℃以上時落水播種,用種量10~15 g/cm2,播種后立即覆土1~2 cm,覆膜。7~15天內間苗1~2次,苗距5 cm,密度400株/m2;播種至分苗前夜間溫度控制在13~15 ℃,防止形成“高腳苗”(下胚軸>子葉開展度)和徒長苗(葉間距? ? >2 cm或間距不等)。分苗前1周,夜間溫度逐漸降低至10~13 ℃。②冷床分苗(中小棚)。2葉1心期移植至分苗床紙筒,紙筒高度10 cm,直徑10 cm。分苗床應在分苗前1周制作完成,紙筒用廢舊報紙制作,按100個/m2排放,每紙筒移苗1株,移苗、澆水間隔時間應小于0.5小時。7天緩苗期內不通風,恢復生長后逐漸加大通風量,降溫排濕防徒長,讓秧苗見風生長。定植前1周停止澆水,視天氣逐漸撤去棚膜,鍛煉幼苗適應大田環境,其間噴施0.05%尿素+0.05%磷酸二氫鉀混合液1次。
2.2? ?適時定植
1)整地做畦。上年12月完成,畝施腐熟農家肥5 m3深耕,當年3月上旬完成耕翻做畦,畦寬140 cm,畦內深施磷酸二氫銨50 kg/畝+土壤殺蟲劑2 kg/畝。
2)定植覆膜。露地地溫穩定在10 ℃以上時即可定植,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畦內開溝,溝距70 cm,溝內定植,株距35 cm,畝定植2 700株。順溝澆水2次,緩苗后中耕鋪膜,選用膜寬80~90 cm、厚度0.01 mm黑色地膜。
2.3? ?防病治蟲,施肥澆水
1)病蟲特點。蚜蟲與早、晚疫病危害時間在4—5月份開花結果期,主要危害葉片,病害由真菌借氣流、雨水侵染,發病適溫區間與番茄生育適溫區間重合。
2)防病治蟲。遵循防病先治蟲、治蟲先除草原則,重點是“一蟲二病”,即:蚜蟲和早、晚疫病。殺蟲劑+殺菌劑+葉面肥可現配現用,出現變色、沉淀、氣泡立即停用。治蚜蟲可選用70%吡蟲啉,每畝推薦劑用量6 g加水40 kg,4—5月每7~15天噴1次;防早疫病選用25%甲霜·霜霉威可濕性粉劑125~180 g/畝噴霧(治療+保護,抑制菌絲生長、孢子囊形成、萌發);防晚疫病選用70%錳鋅·百菌清可濕性粉劑,70~105 g/畝噴霧(治療+保護)。葉面肥按0.1%尿素+0.1%磷酸二氫鉀+鈣、鎂中量元素0.1%比例配制(總濃度低于0.4%)。
3)施肥澆水。緩苗期澆水2次,開花至第一層果坐果不給水,除定植前施足基肥外,每層果澆水時應隨水追施尿素1次,每次5~10 kg/畝。
2.4? ?植株調整
1)整枝打杈。單干整枝,所有分枝全部去除,操作前用肥皂水清洗雙手。開花后及時插桿綁枝結架,防止倒伏。
2)人工疏果。花期用25~30 mg/kg防落素噴霧處理整個花序(花開50%以上),坐果后每層花序保留4個大小均勻的果實。前期使用下限濃度,后期使用上限濃度。
3? ?夏芹菜栽培
3.1? ?遮陰育苗? ?所有實稈芹菜品種均可選用。番茄最后一層果采收期(6月下旬),先人工淺鋤2~3 cm,再按5 g/m2用種量均勻撒播番茄架下并人工拍實,最后小水澆透。出苗期間(3~4周)地面須保持潮濕不干裂,一般3~5天澆水1次,苗期(3~4周)不間苗,人工除草2~3次。幼苗10~15 cm(60~70天)時也可移栽,時間在8月上旬,株行距15 cm。全生產期不可缺水,每兩水可追施少量尿素。
3.2? ?防病治蟲? ?蟲害以蚜蟲和蛾類害蟲為主,所有殺蟲劑均可適用。病害以葉斑病為主,所有廣普性殺菌劑均可適用。
3.3? ?連續采收? ?9月中旬起可連續采收至10月中下旬,采收時連根拔起(按斤或把銷售),拔大留小,不斷采收,直至全部收完。移栽的10月下旬一次性收獲。
4? ?效益分析
1)投入分析。番茄育苗成本每株0.5元共1 500元,農家肥、化肥、農藥、架桿(壽命3年) 2 500元;夏芹菜種子農藥化肥共300元,合計4 300元。
2)產出分析。番茄畝產量5 000 kg(2 700株×2 kg/株),畝產值15 000元(5 000 kg×3元/kg);夏芹菜畝產量3 000 kg,畝產值6 000元(3 000 kg×2元/kg),合計產值21 000元,扣除成本4 300元,每畝凈收入16 700元(不含人工費)。